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1
作者 赵天龙 戴健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91-492,共2页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 (12 .5~ 2 5mg ,每天 3次 )及地高辛 2个月 ,对照组口服地高辛 2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左...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 (12 .5~ 2 5mg ,每天 3次 )及地高辛 2个月 ,对照组口服地高辛 2个月。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左心室肥厚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左室内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0 1)。结论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肥厚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 左心室肥厚 逆转
下载PDF
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泗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49-550,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20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VitB120mg,每天3次。对照组...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20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500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VitB120mg,每天3次。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VitB120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部分患者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甲钴胺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 甲钴胺
下载PDF
270例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3
作者 任启文 《工企医刊》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本文报告270例老年人心衰的诊断及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270例,男性198例,女性72例,最小年龄为58岁,最大年龄为93岁,平均年龄为72岁。常见有高血压6例,冠心病165例,遗传性扩张性心肌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9例,... 本文报告270例老年人心衰的诊断及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270例,男性198例,女性72例,最小年龄为58岁,最大年龄为93岁,平均年龄为72岁。常见有高血压6例,冠心病165例,遗传性扩张性心肌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甲状腺机能亢进9例,营养不良性贫血6例,糖尿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发病诱因:心律失常4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老年人
下载PDF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甫 赵天龙 +1 位作者 王小东 张燕翔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方法: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口服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和依那普利5mg/d,B组36例,口服美托洛尔50mg/d,联合氢氯噻嗪25mg/d,治疗6个月,比较治...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方法: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口服国产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和依那普利5mg/d,B组36例,口服美托洛尔50mg/d,联合氢氯噻嗪25mg/d,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脉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和脉压均明显减少(P<0.01),A组脉压降低幅度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严重不良反应少。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较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更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不良反应轻,预示可降低靶器官的损害和减少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硝苯地平 依那普利 脉压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甫 黄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24-325,3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程度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ys C水平,并...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程度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ys C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和因CHF再次发作住院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 C水平也逐渐升高(P<0.01)。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高、低血清Cys C组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 C组出院6个月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均升高(P<0.05)。结论:Cys C对于评价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胱抑素C 预后
下载PDF
长期生存的风湿性心脏病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殷兆芳 吴士尧 +4 位作者 严毓勤 陈元美 朱文敏 许左隽 刘平章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了解长期生存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生存状态,为风湿性心脏病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登记方法对71例生存期限>30年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2年随访,对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 目的了解长期生存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生存状态,为风湿性心脏病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登记方法对71例生存期限>30年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2年随访,对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71例患者发病最早15岁,最晚52岁,发病年龄(29.14±5.73)岁,生存期限(36.57±5.84)年;②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26.8%,无合并疾病者占29.6%;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85.72%,栓塞的发生率为28.2%;而规范的抗栓治疗仅32例(53.3%);手术治疗19例(26.5%);③9例死亡患者中因心力衰竭加重致死者占66.7%,栓塞致死者占22.2%;随访两年期间平均住院次数1.61次/(年·人);④年龄与发病年龄、生存年限显著正相关(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13和-0.333,均为P<0.05);发病年龄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显著负相关(r=-0.352,P<0.05)。结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指标,应进一步加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的公共宣教和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二尖瓣瓣口面积 心房颤动 抗凝
原文传递
FLAIR序列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子亮 李明泉 +3 位作者 包元飞 刘玲 陈光辉 杨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FLAIR成像在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收集所有关于急性期脑卒中头部MRI成像研究,再从中提取出FLAIR相关数据。各研究间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采... 目的探讨FLAIR成像在脑卒中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收集所有关于急性期脑卒中头部MRI成像研究,再从中提取出FLAIR相关数据。各研究间进行异质性检验,以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采用秩相关检验法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共有27篇研究纳入meta分析,累计纳入研究患者1969例。按照起病与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进行分层分析,0~6h、6~12h、12~24h敏感性分别为0.554(95%CI:0.528~0.580)、0.67(95%CI:0.59~0.74)与0.784(95%CI:0.717~0.841);特异性分别为0.833(95%CI:0.711~0.919)、0.95(95%CI:0.88~0.98)及0.775(95%CI:0.604~0.897)。结论 FLAIR序列在不同时间段的急性脑卒中诊断能力发生变化,应根据成像时间并结合其他成像序列综合分析,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IR 卒中 系统分析
