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5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 被引量:665
1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李立明 +19 位作者 梁晓峰 姜庆五 汪华 王波 杨维中 王充 刘霞 吴凡 张志杰 陈峰 赵杨 魏永越 沈思鹏 郝元涛 杜志成 唐金陵 任军 毕振强 邓瑛 王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病毒最初的来源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穿山甲为潜在的动物宿主。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在文献回顾和专家研讨基础上,形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病毒最初的来源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穿山甲为潜在的动物宿主。目前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隐性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潜伏期5.2 d,流行初期基本再生数(R0)为2.2。患者多数表现为普通型和轻型。病死率为2.38%,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病死率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要点包括完善疫情信息监测、隔离诊治传染源、加快疑似病例诊断、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重视聚集性疫情防控和院内感染防控、关注返程人员的疫情防控和加强社区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被引量:263
2
作者 余文周 税铁军 +1 位作者 李黎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 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防控)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国2005年麻疹疫情回升,报告... 目的 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防控)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国2005年麻疹疫情回升,报告发病率为9.50/10万,2006年(1~6月,下同)总体发病水平低于2005年同期。2004年以前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较高,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和东北三省麻疹发病率上升明显,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相对下降。〈15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分别占2004、2005、2006年总病例数的83.90%、70.33%、66.81%,呈逐年减少趋势,但≤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4.54%上升到2006年21.15%。2005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7%,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和大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贵州省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明显。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MV常规免疫,防控麻疹爆发;高发省份在适当时候开展MV强化免疫;针对近年麻疹一些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变化,开展防控和消除麻疹应用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87
3
作者 万俊峰 朱理业 +3 位作者 刘红 曹明华 丁振涛 见海晖 《安徽医学》 2008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分析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的特点。方法根据疫情数字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截止到5月31日此次疫情共报告患者7470例,发病率89.35/10万;死亡23例,病死率0.31%。患者年龄为28天~30岁,高发年龄组为≤5岁组,发病7184... 目的分析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的特点。方法根据疫情数字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截止到5月31日此次疫情共报告患者7470例,发病率89.35/10万;死亡23例,病死率0.31%。患者年龄为28天~30岁,高发年龄组为≤5岁组,发病7184例,占92.70%;发病率(数)以阜阳市三区最高,平均为221.17%/10万,发病数占总数的53.57%,颍上县最低(43.46/10万);发病高峰为4月28日。对161例患者的咽试子等标本进行EV71核酸检测,阳性97例,阳性率60.25%,在31例患者中分离到13株EV71病毒。结论此次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EV71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型感染 疫情
下载PDF
2015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83
4
作者 付萍 王连森 +4 位作者 陈江 白光大 徐粒子 王帅 郭云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大陆(除西藏)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等。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大陆(除西藏)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事件的致病因素、暴发场所和原因食品等。方法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网收集的2015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31个监测地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 401起,累计发病21 374人,死亡139人。已知病因事件中,毒蘑菇导致的事件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46.2%(794/1 717)和60.3%(79/131),微生物性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最多(51.5%,7 861/15 250)。暴发的主要场所为家庭和餐饮服务场所,事件起数分别占50.9%(1 222/2 401)和43.8%(1 051/2 401),发病人数分别占22.6%(4 823/21 374)和68.9%(14 727/21 374);明确的原因食品(除误食毒蘑菇外)中,主要为蔬菜类和肉类食品,其事件起数分别占11.1%(235/2 122)和10.5%(223/2 122),发病人数分别占14.5%(2 561/17 696)和15.6%(2 768/17 696)。结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毒蘑菇,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因子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主要发生场所是家庭及餐饮服务场所,家庭误食毒蘑菇和对乌头加工不当(食用量或加热温度和时间)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网 中国大陆 致病因素 致死
原文传递
全国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被引量:156
5
作者 李黎 余文周 +3 位作者 税铁军 马超 温宁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但与2003、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近85%降至70%左右;〈8月龄和8~11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2006年〈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50%的4个省,50%~69%的11个省,≥70%的16个省。2006年≤2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岁儿童发病率〉150/10万,25~30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全国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年龄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55
