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虎 郝安林 王卫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术后疼痛及相关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VC%、FEV1%均有所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3、7天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功能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评价使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原红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 目的:分析使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上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量表以及主观全面评价的方法测评护理结果中,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1个月之内在进行入院的概率以及手术后的饮食遵从性之间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分析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的护理中使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饮食遵从性,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途径延续护理 食道癌 营养状况 影响分析
下载PDF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俊鹏 张寒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对... 目的分析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两组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提升,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切除术 胸腔镜 安全性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并与开胸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并与开胸手术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患者手术成功,均治愈出院。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泡具有微创、安全、快速、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大泡 开胸手术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俊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3期1993-1995,共3页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进行电视...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ACTH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此外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NK细胞、CD4^+/CD8^+、CD8^+、CD4^+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虎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联...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对比,两组术后NK细胞、CD4^+/CD8^+、CD8^+、CD4^+等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联合胸腹腔镜与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会明显抑制患者免疫功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食管癌 胸腹腔镜 根治术 联合治疗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虎 郝安林 王卫杰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五科进行治疗的2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食管内翻剥脱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五科进行治疗的2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食管内翻剥脱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时间为4个月~3年,术后生存时间在3年及以上者11例,1~3年者6例,术后5例发生死亡,病死率22.7%,其中有3例由于肺转移而死亡,2例由于其它原因死亡。结论食管内翻剥脱术对于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其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内翻剥脱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虎 郝安林 王卫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被膜食管支架的46例食管贲门良性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及治愈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措施。结果操作成功率100... 目的探讨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被膜食管支架的46例食管贲门良性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及治愈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措施。结果操作成功率100%,46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良好,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出血等),但术后部分患者胸部隐痛等轻度并发症,经临床医师发现均予以及时处理。结论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性狭窄,疗效确切,应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膜食管支架 食管狭窄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俊鹏 张寒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以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minute ventilation,MVV)、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VC、FEV1、MVV指标降低幅度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中对患者的创伤小,有利于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 肺部感染 肺功能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虎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治疗中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以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治疗中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以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手术指标情况和术后病理类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常规吸氧、抗心律失常以及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在1,3,7天依次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治疗中电视胸腔镜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周围型肺癌 传统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宏波 郝安林 王卫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79-380,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143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组),另以同期行单纯手术治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143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组),另以同期行单纯手术治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为食管鳞癌。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乳糜胸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2.7%,10.7%和3.8%,5.1%和3.6%,7.9%和6.8%,3.4%和3.1%。化疗组术后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的风险,对切口感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宏波 郝安林 王建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五科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者3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并以同期行传统开放常规右胸三切口手术的... 目的:比较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五科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者3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腔镜组),并以同期行传统开放常规右胸三切口手术的319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开放组)。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心肺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和声音嘶哑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再入重症监护室的概率也更低(均P <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与传统右胸三切口手术相比,食管癌胸腹联合腔镜手术能降低患者部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近期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腹腔镜联合 并发症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春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073-3076,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确诊并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使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肿瘤体积进行...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确诊并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使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肿瘤体积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新辅助化疗周期后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1周期后,NSCLC患者平均原发灶肿瘤体积由(89.33±29.24)cm^3降至(58.36±23.62)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69,P<0.01);化疗2、3、4周期后,肿瘤体积变化不显著(P>0.05);化疗第5周期后,肿瘤体积较第4周期增大(P<0.01);但第6周期较第5周期无明显变化(P>0.05)。对可能影响化疗1周期后肿瘤体积变化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肿瘤体积及T分期对化疗1周期后肿瘤体积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类、肿瘤部位以及病理类型与其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肿瘤体积及T分期均是影响化疗1周期后肿瘤退缩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NSCLC新辅助化疗1周期肿瘤体积回缩最显著,原发灶肿瘤体积和T分期是影响化疗1周期后疗效的独立因素,建议新辅助化疗1周期后开始介入放疗或同步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体积 新辅助化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及影像学表现
14
