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体结节性硬化症与胎儿心脏多发性横纹肌瘤超声表现一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子干 李丽 +7 位作者 刘锦钰 钟辉 张楠 许春梅 曹颖 赵玉 孔祥花 段芳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患者女,19岁,已婚,孕1产0,孕38周。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无痛经,自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4个月自觉胎动至今。既往史:2岁时开始出现癫痫发作,智力较同龄人低下,5岁时面颊部出现红褐色小结节样丘疹,随年龄增大不断增多、色泽... 患者女,19岁,已婚,孕1产0,孕38周。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无痛经,自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4个月自觉胎动至今。既往史:2岁时开始出现癫痫发作,智力较同龄人低下,5岁时面颊部出现红褐色小结节样丘疹,随年龄增大不断增多、色泽变深。家族史:孕妇母亲、哥哥均有类似表现,哥哥有长期癫痫发作史。体检:患者面颊部、鼻唇沟处、颈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 反射声 超声表现 多发性横纹肌瘤 多普勒血流成像 胎儿心脏 胎儿期 结节性硬化症 血流信号 实性占位病变 脂肪瘤 结缔组织肿瘤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对胃间叶源性肿瘤并发溃疡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春梅 王子干 +6 位作者 周峰 贾国法 张楠 钟辉 李飞 陆军 朱建常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8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对胃间叶源性肿瘤(GMT)并发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饮水胃充盈法,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观察12例GMT(包括间质瘤8例、平滑肌类肿瘤4例)并发溃...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对胃间叶源性肿瘤(GMT)并发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饮水胃充盈法,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观察12例GMT(包括间质瘤8例、平滑肌类肿瘤4例)并发溃疡患者(GMT溃疡组)和33例(包括间质瘤25例、平滑肌类肿瘤6例、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1例)不合并溃疡的GMT患者(GMT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先行超声检查并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结果 12例GMT合并溃疡患者均以孤立膨胀性团块并表面缺口为直接超声征象,其团块最大径为(7.2±5.4)cm,超声检出率100%;溃疡深度为(1.9±1.2)cm。GMT对照组团块最大径为(3.2±1.5)cm,与GMT溃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3,P=0.005);间质瘤、平滑肌瘤团块及溃疡大小、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T合并溃疡超声声像图特征:(1)仅见于腔内型或壁内-外型团块;(2)团块直径多数>5.0cm;(3)溃疡多见于团块胃腔面(即黏膜覆盖区)的头端近中部或顶部区;(4)溃疡形态为"火山口"样、"弹坑"样或"窑洞"样。结论饮水胃充盈后,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不仅能对GMT作出大体判断,而且能观察团块表面溃疡的形态及与囊性变相通的情况,可弥补内镜及CT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肿瘤 间叶瘤 胃溃疡 饮水胃充盈法
原文传递
右卵巢无性细胞瘤超声、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一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子干 许春梅 +6 位作者 刘锦钰 蒋玉芬 钟辉 杨宝愉 李丽 张楠 陈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0期65-67,共3页
患者女,33岁,已婚。因运动时突感下腹部疼痛,超声及CT检查发现盆腔肿物2 d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既往史无特殊。6个月前常规阴道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居中,正常大小,活动尚可,压痛(-),右... 患者女,33岁,已婚。因运动时突感下腹部疼痛,超声及CT检查发现盆腔肿物2 d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既往史无特殊。6个月前常规阴道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居中,正常大小,活动尚可,压痛(-),右侧附件区可触及大小7.0 cm×6.0 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欠佳,左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99、血常规、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入院前先后行二维、三维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卵巢无性细胞瘤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对照 CT表现 手术 盆腔肿物 CT检查
原文传递
神经纤维瘤病1型相关的胃肠道间质瘤 被引量:3
4