6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李立明 +4 位作者 汪华 梁晓峰 毕振强 任军 王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3-460,共8页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对于如何推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深入分析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值得借鉴的地方。专家组提出了全... 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对于如何推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深入分析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值得借鉴的地方。专家组提出了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符合国情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明确疾控体系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加快一流人才队伍和先进文化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疾病预防控制 体系 现代化建设
原文传递
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被引量:134
7
作者 阎玉芹 张亚平 +4 位作者 刘列钧 刘嘉玉 李卫东 华基礼 陈祖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介绍修订后的尿碘测定标准新方法,即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As3+、Ce4+)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建议各级实验室应尽快应用.方法按'研制生物样品监测检验方法指南'(WS/T 68-1996)的规定,对我国现行的尿碘测定方法标准进... 目的介绍修订后的尿碘测定标准新方法,即尿中碘的过硫酸铵消化-砷铈(As3+、Ce4+)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建议各级实验室应尽快应用.方法按'研制生物样品监测检验方法指南'(WS/T 68-1996)的规定,对我国现行的尿碘测定方法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对修订后的新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修订后的新方法尿碘检测范围为0~300μg/L;最低检测量为3μg/L(取样量为0.25 ml);精密度:测定尿碘为63.3、129.8、252.5μg/L时,变异系数(CV)分别为5.5%、2.8%、4.4%(n=6);准确度:对低、中、高碘3种尿样加碘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97.6%、95.8%(n=6),总平均回收率为98.3%(范围:92.6%~107.0%);测定低、高2种尿碘标准物,其结果与给定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9%和1.0%(n=6);该方法的砷铈反应除了在水浴控温条件下进行,还可以直接在20~35℃之间某一稳定的室温条件下进行测定.结论修订后的新方法比原标准方法更加简便易操作,并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检查 碘元素 过硫酸铵消化 砷铈催化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中国消除麻疹的关键技术问题:专家解读共识 被引量:139
8
作者 苏琪茹 徐爱强 +27 位作者 Peter Strebel 许文波 郝利新 周勇 李慧 庞星火 马超 张燕 方刚 崔富强 丁峥嵘 沈永刚 安志杰 张永基 谢淑云 William Schluter 余文周 郑景山 夏伟 王青 郑慧贞 张延炀 张丽杰 段梦娟 杨维中 Lance Rodewald 李黎 罗会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4年第3期264-270,283,共8页
中国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来,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并取得明显进展,但中国处于消除麻疹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尤其需要统一和澄清对一些技术问题的... 中国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来,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并取得明显进展,但中国处于消除麻疹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尤其需要统一和澄清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认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免疫规划中心收集、汇总各级CDC专业人员近年来关注的问题,并会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组织国内外专家深人研讨了主要的技术问题,包括消除麻疹与接种疫苗、麻疹病例的传染来源、保护〈8月龄婴儿、爆发疫情的应急免疫活动、医院传播的作用和控制意义、特殊人群及场所等,形成专家解读共识,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在消除麻疹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除麻疹 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3
9
作者 宋淼 唐青 +8 位作者 许真 李浩 王定明 莫兆军 高立东 郭绶衡 朱凤才 胡岱霖 王显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56-959,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通过对流行特点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Excel 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与流行的关系。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例2548例。其中5个省调查88... 目的分析中国2005年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全国狂犬病疫情及监测资料,通过对流行特点以及与流行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整理,Excel 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与流行的关系。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狂犬病例2548例。其中5个省调查885例病例中未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血清注射的比例分别为60.56%、49.04%、96.16%。暴露治疗人群中89.95%进行了伤口处理,94.93%接种了疫苗,8.56%接受了抗血清注射;在接受疫苗接种者中,94.86%的门诊暴露者完成了全程接种,仍有5.14%未完成全程接种。病例致伤动物88.50%是犬,暴露治疗人群致伤动物92%是犬;犬密度最低为3.20只/100人,最高为13.37只/100人;犬免疫率最低为5.31%,最高为75.11%;两个高发病省犬感染病毒率最低为2.93%,最高为6.40%。结论病例暴露后预防治疗率低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完成全程治疗,门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治疗不规范,主要宿主动物犬的免疫率低和感染病毒率较高可能是造成2005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因素 预防治疗
原文传递
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4
10
作者 张进 史永林 +2 位作者 吴家兵 胡万富 黄芬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徽省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安徽省2008-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60 8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53/10万,发病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发病率(除2011年)高于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发病率(除2012年)高于江淮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所占比例为55.5%,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A16)所占比例为26.6%。结论安徽省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性,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 A16,农村和城乡结合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是防控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方法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安徽省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8
11
作者 刘永孝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实验室监测数据均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实验室监测数据均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安徽省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率为92.42/10万,与2008年发病率(43.24/10万)相比上升了1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 923.55,P<0.001);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之交发病数最多;人群中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2008年与2009年5岁以下儿童发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93.65%和94.91%,其中出现了新生儿发病现象;同一患者可再次发病;城市人群发病水平高于农村;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机体引起重症手足口病风险较大。结论安徽省手足口病发病水平普遍较高,在做好全面防控的同时,还应重点做好5岁以下儿童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2
