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U出院患儿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超 高颖颖 赵义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患儿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NICU出院的8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出院后接受30 d随访。设计NICU患儿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患儿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NICU出院的8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出院后接受30 d随访。设计NICU患儿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研究所需资料及随访期间患儿再入院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NICU出院患儿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30 d内,800例患儿中再入院31例,再入院率3.88%(31/800),入院病因主要为高胆红素血症(35.48%,11/31)、肺炎(29.03%,9/31)。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显示,前次住院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前次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可能是NICU出院患儿短期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3.72、3.09、3.04,P均<0.05)。结论NICU出院患儿短期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可能为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前次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再入院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与消化道造影在不同年龄儿童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秦川川 张巍 鲁涛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7期572-574,共3页
目的比较多普勒超声与消化道造影在不同年龄儿童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经手术确诊的9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进行分析,所有患儿术前均予以超声和术前消化道造影检查,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 目的比较多普勒超声与消化道造影在不同年龄儿童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经手术确诊的9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进行分析,所有患儿术前均予以超声和术前消化道造影检查,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为A组(年龄﹤3个月,65例)和B组(年龄﹥3个月,34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先天性肠旋转的诊断效果。结果新生儿组与非新生儿组除了腹痛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在呕吐、腹胀、便秘以及血便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对肠扭转不良诊断率为,其中对非新生儿诊断率为,对新生儿诊断率为,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检查结果比较,对肠扭转不良诊断率为,其中对非新生儿诊断率为,对新生儿诊断率为,消化道造影对儿童先天性肠扭转的诊断率要明显高于多普勒超声检查。结论术前消化道造影和多普勒超声对不同年龄的先天性肠旋转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其中术前消化道造影诊断效果更高,可优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造影 多普勒超声 儿童先天性肠旋转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秦川川 张巍 《医学新知》 CAS 2017年第3期258-259,262,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根据诊断时间的不同分为产前诊断组(40例)和产后诊断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死率、就诊时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闭锁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根据诊断时间的不同分为产前诊断组(40例)和产后诊断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死率、就诊时间、出生后至手术时间、术后肠外营养(TPN)应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前诊断组患儿病死率小于产后诊断组(P〈0.05);产前诊断组患儿就诊时间和出生后至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产后诊断组(P〈0.05);产前诊断组患儿术后TPN应用〉7d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产后诊断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产后诊断,产前超声诊断有助于缩短疑似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手术时间,降低肠外营养应用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预防价值优于产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产前超声诊断 产后超声诊断 预后影响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司呈权 王儒法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8期3372-3375,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的尺桡骨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外...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的尺桡骨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指标(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明显更短,治疗费用更低(P <0.05),2组患儿骨性愈合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小儿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疼痛、肿胀时间,治疗费用较低,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方便,近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夹板外固定 小儿尺桡骨骨折 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下载PDF
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与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对比研究
5
作者 单星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与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11—2022-12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5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与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11—2022-12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5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术后临床指标。术前、术后第3天检测患儿的白介素细胞-6(IL-6)、C反应蛋白(CRP)炎性反应指标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肠道微生态指标水平。结果 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儿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辅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可缩短康复进程,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胃肠黏膜功能恢复。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下疝环闭合术 益生菌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单星燃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0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开...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0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48例。传统组实施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腔镜组行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第1天检测患儿的应激指标水平。结果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儿的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β-内啡肽(β-EP)水平较术前升高,其中腔镜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患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且有助于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 腹腔镜单通道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光辉 常青锋 单星燃 《中外妇儿健康》 2011年第8X期141-142,共2页
