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动蛋白Eg5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卢正磊 任维华 +3 位作者 荚卫东 许戈良 马金良 盛茂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检测驱动蛋白Eg5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53例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和5例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肝癌转移间的关系;RT-PCR检测Eg5 mRNA在有... 目的检测驱动蛋白Eg5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53例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和5例正常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肝癌转移间的关系;RT-PCR检测Eg5 mRNA在有门脉癌栓、无门脉癌栓、炎性假瘤的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Eg5在正常肝脏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2.3%(33/53),且与肝癌的肿瘤直径(χ2=10.162,P=0.002)、Edmondson分级(χ2=4.414,P=0.038)、pTNM分期(χ2=13.061,P=0.000)、有无门脉癌栓(χ2=4.098,P=0.041)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包膜有无等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RT-PCR显示Eg5 mRNA在炎性假瘤的肝脏组织中未见表达,在无门脉癌栓的肝癌组织、有门脉癌栓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647±0.028、0.933±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5在正常肝脏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而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中,Eg5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特性有关,Eg5可能作为肝癌化学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 Eg5 肝细胞肝癌 转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多学科团队建设 被引量:75
2
作者 荚卫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7,共4页
自黎介寿院士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引入中国以来,我国外科医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ERAS之路已有10年。时至今日,ERAS已经在我国外科领域广泛开展,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RAs临床路径。ERAs的临床实施有赖于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 自黎介寿院士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引入中国以来,我国外科医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ERAS之路已有10年。时至今日,ERAS已经在我国外科领域广泛开展,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RAs临床路径。ERAs的临床实施有赖于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有效整合,任何单一的技术或方法均不可能完全减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因此,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团队(MDT)是ERAs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ERAs.MDT模式是目前亟待研究的新课题。通过ERAs.MDT建设,促进ERAs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最终促进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将为社会和患者带来巨大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团队
原文传递
精准肝脏外科时代无痛病房建设 被引量:32
3
作者 荚卫东 乔晓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精准、微创、有效是21世纪肝脏外科的发展方向,建立肝脏外科无痛病房,实施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是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内容,也是精准肝脏外科研究的核心内涵之一.开展医护人员培训、重视疼痛的健康宣教、选择合理的疼痛评估策略、围手... 精准、微创、有效是21世纪肝脏外科的发展方向,建立肝脏外科无痛病房,实施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是快速康复外科的核心内容,也是精准肝脏外科研究的核心内涵之一.开展医护人员培训、重视疼痛的健康宣教、选择合理的疼痛评估策略、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和多模式镇痛联合使用以及注重个体化镇痛是肝脏外科无痛病房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无痛病房建设的临床路径和围手术期镇痛模式是肝脏外科无痛病房建设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脏外科 无痛病房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在精准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荚卫东 骆鹏飞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肝切除术中应用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但相关研究只是沿袭ERAS在结直肠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策略,并没有涉及肝脏基础疾病的临床处理,更没有突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对ERAS的影响。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传承ERAS在...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肝切除术中应用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但相关研究只是沿袭ERAS在结直肠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策略,并没有涉及肝脏基础疾病的临床处理,更没有突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对ERAS的影响。安徽省立医院肝脏外科传承ERAS在结直肠手术中临床策略的基础上,聚焦于肝脏基础疾病和特征,经过系统临床探索,提出精准肝脏外科时代ERAS的临床策略。通过多学科团队和医护患的共同努力,在循证医学指导下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可能是建立精准肝脏外科时代ERAS临床策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脏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原文传递
早期进食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玲 黄家丽 +5 位作者 乔晓斐 李艳 陈璐 李建生 马金良 荚卫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早期进食组30例(A组),常规进食组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营养费用、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促进肝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早期进食组30例(A组),常规进食组30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营养费用、睡眠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早期进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25.51±4.64)h、肛门排气时间(36.22±5.71)h以及首次排便时间(51.32±7.93)h与常规进食组(41.63±6.16)h,(58.44±7.94)h,(72.83±9.91)h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5天早期进食组谷丙转氨酶(63.22±18.76)U/L、总胆红素(20.12±5.76)μmol/L和直接胆红素(12.46±5.28)μmol/L水平较低,白蛋白(36.43±4.55)g/L水平较高,与对照组[(78.31±20.56)U/L,(25.33±6.26)μmol/L,(16.51±7.35)μmol/L,(31.91±3.66)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平均睡眠时间(7.9±1.6)h对(6.0±1.2)h、胃肠道不适(10%对50%)、感染率(6.67%对26.67%)、术后营养费用(1000±433.5)元对(2200±493.4)元、住院时间(7.21±2.21)d对(8.98±3.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饮食营养护理计划是更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扩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进食 肝癌患者 术后康复 临床护理 统计学差异 并发症发生率 首次排便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下载PDF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勇 马金良 +3 位作者 余继海 许戈良 李建生 荚卫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接受断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选择性断流组和传统断流组,对比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接受断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选择性断流组和传统断流组,对比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选择性断流组手术时间延长,FFP术后降低明显(P<0.05),出血量和输血例数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性断流组术后ALT和AST峰值、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断流组(P<0.05);选择性断流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断流组缩短(P<0.05)。结论选择性断流术能够更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食管旁静脉
