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6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许莉莉 程邦宁 +2 位作者 刘慧娟 郝家砚 江峤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9693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诊疗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的9693例患儿进行9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分析。具体为嗜肺... 目的通过研究9693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诊疗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的9693例患儿进行9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分析。具体为嗜肺军团菌I型(1egionellapneumophilaI,LPI)、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se,MP)、Q热立克次体(coxiella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bvirus,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PIVS)。结果96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阳性病例3092例,总阳性率为31.9%,其中混合阳性为1068例,占阳性例数的34.5%。MP2062例(21.3%)、INFB1331例(13.7%)、RSV671例(6.9%)、ADV638例(6.6%)、LPI150例(1-5%)、PIVS125例(1.3%)、CP30例(0.3%)、COX3例、INFA5例。结论MP、INFB、RSV是安徽地区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和INFB的混合感染(12.5%),应高度重视、科学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荧光免疫测定 肺炎 支原体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红娟 刘海鹏 +1 位作者 张晨宇 朱丽娟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713-715,共3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2016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肾损害分为过敏性紫癜组(76例)和紫癜性肾炎组(73例),分析两组患儿血清...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2016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肾损害分为过敏性紫癜组(76例)和紫癜性肾炎组(73例),分析两组患儿血清IgM、IgG、IgA和尿液p-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Ig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的差异特征.结果过敏性紫癜组患儿血清IgG阳性率(28.95%)、IgA阳性率(80.26%)高于紫癜性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尿液NAG、Ig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水平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gA、IgG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发生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尿液NAG、IgG、TRF、MA水平差异对判断患儿早期肾损伤具有更明确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患儿血清甲氨蝶呤浓度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诗海 孙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患儿血清中甲氨蝶呤浓度的方法,用于临床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色谱柱采用岛津原装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5 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pH 为5.41)-甲醇(76∶24,V/V),流速1.0 mL/min,检... 目的:建立测定患儿血清中甲氨蝶呤浓度的方法,用于临床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色谱柱采用岛津原装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5 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pH 为5.41)-甲醇(76∶24,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3 nm,柱温35℃,样品经10%高氯酸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130μL 加10μL 1 mol/L NaOH 后直接进样。结果血浆中甲氨蝶呤的浓度在0.00~4.84μmol/L 和4.84~10.00μmol/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1=1,r2=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1.67%和71.83%,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 RSD 小于10%和12%(n=3)。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和成本低,适于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甲氨蝶呤 血清
下载PDF
儿童肺泡灌洗液RT-PCR检测对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晨宇 刘海鹏 +3 位作者 朱丽娟 刘红娟 裘肃霆 苏晓霁 《安徽医学》 2018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感染儿童肺泡灌洗液RT-PCR检测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35例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患儿,检测重症肺炎和轻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P-DNA和血清MP-IgM,根据2项指标的差异和MP-DNA拷... 目的探讨支原体感染儿童肺泡灌洗液RT-PCR检测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35例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患儿,检测重症肺炎和轻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P-DNA和血清MP-IgM,根据2项指标的差异和MP-DNA拷贝量的高低,分析MP-DNA与病情的关系。结果男患儿MP-IM阳性率低于女患儿,>3~14岁患儿MP-DNA阳性率高于1~3岁患儿,入院前病程≤7 d患儿MP-IgM阳性率低于入院前病程>7 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中,MP-DNA高拷贝量占85.71%,高于轻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的MP-DNA拷贝量高于轻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CR法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MP-DNA拷贝量可为快速确诊和判断患儿病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泡灌洗液 DNA IGM抗体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莉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606-607,共2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Iovirus,CMV)感染是婴幼儿最常见感染之一,可导致生殖泌尿、中枢神经、肝脏等各系统感染,从无症状感染直到严重缺陷或死亡。本文主要对CMV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检测方法,动物模型以及疫苗的研发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检测 动物模型 巨细胞病毒疫苗
下载PDF
幼儿尤文氏肉瘤骨髓转移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余霞 许秋月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0-110,114,共2页
尤文氏肉瘤是一种原发性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无特异性指征,确诊较为困难。该文通过1例幼儿尤文氏肉瘤骨髓转移的病例阐述以及既往工作经验总结,对尤文氏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如何提高检出率提... 尤文氏肉瘤是一种原发性的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无特异性指征,确诊较为困难。该文通过1例幼儿尤文氏肉瘤骨髓转移的病例阐述以及既往工作经验总结,对尤文氏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如何提高检出率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文氏肉瘤 骨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溶血对血凝结果测定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自成 查巍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98-98,114,共2页
目的:探讨溶血对血凝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10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测定。结果:溶血组与溶血重抽复测组(非溶血组)PT、APTT、TT测定结果的差异具有... 目的:探讨溶血对血凝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10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测定。结果:溶血组与溶血重抽复测组(非溶血组)PT、APTT、TT测定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标本溶血对凝血结果的检测有干扰,建议重抽复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脂血对PT、APTT、Fbg和TT结果测定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自成 查巍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3-103,105,共2页
目的:探讨脂血对PT、APTT、Fbg和TT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100例,进行PT、APTT、TT和Fbg测定。结果:脂血组与脂血重抽复测组(非脂血组)PT、APTT、TT、Fbg测定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标本... 目的:探讨脂血对PT、APTT、Fbg和TT结果测定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100例,进行PT、APTT、TT和Fbg测定。结果:脂血组与脂血重抽复测组(非脂血组)PT、APTT、TT、Fbg测定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测中标本脂血对凝血结果的检测均有干扰,建议患者空腹12h后重抽复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Sysmex xs-800i对小儿异型淋巴细胞警示的可信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诗海 王洋 孙丽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9-109,98,共2页
目的:探讨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小儿异型淋巴细胞警示与人工镜检的符合性。方法:在生物显微镜油镜下对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小儿异型淋巴细胞报警异常的560例患儿做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然后与仪器分析做统计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小儿异型淋巴细胞警示与人工镜检的符合性。方法:在生物显微镜油镜下对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小儿异型淋巴细胞报警异常的560例患儿做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然后与仪器分析做统计比较。结果:血细胞Sysmex xs-800i报警在Q-Flag上0-100、100-200、200-300不同分段上都能检出异型淋巴细胞,各个阶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Q-Flag报警在200-300段检出临床有意义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可能性更大,但手工镜检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异型淋巴细胞 小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