目的:比较微型腹腔镜治疗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对小儿疝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80例小儿疝气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A、B组。A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B组使用微型腹腔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的... 目的:比较微型腹腔镜治疗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在对小儿疝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80例小儿疝气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A、B组。A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B组使用微型腹腔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较短、自主活动时间少,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与传统方法治疗小儿疝气相比不但操作简单、手术时间也相对短而且最重要的是创伤小、易恢复和痘痕细微。所以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疝气 微型腹腔镜 传统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玉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评估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均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目的分析评估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16例患儿均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5例患儿均一次手术成功,1例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29min。术后6h拔胃管,开始喂奶。3~7d出院。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预后较好。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安全可靠,患儿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尿失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常青锋 宋翠萍 张海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不同类型尿失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儿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5周为1个疗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7.0岁。20...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对不同类型尿失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儿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5周为1个疗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7.0岁。20例患儿中,脊柱裂术后尿失禁9例,高位肛门闭锁术后尿失禁6例,非神经源性尿失禁5例。比较患儿治疗前后不自主排尿频率、尿量及盆底肌肌电压。结果1个疗程后,20例尿失禁患儿完全治愈10例(50.00%),有效4例(20.00%),无效6例(30.00%)。高位肛门闭锁术后尿失禁治愈5例(83.33%),有效1例(16.67%);脊柱裂术后有效3例(33.33%);非神经源性尿失禁治愈5例(100.00%)。盆底肌肌电压由治疗前(20.36±3.92)μV提高到治疗后(36.44±7.57)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尿失禁患儿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尿失禁 儿童
原文传递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HSP105b的表达与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文中 李守淼 +5 位作者 周光辉 王虎 胡广杰 黄艳玲 李黎 马华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105b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将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行开腹根治性R0切除+D2淋巴结清除术的166例进展期AE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预防性...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105b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将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行开腹根治性R0切除+D2淋巴结清除术的166例进展期AE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预防性术后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和对照组(常规处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术后癌组织中HSP105b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HSP105b的表达水平仅与肿瘤静脉浸润相关(t=4.002,P=0.045)。HSP105b高表达者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56.5%vs.64.8%,χ2=35.508,P<0.001),而且治疗组中HSP105b高表达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60.7%vs.71.5%,χ2=77.459,P<0.001)。结论HSP105b是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预后不良指标,其表达水平可以预测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肿瘤 热休克蛋白105b 腹腔热灌注化疗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先天性肠闭锁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献 周光辉 范彦伟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先天性肠闭锁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闭锁部位:空肠20例,回肠26例,结肠2例,多发性2例。结果1996年至2001年的治愈率为65%(13/20),2001年至2005年治愈率... 目的分析影响先天性肠闭锁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5年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闭锁部位:空肠20例,回肠26例,结肠2例,多发性2例。结果1996年至2001年的治愈率为65%(13/20),2001年至2005年治愈率为80%(24/30)。从2001年后由于产前B超的应用,以及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的改进使治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早期诊断尤其是产前诊断可以提高IA的治愈率。胎儿发育成熟度,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治疗等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新生儿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2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究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6例患有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患者,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小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58例小儿患者采用传统手术... 目的:探究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6例患有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患者,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小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58例小儿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58例小儿患者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小儿患者接受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对照组小儿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总治愈率为68%;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总治愈率为98%。参照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观察组的治愈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比结果说明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 小儿腹股沟斜疝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早期鼻管喂养对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川川 张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59-59,66,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鼻管喂养对于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先天性肠管闭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4年5月至2017... 目的:观察早期鼻管喂养对于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先天性肠管闭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的42例患儿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于肛门恢复排气后施加鼻管喂养,加入配方奶和定量的母乳,同时配合食前抽取胃腔内的胃液。比较这两组患儿在手术后身体增重情况、术后住院的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复发的概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新生儿术后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进行肠闭锁术后辅助鼻管喂养,有助于发挥食物的吸收刺激作用促进肠胃的蠕动,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管喂养 新生儿 先天性肠闭锁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婴幼儿胃肠减压胃管长度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阎桂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554-2555,共2页
