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亚丽 张丽军 +6 位作者 刘晔璇 刘贵敏 成志勇 张娜 田建英 陆玉静 邢艳欣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 I C C)相关性感染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 0 0 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0例实体肿瘤...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 I C C)相关性感染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 0 0 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100例实体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分析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原因。结果:100例急性白血病发生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患者21例,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21.00%,其中局部感染12例,占12.00%,全身性感染9例,占9.00%;明显高于实体肿瘤患者10.00%(10/100),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白血病类型、选择静脉、置管长度无显著相关。而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粒细胞缺乏时间≥7 d,CD4/CD8<1.00、置管留置时间≥60 d患者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明显高于实体肿瘤患者,其中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缺乏时间,CD4/CD8比值、置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要严格执行PICC操作流程及无菌操作以减少患者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粒细胞缺乏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斑蝥酸钠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温省初 王一飞 +5 位作者 成志勇 张玉 司淼 高连彬 彭亚玲 田宏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2期355-356,共2页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艾易舒组)和对照组(顺铂组)各21例。经胸腔置管排尽积液后,实验组注入艾易舒50 ml,对照组注入顺铂40 mg/m2。观察...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艾易舒组)和对照组(顺铂组)各21例。经胸腔置管排尽积液后,实验组注入艾易舒50 ml,对照组注入顺铂40 mg/m2。观察两组的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76.2%,对照组61.9%(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改善率66.7%,对照组28.6%(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患者4.76%(1/21),低于对照组33.3%(7/21),(P<0.05〉。消化道反应患者14.2%(3/21),低于对照组66.7%(14/21)(P<0.05)。结论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艾易舒组生存质量改善及无明显毒副反应明显优于顺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灌注治疗 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 毒副反应 质量改善 对照组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铜/锌比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高铁铭 付建珠 +5 位作者 赵亚玲 王亚丽 成志勇 张霞 曾志祥 王丽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初治再障组),经过正规治疗,可随访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标准治疗组(22例,应用雄激素+免疫抑... 目的研究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水平变化,以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初治再障组),经过正规治疗,可随访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标准治疗组(22例,应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和葡萄糖酸锌治疗组(20例,在标准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选择同期40例健康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初治再障组患者血清铜含量及铜/锌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铜/锌比值与CD4+/CD8+呈负相关(r=―0.45,P=0.005)。治疗后葡萄糖酸锌治疗组患者CD4+/CD8+比值恢复好于标准治疗组(P=0.000)。结论铜/锌比值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共同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铜/锌比值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伟 祝海锐 +6 位作者 李佳 宋丽媛 祝英华 刘立杰 吴燕燕 闫云霞 谷丽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并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检测2组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NO、TNF-α及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效果满意,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他汀类药物 血糖 肿瘤坏死因子类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巴丽 杜立建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148-152,共5页
活血通络方是治疗因血瘀滞引发病症的经典用方,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之功效。临床对活血通络方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活血通络方及组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应激等药理作用,已在内分泌疾病、骨科疾病和... 活血通络方是治疗因血瘀滞引发病症的经典用方,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之功效。临床对活血通络方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活血通络方及组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应激等药理作用,已在内分泌疾病、骨科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治疗中收到显著效果。虽活血通络方已在诸多疾病治疗中获得较理想效果,但仍需加深对该方剂的研究和理解,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活血通络方 内分泌疾病 骨科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综述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成志勇 耿军辉 +5 位作者 李亚 马莉香 赵楠 张亚辉 齐巍 田赫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7期1546-1549,共4页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DS/MPN)的临床类型、病理特征、基因突变,对其预后进行评估。收集1例MDS/MPN病例及相关参考文献,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突变及最终临...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DS/MPN)的临床类型、病理特征、基因突变,对其预后进行评估。收集1例MDS/MPN病例及相关参考文献,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突变及最终临床分型,判断治疗疗效,并进行预后评价。MDS/MPN同时具有MDS和MPN的临床及主要血液学特点,目前分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1阴性(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a CML)、幼年型粒单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MDS/MPN,无法分类(MDS/MPN–unclassifiable,MDS/MPN-U)等5种类型。各型有其不同诊断标准,而上述不同疾病之间出现转化,国内未见报道。保定市第一医院诊治1例最初诊断不明确的慢性髓系恶性肿瘤,随着疾病的演变而最终确诊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通过本病例表明,在不同类型MDS/MPN之间可能会存在类型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红丽 吴瑞格 《医药世界》 2009年第9期511-512,共2页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步长脑心通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步长脑心通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药物疗法 心血管药物(中药)/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人类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琴 孔伟丽 +4 位作者 吕康 徐爱兰 刘慧 王永会 刘兰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未采取溶栓或机械取栓患者的效果及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未采取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丁苯酞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未采取溶栓或机械取栓患者的效果及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未采取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丁苯酞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丁苯酞注射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丁苯酞注射液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评定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Barthel指数、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丁苯酞注射液组,NIHSS评分、内皮素-1(ET-1)水平低于丁苯酞注射液组(P<0.05,P<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丁苯酞注射液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未采取溶栓或机械取栓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以明显提升,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丁苯酞注射液 一氧化氮 过氧化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微栓子信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平会坤 王亚 +2 位作者 于彩敏 代红兰 刘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信号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入院24 h内给予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微栓子信号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入院24 h内给予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微栓子信号。依据患者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进展性脑卒中分为进展组31例与稳定组209例。依据患者住院14 d临床疗效分为良好组189例与不良组51例。随访1年,依据是否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组26例与对照组214例。分析患者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血清hs-CRP水平与微栓子信号阳性率高于稳定组(P<0.01)。疗效良好组血清hs-CRP水平与微栓子信号阳性率低于不良组(P<0.01)。年龄、血清hs-CRP水平、微栓子信号阳性为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血清hs-CRP水平与微栓子信号阳性是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 微栓子信号 血管性认知障碍 预后
下载PDF
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分别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0
10