作者 戴色莺 沈张伟 +2 位作者 范引光 程晓莉 叶冬青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艾滋病作为一种特殊的性传播疾病,其在全国各地的蔓延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还阻碍了社会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流行病学的发展,流行病学方法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渗透到艾滋病研究的各... 艾滋病作为一种特殊的性传播疾病,其在全国各地的蔓延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还阻碍了社会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流行病学的发展,流行病学方法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渗透到艾滋病研究的各个领域。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主要问题,阐明其感染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还可以进行疫情估计,开展预防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等。本文主要就流行病学方法在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方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文传递
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仲学锋 王志敏 +2 位作者 张莲芝 计国平 王晓琰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3个不同城市的3个社区整群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365人,用统一设计调查表...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3个不同城市的3个社区整群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365人,用统一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65名2型糖尿病患者,只有49.5%的糖尿病患者具有自我管理行为,其中服药依从性行为形成率最高(80.3%),其次是运动(69.6%)和饮食行为(47.7%),最低的是血糖监测行为(6.0%)。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最主要的因素是知识(OR=2.057,95%CI=1.228~3.445)和自我效能(OR=1.899,95%CI=1.253~2.878)。通过对每个行为影响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运动行为与知识(P<0.01)、态度(P<0.01)、自我效能(P<0.01)及社会支持因素(P<0.01)都相关;血糖监测行为与社会支持相关(P<0.01),用药依从性与态度相关(P<0.01)。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4个行为中,血糖监测行为和健康饮食行为形成率较低,是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重点。知识和自我效能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04-2006年全国狂犬病监测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刘波 殷文武 +5 位作者 莫兆军 刘富强 王显军 胡岱霖 余春 鲍倡俊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10期654-658,共5页
目的介绍中国2004-2006年狂犬病监测工作,总结狂犬病疫情特征,分析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搜集2004-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2005、2006年全国狂犬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期间,中国狂犬病年均增加病例429例,... 目的介绍中国2004-2006年狂犬病监测工作,总结狂犬病疫情特征,分析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搜集2004-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2005、2006年全国狂犬病主动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期间,中国狂犬病年均增加病例429例,广西、湖南、贵州和广东四省2004-2006年合计病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61.5%。2006年疫情已波及839个县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蔓延性,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华东及江西持续下降的格局。农村地区居民病例占92.5%、发病率形成儿童和老年人2个高峰。2006年,监测点病例的伤口处理率为32.0%、疫苗注射率和疫苗全程注射率为13.7%和3.2%、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6.1%;农村地区犬密度为14.1只/100人、免疫率为6.0%;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的暴露分级构成比分别为19.9%、45.1%和35.1%;暴露就诊者中自行处置伤口比例为27.0%、疫苗接种和全程接种率为99.6%和93.4%、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31.2%。结论2004-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加速上升,疫情主要波及南方地区并呈地域蔓延性扩散,目前呈现出西南、华北和华南三地同时增长格局。农村地区犬密度高而免疫率低,病例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极差是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因素
下载PDF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分析:基于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试点数据 被引量:48
15
作者 郑亚明 常昭瑞 +11 位作者 姜黎黎 嵇红 陈国平 罗平 潘静静 田晓灵 魏雷雷 霍达 缪梓萍 邹晓妮 陈建华 廖巧红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9-762,共4页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患病情况、病原构成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试点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1 489例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研究,对基本信息、就诊及治疗情况、临床严重程度及病...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患病情况、病原构成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全国手足口病监测试点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1 489例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研究,对基本信息、就诊及治疗情况、临床严重程度及病原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多项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重症病例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1 489例重症病例中有7例死亡病例。960例(72.9%)年龄〈3岁,937例(62.9%)为男性,病例大部分居住于农村(63.9%)。494例(33.2%)患者首次就诊时选择村级和乡镇级机构。重症病例的发病-就诊、发病-诊断为手足口病和发病-重症诊断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0~1) d、1(0~2) d和2(1~4) d。并发症有无菌性脑膜炎(51.9%,773例)、非脑干脑炎(25.3%,377例)、脑干脑炎(17.5%,260例)、脑脊髓炎(0.4%,6例)、急性弛缓性麻痹(0.1%,1例)、肺水肿/肺出血(0.3%,4例)和心肺功能衰竭(4.6%,68例)。1 217例纳入病原分析的重症及死亡病例的病原构成依次为肠道病毒(EV)71(52.8%,642例)、其他肠道病毒(21.5%,261例)、柯萨奇病毒(Cox) A16(3.0%,36例)、EV71和Cox A16合并感染(0.1%,1例)。并发症(Z=3.15,P=0.002)和发病-重症诊断的时间(Z=3.95,P〈0.001)为治疗结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农村男童为主,并发症以无菌性脑膜炎、非脑干脑炎和脑干脑炎为主。EV71是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重要病原构成。确诊的及时性以及并发症类型对于治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病原学构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首例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其控制对策 被引量:46