观察胃管插入长度对胃肠减压的效果影响。方法:将72例胃肠减压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插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加鼻尖到剑突的距离再加3~5 cm,对照组插管长度按《基础护理学》鼻饲法中的长度。比较两组插管后的效... 观察胃管插入长度对胃肠减压的效果影响。方法:将72例胃肠减压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插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加鼻尖到剑突的距离再加3~5 cm,对照组插管长度按《基础护理学》鼻饲法中的长度。比较两组插管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可有效防止呕吐,腹胀明显减轻,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术 外科 胃肠疾病/外科学 插管法 胃肠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人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青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51-1153,共3页
小儿隐睾指的是小儿的睾丸未正常发育并自腰部腹膜后下降至其阴囊的情况,故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或者睾丸未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小儿睾丸损伤、扭转,可使其今后的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生育能力,对健康以及生活均构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小儿隐睾指的是小儿的睾丸未正常发育并自腰部腹膜后下降至其阴囊的情况,故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或者睾丸未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小儿睾丸损伤、扭转,可使其今后的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生育能力,对健康以及生活均构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药物治疗对该疾病的效果不明显,故以往临床通常给予该疾病患儿开放手术(即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对患儿的病情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该术式对患儿的创伤较重,进而导致手术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腹腔镜技术不断改进,逐渐被用于治疗腹腔型隐睾患儿,且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患儿 腹腔镜技术 睾丸下降不全 疗效及安全性 开放手术 小儿隐睾 生育能力 缓解作用
下载PDF
小儿手术伤口感染原因调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青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5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小儿手术伤口感染原因予以分析并探讨有效防治方法。方法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外科手术患儿824例,分析患儿手术伤口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伤口感染者年龄〈3岁、术前住院〉5 d、切口类型为Ⅲ类... 目的对小儿手术伤口感染原因予以分析并探讨有效防治方法。方法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外科手术患儿824例,分析患儿手术伤口感染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伤口感染者年龄〈3岁、术前住院〉5 d、切口类型为Ⅲ类、医护人员资历〈5年、手术用时〉1 h比例均显著高于无伤口感染者。结论外科手术患儿在多种原因影响下很容易发生伤口感染,需加强围术期准备、严格开展无菌操作并对病房环境加强管理,展开合理的伤口护理,从而对小儿手术伤口感染情况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小儿 伤口感染 原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玉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6期16-17,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平均随访6月,早期1例复发,经腹腔镜手术修补成功,对照组平均随访6个月,4例复发,经再次开腹手术治愈。两组均无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及肠粘连等远期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腹股沟斜疝
下载PDF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18
作者 常青锋 张海洋 申林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手术效果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组和髓内钉组(n=28),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髓内...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手术效果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儿,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组和髓内钉组(n=28),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髓内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疗效指标,对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0.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克氏针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克氏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是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髓内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其中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缓解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等优点;手术医师需重视上述预后影响因素,以促进手术疗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预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儿童
下载PDF
探讨小儿脾外伤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
19
作者 常青锋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皮外伤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的适应症。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脾外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随访5~16个月后,所有患者皆已经康复,且为发生并发症,无不良反应。结论非手术治疗为保守治疗,可... 目的探讨小儿皮外伤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的适应症。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脾外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随访5~16个月后,所有患者皆已经康复,且为发生并发症,无不良反应。结论非手术治疗为保守治疗,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创伤和并发症,为目前对脾外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适应症严格掌握,对患者病情行密切观察,随时准备在治疗过程中转为手术治疗,为目前治疗脾外伤的安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外伤 非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小儿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
作者 王伟 《北方药学》 2018年第3期183-183,182,共2页
目的:对小儿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月发生外科术后感染的患儿中抽取42例。取伤口分泌物培养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次研究中42例患儿的伤口分泌物中共有92株细菌,革兰阳性球... 目的:对小儿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月发生外科术后感染的患儿中抽取42例。取伤口分泌物培养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次研究中42例患儿的伤口分泌物中共有92株细菌,革兰阳性球菌50株,占54.35%,占据较大比例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42株,占45.65%,主要有大肠埃希菌与不动杆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34.38%、25.00%,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00%、76.92%、61.54%;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与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90.48%、71.43%、57.14%,不动杆球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与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72.73%、63.64%、54.5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中与手术后需要执行无菌操作,避免细菌造成伤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术后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