下载PDF
肝切除患者出院后疼痛随访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乔晓斐 荚卫东 +2 位作者 吕建国 田为红 周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对肝切除患者出院后疼痛随访,为开展院外延续性疼痛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行肝切除手术患者开展出院疼痛随访,了解其术后14 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疼痛发生率、特点以及... 目的对肝切除患者出院后疼痛随访,为开展院外延续性疼痛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行肝切除手术患者开展出院疼痛随访,了解其术后14 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疼痛发生率、特点以及程度。结果 1术后14 d患者疼痛评分均在0~3分,属轻度疼痛;术后2个月有24例患者仍有疼痛,发生率为20.69%(24/116);3个月疼痛发生率为18.97%(22/116)。2术后2个月内男女患者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男女患者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3.04%(9/69)和27.66%(13/4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岁患者较≤60岁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和疼痛发生率均低,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慢性疼痛患者中81.82%(18/22)表现为内脏钝痛,18.18%(4/22)表现为表皮刺痛或麻木感。结论应关注肝切除术后患者院外疼痛,开展院外延续性疼痛治疗及护理,努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慢性疼痛 出院随访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伴脐静脉癌栓形成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松平 荚卫东 +3 位作者 许戈良 葛勇胜 马金良 李建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患者 男性,44岁.因黑便一次,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于2014年2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十年余,此次进食硬物后出现黑便一次,无呕血病史.体检: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约两横指,无... 患者 男性,44岁.因黑便一次,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于2014年2月26日入院.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十年余,此次进食硬物后出现黑便一次,无呕血病史.体检:神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约两横指,无明显压痛,肝脏无明显叩击痛,未及明显包块.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超声检查无腹水,肝功能评级为Child-Pugh分级A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栓形成 肝细胞癌 CHILD-PUGH分级 脐静脉 肝脏占位 乙肝病史 超声检查 浅表淋巴结
原文传递
肝癌合并膈肌侵犯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浩 荚卫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84-285,I0002,共3页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第3位的癌症死亡原因[1],位列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以肝切除术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然是目前肝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近30年来,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提高、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围手术期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第3位的癌症死亡原因[1],位列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以肝切除术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然是目前肝癌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近30年来,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提高、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围手术期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的进步,业已进入精准肝切除时代[2]。膈肌覆盖肝脏表面近2/3面积,部分肝脏表浅肿瘤可与膈肌粘连,甚至侵犯毗邻膈肌组织,有10% ~ 13%的肝癌患者可直接累及膈肌,尤其是Ⅶ、Ⅷ段肿瘤,临床处理较为棘手[3]。以下就肝癌侵犯膈肌的外科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粘连 肝癌患者 外科治疗 侵犯 肝脏储备功能 外科手术技术 肝切除术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助我成长
10
作者 荚卫东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I0025-I0026,共2页
说起我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相识,准确地说,缘于2002年创办的《消化外科》杂志。但真正意义上的朝夕相伴还是在2007年之后,那一年《消化外科》更名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我也非常荣幸地成为一名年轻的通讯编委,从此与她结下... 说起我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相识,准确地说,缘于2002年创办的《消化外科》杂志。但真正意义上的朝夕相伴还是在2007年之后,那一年《消化外科》更名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我也非常荣幸地成为一名年轻的通讯编委,从此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我一度曾迷失了临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外科》 杂志 中华 普通外科 临床研究 新知识
原文传递
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伴微血管侵犯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努 荚卫东 +4 位作者 王润东 葛勇胜 马金良 周杭城 王志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肝细胞癌(HCC)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肝细胞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8例病例资料,根据《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肝细胞癌(HCC)合并微血管侵犯(MV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肝细胞癌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8例病例资料,根据《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对MVI进行病理学分级,分为M0组、M1组和M2组,比较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行肝切除对每组病人的预后影响。结果 198例病人中,111例行解剖性肝切除,87例行非解剖性肝切除。M0、M1、M2三组间病人术前性别、甲胎蛋白(AFP)值、肿瘤数量及AJCC分期情况及术中、术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0、M1、M2三组行解剖性肝切除病人分别为35例、37例和39例,行非解剖性肝切除分别是20例、31例和36例。M0组和M1组内病人是否行解剖性肝切除对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2组行解剖性肝切除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非解剖性肝切除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可以延长高危组病人的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解剖性肝切除 非解剖性肝切除 微血管侵犯 预后
原文传递