16
作者 刘丹青 李黎 +14 位作者 王斌冰 赵月萍 陈晓琴 温宁 梁晓峰 许文波 张勇 严冬梅 周曙 陈霞 谢少煜 沈永刚 陆志坚 唐继海 戴振威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检测脊灰、麻疹及艾滋病抗体,测定免疫功能,并定期采集粪便标本分离病毒;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 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检测脊灰、麻疹及艾滋病抗体,测定免疫功能,并定期采集粪便标本分离病毒;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进行儿童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调查;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进行粪便标本带毒率调查和脊灰、麻疹抗体检测以及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病例临床诊断为X-连锁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最终分类诊断为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属中国首例。病例自麻痹后在1年时间里定期采集26份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目前仍在持续排毒,已进行型内鉴定的第1~20份粪便标本均分离到Ⅱ型和/或Ⅲ型VDPV,且变异度较高(最高为3.5%)。丙种球蛋白治疗已持续9个月,但并未阻断VDPV在肠道内的复制。当地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较高,并具有较高的脊灰和麻疹抗体,粪便标本除分离到6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外,未检出脊灰病毒。病例发生后,在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OPV强化免疫。结论该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当前应维持高水平的OPV免疫接种率,但随着全球消灭脊灰的进展,应适时修订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中国6省2005年麻疹病毒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44
17
作者 姬奕昕 许文波 +11 位作者 张燕 朱贞 蒋小泓 梁勇 周淑洁 詹军 陈慧 张杰 司源 冯燕 芦起 许松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15,共9页
研究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基因型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为进一步的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用RT-PCR方法,从2005年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 N)基因C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 研究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基因型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为进一步的麻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用RT-PCR方法,从2005年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 N)基因C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6省分离的48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其中两株为H1b亚型, 其余为H1a亚型.48株野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1%~100%(核苷酸差异为0~22bp),氨基酸同源性为92.7%~100%;与我国疫苗株S19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7%~92.5%,氨基酸同源性为88.0%~91.2%.其中Shaanxi05-1和Yunnan05-1,Anhui05-2和Ningxia05-9的N末端456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100%;Hebei05-19、Anhui00-2和Liaoning02-2,Hebei05-1和Chongqing04-3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为100%.引起2005年我国6省麻疹暴发流行的野毒株为H1基因型,并以H1a为绝对优势亚型.各省之间存在相同毒株引起的传播链,不同年份之间存在相同麻疹野毒株的持续循环传播.同时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由核苷酸变异引起的氨基酸变异及中和抗原位点等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可能影响麻疹病毒的毒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H1基因型 序列测定和分析
下载PDF
免费抗病毒治疗降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豆智慧 赵燕 +7 位作者 何云 何文生 计国平 徐臣 马烨 赵德才 于兰 张福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策略在控制AIDS患者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在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较早地区以典型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驻马店市和安徽省阜阳市,选... 目的探讨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策略在控制AIDS患者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在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开展较早地区以典型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驻马店市和安徽省阜阳市,选取2008年8月30日前确诊的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整理其发病、死亡等相关信息,采用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ANDS患者10394例,平均年龄(41.7±9.3)岁,男性占50.3%(5233/10394),在婚者占85.0%(8808/10394),农民占95.1%(9880/10394),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浆)感染者占81.2%(8438/10394)。调查对象中免费抗病毒治疗比例从2002年的5.2%上升到2008年的66.5%。AIDS患者总病死率从2002年的35.4/100人年降到2008年的5.9/100人年。Cox回归分析显示AIDS患者最主要死亡风险是没有抗病毒治疗(HR:4.3,95%CI:4.0~4.7),治疗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50个/μl、50~199个/μl者死亡风险均高于≥200个/μl者(风险比HR分别为7.9、2.8),治疗基线合并机会性感染症状数多者死亡风险高(HR=2.1),其他不可变死亡风险为男性、年龄≥50岁、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浆)以外其他感染途径或途径不详者(HR分别为1.4,1.6,1.8)。结论我国农村免费抗病毒治疗显著降低并且稳定遏制了AIDS患者病死率,提示扩大治疗覆盖率可进一步降低AIDS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死亡率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无形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被引量:46
19
作者 张丽娟 任军 徐建国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1,共3页
无形体病(Anaplasmosis)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的蜱源立克次体疾病... 无形体病(Anaplasmosis)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的蜱源立克次体疾病。其病原体无形体(Anapasma)为革兰阴性细胞专性寄生菌。HGA首例病例中性粒细胞内所见细菌最初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nsis),但针对查菲埃立克体的实验室检查全部是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原文传递
WB带型分析对HIV感染期和AIDS期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楠 缪礼锋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4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HIV-1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