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碟子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金国玺 于磊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9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及大量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效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9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及大量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效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苦碟子注射液 维生素B12 2型糖尿病 治疗组 对照组 观察疗效 不良反应 疗效显著
下载PDF
脂联素mRNA在肥胖症患者腹部皮下与网膜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时照明 王长江 +2 位作者 王佑民 章秋 杨明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与BMI、WHR、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9例肥胖症患者(BMI≥25.0kg/ms)和28例非肥胖症患者(BMI〈25.0kg/m^2)腹部皮下与...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与BMI、WHR、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9例肥胖症患者(BMI≥25.0kg/ms)和28例非肥胖症患者(BMI〈25.0kg/m^2)腹部皮下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BMI、WHR、BP,FPG、Fins、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肥胖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显著低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2)肥胖组Fins、HOMA-IR、BP、TG与VLDL-C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P〈0.01)。(3)非肥胖组中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与BMI(r=-0.513,P〈0.05)、VLDL-C(r=-0.733,P〈0.01)显著负相关。结论肥胖症患者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它可能在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肥胖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118例空腹血糖受损者用不同方法干预三年转归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毕娅欣 金国玺 +5 位作者 于磊 周静 张士荣 蒋凤秀 宋志毅 石建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587,共2页
比较118例空腹血糖受损人群3年干预转归。发现二甲双胍强化组和罗格列酮强化组的糖尿病转化率均低于生活方式干预组。结果提示二甲双胍或罗格列酮比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更有效地减少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向糖尿病转化。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毕娅欣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 为探讨 2型糖尿病血清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 2 17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尿酸 ,血胆固醇 ,血糖 ,血肌酐及血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压 ,肌酐呈正相关 ,与血糖呈负相关 ,与胆固醇关... 目的 为探讨 2型糖尿病血清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 2 17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尿酸 ,血胆固醇 ,血糖 ,血肌酐及血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压 ,肌酐呈正相关 ,与血糖呈负相关 ,与胆固醇关系不明显。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尿酸
下载PDF
胰激肽释放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毕娅欣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观察胰激肽释放酶 (TPK)治疗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 2 4h尿白蛋白的排泄率 (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A组 )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B组 )。两组随机分为A1 、A2 组和B1 、B2 组。A1 、B1 ... 目的 观察胰激肽释放酶 (TPK)治疗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 2 4h尿白蛋白的排泄率 (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A组 )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B组 )。两组随机分为A1 、A2 组和B1 、B2 组。A1 、B1 组在与A2 、B2 组同样治疗下 ,加用TPK治疗 3个月 ,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A1 、B1 组治疗后 2 4h尿白蛋白明显减少 (P <0 .0 1) ,而A2 、B2 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TPK可降低糖尿病尿白蛋白的排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胰激肽释放酶
下载PDF
Hcy、CysC和VEGF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孙卫华 张晓梅 +3 位作者 李晓丽 时照明 张士荣 吴道爱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0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因子,是血管增生的强烈刺激因子,促进新生血管形成;Cys C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非常稳...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作用于内皮细胞的特异性因子,是血管增生的强烈刺激因子,促进新生血管形成;Cys C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非常稳定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浆Hcy、VEGF和Cys C水平变化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其中3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38例微血管病变者,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cy、Cys C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VEGF,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肌酐等生化指标。另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Hcy、Cys C、VEGF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Hcy、Cys C、VEGF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Hcy、Cys C、VEGF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VEGF水平: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Hcy、Cys C、VEGF显著升高,高水平Hcy、Cys C、VEGF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Hcy、Cys C、VEGF浓度有益于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Cys C水平的增高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早期提示作用,对肾脏的损害优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其水平有助于早期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于磊 金国玺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相比,前者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血糖变异系数明显减小。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较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效果好,可避免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症,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强化治疗 血糖变异系数
下载PDF
神经肽Y结构和作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范艳萍 石建华 项平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6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肽Y(NPY) 代谢 调节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史菲菲 任启芳 +1 位作者 于磊 施冠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并与传统换药方法作比较,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41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其中22例实施14天封闭负压吸引治疗... 目的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并与传统换药方法作比较,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41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其中22例实施14天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视为治疗组,19例糖尿病足患者施行传统清创换药,视为对照组。治疗14 d后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以及足部感染控制情况,并比较2组平均住院日、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14 d后,接受VSD治疗的2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愈合率(35.9±5.1)%,显著优于传统换药组(20.8±3.5)%(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治疗组为(13.7±3.4)d,较对照组(21.7±3.6)d显著缩短(P<0.05),患者住院时间治疗组平均(17.20±4.03)d,较对照组(26.90±5.02)d缩短(P<0.05),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组平均(94.0±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6±4.8)%,P<0.05。结论糖尿病足产生原因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缺血性血管病变等,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难治性创面,传统的换药技术治疗时存在创面的愈合时间较长甚至难以愈合的问题。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VSD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患者痛苦减轻,并且减少了因暴露创面以及创面异味给患者及同室病友造成的不适感,避免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减轻护理工作量,也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护理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道爱 王长江 +1 位作者 王春 杨萍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2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方法采用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测定21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糖及血脂各项指标(空腹静脉血),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21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方法采用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测定21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糖及血脂各项指标(空腹静脉血),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21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脂代谢异常,且以甘油三酯高为主。因此,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血糖的达标,还应该纠正脂代谢紊乱,从而预防延缓心血管疾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 甘油三酯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变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吕高友 王春 +1 位作者 刘群 焦贤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变化特点,以提高对甲减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1年4月在蚌医二附院诊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58例(其中门诊患者39例,住院...