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旱作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生育性状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友贞 袁先江 +1 位作者 许浒 曹秀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通过对水稻旱作覆膜增温保墒效果的系统研究 ,表明水稻旱作覆膜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和较好的保墒作用。由于覆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旱作覆膜后的前期生长比不覆膜旱作、水作旺盛 ,分蘖盛期来得早 。
关键词 水稻旱作 覆膜 增温保墒效果 生育性状影响
下载PDF
以涝渍连续抑制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汤广民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29,共5页
通过对涝渍连续动态控制排水指标的模拟试验研究,提出了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CW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并建立了作物相对产量Ry与CSDI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涝渍分割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涝渍连续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对涝渍连续动态控制排水指标的模拟试验研究,提出了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CW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并建立了作物相对产量Ry与CSDI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涝渍分割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涝渍连续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相对产量Ry与地下水连续动态指标SEW30和CSDI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涝害权重系数CW是一个随涝渍状态而变的状态变量,说明在涝渍连续情况下,分别用除涝和降渍单项指标确定排水标准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而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能够将除涝与降渍作为一个整体,用它来确定排水标准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害权重系数 排水标准 CSDI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航 蒋尚明 +3 位作者 金菊良 郦建强 周玉良 刘丽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3,共6页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子系统选取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结合GIS中自然断点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全面综合地分析各地区相关性和差异性。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实...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子系统选取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结合GIS中自然断点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全面综合地分析各地区相关性和差异性。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将淮河流域分为6个旱灾风险分区,并对区划结果进行分析,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风险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集对分析的粮食单产波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蒋尚明 金菊良 +2 位作者 许浒 周玉良 王友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3-221,共9页
针对江淮分水岭易旱区粮食单产波动的复杂性与非平稳性问题,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多层次、多时间尺度分解,并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分析粮食单产波动分量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定量化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粮... 针对江淮分水岭易旱区粮食单产波动的复杂性与非平稳性问题,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多层次、多时间尺度分解,并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分析粮食单产波动分量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定量化分析各影响因子对粮食单产波动的综合影响率,得出自然灾害受灾率对粮食单产波动的综合影响率为31.26%,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旱灾和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危害程度,求取旱灾对粮食单产波动的综合影响率为17.13%,该研究为该区旱灾综合治理与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粮食 数学模型 影响因素 经验模态分解法 集对分析 综合影响率
下载PDF
农田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振龙 王兵 汪灶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减灾信息化水平,减少农作物因干旱和灌水不及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该文把墒情预报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采用W ebG IS、动态交互网页、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控和抗旱信息系统,实现了墒... 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减灾信息化水平,减少农作物因干旱和灌水不及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该文把墒情预报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采用W ebG IS、动态交互网页、网络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控和抗旱信息系统,实现了墒旱情、雨水情、农工情信息的网络化存储、发布、查询及统计图表自动生成。系统界面直观,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 抗旱减灾 信息系统 设计
下载PDF
安徽淮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与经济灌溉定额 被引量:17
6
作者 汤广民 王友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9,共6页
依据安徽水科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1996~2001年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专项试验资料建立的小麦等4种主要农作物的“作物-水模型”,结合分布于安徽淮北地区北、中、南部8个试验站(点)历年的试验统计资料,建立了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数学模型... 依据安徽水科院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1996~2001年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专项试验资料建立的小麦等4种主要农作物的“作物-水模型”,结合分布于安徽淮北地区北、中、南部8个试验站(点)历年的试验统计资料,建立了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分别求出了该地区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型小麦等4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分析确定了其经济灌溉定额以及优化灌溉的节水增产效果.为安徽淮北平原和类似地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灌溉水资源,实现向节水型农业的转变等提供了理论、技术指标依据和决策依据;同时对于正确指导该区农田水利规划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灌溉制度 经济灌溉定额 水分生产函数 淮北平原
下载PDF
河工模型量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虞邦义 武锋 吕列民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91,共8页
对近年来河工模型量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评述 ,并介绍了作者的测控系统及其特点。对此类系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 ,如流量、流速、水位测控和尾门、口门控制等进行比较归类 ,并简要介绍了作者最近研究成功的红外线流速传感器。
关键词 河工模型 自动控制 流量 水位 流速 尾门
下载PDF
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8