作者 钟辉 宋曾光 +1 位作者 刘运贤 吴小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12-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伴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特殊性。方法:分析1例NF1伴发GIST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6岁。18岁...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伴多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特殊性。方法:分析1例NF1伴发GIST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6岁。18岁时发现体表皮肤结节,未予治疗。婚后怀孕时,体表皮肤结节开始增多,以后逐渐满布全身。皮肤无瘙痒等其他不适。近因腹部阵发性疼痛,B超提示实质性占位。术中发现肿块位于空回肠浆膜下,多发性,约十余个。遂行部分空肠及肿块(2个)切除及左前臂皮肤结节活检。示空肠肿瘤瘤细胞丰富,呈梭形或卵圆形,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可查见。免疫表型空肠肿瘤瘤细胞vimentin(3+)、CD117(2+)、CD34(2+)、MSA(1+)、S-100蛋白(-)、Ki-67低表达;(左上臂)皮肤肿瘤瘤细胞S-100蛋白(3+)、CD117(-)、CD34(-)、MSA(-)。术后未予放化疗,随访7个月,患者状况良好。结论:NF1相关的GIST为多发性,主要见于小肠,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富细胞性,恶性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和EB病毒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钟辉 刘锦钰 龙璐雯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对130例CIN(CIN1 50例,CIN2 40例,CIN3 40例)、子宫颈癌10例、子宫颈湿疣样病变10例、子宫颈正常黏膜10例的HPV(高危型16/18、低危型6/11)和EBV进行检测。结果:HPV16/18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0%、37.5%和62.5%,子宫颈癌为8/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1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6/11在CIN1、CIN 2、CIN3的表达率分别是36.0%、52.5%和70.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是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9/10,子宫颈正常黏膜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18和HPV6/11在CIN1、CIN2、CIN3中联合表达率分别为26.0%、22.5%和50.0%,子宫颈癌为6/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7/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在CIN1、CIN2、C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0%、12.5%和22.5%,子宫颈癌为3/10,子宫颈湿疣样病变为0/10,子宫颈正常黏膜为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是引起CIN的主要致病因子,临床上往往是多种亚型混合感染。EB病毒在CIN和子宫颈癌表达的意义仍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EB病毒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右侧残角子宫合并左侧输卵管妊娠超声诊断一例
6
作者 许春梅 王子干 +5 位作者 刘锦钰 蒋玉芬 赵璐璐 吴阳 钟辉 孔祥花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患者女,35岁,已婚。孕1产1。停经第40天患者自测尿妊娠试验(+)即就诊于第1所医院,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示子宫体大小6.0cm×5.7cm×4.5cm,宫腔内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区,范围2.9cm×2.6cm,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小囊状无回声(最大... 患者女,35岁,已婚。孕1产1。停经第40天患者自测尿妊娠试验(+)即就诊于第1所医院,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示子宫体大小6.0cm×5.7cm×4.5cm,宫腔内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区,范围2.9cm×2.6cm,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小囊状无回声(最大径0.2cm)及附着于后壁的片状高回声区(大小1.6cm×1.2cm),未见明确胚胎结构回声;宫颈大小3.9cm×3.6cm;卵巢大小:右侧2.9cm×2.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角子宫 回声 反射声 输卵管 子宫附件 超声检查 团块 超声诊断 血流信号 多普勒血流成像 无回声区
原文传递
胃肠道神经鞘瘤超声表现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春梅 王子干 +5 位作者 张楠 周峰 朱建常 陈鹏 钟辉 李飞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0-641,共2页
胃肠道神经鞘瘤是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中较为少见的类型,超声检查有一定临床价值。自2009年以来,我院使用经体表超声加饮水胃充盈法或(和)20%甘露醇肠道超声造影发现2例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胃肠道神经鞘瘤 超声表现 黏膜下肿瘤 2009年 经体表超声 临床价值 超声检查 病理证实
原文传递
