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371-12372,12375,共3页
简要阐述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强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简要阐述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加强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经济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孕酮阴道栓对山羊同期发情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庞训胜 王荣祥 +3 位作者 吴义 常春芳 李业厂 邓英状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选择 2 0 8头黄淮山羊 ,根据生殖状态不同 ,按 2× 4试验设计方案分组 ,研究孕酮阴道栓对山羊同期发情的影响。结果表明 ,孕酮阴道栓处理 1 2天 ,1 4天 ,1 6天的 96hr的发情数平均 34.5 % ,产后羊高于生殖状态不明羊 1 4.61 % ,但... 选择 2 0 8头黄淮山羊 ,根据生殖状态不同 ,按 2× 4试验设计方案分组 ,研究孕酮阴道栓对山羊同期发情的影响。结果表明 ,孕酮阴道栓处理 1 2天 ,1 4天 ,1 6天的 96hr的发情数平均 34.5 % ,产后羊高于生殖状态不明羊 1 4.61 %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产后羊 30天不返情率 60 .61 %。综合分析认为 ,同期发情以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 孕酮阴道栓 黄淮山羊
下载PDF
江淮稻-麦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有尊 周永进 +8 位作者 孙雪原 胡敬年 秦广泉 刘超 吴德华 吴然然 赵侠 吴利苹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22-24,28,共4页
针对当前规模化生产水平和农机动力配套水平不同,在前期长期定位试验和技术示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集成了以大规模生产大型动力农机配套的稻麦秸秆机械反旋灭茬旱耕旱整还田技术模式、针对中规模中等动力机械配套旱耕水整还田技术模式、... 针对当前规模化生产水平和农机动力配套水平不同,在前期长期定位试验和技术示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集成了以大规模生产大型动力农机配套的稻麦秸秆机械反旋灭茬旱耕旱整还田技术模式、针对中规模中等动力机械配套旱耕水整还田技术模式、针对小农户的秸秆中小马力机械旋耕还田技术模式的3套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根据不同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可灵活的选用适宜的模式组合,有效地解决了江淮稻麦秸秆还田水平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周年 秸秆还田 技术模式
下载PDF
沿江地区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叶为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54-55,共2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白湖地区种植的产量高、性状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在沿江地区进行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扬麦19,其次是宁麦13和宁麦518,实际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南农0686,再次是扬麦13和宁麦17;有效穗数最多... 为筛选出适宜在白湖地区种植的产量高、性状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在沿江地区进行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扬麦19,其次是宁麦13和宁麦518,实际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南农0686,再次是扬麦13和宁麦17;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生选6号,其次是扬麦19、宁麦518和白农0902;千粒重最重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宁麦16和宁麦518;平均每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南农0686和扬麦19。因此,适宜在白湖地区生产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扬麦19、宁麦13和宁麦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适应性 产量 沿江地区
下载PDF
基质工厂化育秧优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金茂富 夏名海 叶为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5期49-49,83,共2页
针对传统营养土育秧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比营养土育秧与基质育秧的优缺点,对白湖农场推广基质工厂化育秧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白湖农场推广基质化育秧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质育秧 优势分析 工厂化 白湖农场
下载PDF
侵染葡萄的一种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杰 王德好 +7 位作者 佘林保 张成林 李世秀 胡易冰 刘明芳 何云霞 王秀英 贾宗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6-69,共4页
分离物采自葡萄呈扇叶、花叶症状的病叶(代号为GF),人工摩擦接种能侵染昆诺藜(C.quinoa)、苋色藜(C.amaranticolor)和葡萄(LN33)。病毒致死温度(TIP)为60~65℃,稀释限点(DEP)为... 分离物采自葡萄呈扇叶、花叶症状的病叶(代号为GF),人工摩擦接种能侵染昆诺藜(C.quinoa)、苋色藜(C.amaranticolor)和葡萄(LN33)。病毒致死温度(TIP)为60~65℃,稀释限点(DEP)为10-2~10-3,寄主体外存活期(LIV)为3~4周,病毒粒体为球状,约30nm。该分离物和葡萄扇叶病毒(GF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侵染葡萄 病毒分离物
下载PDF
“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左震东 杨守仁 +2 位作者 陈温福 姚同友 茆邦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在总结50年代中期湘鄂等地大面积引种吉林青森5号失败的教训基础上,80年代初,南北协作,重新开展“北粳南引”的研究。将沈阳农业大学通过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的粳稻引至安徽筛选、试种,经10余年的目标选择,获得了适宜在江淮一季中籼地区... 在总结50年代中期湘鄂等地大面积引种吉林青森5号失败的教训基础上,80年代初,南北协作,重新开展“北粳南引”的研究。将沈阳农业大学通过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的粳稻引至安徽筛选、试种,经10余年的目标选择,获得了适宜在江淮一季中籼地区的生态、生产条件下种植的中粳564一系。1993年累计种植60多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粳南引 杂交育种 粳稻
