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铬铁素体不锈钢18CrNb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鑫 刘后龙 +1 位作者 毕洪运 陈礼清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3-268,共6页
对中铬铁素体不锈钢18Cr Nb在700-1000℃间不同温度下开展了连续氧化实验,绘制了该钢种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利用XRD、SEM和EDS等方法对氧化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18Cr Nb铁素体不锈钢在900℃以下可形成连续致密的富Cr氧化皮... 对中铬铁素体不锈钢18Cr Nb在700-1000℃间不同温度下开展了连续氧化实验,绘制了该钢种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利用XRD、SEM和EDS等方法对氧化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18Cr Nb铁素体不锈钢在900℃以下可形成连续致密的富Cr氧化皮,使其具备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当温度提高至950℃以上时,氧化膜表面的组成由富Cr的氧化物向富Cr的铬锰氧化物、富Mn的锰铬氧化物、铁的氧化物和纯铁的氧化物转变;内层氧化物由富Cr氧化物向富Fe的Fe/Cr氧化层转变,这种转变使氧化皮疏松,从而导致异常氧化,表明该钢不适合在950℃以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18CrNb 铁素体不锈钢 抗氧化性能 异常氧化
原文传递
板料屈服行为及强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文平 刁可山 +1 位作者 吴向东 万敏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14,共8页
研究板料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是屈服准则、强化规律以及本构模型。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原有的塑性理论已无法满足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需求。从板料屈服准则研究、包辛格效应与强... 研究板料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是屈服准则、强化规律以及本构模型。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原有的塑性理论已无法满足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需求。从板料屈服准则研究、包辛格效应与强化模型研究、屈服强化规律试验方法研究以及涉及应变速率和温度的板料屈服强化研究4个方面阐述板料屈服行为及强化规律的研究进展,指出常用屈服准则的特点和不足,说明各种强化模型中组合强化模型仍然是研究重点。试验方法主要从研究屈服轨迹的双向拉伸试验及确定强化模型参数试验的2个方面进行介绍。此外,指出针对板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张量与应变张量之间的涉及应变率和温度的屈服准则和相应的流动准则的本构关系还有待研究。提出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涉及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屈服准则和强化规律、试验方法以及在有限元模拟中的应用等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准则 强化规律 本构模型 板料成形
下载PDF
含钼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鑫 舒俊 毕洪运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8,共5页
采用增重法研究了排气系统用Type444铁素体不锈钢在1 000℃空气中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辉光光谱(GDS)分析技术,对氧化膜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ype444铁素体不锈钢在1 00... 采用增重法研究了排气系统用Type444铁素体不锈钢在1 000℃空气中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辉光光谱(GDS)分析技术,对氧化膜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ype444铁素体不锈钢在1 000℃下连续氧化100h,氧化动力学曲线按照抛物线线型氧化规律变化,氧化激活能为(277.5±10)kJ·mol-1,表面氧化膜由连续致密的Cr2O3组成,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铌和钼元素扩散至Fe2(Nb,Mo)Laves相,其氧化物颗粒会充当沉淀物从氧化膜表面逆扩散至基体和氧化膜界面处的孔洞里,从而降低了其在高温下的氧化速率,提高了抗高温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氧化动力学 氧化膜
原文传递
钢铝异种金属对接接头激光填丝熔钎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伟 阎启 +1 位作者 黄坚 吴毅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3-57,共5页
采用光纤激光和铝硅焊丝对2.5 mm厚6013铝合金和镀锌低碳钢的异种金属对接接头进行了激光填丝熔钎焊,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偏移量、送丝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以及坡口角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表征了典型焊缝界面处的微观组织,评估了钢/铝熔... 采用光纤激光和铝硅焊丝对2.5 mm厚6013铝合金和镀锌低碳钢的异种金属对接接头进行了激光填丝熔钎焊,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偏移量、送丝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以及坡口角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表征了典型焊缝界面处的微观组织,评估了钢/铝熔钎焊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焊接参数下可以获得成形良好、无气孔缺陷和裂纹,且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钢/铝对接接头。在钢板采用30°坡口时,接头最大抗拉强度为88 MPa,45°坡口时强度可以达到13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异种金属 对接接头 激光填丝焊 熔钎焊 焊缝成形
下载PDF
铜对19Cr-1.6Mo铁素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伟锋 舒俊 毕洪运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50,共6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时效处理、电化学测试、显微硬度以及TEM微观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19Cr-1.6Mo和19Cr-1.6Mo-0.5Cu两种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铜的添加,提高了试验用...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时效处理、电化学测试、显微硬度以及TEM微观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19Cr-1.6Mo和19Cr-1.6Mo-0.5Cu两种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铜的添加,提高了试验用钢的强度,同时降低了Δr值;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铜析出相尺寸在不断的增加且均匀分布,基体的显微硬度由HV 148增加到HV 162;合金元素铜的添加降低了试验用钢在氯离子溶液下的耐点蚀能力,尤其是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点蚀电位值由390mV降低到290mV,耐点蚀能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 不锈钢 析出相 显微硬度 耐点蚀性能
原文传递