HPVL1和EGFR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钟辉 刘锦钰 +2 位作者 龙璐雯 化金金 马静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300例癌前病变、10例子宫颈HPV感染与2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免疫组化检查H...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300例癌前病变、10例子宫颈HPV感染与2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免疫组化检查HPVL1、EGFR在不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对40例宫颈癌患者随访5年。结果随访5年,宫颈癌患者存活率为80.00%(32/40);HPVL1阳性率宫颈癌低于其他患者,EGFR阳性表达高于其他患者,癌前病变与尖锐湿疣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EGFR阳性表达率随着分期增加而增加,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加,癌前病变随CIN增加而增加。结论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中,HPVL1与EGFR同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可作为监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参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L1 EGFR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子宫颈醋白上皮定位活检700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钟辉 刘锦钰 宋曾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47-349,35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醋白上皮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阴道镜子宫颈醋白试验阳性700例进行定位活检,并对临床病理资料予以总结。结果:病理诊断炎症47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1例(CIN1 65例,CIN2 28例,CIN3 28例),鳞状细胞癌7例,... 目的:探讨子宫颈醋白上皮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阴道镜子宫颈醋白试验阳性700例进行定位活检,并对临床病理资料予以总结。结果:病理诊断炎症47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1例(CIN1 65例,CIN2 28例,CIN3 28例),鳞状细胞癌7例,鳞状化生34例,增生64例及正常黏膜3例。结论:阴道镜醋白上皮定位活检病理检查可指导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临床 子宫颈醋白试验
下载PDF
p63和Ki-67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钟辉 刘锦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50-85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Ki-67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其中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 40例、CIN2 3...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63、Ki-67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达,其中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 40例、CIN2 31例、CIN3 33例及浸润性癌组织10例。对浸润性癌用原位杂交技术(ISH)加做低危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对照组组织中p63呈阴性,但在增厚的鳞状上皮可出现阳性细胞。在CIN1、CIN2、CIN3和浸润性癌组织中,p63阳性率分别为80.0%、96.8%、100.0%和10/10,Ki-67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27.5%、64.5%、54.5%和8/10,HPV阳性率分别为33.3%、17.5%、51.6%、39.4%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浸润性癌组织中低危型和高危型HPVDNA阳性率分别为5/10和8/10。p63在CIN组织中表达强度随病理分级明显增强,且与HPV感染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p63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P63 KI-67
下载PDF
右卵巢转移瘤超声漏诊原发灶:胃肠巨大间质瘤一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子干 许春梅 +5 位作者 钟辉 阚玉敏 李飞 张楠 孔祥花 段芳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8期681-686,共6页
患者女,68岁。下腹部坠胀不适伴疼痛4 d就诊。体检:下腹部及子宫、附件区未触及明显肿块。入院前患者曾在外院行上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经阴道超声检查示:右卵巢稍增大,内探及一囊实性回声结节,边界清楚,... 患者女,68岁。下腹部坠胀不适伴疼痛4 d就诊。体检:下腹部及子宫、附件区未触及明显肿块。入院前患者曾在外院行上腹部常规超声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经阴道超声检查示:右卵巢稍增大,内探及一囊实性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表面呈分叶状,其囊、实性区范围分别为1.2 cm×1.4 cm、1.5 cm×1.9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频谱多普勒检测示结节实性区血流信号丰富,以动脉型流速曲线为主,参数测值:最大峰值流速14.7 cm/s,阻力指数:0.30。下腹腔间隙见少量游离性无回声区,深度0.8 cm。超声提示:右侧卵巢囊实性结节,不除外占位性病变,少量腹腔积液。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超声检查结果术前诊断为:右卵巢占位性病变,卵巢癌待除外。遂行腹盆腔探查术。术中示腹腔内血性液体300 ml,右卵巢见一囊实性肿块,大小3.0 cm×2.0 cm×2.0 cm,分叶状,表面破溃出血,破口处见烂肉样组织外翻,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右卵巢恶性肿瘤,肿瘤直径1.5 cm,来源待定(图1)。术后病理诊断:右卵巢间质瘤,结合临床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转移,建议临床行胃肠道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T 巨大型 胃壁 回声 超声检查 反射声 间质瘤 肿物 漏诊 胃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