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者血清中sdLDL-C、hs-CRP、MMP-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闵媛婷 吴华 +3 位作者 杨婕 李翔 刘蓉华 林文源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颈血管彩超检查的279例患者资料,测定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测定结...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颈血管彩超检查的279例患者资料,测定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IMT>1.3 mm,118例)、内膜增厚组(1.0 mm<IMT≤1.3 mm,48例)、正常组(IMT≤1.0 mm且颈动脉内膜光滑完整,113例)。测定各组间血脂、hs-CRP、MMP-3水平,以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分析血脂、hs-CRP、MMP-3与CAS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斑块组血清中血脂、hs-CRP、MMP-3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斑块组hs-CRP与sdLDL-C、sdLDL-C/LDL-C、MMP-3呈正相关(P<0.05),IMT与sdLDL-C、sdLDL-C/LDL-C、hs-CRP、MMP-3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dLDL-C、hs-CRP、MMP-3升高是患者发生CAS的独立危险因素。sdLDL-C、hs-CRP、MMP-3联合变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大于单一变量。结论CAS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血清中sdLDL-C、hs-CRP、MMP-3水平升高,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大小呈正相关,三者间可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CAS的发展,联合检测三者有助于评估CAS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超敏感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IL-17^+ γδT细胞在相关疾病中的免疫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立 林文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6-1761,共6页
IL-17是一类重要的促炎症因子,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除了Th17细胞外,γδT细胞也是IL-17的重要来源。IL-17^+ γδT细胞可以参与多种疾病的诱发和发展,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ΓΔT细胞 IL-17 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lncRNANEAT1和sTREM-1与HMGB1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及与病情进展的关系
3
作者 章婷婷 王嘉军 +2 位作者 丰大利 祝艺华 李建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NEAT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肺部感染(PI)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肺癌化疗后发生PI患者...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NEAT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肺部感染(PI)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8例肺癌化疗后发生PI患者纳入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195例肺癌化疗后未发生PI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ncRNA NEAT1、sTREM-1、HMGB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NEAT1、sTREM-1、HMGB1及联合检测对肺癌化疗患者PI的预测价值,并比较轻度、中度、重度感染患者lncRNA NEAT1、sTREM-1、HMGB1水平。结果感染组血清lncRNA NEAT1、sTREM-1、HMGB1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lncRNA NEAT1、sTREM-1、HMGB1及联合检测预测肺癌化疗患者P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699、0.730及0.854,敏感度分别为67.55%、62.77%、63.30%及79.26%,特异度分别为70.77%、70.26%、75.90%及82.05%,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P<0.05);患者血清lncRNA NEAT1、sTREM-1、HMGB1水平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而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lncRNANEAT1、sTREM-1、HMGB1与肺癌化疗患者PI的发生及PI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临床可结合lncRNANEAT1、sTREM-1、HMGB1三者的水平表达情况对PI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肺部感染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核富集转录体1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孕晚期高龄孕妇凝血参数与血小板指标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闵媛婷 吴华 林文源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孕晚期高龄孕妇凝血参数与血小板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孕晚期孕妇251例,包括高龄孕妇121例(高龄孕妇组)、适龄孕妇130例(适龄孕妇组),另取同期体检的高龄非妊娠女性90例和适龄非妊娠女性85例为高龄对照组和适龄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孕晚期高龄孕妇凝血参数与血小板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孕晚期孕妇251例,包括高龄孕妇121例(高龄孕妇组)、适龄孕妇130例(适龄孕妇组),另取同期体检的高龄非妊娠女性90例和适龄非妊娠女性85例为高龄对照组和适龄对照组。比较孕妇凝血参数与血小板指标间的变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孕晚期孕妇凝血参数与血小板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分别与高龄对照组、适龄对照组相比,孕晚期高龄孕妇组、适龄孕妇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缩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均升高,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压积(thrombocytocrit,PCT)降低,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增加(P<0.05)。与适龄孕妇组相比,高龄孕妇组的PDW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孕晚期适龄、高龄孕妇FIB与FDP呈正相关,高龄孕妇APTT与PLT呈负相关(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血液凝固性相对增强,PLT数量相对降低。高龄孕妇PLT减少时,APTT可能存在相对延长趋势,孕晚期高龄孕妇较适龄孕妇更易发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孕晚期 凝血参数 血小板指标