0.15C-0.14Si-0.2Mn-0.04Nb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宏涛 张梅 +2 位作者 甘斌 钟勇 李麟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0.15C-0.14Si-0.2Mn-0.04Nb钢在高温压缩变形后的静态软化行为,分析了道次停留时间、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以及应变量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通过2%应力补偿法结合流变应力... 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0.15C-0.14Si-0.2Mn-0.04Nb钢在高温压缩变形后的静态软化行为,分析了道次停留时间、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以及应变量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通过2%应力补偿法结合流变应力曲线计算出了静态再结晶软化率。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结晶软化率随着道次停留时间的延长、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增大以及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还建立了试验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获得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188.986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b微合金钢 静态再结晶 动力学模型 激活能
下载PDF
高强钢板DP590温热环境下屈服准则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程诚 刁可山 +3 位作者 吴向东 王文平 万敏 蔡正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5,共7页
板料成形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塑性流动行为。以先进高强钢板DP590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下单拉试验和不同温度不同加载比例双拉试验得到其在温热环境下的试验屈服轨迹,结果显示温度不仅会影响DP590钢板屈服轨迹的大小,而且影响... 板料成形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塑性流动行为。以先进高强钢板DP590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下单拉试验和不同温度不同加载比例双拉试验得到其在温热环境下的试验屈服轨迹,结果显示温度不仅会影响DP590钢板屈服轨迹的大小,而且影响屈服轨迹的形状。将试验屈服轨迹和几种理论屈服轨迹进行对比分析,表明Yld2000-2D屈服准则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等效应力应变点分析也显示出Yld2000-2D屈服准则满足塑性力学的单一曲线假设规律。针对Yld2000-2D屈服准则,采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各向异性参数,通过拟合获得各向异性参数与温度的四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建立温度相关Yld2000-2D屈服准则,并与常规Yld2000-2D屈服准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相关Yld2000-2D屈服准则更加适合描述DP590钢板温热环境下的屈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成形条件 屈服轨迹 屈服准则 等效应力应变
下载PDF
纳米析出高强度钢的高温性能研究
8
作者 吴如意 赵雪 +3 位作者 李清山 张梅 钟勇 李麟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共4页
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开发的纳米析出高强度钢在1 300~600℃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拉伸温度降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在1 000~750℃之间拉伸时,断面收缩率出现低谷,1 000℃时塑性仍很低,此温度区间即为该... 采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开发的纳米析出高强度钢在1 300~600℃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拉伸温度降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在1 000~750℃之间拉伸时,断面收缩率出现低谷,1 000℃时塑性仍很低,此温度区间即为该钢的第三脆性区,750℃时的断面收缩率最低,而在1 100~1 250℃之间钢的塑性良好。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钢的第三脆性区拉伸试样断面呈现沿晶断口特征,以脆性断裂为主,表明纳米析出高强度钢的高温强度高,钢的塑性低谷的温度范围宽,易在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产生裂纹等缺陷,给实际生产工艺带来困难,需要注意制造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析出 高强度钢 高温力学性能 热塑性脆性区间
下载PDF
W合金化对429型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毕洪运 《不锈》 2017年第3期17-22,共6页
429型铁素体不锈钢主要应厢在汽车排气系统的热端零部件,其一:作濉度在800~900℃,为了开发能够在1000℃以下可使用的铁素体不锈钢,作者对429型不锈钢添加W元素,研究了W对铁素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高温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29型铁素体不锈钢主要应厢在汽车排气系统的热端零部件,其一:作濉度在800~900℃,为了开发能够在1000℃以下可使用的铁素体不锈钢,作者对429型不锈钢添加W元素,研究了W对铁素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高温强度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可以显著提高室温和高温强度.同时能够提高抗氧化性能,但是W的添加可以降低氧化层的附着力,在冷热交替环境中容易导敛氧化皮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高温强度 耐氧化性
原文传递
Ti,Nb和W复合强化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高温析出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瑞芳 毕洪运 陈玉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中高温端排气歧管等所用铁素体不锈钢的综合性能,采用真空熔炼制备Ti,Nb和W复合强化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不含Ni),并利用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固溶态材料在550,60... 为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中高温端排气歧管等所用铁素体不锈钢的综合性能,采用真空熔炼制备Ti,Nb和W复合强化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不含Ni),并利用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研究固溶态材料在550,600℃和700℃的时效硬化规律、拉伸性能以及时效析出行为。600℃时效40h之后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区域弥散分布着两种形态的纳米析出相,一种是呈不规则颗粒状的(Ti,Nb)C,另一种是呈长条状的Laves相Fe_2(Nb,W);这两种析出相与铁素体基体均存在固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即[011]Fe∥[011](Ti,Nb)C和(0 11)Fe∥(200)(Ti,Nb)C(晶面偏差约3°)以及[011]Fe∥[0001]Fe2(Nb,W)和(200)Fe∥(01 10)Fe_2(Nb,W)(晶面偏差4°-5°)。随时效温度提高,析出相的尺寸增大,且析出相由(Ti,Nb)C逐渐转变为Fe2(N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时效 析出相 (Ti Nb)C Fe2(Nb W)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