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变化特点,以提高对甲减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1年4月在蚌医二附院诊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58例(其中门诊患者39例,住院患者19例),分别在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10周进行血清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均有明显升高,经6~10周替代治疗,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水平也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升高,经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两者均能相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左旋甲状腺激素 磷酸肌酸激酶 血脂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静 张士荣 +1 位作者 严鸣 刘丽利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2期1990-199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值(FBG)分为3组:A组轻度增高组(6.10 mmol/L≤FBG<8.0 mmol/L)、B组中度增高组(8.0 mmol/L≤FBG<12.0 mmol/L...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值(FBG)分为3组:A组轻度增高组(6.10 mmol/L≤FBG<8.0 mmol/L)、B组中度增高组(8.0 mmol/L≤FBG<12.0 mmol/L)、C组重度增高组(FBG≥12.0 mmol/L),测定3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36名健康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FT3、T3、FT4、T4、TSH)、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各分组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与HbA1c、C肽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原氨酸(FT3、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51.101、31.193,P<0.01),而其他甲状腺激素(FT4、T4、TS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C组FT3、T3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其他甲状腺激素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与HbA1c呈负相关(r=-0.422,P<0.01),与C肽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空腹血糖升高,血清FT3、T3水平呈下降趋势,测定甲状腺激素可反映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C肽(C-P)
原文传递
亚急性甲状腺炎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金国玺 徐二琴 +3 位作者 毕娅欣 于磊 胡小磊 吴道爱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7期1012-1013,1065,共3页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以40~50岁女性多见,秋冬季为多,约占60%;病因可能...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以40~50岁女性多见,秋冬季为多,约占60%;病因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单侧甲状腺肿大和触痛很常见,68.3%患者有高代谢表现,血沉明显增快,大于50%患者出现血清TT3、TT4、FT3、FT4高于正常。90.2%患者的24 h甲状腺摄131I率小于10%;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本病的疗效显著,少数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高血压、血糖升高、低钾麻痹和精神症状。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临床表现易与多种疾病混淆,需认真评判甲状腺功能并结合组织活检准确诊断。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该病疗效好,需仔细观察、及时处理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时间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丽 周维荣 胡守紫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时间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评估患者病情、诊治方法、病情监测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循时间护理理论针对性地对21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结果70%患者饮食治疗有效,100%患者配合运动治疗... 目的探讨利用时间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评估患者病情、诊治方法、病情监测及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循时间护理理论针对性地对218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结果70%患者饮食治疗有效,100%患者配合运动治疗、病情监测。结论遵循时间护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易接受教育内容,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护理 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足筛查在糖尿病足溃疡三级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丽 徐浣白 +3 位作者 高丽 任启芳 顾娟 张艳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3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危险状况,以指导糖尿病足溃疡三级预防。方法:采用英国Huntieigh糖尿病足筛查诊断箱和Gavin’s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评价方法,对148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各项检查、化验、足部状况等与足...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危险状况,以指导糖尿病足溃疡三级预防。方法:采用英国Huntieigh糖尿病足筛查诊断箱和Gavin’s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评价方法,对148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各项检查、化验、足部状况等与足溃疡发生相关因素进行筛查。结果:低危足28例,中危足69例,高危足43例,正常足8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性高,需加强筛查,根据足溃疡危险等级进行糖尿病足溃疡的三级预防,降低致残、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筛查 糖尿病足溃疡 三级预防
下载PDF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维 毕娅欣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6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蚌埠地区汉族人群抵抗素基因-420(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肥胖患者50例,非肥胖患者51例),对照组52例(肥胖者25例,非肥胖者27例),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 目的探讨蚌埠地区汉族人群抵抗素基因-420(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肥胖患者50例,非肥胖患者51例),对照组52例(肥胖者25例,非肥胖者27例),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PCR-RFLP)分析基因型。结果2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2组间基因频率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420 G/G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均无相关性。结论蚌埠地区汉族人群抵抗素基因5’,调控区-420 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抵抗素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仿真食物模型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丽 施冠华 +3 位作者 金娟 郭贝清 朱俊 韩梦雨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2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饮食教育(Diabeteshealtheduca.tion,DHE)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已确诊的20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运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饮食教育(Diabeteshealtheduca.tion,DHE)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已确诊的20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饮食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加仿真食物模型进行相同内容的教育,通过饮食知识测试及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早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two—hourblood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lc,HbA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监测观察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各种监测指标均有下降,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饮食知识测试得分分别为35—87分(平均65分)、78~94分(平均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食物模型 糖尿病 饮食教育
原文传递
多元化教学促进诊断学临床见习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国玺 徐二琴 +1 位作者 范秀梅 梁冰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5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促进诊断学临床见习教学的作用。方法针对传统的诊断学临床见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见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在诊断学临床见习的带教中应用病例引入教学法、PBL教学法、学生自己体检和教师示教相结合法、互动式病...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法促进诊断学临床见习教学的作用。方法针对传统的诊断学临床见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见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在诊断学临床见习的带教中应用病例引入教学法、PBL教学法、学生自己体检和教师示教相结合法、互动式病例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法。结果多元化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改善了诊断学临床见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临床见习 多元化教学法
原文传递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珍珍 徐贵霞 高莉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9期835-83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使用不当、进餐延迟、进食减少、过度饮食控制、运动量过...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使用不当、进餐延迟、进食减少、过度饮食控制、运动量过大、饮酒等。结论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内脂素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静静 张晓梅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内脂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由内脏脂肪组织合成、分泌,与淋巴细胞分泌的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结构相同,具有类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参与炎症应答、调节糖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等作用。研究发现内脂素与2型糖尿... 内脂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由内脏脂肪组织合成、分泌,与淋巴细胞分泌的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结构相同,具有类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参与炎症应答、调节糖脂代谢和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等作用。研究发现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方面关系尤为显著。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可能是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靶点,为研究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2型糖尿病 肥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