下载PDF
年龄与孕中、晚期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闵媛婷 韩春俐 +3 位作者 林文源 陈琳 朱陈华 吴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与孕中、晚期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孕妇3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适龄组(n=233),高龄组(n=146)。根据妊娠时间,适龄组孕妇分为适龄孕中组(n=70),适龄孕晚组(n=163)... 目的探讨年龄与孕中、晚期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孕妇3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适龄组(n=233),高龄组(n=146)。根据妊娠时间,适龄组孕妇分为适龄孕中组(n=70),适龄孕晚组(n=163);高龄组孕妇分为高龄孕中组(n=62),高龄孕晚组(n=84)。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育龄期非妊娠女性150例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适龄对照组(n=79)和高龄对照组(n=71)。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年龄与孕晚期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适龄对照组相比,适龄孕中组和适龄孕晚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均升高(P<0.05)。与适龄孕中组相比,适龄孕晚组PT、APTT、TT均缩短(P<0.05),FIB、D-D、FDP水平均升高(P<0.05);与高龄对照组相比,高龄孕中组和高龄孕晚组PT、APTT、TT均缩短,FIB、D-D、FDP水平均升高(P<0.05);与高龄孕中组相比,高龄孕晚组PT、APTT均缩短(P<0.05),FIB、D-D、FDP水平均升高(P<0.05)。与适龄对照组相比,适龄孕中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降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升高(P<0.05);与高龄对照组相比,高龄孕晚组PLT、PCT降低,PDW升高(P<0.05);高龄孕晚组PDW高于高龄孕中组(P<0.05)。与适龄孕晚组相比,高龄孕晚组中≥40岁组孕妇TT延长、PDW升高,PLT、PC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孕晚期≥40岁孕妇FIB、FD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孕周增大,孕妇血液凝固性增加,且PLT水平降低,活性增高。随着年龄增长,≥40岁孕妇FIB、FDP升高,更易出现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增加了产后不良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孕期 凝血功能 血小板
下载PDF
ECLIA和ELISA检测HIV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春俐 贺红 陈琳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进行血检的血液样本10 260份,对样本同时进行ECLIA和ELIS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抗HIV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 ...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进行血检的血液样本10 260份,对样本同时进行ECLIA和ELIS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抗HIV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 ECLIA检出阳性27份,检测阳性率为0.263%,ELISA检出阳性29份,检测阳性率0.283%,两种方法检测出的29份阳性血样经确证中心检测确证有27份为阳性血样,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符合率均为100%。ECLIA的临界值(CO)分布以150~220临界指数最多,在阳性血样中占63.0%;ELISA以1.35~1.80临界指数最多,在阳性血样中占5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LIA在HIV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操作方法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应用价值高于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特异性
原文传递
宜昌地区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红梅 李翔 +4 位作者 徐瑾 刘蓉华 刘雯 陈童 杨辉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4332-4335,共4页
目的了解宜昌地区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研究C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AB感染的预防治疗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析宜昌地区4所综合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临床分离的CRAB 30株,双纸片... 目的了解宜昌地区临床分离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研究C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CRAB感染的预防治疗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析宜昌地区4所综合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临床分离的CRAB 30株,双纸片增效法(DDST)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MBLs),PCR扩增OXA-23、OXA-24、OXA-51、OXA-58、IMP-1、IMP-2、VIM-1、VIM-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监测的17种药物中,除对多黏菌素全部敏感外,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耐药率为26.7%和63.3%,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0%;1株MBLs为阳性,28株扩增OXA-23阳性,30株扩增OXA-51阳性,1株VIM-2阳性,未检出OXA-24、OXA-58、IMP-1、IMP-2、VIM-1基因。结论宜昌地区临床分离CRAB耐药十分严重,产OXA-23、OXA-51型碳青霉烯酶是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同时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分子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