下载PDF
唑啉·炔草酸在白湖地区稻茬连作麦田的除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宛敏留 王德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535-9537,共3页
[目的]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唑啉·炔草酸(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和大区验证系统地研究了大能的应用技术。[结果]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施用大能30.0 ml(a.i.)/hm^2的总防效为71.3%~92.5% 施大能45.0 ml(a... [目的]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唑啉·炔草酸(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和大区验证系统地研究了大能的应用技术。[结果]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施用大能30.0 ml(a.i.)/hm^2的总防效为71.3%~92.5% 施大能45.0 ml(a.i.)/hm^2的防效明显高于麦极和骠马。在禾本科杂草5~9叶期施大能60.0 ml(a.i.)/hm^2,90 d后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为88.5%~93.5%,明显优于麦极和骠马。大能和异丙隆、麦喜等除草剂混用能显著提高大能的防效。用3种不同喷雾器喷施相同药液量的大能对低叶龄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良好且无显著差异。在3月上旬施用大能60.0、75.0和90.0 ml(a.i.)/hm^2,药后30和60 d的防效为86.3%~100.0%,且对小麦安全。[结论]大能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的最佳使用剂量为45.0 ml(a.i.)/hm^2,春后3月上旬前的最佳使用剂量为60.0 ml(a.i.)/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啉·炔草酸 沿江圩区 稻麦连作 杂草 除草技术
下载PDF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桂舟 李旭 +1 位作者 余鑫之 程叶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JT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8例重型肝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 目的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JT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8例重型肝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PLT、MPV、PCT、PDW均显著降低(P<0.01和P<0.05),且PLT、MPV、PCT与PT有明显相关性。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PLT、PCT、MPV差异有显著性(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PLT、PCT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对重型肝炎出凝血异常的判断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功能试验
下载PDF
凤阳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预测预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保宏 夏铭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凤阳县1971~1990年中稻发生程度资料进行组配,组建Fu22y综合评判模型,对中稻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作多年预测探讨。
关键词 水稻 时间离列 稻纵卷叶螟 预测 模型
下载PDF
2005年稻飞虱暴发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晓虎 佘德如 姚余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7期74-74,81,共2页
稻飞虱暴发主要与气候、栽培管理措施和农药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防控稻飞虱,必须在科学测报的基础上,采取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 稻飞虱 暴发 成因分析 防控对策
下载PDF
白湖地区小麦不同播期适宜播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为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2,5,共3页
为摸清白湖地区小麦不同播期适宜播量,2015—2016年在白湖地区进行小麦不同播期试验,调查了小麦成苗率、生育进程、群体动态、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白湖小麦不同播期对田间成苗率有一定影响,一般随着播期的推迟,成... 为摸清白湖地区小麦不同播期适宜播量,2015—2016年在白湖地区进行小麦不同播期试验,调查了小麦成苗率、生育进程、群体动态、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结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白湖小麦不同播期对田间成苗率有一定影响,一般随着播期的推迟,成苗率呈下降趋势;对产量影响极显著,2015—2016年扬麦13适播麦产量可达到8 250 kg/hm^2以上,晚播麦与适播麦相差750 kg/hm^2左右,迟播麦与晚播麦相差1 500 kg/hm^2左右,过迟麦与晚播麦相差3 000 kg/hm^2左右。因此,白湖小麦6 000 kg/hm^2以上高产栽培,可靠播种期在11月20日以前,临界播种期在11月25日左右,这与根据小麦生育特点和白湖气候特点理论推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适期播种 播种量 生育期 白湖地区
下载PDF
沿江麦区稻麦连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为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0-12,共3页
通过对稻(机插)—麦连作种植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个体/群体发展形态生理关键指标、光温资源匹配利用等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构成稻麦周年高产及其资源高效利用同步模式,为稻麦两熟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白湖稻区... 通过对稻(机插)—麦连作种植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个体/群体发展形态生理关键指标、光温资源匹配利用等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构成稻麦周年高产及其资源高效利用同步模式,为稻麦两熟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白湖稻区武运粳24高产栽培,最佳播期在5月15—20日,机插秧行株距30 cm×14 cm,基本苗70.5万~94.5万株/hm^2,一般栽后20 d要根据群体动态调查结果及时进行搁田,高峰苗控制在450万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麦两熟 周年 播期 产量 沿江麦区