下载PDF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尤家聪 许邦龙 徐岩 《安徽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 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89例 ,男 6 8例 ,女 2 1例 ,年龄 2 6~ 81 (6 1 2 2± 1 0 74 )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 目的 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89例 ,男 6 8例 ,女 2 1例 ,年龄 2 6~ 81 (6 1 2 2± 1 0 74 )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根据WHO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P <0 0 5 ) ;脉压≥ 5 0mmHg的冠心病患者 2支和 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 <5 0mmHg的冠心病患者 (P <0 0 5 )。 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压差越大 ,冠脉病变越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冠状动脉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凡花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8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设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和粥样斑块性质差异...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设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和粥样斑块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CAS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78.45%和62.93%,对照组为45.31%和43.7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日常体检时可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针对颈动脉情况尽早制订治疗方案,以减少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血管超声 预防
下载PDF
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40例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尤家聪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6期540-541,共2页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75例分为 ,对照组 (n =35)服苯那普利 ,心功能Ⅲ级者予西地兰速尿 ,地高辛。合并冠心病者予鲁南欣康 ;治疗组 (n=40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氯噻...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 75例分为 ,对照组 (n =35)服苯那普利 ,心功能Ⅲ级者予西地兰速尿 ,地高辛。合并冠心病者予鲁南欣康 ;治疗组 (n=40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氢氯噻嗪 ,疗程均 6周 ,观察其对血压、心功能、KFG、代谢、电解质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血压均明显下降 ,有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心功能改善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ST -T改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对代谢 ,电解质无影响。结论 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 ,方便、有效、安全、适合作一线的联合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联合用药 剂量 氢氯噻嗪 高血压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11
作者 尤家聪 王超 丁廷艾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2例随机分成两组 ,均在治疗前、治疗 4周及 12周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心胸比例 ,按纽约心脏协会 (NYHA)分级评...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与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42例随机分成两组 ,均在治疗前、治疗 4周及 12周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心胸比例 ,按纽约心脏协会 (NYHA)分级评定心脏功能。结果 :美托洛尔组 (2 2例 )与对照组 (2 0例 )比较 :4周时的心率、血压下降 ,左室射血分数提高 (P <0 .0 1) ;而呼吸、心胸比例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治疗 12周时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效应与应用时间长短有明显关系 ,长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对该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血液动力学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42例经济及实用性分析
12
作者 曹晓玲 《医药与保健》 2014年第1期4-4,6,共2页
目的 对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经济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三组,对照组11例患者,治疗组13例患者,观察组18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片治疗,... 目的 对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经济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三组,对照组11例患者,治疗组13例患者,观察组18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治疗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经济支出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花费最高,对照组次之,观察组最低,三组治疗花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不但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实用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彭凡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5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 目的:分析和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1.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炎性介质释放量,减轻继发性脑损害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
14
作者 尤家聪 《临床医学》 CAS 2000年第1期60-61,共2页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或延长生命,随着对心脏电生理学与血液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更新,不仅注重新药的研究与应用,更重于治疗方案与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即根据病人心...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或延长生命,随着对心脏电生理学与血液动力学研究进展,以及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研究的深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更新,不仅注重新药的研究与应用,更重于治疗方案与选择药物的合理性,即根据病人心脏电生理、心脏功能及全身情况选择方案及药物,使治疗更趋合理化或个体化。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新观念 1.1 根据心脏电生理选择药物:心脏电生理异常是导致心律失常的根本原因,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不能仅用对动作电位的影响来解释,在不同的病人中,每一种药物的电生理及血液动力学副作用,均需参照临床表现来掌握,不注意心脏的电生理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药物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老年人心脏病20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李连顺 李瑗瑗 《今日应用医学》 1999年第1期21-21,共1页
我院近年来老年人心脏病发病及病死率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提供临床及防治工作参考,我们对老年人心脏病200例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病 心律失常 发病季节
下载PDF
心先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88例
16
作者 任启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 心先安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4例分析
17
作者 王晓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28-428,共1页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4例农村老年人AMI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农村老年人AMI多有明确的诱因 ,病情重 ,症状多不典型 ,病死率高。结论 :对农村老年人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应高度警惕发生AMI的可能 ...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4例农村老年人AMI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农村老年人AMI多有明确的诱因 ,病情重 ,症状多不典型 ,病死率高。结论 :对农村老年人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应高度警惕发生AMI的可能 ,及时行心电图检查 ,以减少误 (漏 )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人 农村地区 AMI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期间反跳的防治(附22例分析)
18
作者 何承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81-281,共1页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期间反跳的防治(附22例分析)何承茹反跳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前驱症状不典型,常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我院自1987年以来,抢救10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中,出现反跳的22... 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期间反跳的防治(附22例分析)何承茹反跳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前驱症状不典型,常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我院自1987年以来,抢救10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中,出现反跳的2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2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有抗磷 反跳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