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格示例商榷
1
作者 张辛耘 《语文知识》 1994年第10期54-55,共2页
“精细”是修辞新格,《“精细”表意功能例说》(《语文知识》1993年2期)一文对它作了介绍,读后颇有收益。但笔者觉得文中示例似可商榷。什么是“精细”格?在众多的定义之中,笔者认为谭达人先生在《再论“精细”修辞方法》(《修辞学习》1... “精细”是修辞新格,《“精细”表意功能例说》(《语文知识》1993年2期)一文对它作了介绍,读后颇有收益。但笔者觉得文中示例似可商榷。什么是“精细”格?在众多的定义之中,笔者认为谭达人先生在《再论“精细”修辞方法》(《修辞学习》1992年4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法 修辞学习 表意功能 文尾 日常口语 王润滋 修辞方式 文中 布礼 幽默诙谐
下载PDF
对联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辛耘 《语文知识》 1994年第4期9-11,共3页
不少人把对联看作一种争奇斗巧的笔墨游戏,一种茶余饭后的快意消遣,就连著名学者梁启超也视之为“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实际上,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对联与政治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近代、现代历史上,革命人民都曾把对联作为团结群众、打... 不少人把对联看作一种争奇斗巧的笔墨游戏,一种茶余饭后的快意消遣,就连著名学者梁启超也视之为“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实际上,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对联与政治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近代、现代历史上,革命人民都曾把对联作为团结群众、打击敌人的武器。笔者这里要谈的便是1919年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后对联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玩意儿 现代历史 郭钦 庆父 鲁难 联语 大学师生 令伯 女子中学 学生联合会
下载PDF
侃“侃”而谈
3
作者 张辛耘 《语文知识》 1994年第7期13-14,共2页
①《侃舞》(《青年文摘》1990年8期7页标题)②《蔺新江侃球儿》(《中国青年报》1991年3月15日4版标题)③《会外“侃”会》(《中国青年报》1992年3月26日2版标题)④他接过话茬就侃。我估计平时他们也没功夫这么轻松地侃。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青年文摘 现代汉语词典 半自由语素 铁架 比喻性 文中 方言词语 嘎山 像人
下载PDF
“恶(wū)”不是助词
4
作者 张辛耘 《语文知识》 1995年第1期58-59,共2页
初中语文课本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恶,是何言,是何言!”中的“恶”注释为:“恶(wū):表示感叹的助词,有反对的意思。”把“恶(wū)”说成助词,这是不正确的。初中语文《汉语知识》在讲到助词时说:“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 初中语文课本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恶,是何言,是何言!”中的“恶”注释为:“恶(wū):表示感叹的助词,有反对的意思。”把“恶(wū)”说成助词,这是不正确的。初中语文《汉语知识》在讲到助词时说:“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某种附加意义,或在造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 少年中国 初中语文课本 附加意义 梁启超 辅助作用 不正确 注释 短语 句子
下载PDF
侃“侃”而谈
5
作者 张辛耘 《语文学习》 1995年第1期44-45,共2页
在现代汉语中,"侃"本是个根本不能单独使用的字,由它组成的词也只有"侃然"、"侃侃"、"调侃"等少数几个。《现代汉语词典》对"侃"的解释是:"〈书〉①刚直。②和乐的样子。"... 在现代汉语中,"侃"本是个根本不能单独使用的字,由它组成的词也只有"侃然"、"侃侃"、"调侃"等少数几个。《现代汉语词典》对"侃"的解释是:"〈书〉①刚直。②和乐的样子。"可是近年来的报刊上"侃"字出现的频率极高,且均不作如是解。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青年 大山 解释 方言词 简缩语 频率 动词 极高 报刊
原文传递
望“名”生义,巧拟标题
6
作者 张辛耘 《语文知识》 1994年第1期36-36,共1页
姓名,除了是人的代号以外,一般并无别的用处,但一些人能别出心裁,望“名”生义,从而拟出了不少新鲜有趣、令人称奇的文题。其方式大致有:
关键词 新鲜有趣 人能 双关式 文汇 报道对象 二字 中国青年报 令人 刘国梁 梦鸽
下载PDF
如何有效指导初中生学好英语
7
作者 鲁守俊 《中学生英语》 2020年第40期66-66,共1页
英语是一门使用人口数量仅次于汉语的国际语言,因此,英语学习也至关重要。但相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的难度也比较大,初中阶段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阶段,对后续英语的学习具有过渡作用。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英语是一门使用人口数量仅次于汉语的国际语言,因此,英语学习也至关重要。但相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的难度也比较大,初中阶段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阶段,对后续英语的学习具有过渡作用。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那就不能忽视对英语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要有效指导学生学好英语,重视教学方法,培养英语素养,为社会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素养 有效指导 培养人才 初中生 教学方法 人口数量 学好英语 初中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