8
作者 侯高峰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年第4期76-80,共5页
对目前混凝土强度检测领域常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比较了不同检测技术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认为宜采用局部破损修正非破损的检测方法可更准确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更好地服务于... 对目前混凝土强度检测领域常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比较了不同检测技术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认为宜采用局部破损修正非破损的检测方法可更准确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更好地服务于工程质量,并确保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 后装拔出法 后锚固法 钻芯法 剪压法 拉脱法
下载PDF
钢围堰封底混凝土与桩基钢护筒间的粘结力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方诗圣 丁仕洪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是桥梁深水基础钢围堰(吊箱)施工的关键工序,文章从不同施工工况出发,考虑封底混凝土与桩基钢护筒间的非线性接触,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桩基间距及钢护筒直径对粘结力的影响,找出桩基影响封底混凝土厚度的主要因... 封底混凝土的施工是桥梁深水基础钢围堰(吊箱)施工的关键工序,文章从不同施工工况出发,考虑封底混凝土与桩基钢护筒间的非线性接触,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桩基间距及钢护筒直径对粘结力的影响,找出桩基影响封底混凝土厚度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指导封底混凝土厚度的确定。结果表明,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间粘结应力随着桩基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钢护筒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封底混凝土 钢围堰 钢护筒 有限元 非线性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湖泊群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于凤存 方国华 +2 位作者 王文杰 吴学文 闻昕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5,共8页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自身特点,构建包含缺水量最小与抽水量最小2个目标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将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技术应用于模型求解,得到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最后采用基于组合权重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生成的非劣...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自身特点,构建包含缺水量最小与抽水量最小2个目标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将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技术应用于模型求解,得到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最后采用基于组合权重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对生成的非劣方案集进行评价,从而获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湖泊群系统的最优水量调配方案。结果表明,对比常规调度,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系统总缺水量及工作能耗,使系统水资源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配置,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运行管理及未来实时优化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多目标优化 多属性决策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湖泊群
下载PDF
含沙高速水流状态下水工混凝土的磨损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尹延国 胡献国 +2 位作者 崔德密 虞邦义 朱元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评述了水工混凝土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概况,探讨了混凝土摩擦磨损的理论模型,进而研究了活性硅灰混凝土在高速含沙水流状态下的抗磨作用。
关键词 磨损 高速含沙水流 水工混凝土 活性硅灰 减水剂
下载PDF
基于径流曲线数模型的江淮丘陵区塘坝复蓄次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蒋尚明 金菊良 +2 位作者 许浒 曹秀清 吴成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7-124,共8页
针对江淮丘陵区塘坝体系复蓄次数计算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提出运用SCS模型处理塘坝灌区无资料水文模拟计算问题,构建了塘坝灌区降雨径流模拟模型,并依据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典型作物的需水量,进而实现了对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 针对江淮丘陵区塘坝体系复蓄次数计算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提出运用SCS模型处理塘坝灌区无资料水文模拟计算问题,构建了塘坝灌区降雨径流模拟模型,并依据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典型作物的需水量,进而实现了对江淮丘陵区塘坝灌溉系统的水量平衡分析,合理地推算了塘坝系统复蓄次数,找出塘坝灌区现状灌溉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为江淮丘陵区塘坝工程规划、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灌溉制度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撑,具有明显的实际指导意义和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池塘 模型 塘坝复蓄次数 水量平衡分析 PENMAN-MONTEITH公式 江淮丘陵区
下载PDF
安徽省建制市抗旱水源工程规划探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曹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第11期11-13,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呈不断加剧地变化趋势。干旱缺水已成为安徽省城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安徽省建制城市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现状和抗旱应急需水量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急水源工程规划布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呈不断加剧地变化趋势。干旱缺水已成为安徽省城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对安徽省建制城市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现状和抗旱应急需水量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急水源工程规划布局和规划成果,并就局部城市仍可能产生缺水提出应急对策,为城市应急供水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制市 抗旱应急水源 应急对策
下载PDF
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振龙 《灌溉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2,共3页
阐述了在安徽淮北地区建立墒情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提出适用于淮北地区的土壤墒情监测方法和预报模型 ,并对系统的信息传输。
关键词 墒情 淮北地区 监测方法 预报模型 抗旱信息系统
下载PDF
玉米涝渍胁迫的水分产量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矿 薛亚峰 +3 位作者 王友贞 汤广民 胡铁松 袁宏伟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0,共4页
在原状土测坑采用原位受淹法,对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成熟期实施受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涝渍胁迫降低了玉米产量,苗期、拔节期淹水处理后,株高、抽雄和吐丝的日期分别受到抑制和推迟;玉米各个生育期对涝渍胁迫的敏感... 在原状土测坑采用原位受淹法,对玉米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成熟期实施受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涝渍胁迫降低了玉米产量,苗期、拔节期淹水处理后,株高、抽雄和吐丝的日期分别受到抑制和推迟;玉米各个生育期对涝渍胁迫的敏感顺序依次为,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成熟期;玉米相对产量与涝渍指标SDI30、SDI50、SDI8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与SDI50相关性显著。改进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合理,具有可行性。所得涝渍综合指标对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涝渍综合排水指标 农田排水 玉米产量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淮北平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振龙 孙乐强 +3 位作者 郝振纯 陈玺 钱筱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4,92,共8页
