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艾灸的质与量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田宁 吴生兵 +4 位作者 朱咏梅 田千慧 曹健 吴杰 周美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88-5091,共4页
艾灸作为古老的一种中医疗法,以丰富的作用形式、突出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实践证实,艾灸治疗如同药物疗法,存在着量与效的关系,不同的艾灸参数,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众多学者围绕艾灸的作用形式、作用特征、治疗参数、临床效应及... 艾灸作为古老的一种中医疗法,以丰富的作用形式、突出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实践证实,艾灸治疗如同药物疗法,存在着量与效的关系,不同的艾灸参数,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众多学者围绕艾灸的作用形式、作用特征、治疗参数、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等各方面,研究颇丰。笔者结合近年相关报道,围绕艾灸疗法的质与量的关系,试作总结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灸量 灸效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颈舒汤加减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田宁 田千慧 +5 位作者 朱咏梅 贾学锋 许世维 贾敬喜 项旭 何基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汤剂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进行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10、14 d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ESCV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0、14 d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7、10、14 d时,观察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疼痛、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颈椎病 视觉模拟评分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颈舒汤 颈椎推拿 康复运动
下载PDF
球囊膨肺联合徒手胸部震颤技术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业松 肖文武 +1 位作者 张松东 姜畅 《中国康复》 2020年第5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膨肺联合徒手胸部震颤技术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的57例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及排痰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球囊膨肺联... 目的:探讨球囊膨肺联合徒手胸部震颤技术对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的57例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及排痰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球囊膨肺联合徒手胸部震颤技术进行治疗。治疗观察时间2周,对比两组患者单次排痰量、第1周及第2周排痰总量、治疗2周后氧合指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单次排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每周排痰总量进行比较:2组患者在第1周排痰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2周排痰总量较第1周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2周末,2组患者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膨肺联合徒手胸部震颤技术应用于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患者能有效地提高痰液清除效果,改善肺部相关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膨肺 胸部震颤 神经重症 气管切开
下载PDF
骨质疏松治疗仪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汪龙 杨洁 +1 位作者 龚建明 朱咏梅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治疗仪结合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合并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治疗仪结合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或骨量低下合并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剂治疗,并规律进行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45次,于治疗半年后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代谢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的变化,于治疗1年后统计分析2组患者骨密度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疼痛评分([0.93±1.25)分]低于对照组([1.70±1.59)分,P<0.05],骨密度值([0.853±0.01)g/cm2高于对照组([0.792±0.02)g/cm2,P<0.01],血清P1NP含量([56.68±6.48)ng/mL]高于对照组([52.78±6.67)ng/mL,P<0.05]。结论骨质疏松治疗仪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缓解疼痛症状,提高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治疗仪 运动疗法 骨质疏松症 疼痛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孛学平 吴鸣 +5 位作者 秦汉 蔡宁宁 陈苏徽 王慧 崔俊才 刘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近年来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尤其是认知障碍)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临床针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常用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本文就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常用康复技术予... 近年来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尤其是认知障碍)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临床针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常用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本文就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常用康复技术予以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痴呆 康复
原文传递
交叉迁移在脑卒中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秦汉 温晓妮 +3 位作者 孛学平 柯冬冬 蔡宁宁 王伟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660,共4页
脑卒中偏瘫侧由于肌肉无力,无法参加力量训练,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交叉迁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旨在利用一侧肢体训练促进对侧肢体受益。本文旨在综述交叉迁移的概念、作用机制、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脑卒中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 脑卒中偏瘫侧由于肌肉无力,无法参加力量训练,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交叉迁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旨在利用一侧肢体训练促进对侧肢体受益。本文旨在综述交叉迁移的概念、作用机制、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脑卒中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交叉迁移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交叉迁移 肢体康复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脑机接口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在中枢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秦汉 孛学平 +2 位作者 田千慧 许世维 朱咏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0期584-588,共5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近年来新兴的康复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BCI监测患者大脑发出的运动意图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然后驱动FES设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电刺...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控制的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近年来新兴的康复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BCI监测患者大脑发出的运动意图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然后驱动FES设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电刺激,从而帮助患者实现预期的运动。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技术,它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本文就BCI-FES技术、作用机制以及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及BCI-FES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功能性电刺激 中枢神经损伤 康复
