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妮妮 朱国玲 +2 位作者 许文青 张艳芳 崔培元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2期2027-2028,共2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策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病例资料完整的72例,均采用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法消化道重建,其中施行PD术后发生出血并...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策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病例资料完整的72例,均采用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法消化道重建,其中施行PD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的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9~70岁,平均53.4岁,原发疾病为胰头癌3例,胆总管下段癌2例,十二指肠肿瘤2例(含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壶腹部癌1例,术后出血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surgery,ISGPS)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ostpancreatoduodenectomy hemorrhage,PPH)分级及定义标准,通过对该组患者实施有效的精细护理干预,早期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护理,并进行总结。结果 7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共发生术后出血8例,发生率11.1%。术后出血8例中,其中腹腔出血7例(早期出血2例,晚期出血5例),消化道出血1例,7例出血治愈出院,1例大出血二次手术后再出血最终死亡,病死率为12.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及时的发现、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并发症的防治过程中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出血 护理
原文传递
临床教师教学工作质量量化考核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晓晖 徐家丽 +1 位作者 陈辉 朱国玲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在医学院校的附属或教学医院,医生具有临床医师、临床课程教师、临床科研工作者三重身份,肩负着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承担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临床科学研究。部分医务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医疗和科研上,对临床教学工作的... 在医学院校的附属或教学医院,医生具有临床医师、临床课程教师、临床科研工作者三重身份,肩负着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承担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进行临床科学研究。部分医务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医疗和科研上,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出现"被动教学"的现象。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教学的认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每年都有临床教师评优评先,为了更确切、科学地评价临床教师的工作业绩,解决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过多的问题,笔者制定了"临床教师教学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指标"。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度医疗、教学、科研综合目标评选中,笔者选取一个临床教研室作为应用对象,将20位教师提交的教学工作材料进行分类,按照"临床教师教学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指标"为每位教师分别积分,按照积分的高低选出2位老师作为教研室的"教学先进个人"。通过应用,笔者发现"临床教师教学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指标"具有主客观相统一、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可信度,做到客观、公正,确保优秀临床教师脱颖而出,激发临床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教学工作质量 量化考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