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燕 赵敏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内科病区34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的病情监测,心理护理;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胃肠减压、拔管护理及饮食健康指导等。结果 1例患者出...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内科病区34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的病情监测,心理护理;术后的生命体征观察、胃肠减压、拔管护理及饮食健康指导等。结果 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继续治疗痊愈。其余33例患者手术顺利成功,且术后较快的予以恢复。结论做好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护理 术前
下载PDF
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在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马丹 李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7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在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7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 目的探讨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在卒中后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7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两组均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负性情绪以及卒中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睡眠潜伏期短于护理前,总睡眠时间长于护理前,觉醒次数少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情况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脑心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模式 卒中 睡眠障碍 探讨
下载PDF
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勇 吴章松 +2 位作者 李骥 宋明香 陈然 《安徽医学》 202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栓抽吸组(n=18)与支架取栓组(n=22)。血栓... 目的分析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栓抽吸组(n=18)与支架取栓组(n=22)。血栓抽吸组采用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取栓治疗,支架取栓组采用Solitaire-FR支架取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取栓次数、血管开通情况,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水平的差异,预后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支架取栓组,血管开通成功率(94.44%)高于支架取栓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开通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患者术后第90天的mRS评分为(1.02±0.36)分,低于支架取栓组,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90天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有助于缩短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提高血管开通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抽吸 支架取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介入治疗中的护患沟通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善婷 冯俊 刘洋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以及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7例接受PCI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以及该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7例接受PCI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满意度(84.8%)低于研究组(94.1%)(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分数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5%)低于研究组(9.7%)(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PCI介入治疗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效果令人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介入治疗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糖的关系
5
作者 彭宗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9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351例,入院即刻行头颅CT检查及24h内复查,按血肿变化情况分为血肿扩大组及对照组。入院即刻测量血压,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次日晨空腹血糖检测。结果:... 目的:分析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351例,入院即刻行头颅CT检查及24h内复查,按血肿变化情况分为血肿扩大组及对照组。入院即刻测量血压,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次日晨空腹血糖检测。结果:血肿扩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为:收缩压(OR:1.025,P:0.022)和血糖(OR:1.307,P:0.046)。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与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血糖
下载PDF
自由体位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心肌耗氧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心肌耗氧量(D-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卧位角度分为单纯30°半卧位护理组(A组)、单纯45°半卧位护理组(B组)、单纯60°半卧位护理组(C组)以...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心肌耗氧量(D-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卧位角度分为单纯30°半卧位护理组(A组)、单纯45°半卧位护理组(B组)、单纯60°半卧位护理组(C组)以及自由半卧位组(D组),检测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变异性(HRV)、D-P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D组在T2、T3、T4时间点D-P均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T3时间点心率(HR)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方面高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时段RMSSD、QTd及QTcd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3~T4时间段SDNN低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T2~T3、T3~T4时间段SDNN、RMSSD、QTd及QTcd低于T0~T2时间段(P<0.05)。结论自由体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D-P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单纯角度半卧位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自由体位 心肌耗氧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杨运周 方波 胡文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0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关系。结果:高同...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同型半胱氨酸之间关系。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在内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成及狭窄的概率,其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导致动脉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