基于五道沟实验站1952年以来和杨楼实验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资料,结合皖苏两省淮北地区51个水文站雨量资料,采用Mann—Kandell检测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道沟实验站1952年以来实测年降水量大致... 基于五道沟实验站1952年以来和杨楼实验流域1960年以来降水资料,结合皖苏两省淮北地区51个水文站雨量资料,采用Mann—Kandell检测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五道沟实验站1952年以来实测年降水量大致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多的过程,无明显突变点;Morlet小波函数分析年降水量最发育的时间尺度是a=45和a=8-10,汛期降水量是a=45左右和a=5—13,非汛期的是a=10、20和a≤5;在Mexcianhat小波函数下检测出的时间尺度大约是Morlet下的1/3。杨楼实验流域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的突变点分别是1965年和1964年;Morlet小波函数杨楼流域年降水量变化最明显时间尺度是a=45、20,汛期为a=40、15~20和10,非汛期为a=25和10左右;Mexcianhat下的时间尺度亦约为Morlet下的1/3。预计杨楼年降水量和汛期在短期内会增加,而非汛期会减少。整个淮北平原降水在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时间上呈现20世纪80年代之前减少、90年代之后增加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 降水 五道沟 MannKendall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江淮丘陵区干旱成因与减灾措施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凤存 蒋尚明 +2 位作者 金菊良 曹秀清 许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江淮丘陵区由于特殊的气候、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供给不足,干旱灾害频发,因此,有必要探讨解决该区干旱成灾的措施。通过对江淮丘陵区气候、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利工程、社会经济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剖析,探讨了该区干旱缺水... 江淮丘陵区由于特殊的气候、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供给不足,干旱灾害频发,因此,有必要探讨解决该区干旱成灾的措施。通过对江淮丘陵区气候、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水利工程、社会经济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剖析,探讨了该区干旱缺水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工程措施方面,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蓄水、供水能力;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要重视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推进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工作,不断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努力发展节水高效型农业,不断提高该区抗旱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成因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江淮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气象-生理的夏玉米作物系数及蒸散估算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振龙 范月 +2 位作者 吕海深 许莹莹 董国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48,共8页
准确估算作物系数对预测作物实际蒸散量和制定精准的灌溉计划至关重要。为反映作物逐日作物系数变化,综合考虑气象和生物因子对作物生长的共同影响,采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大型蒸渗仪夏玉米实测蒸散及气象数据,基于地温及叶面积指数建立... 准确估算作物系数对预测作物实际蒸散量和制定精准的灌溉计划至关重要。为反映作物逐日作物系数变化,综合考虑气象和生物因子对作物生长的共同影响,采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大型蒸渗仪夏玉米实测蒸散及气象数据,基于地温及叶面积指数建立了气象-生理双函数乘法模型,并结合梯度下降法对模型进行了精度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玉米生长期中,作物系数实测值和计算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12,均方根误差为0.15,相关性为0.91,蒸散量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绝对误差为1.0 mm/d,均方根误差为4.5 mm/d,相关性为0.75。该模型计算的全生育期蒸散量准确率(误差在2~3 mm/d以内)相比使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所得准确率提高了3倍以上,可更精确用于作物系数及蒸散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蒸散 作物 梯度下降法 夏玉米 蒸渗仪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支流淤地坝拦沙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艳红 焦菊英 张世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探明淤地坝拦沙作用对河流输沙量变化的影响,依据淤地坝作用年限、坝控面积、坝控流域侵蚀产沙模数及淤地坝排沙率,确定淤地坝拦沙量的估算方法,并结合2009年淤地坝安全大检查数据,分析黄土高原典型支流淤地坝拦沙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 为探明淤地坝拦沙作用对河流输沙量变化的影响,依据淤地坝作用年限、坝控面积、坝控流域侵蚀产沙模数及淤地坝排沙率,确定淤地坝拦沙量的估算方法,并结合2009年淤地坝安全大检查数据,分析黄土高原典型支流淤地坝拦沙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延河与皇甫川淤地坝在不同年代的拦沙量分别在92.48万~854.35万t/a与36.47万~1 138.75万t/a之间,淤地坝拦沙量占人类活动影响的比例在一级和二级突变后分别为29.1%、28.5%与8.4%、18.2%;2000年以后延河与皇甫川输沙量减幅均达到85%以上,而淤地坝拦沙量的贡献率分别小于10%和20%。淤地坝的拦沙作用已不是目前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土壤侵蚀环境的不同,淤地坝在皇甫川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比在延河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拦沙量 土壤侵蚀 输沙量 延河 皇甫川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2
20
作者 董秀颖 王振龙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8,共5页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水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调查总结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工程体系建设成就,分析了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全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出增加洪水资源和再生水利用,新建和扩建水资源拦蓄工程及跨...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水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调查总结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工程体系建设成就,分析了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全流域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出增加洪水资源和再生水利用,新建和扩建水资源拦蓄工程及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建立水资源及水环境实时调度管理系统,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及水环境重大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等,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问题与建议 淮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