下载PDF
对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指导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业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使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对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使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REF组(n=47)和OBS组(n=47)。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OBS组患者进行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指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的评分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OBS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低于REF组患者,P<0.05;OBS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的评分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REF组患者,P<0.05。结论:对发生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使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肩胛带稳定性训练指导,可有效地减轻其疼痛感,改善其肩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肩关节半脱位 肩胛带稳定性训练 肌内效贴布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敬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推拿和痉挛肌电刺激。结果:治疗6个月后,CSI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观...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推拿和痉挛肌电刺激。结果:治疗6个月后,CSI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痉挛期可降低痉挛指数,改善下肢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痉挛期 综合方法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叶天士“阳化内风”理论在中风辨治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谈家茜 贾学锋 +3 位作者 时潇 毕玉 谢忠稳 王丽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2-14,共3页
新安医家叶天士继承前人对肝风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创立了“阳化内风”学说。其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滋阴、化痰、息风,肝肾同治的同时,还注重因时制宜,随时... 新安医家叶天士继承前人对肝风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创立了“阳化内风”学说。其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滋阴、化痰、息风,肝肾同治的同时,还注重因时制宜,随时施治。叶天士“阳化内风”理论对丰富中医中风理论,指导中风临床辨治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中风 阳化内风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夏清 凌康 袁海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单次治疗、多次治疗2种治疗结果进行测量:单次治疗使用模...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单次治疗、多次治疗2种治疗结果进行测量:单次治疗使用模式A、压力80 mm Hg的空气波压力治疗患侧下肢20 min,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即刻、20、40、60分钟)患侧下肢股总静脉血流平均速度(Vm)、血流峰速度(Vmax)、血流量(BF)变化情况;多次治疗使用模式A、压力80 mm Hg空气波压力治疗患侧下肢,每次20 min、2次/天,反复治疗时间大致为20 d,静息状态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侧下肢股总静脉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单次治疗后Vm、Vmax和BF在不同时间点间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在即刻、20分钟、40分钟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治疗后60分钟值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0天后,患者的Vmax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单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来说,治疗效果大约可持续到治疗后1小时,20天多次的空气波压力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 脑卒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指数与足底压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夏清 袁海 曹娟娟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1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改变及疼痛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28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单足支撑分期时段参数、足角及膝关节疼痛指数,对健、患侧足底压力各指标...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改变及疼痛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28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单足支撑分期时段参数、足角及膝关节疼痛指数,对健、患侧足底压力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膝关节疼痛指数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0±32.93)、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3±2.93)低于健侧对应百分比(60.26±2.66,P=0.007;51.53±3.84,P<0.001);患侧足角(16.24±4.50)明显高于健侧足角(14.67±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膝关节疼痛指数与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r=-0.53,P=0.004)、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r=-0.56,P=0.002)呈负相关;与患侧足角无明显相关性(r=0.245,P=0.193)。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具有特征性,前足着地时段、全足支撑时段明显缩短、足角变大,疼痛严重影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足底压力 疼痛
下载PDF
MRI对脑瘫患儿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坤生 朱先清 +2 位作者 张安山 郭新 陈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并确诊的CP患儿25例,对其MRI影像学分类及临床分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25例CP患儿经MRI检查结果正常为6例、异常为19例,总阳性率为76%。依据... 目的探讨MRI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并确诊的CP患儿25例,对其MRI影像学分类及临床分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25例CP患儿经MRI检查结果正常为6例、异常为19例,总阳性率为76%。依据影像学分类将脑瘫分为,脑白质病变12例(48%)、胼胝体病变5例(20%)、软化灶3例(12%)、脑萎缩2例(8%);脑白纸病变CP患儿中6例为四肢瘫、1例为双瘫、2例为偏瘫、1例为肌张力低下型、2例为混合型;胼胝体病变5例中,3例为四肢瘫、2例为即张力低下型;基底节软化灶3例中,1例为四肢瘫、2例为偏瘫;脑萎缩2例均表现为四肢瘫。痉挛型四肢瘫、双瘫、偏瘫阳性率分别为80%、100%、80%,肌张力减低型阳性检出率为75%,混合型阳性检出率为66.6%;结论 MRI检查可以作为检查脑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的首选方法,可以确切提示脑部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对小儿CP的病因分析、指导用药和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MRI诊断
下载PDF
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信南 黄保国 +2 位作者 王琳 吴甜甜 朱琴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4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电针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电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电针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电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 EMG)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分、BI指数和i EMG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电针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绍伟 董学超 夏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9-691,共3页
