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秦露 汤诗晴 +1 位作者 王磊 桂丹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血红蛋白含量、性激素水平、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39/50),观察组复发率2.00%(1/5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PBAC评分、APTT、PT、TT水平随时间变化下降趋势,血红蛋白含量随时间变化上升趋势,且均因组别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月经失血量,改善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增强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甲羟孕酮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电切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岳艳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意愿,51例进入临床路径(路径组),54例未进入临床路径...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意愿,51例进入临床路径(路径组),54例未进入临床路径(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药费、护理费、检验费差异。结果路径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1/51)比14.8%(8/54)],手术前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药费及检验费明显低于对照组[(1.8±0.6)d比(3.1±1.7)d、(4.8±0.8)d比(5.6±1.0)d、(8745±1478)元比(13656±16765)元、(1582±904)元比(2060±1236)元、(1866±518)元比(2245±61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理费2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性肿瘤 临床路径 腹腔镜 住院时间 医疗费用
下载PDF
腹腔镜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桂丹丹 卢斌 汤诗晴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76-1181,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5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单、双极电凝组(n=5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5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单、双极电凝组(n=53)、超声刀组(n=52)。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卵巢功能[最大直径(MOD)、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LH、FSH及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H、FSH较术前升高,及E2水平均显著变化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LH、FSH、E2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术前两组MOD及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后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OD、PSV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MOD、AFC及PSV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术前两组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CD3^(+)、CD4^(+)、CD8^(+)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超声刀组月经周期异常发生率低于单、双极电凝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超声刀止血方式不同类型、规模的手术,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单、双极电凝 超声刀 性激素 卵巢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