下载PDF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实务化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祖胜 《农业工程》 2018年第8期61-63,共3页
分析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结合农业现状,就实务化发展,由国有农场发展示例和启发,提出了具体建议,可为我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深度推进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现代物理农业 工程技术 实务 发展
下载PDF
水直播稻田杂草综合治理关键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祖喜 王德好 +3 位作者 洪茂兴 张俊发 黄传杰 佘林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白湖属沿江圩区,其水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规律为:杂草共127种,隶属37科,90属,占全国稻田杂草总数的98.45%;发生量大且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有稗草等6种,造成稻谷减产达16%~62%;主要杂草群落分3种类型... 白湖属沿江圩区,其水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规律为:杂草共127种,隶属37科,90属,占全国稻田杂草总数的98.45%;发生量大且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有稗草等6种,造成稻谷减产达16%~62%;主要杂草群落分3种类型共10种,其中多元群落占57.14%,是优势的危害群落。综合治理的关键性技术主要包括:(1)化学防除配套技术,有土壤处理与苗期施药两项配套技术,以防除禾本科及阔叶杂草2种除草剂复配使用或使用多元复合型混配剂,充分发挥了化学除草的效果。(2)以精细耕整、诱发灭草、适度深耕等耕作技术,中断杂草正常进行的侵染循环。(3)实行水旱轮作,配合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收到最佳的除草效果。(4)强化田间管理,实行保健栽培,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危害,使水稻产量稳步增长,同时节约成本,生态效益明显。(5)将化学除草与农业除草技术配套,达到除草、增产、养地、节省费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湖圩区 杂草 综合防治 水稻 直播
下载PDF
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喷施“九二0”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承德 王卫东 周玲 《安徽农学通报》 1997年第4期50-51,共2页
杂交中籼协优64培育再生稻,喷施“九二0”可延缓水稻根叶衰老,使水稻后期生长稳健,有利于前季稻灌浆结实,同时也有利于再生芽的萌发和再生颖花分化,从而达到两季共增产10.9%的效果。
关键词 增产效果 灌浆结实 再生稻 中稻
下载PDF
中籼皖稻25的辐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锦洲 张延长 《核农学通报》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闽桂1号×四梅2号]F_0种子,育成中籼稻早熟品种皖稻25。该品种1987—1988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区域试验,分别比对照南京11和密阳23增产12.2%和5.8%;198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密阳23增产l... 用^(60)Coγ射线辐照[闽桂1号×四梅2号]F_0种子,育成中籼稻早熟品种皖稻25。该品种1987—1988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区域试验,分别比对照南京11和密阳23增产12.2%和5.8%;198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密阳23增产l1.1%。其株形优良,茎秆健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米质中等,高产多抗。1990年7月通过省品种审定,10月通过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1991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种 辐射育种 栽培
下载PDF
油菜综合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18
作者 曹流俭 郭高 +1 位作者 王卫东 孙永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7年第6期37-38,共2页
综合简化栽培技术可使油菜秧苗素质提高,苗期对蚜虫、菜青虫及后期对菌核病有防治作用,抗逆性增强,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同时,省工、劳动强度降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油菜 综合简化栽培 秧苗素质 防治病虫
下载PDF
麦饭石添加剂对育肥猪增重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商常发 李光辉 +6 位作者 陈会良 闻爱友 邓本华 陈社生 王永标 刘正坤 孟娟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定远麦饭石粉中添加Cu、Zn、Fe等,制成麦饭石添加剂,分别以1%和o.4%的量加入日粮中,饲喂育肥猪.试验58天,结果比对照组分别提高增重7.7%和3.5%,分别降低饲料消耗7.05%和3.39%,头均降低成本分别为13.40元和6.24元.肉质检测发现,各器官... 在定远麦饭石粉中添加Cu、Zn、Fe等,制成麦饭石添加剂,分别以1%和o.4%的量加入日粮中,饲喂育肥猪.试验58天,结果比对照组分别提高增重7.7%和3.5%,分别降低饲料消耗7.05%和3.39%,头均降低成本分别为13.40元和6.24元.肉质检测发现,各器官P_b含量较对照组降低1.1-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饭石 增重 育肥猪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贵妃鸡与雉鸡同机恒温孵化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琦 周建强 +2 位作者 欧立勇 王永标 孟娟 《当代畜牧》 2000年第3期48-48,51,共2页
贵妃鸡和雉鸡同机恒温孵化死胎率、弱雏率都高于贵妃鸡单独恒温孵化 ;同机孵化贵妃鸡受精蛋孵化率为 :第一批是87.3 %,第二批是 87.5 %,平均为 87.4%;单独孵化贵妃鸡受精蛋孵化率为 :第一批是 91.7%,第二批是 91.2 %,平均为 91.45 %;贵... 贵妃鸡和雉鸡同机恒温孵化死胎率、弱雏率都高于贵妃鸡单独恒温孵化 ;同机孵化贵妃鸡受精蛋孵化率为 :第一批是87.3 %,第二批是 87.5 %,平均为 87.4%;单独孵化贵妃鸡受精蛋孵化率为 :第一批是 91.7%,第二批是 91.2 %,平均为 91.45 %;贵妃鸡和雉鸡同机孵化比贵妃鸡单独孵化平均孵化率低 4.0 5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妃鸡 雉鸡 孵化率 同机孵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