作者 薛英杰 贾靖 +3 位作者 吴杨 邵董 赵美芝 薛英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治疗的12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化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治疗的12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化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以及血清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27(IL-2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情况,并观察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结果两组化疗的总有效率和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化疗后,两组TGF-β1、MMP-2、CA125、CEA和NSE水平均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化疗后,两组IL-27水平高于化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NSCLC的效果相似。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更能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指标,且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韩伟 马青青 +2 位作者 冯伟勋 杨明方 黄红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予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和对照...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予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和对照组61例(仅予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尿素、24 h尿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改善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他克莫司 泼尼松 肾功能 血脂 药物毒性
下载PDF
阿法替尼分别联合培美曲塞、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薛英杰 贾靖 +3 位作者 吴杨 邵董 赵美芝 薛英超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阿法替尼分别联合培美曲塞、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I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阿法替尼分别联合培美曲塞、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I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治疗方法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研究A组、研究B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研究A组接受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研究B组接受阿法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B组(P<0.05),研究B组高于对照组(P<0.001);3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而CD8+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A组CD3^+、CD4^+、CD4^+/CD8^+百分率较对照组、研究B组升高更明显(P<0.001),CD8+百分率下降更显著(P<0.001);3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A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研究B组升高(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4,P=0.184)。结论 3种不同联合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更满意,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阿法替尼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琴 孔伟丽 +4 位作者 吕康 徐爱兰 刘慧 王永会 刘兰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6-99,104,共5页
目的观察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MDA、ox-LDL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SOD、GSH-Px水平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ox-LDL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甘露醇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药物毒性
下载PDF
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丽 王亚丽 +5 位作者 徐倩 成志勇 郭艳涛 柳倩 石文娇 张金金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比较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更好的应用于患者提供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实体肿瘤与10... 目的:比较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更好的应用于患者提供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实体肿瘤与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探讨实体肿瘤患者与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不同。结果: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0%,明显高于实体肿瘤患者26.0%,χ2=3.85,P<0.0 5。其中静脉炎发生率2 7.0%v s.2 3.0%,χ2=0.4 3,P>0.0 5;感染发生率2 1.0%v s.1 0.0%,χ2=4.62,P<0.05;血栓发生率15.0%vs.23.0%,χ2=2.28,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11.0%vs.13.0%,χ2=0.19,P>0.05;出血发生率16.0%vs.3.0%,χ2=9.83,P<0.01。血常规参数显示,急性白血病组出现感染并发症时白细胞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出现血栓时白细胞明显高于实体肿瘤组,出现出血时血小板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结论:PICC置管后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实体肿瘤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可能与血常规参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肿瘤 PICC 并发症 血常规
下载PDF
JAK2/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与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亚玲 刘贵敏 +2 位作者 张丽军 梁文同 成志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5-1279,共5页
Jauns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JAK和STAT在多种细胞分子生物学变... Jauns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一种研究多种细胞外信号能够导致特异性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JAK和STAT在多种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过程中细胞因子受体信号传递中起着独特的作用。JAK/STAT途径中异常信号的传递将导致造血异常。研究表明,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均有JAK2/STA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如急性淋系/髓系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特别是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 PN)患者中存在JAK基因突变即JAK2V617F,此突变在M PN确诊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JAK2特异性抑制剂疗效颇有前景,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JAK2/STAT信号转导,JAK2信号通路与血液病系统肿瘤及JAK2/STAT通路抑制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 血液病 抑制剂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戴京涛 李志贤 +2 位作者 孔伟丽 白江来 台立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总有效...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变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为69.2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鹏 田姜美子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78例。观察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后临床效果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2(STAT2)]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喘息复发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IRF9、STAT1、STAT2表达和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IL-6、MMP-9、TIMP-1和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喘憋、喘息、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喘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体征消失,加速康复进程,降低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机制可能为其抑制IL-6释放,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促使Th17向Treg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且调控MMP-9、TIMP-1表达,减轻支气管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喘息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乙酰半胱氨酸 干扰素调节因子9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薛英杰 贾靖 +3 位作者 吴杨 邵董 赵美芝 薛英超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按照化学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按照化学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阿法替尼治疗。两组共化学治疗4~6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33%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阿法替尼 生活质量 疼痛 药物毒性
下载PDF
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玉芝 刘瑞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知晓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LVDD、LVSD、FS、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LVDD、LVSD均小于护理前,FS、LVEF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LVDD、LVSD均小于对照组,FS、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精神活动、社会活动、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精神活动、社会活动、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以及疾病知识知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综合护理 重症 急性左心衰竭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左心功能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连彬 黄红丽 +3 位作者 黎明 成亚珍 李媛 田勇武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和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疗程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和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疗程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6.4%vs 66.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尿素氮(BUN)、血细胞比容(Hct)明显下降,分别为(2.1±0.5)mmol/L vs(1.1±0.2)mmol/L(P<0.01)及(152.6±119.1)%vs(38.8±17.2)%(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多效蛋白(PTN)和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分别为(100.6±3.8)mg/L vs(57.0±1.5)mg/L(P<0.05)及(31.1±0.5)g/L vs(18.7±0.5)g/L(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EPO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临床效果好、安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贫血 肾透析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