膝关节及邻近部位组织严重损伤后,由于关节固定时间过长常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屈、伸肌肌肉萎缩,肌腱挛缩。若膝关节屈曲范围〈60°,限制了整个下肢的功能,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将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 膝关节及邻近部位组织严重损伤后,由于关节固定时间过长常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屈、伸肌肌肉萎缩,肌腱挛缩。若膝关节屈曲范围〈60°,限制了整个下肢的功能,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将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需进行多种形式的康复治疗以改善和恢复患膝关节功能。临床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研究颇多,我们采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配合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功能障碍 综合治疗 可调式 支具 应用 膝关节屈曲 严重损伤 固定时间
下载PDF
针刺运动疗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月凌 叶刚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7期63-64,共2页
目的:研究短时间使用针刺运动疗法配合刺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分入联合组(31例)和针刺组(31例)。联合组采用针刺双吞咽、廉泉、外金津、外玉液等穴位,进针时患者配合吞咽动作,并结合三棱针... 目的:研究短时间使用针刺运动疗法配合刺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分入联合组(31例)和针刺组(31例)。联合组采用针刺双吞咽、廉泉、外金津、外玉液等穴位,进针时患者配合吞咽动作,并结合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穴位出血,1次/周。针刺组只进行针刺运动疗法。疗程为两周,每周治疗5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两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联合组有效率达96.77%。针刺组有效率为87.10%,联合组效果更明显。结论:针刺运动疗法配合刺血疗法短时间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运动疗法 刺血疗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双、单桥式运动对相关核心肌群表面肌电活动影响的规律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七二 沈新培 +2 位作者 董学超 陈凯 杜玲玲 《中国综合临床》 2022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双、单桥式运动对相关核心肌群肌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发现其规律和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表面...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双、单桥式运动对相关核心肌群肌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发现其规律和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仪采集患者双、单桥式运动时竖脊肌、腹直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RMS)和肌电积分值(integrate electromyography,IEMG)。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Q_(1),Q_(3))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相关肌群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双桥运动时健、患侧臀大肌RMS[30.0(21.3,45.5)μV与24.0(14.0,35.8)μV]和IEMG[15.5.(10.0,23.0)μV·s与9.0(5.0,13.0)μ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7、4.19,P值分别为0.039、<0.001);双桥运动时健、患侧股二头肌RMS[31.0(15.3,70.0)μV与17.0(11.0,28.8)μV]和IEMG[14.5(8.0,26.5)μV·s与7.0(5.0,10.8)μ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44、3.64,P值分别为0.001、<0.001);单桥运动时健、患侧臀大肌RMS[38.5(32.3,46.0)μV与35.0(22.3,43.0)μV]和IEMG[16.5(12.0,22.8)μV·s与12.0(7.0,21.0)μ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2.45,P值分别为0.025、0.014);单桥运动时健、患侧股二头肌RMS[38.0(15.3,70.0)μV与19.0(12.0,35.5)μV]和IEMG[16.0(10.0,27.0)μV·s与6.5(5.0,12.5)μ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8、4.34,P值分别为0.003、<0.001);患侧双、单桥臀大肌的RMS[24.0(14.0,35.8)μV与35.0(22.3,43.0)μV]和IEMG[9.0(5.0,13.0)μV·s与12.0(7.0,21.0)μ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1.99,P值分别为0.025、0.047)。结论双、单桥式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相关核心肌群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对于臀大肌激活程度单桥更优于双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桥式运动 表面肌电 核心肌群
原文传递
吴氏手法治疗落枕的方法要领和注意事项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绍伟 丁丽萍 董学超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4期314-315,共2页
落枕,又称"失枕",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因睡眠时头颈部姿势不当,枕头高低软硬不适,使一侧颈肩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状态而发生痉挛;或局部受风寒侵袭;
关键词 落枕 手法治疗
下载PDF
冰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治疗急性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小杰 叶刚 周月凌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9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冰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治疗急性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还采用冰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疗程1周,治... 目的:观察使用冰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治疗急性脑梗塞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还采用冰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疗程1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经1周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冰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治疗急性脑梗塞后吞咽障碍,方法简单,对吞咽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生理盐水 口腔护理 急性脑梗塞 吞咽障碍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及应用意义评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长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4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个体化组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髋关...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及应用意义。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膝关节功能锻炼,个体化组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术后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个体化组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96.00%,高于对照组77.33%,P<0.05。个体化组术后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0.05%,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相近,P>0.05;干预后个体化组疼痛评分、胫骨平台后倾角(1.25±0.14)分、(9.21±0.51)°优于对照组(3.14±0.14)分、(8.13±0.25)°,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活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术 膝关节功能 康复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