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丸对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箐鸿 李宇宏 +4 位作者 刘辉 原焕勇 张洁 路璐 邵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2612-2616,共5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丸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安阳市脉管炎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丸治疗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安阳市脉管炎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丸。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及截肢率,治疗前、治疗4、8周后的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实验室指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溃疡面积均缩小,且B组小于A组;B组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和A组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4周后低于治疗前,且治疗4、8周后,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环氧化酶-2(COX-2)水平均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升高,且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解毒化瘀丸治疗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抑制患者炎症反应,使患者疼痛程度得以减轻,改善患者血清IGF-1、VEGF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 解毒化瘀丸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