作者 高小盼 王晶 李江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4期4550-4554,共5页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在评估乳腺癌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整理影像学表现,将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在评估乳腺癌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超声检查患者腋窝淋巴结,整理影像学表现,将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结合影像学结果整理患者的皮质形态与血流信号的表现情况。结果 超声影像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后,前哨淋巴结异常,但大小与结构未发生显著改变,皮质局限性突起、偏心性增厚或皮质弥漫性增厚(>3 mm);随疾病进展,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长短径比值<2;肿瘤细胞在破坏淋巴结后,影像学下淋巴结门强回声消失或偏移;血流信号杂乱且阻力升高。经病理诊断,100例患者中已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47例(转移组),未发生转移的患者为53例(未转移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03%(43/47)。转移组患者乳腺皮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偏心增厚型(61.70%)、向心增厚型(23.40%)、狭窄型(14.89%);未转移组患者的乳腺皮质形态主要表现为向心增厚型(26.42%)、狭窄型(73.58%),组间狭窄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流分布状态表现为混合型、周边型、散在型、淋巴门型,分别为8.51%、53.19%、25.53%、12.77%;未转移组的血流分布状态表现为混合型、周边型、散在型、淋巴门型,分别为5.66%、5.66%、13.21%、75.47%,组间周边型、淋巴门型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且能够结合超声诊断的影像学结果对患者的皮质形态以及血流状态作出明确,对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病灶位置,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诊断 腋窝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25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胜照杰 余镇 孙静 《中医研究》 2016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扶正固本方(黄芩、淫... 目的:观察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扶正固本方(黄芩、淫羊藿、女贞子、何首乌、熟地黄、茜草、黄精、人参)治疗,1 d 1剂,煎3次,分3次温服。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3例,进展1例,有效率为84.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7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56.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固本方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症状、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中西医结合疗法 扶正固本方/治疗应用 放射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老年局部中晚期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胜照杰 孙静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1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 IMRT)联合化疗对老年鳞状细胞食管癌中晚期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42例,124例患者在放疗同时行紫杉醇+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 CCRT组)...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 IMRT)联合化疗对老年鳞状细胞食管癌中晚期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42例,124例患者在放疗同时行紫杉醇+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 CCRT组),118例患者单纯接受调强放疗( IMRT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CCRT组病变总有效率为91.1%,IMRT组为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3年,CCRT组第1、2、3年的总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4%、58.1%、52.4%,总生存率为67.7%、49.2%、40.3%;IMRT 组总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9%、50.8%、44.9%,总生存率为60.2%、44.1%、39.0%;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表现为T分期、N分期、肿瘤体积等。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精确有效,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同期放化疗在总控制率和总生存率方面比单纯放疗效果好。T、N分期、肿瘤体积等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食管癌 老年 适形调强放疗 化疗
原文传递
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TNBC的病理学缓解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江丽 唐一君 +1 位作者 高小盼 郭君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4期4178-4182,共5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病理学疗效,并分析患者病理学缓解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TNBC的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对...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病理学疗效,并分析患者病理学缓解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TNBC的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乳腺病理学完全缓解(bpCR)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bpCR率的影响因素,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36例患者均可评价临床疗效,患者总体反应率(ORR)为89.71%,bpCR率为49.26%。不同体重指数、月经情况、脉管侵犯患者的bp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东部肿瘤协作组功能状态评分、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患者的bpCR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临床分期Ⅲ期[比值比(OR)=3.438,95%可信区间(95%CI)1.815~6.514]和组织中低分化程度(OR=2.450,95%CI 1.191~5.039)为影响患者bp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36例患者经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Ⅰ~Ⅱ级,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密集方案新辅助治疗TNBC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临床分期Ⅲ期和组织中低分化程度为影响患者bp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方案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紫杉醇 卡铂 密集方案 病理缓解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宏波 郝安林 王卫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将98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1例采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更换敷料治疗。对比2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目的探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价值。方法将98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1例采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更换敷料治疗。对比2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能有效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并发症 吻合口瘘
下载PDF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对骨软组织肿瘤术后生命意义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凤霞 蔡晓娟 韩莎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63-1065,104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对骨软组织肿瘤患者术后生命意义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06例行骨软组织肿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目的:探究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对骨软组织肿瘤患者术后生命意义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06例行骨软组织肿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0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骨软组织肿瘤术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护理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评估患者生命意义认知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不良情绪;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SRESE)评估两组患者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结果:护理7d后,两组NR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14d后,两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各项评分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心理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14d后,两组HAMA、HAMD护理前显著降低,且心理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两组SRESE评分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心理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正性心理护理用于骨软组织肿瘤术后患者可促进术后疼痛缓解,减轻不良情绪,提升其生命意义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应对理论 正性心理护理 骨软组织肿瘤 生命意义认知 自我心理调适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期间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弓静 韩莎莎 +1 位作者 刘师师 桑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5期191-19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期间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安阳市肿瘤医院2020-04—2021-12收治的58例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期间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安阳市肿瘤医院2020-04—2021-12收治的58例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每组29例。比较2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统计PICC置管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ICC置管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期间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化疗依从性,降低置管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风险,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PICC置管化疗 针对性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