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潘晶晶 葛勇胜 +7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荚卫东 马金良 余继海 刘文斌 任维华 张传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9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YKL-4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原发... 目的探讨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9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YKL-4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组织及11例非肝癌组织中YKL-40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RT-PCR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YKL-40基因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0.90±0.29比0.36±0.18;P%0.05)。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YKL-4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1.13±0.21比0.44±0.15;P〈0.05)。原发性肝癌组织中YKL-40蛋白的阳性率(61.43%,43/70),高于非肝癌组织(27.27%,3/11),(P〈0.05)。YKL-40表达与肿瘤包膜、TNM分期及肿瘤转移相关(P=0.003,0.023,0.003),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HBsAg状态、甲胎蛋白水平无关(P〉O.05)。生存分析显示YKL-40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预后差(X2=15.715,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YKL-40蛋白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YKL-40参与肝癌恶性进展,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比较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程 黄强 杨骥 《腹部外科》 2019年第5期340-34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的术后效果。方法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之前有关比较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在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的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包...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的术后效果。方法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之前有关比较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在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的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包含84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可明显缩短胆管缝合时间(I 2=98%,P<0.05)、手术时间(I 2=93%,P<0.05)和住院时间(I 2=91%,P<0.05);降低术后胆瘘并发症的发生率(I 2=0,P<0.05);但术中出血量(I 2=82%)和住院费用(I 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明显减少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 单向倒刺线 传统缝线 META分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和展望
14
作者 尹大龙 施舒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肝癌领域研究取得突破进展,应用于肝癌研究各阶段,以期全面改善肝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肝癌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肝癌领域研究取得突破进展,应用于肝癌研究各阶段,以期全面改善肝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肝癌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后者是前者的1个分支并基于神经网络结构。当前,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在肝癌中已展示出巨大潜力,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提高结果的泛用性和可解释性等。笔者系统阐述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肝癌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探索的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应用和展望
原文传递
基于Cite Space文献计量法肝癌微创治疗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施舒鹏 常久翔 +2 位作者 曾陶飞 何浩 尹大龙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9-1146,共8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微创理念的深入,微创治疗逐渐成为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通过Cite Space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直观显示肝癌微创治疗领域的基... 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微创理念的深入,微创治疗逐渐成为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通过Cite Space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直观显示肝癌微创治疗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与演化脉络,并探究前沿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创治疗 文献计量 Cite Space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胰管支撑管内外引流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安 黄强 +3 位作者 刘臣海 林先盛 谢放 朱成林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壶腹部周围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治疗的标准术式。自1935年Whipple首次实施PD以来,手术的安全性有较大的提高,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已控制在5%以下,然而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维持在3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壶腹部周围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治疗的标准术式。自1935年Whipple首次实施PD以来,手术的安全性有较大的提高,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已控制在5%以下,然而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维持在30%~40%,其中胰瘘作为主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是导致PD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META分析 胰管支撑管 内外引流 壶腹部周围肿瘤 WHIPPLE 应用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后加速康复随访标准和分类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荚卫东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50-353,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控制围手术期病理生理学反应,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应激,实现外科术后充分止痛、早期活动以及促进器官功能恢复,从而减少术后并发...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控制围手术期病理生理学反应,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应激,实现外科术后充分止痛、早期活动以及促进器官功能恢复,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肝脏外科的疾病多存在术前准确评估困难、手术复杂且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的问题,国内外有关ERAS在肝切除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ERAS能加速患者肝切除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合并微血管癌栓的早期诊断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努 荚卫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28-531,共4页
在我国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病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1]。虽然目前术前检查手段、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方法及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理方案研究逐年增多,但其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仍较高,总体疗效仍较差。手术切除和肝移植被认为是肝... 在我国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病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1]。虽然目前术前检查手段、手术方式、术后治疗方法及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理方案研究逐年增多,但其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仍较高,总体疗效仍较差。手术切除和肝移植被认为是肝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但肝移植术后5年复发率仍达15%~30%,手术切除后5年肿瘤复发率更是高达70%~100%[2]。肝癌在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很容易侵犯血管而形成癌栓,其又可分为大血管癌栓和微血管癌栓,大血管癌栓如门静脉癌栓或腔静脉癌栓,大血管癌栓往往可通过术前相关检查得以准确判断;而微血管癌栓也称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其通常只能待术后病理检查得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癌栓 肝细胞癌 微血管 早期诊断 术后复发率 恶性肿瘤 手术方式 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