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常先平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0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式与各类不良反应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患...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00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式与各类不良反应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00例(50.00%),共112例次,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最常见,构成比为42.86%(48例次),其次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构成比为32.14%(36例次);皮肤及软组织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部位,构成比为(57.00%),其次为消化系统,构成比为(27.00%);经Person相关性分析后,给药时间过长、滴速过快、药液浓度过高、剂量过大等因素,均与不良反应显著相关(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仍是该院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性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健 杜丹丽 +3 位作者 崔艳艳 杨波 郭苏阳 李胜泽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5期677-678,715,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46例患者,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浆膜下肌瘤1例,阔韧带肌瘤1例,肌壁间肌瘤44例(多发性肌瘤13...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46例患者,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浆膜下肌瘤1例,阔韧带肌瘤1例,肌壁间肌瘤44例(多发性肌瘤13例,前壁单发肌瘤18例,后壁单发肌瘤13例)。结果 4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平均(48±27)ml,手术时间平均(92±29)min,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8.50±8.10)h,术后住院时间3~7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理想的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正确把握好手术适应证,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剥除术
原文传递
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3
作者 崔颖 张志田 +2 位作者 黄俊杰 陈士祥 明磊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26-92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微创钻孔术(微创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时血肿... 目的观察和比较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微创钻孔术(微创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时血肿量。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及术前、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量无显著差异,但术后第1、3、5天时,微创组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2周,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术后3个月时,微创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3.33%;开颅组死亡2例,死亡率6.67%;两组术后死亡率经比较(χ2=0.351,0.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而言,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钻孔引流 开颅 血肿清除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侯琴 何艳 +1 位作者 陈燕 屈晓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年第3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的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瘢痕子宫中,选择性阴道试产98例(52.69%),不符合阴...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的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产妇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瘢痕子宫中,选择性阴道试产98例(52.69%),不符合阴道试产择期行剖宫产者88例(47.31%)。其中阴道分娩77例(78.83%),包括阴道助产4例(4.08%),21例(21.43%)试产失败采用剖宫产。剖宫产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例,宫缩乏力3例,先兆子宫破裂2例,胎头下降受阻1例,产程延长2例,个人因素10例。结论掌握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试产的适应证,在严密监护下实行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分娩方式 剖宫产
下载PDF
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 被引量:19
5
作者 宋在如 叶敏 张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后尿道断裂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8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东方 李鸿宝 张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595-159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评价。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总结,其中胆囊周围包裹粘连42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1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14例,胆囊化...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评价。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总结,其中胆囊周围包裹粘连42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1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14例,胆囊化脓坏疽8例,6例有腹部手术史,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1例术后引流管出现少量胆汁引出,另2例均为剑突下手术切口感染。结果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一例因术中发现胆管损伤或大出血而中转开腹,术后平均住院10d,术后无一例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及腹腔局限性感染而二次进腹手术,其中有1例为取胆囊时破裂小结石残留皮下引起剑突下切口感染,后经及时处理及对症治疗均短期痊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24个月,效果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有特殊不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单纯性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的首选术式。对于某些急性胆囊炎,术前充分准备及准确评估后,旱期及时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效果良好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侯琴 何艳 张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1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将采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的5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硫酸亚铁片治疗的5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目的分析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将采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的5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硫酸亚铁片治疗的5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RBC)为(3.96±0.66)×1012/L,血红蛋白浓度(Hb)为(122.22±14.31)g/L,治疗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的RBC为(3.54±1.75)×1012/L,Hb为(110.24±13.34)g/L,治疗总有效率为74.51%;观察组的RBC、Hb和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亚铁片 妊娠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自制口腔护理液用于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晓静 年秀梅 周孔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口腔护理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有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患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口腔护理后,观察组采用自制口腔护理液涂擦患处,对照组采用西瓜... 目的:探讨自制口腔护理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有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手足口病住院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患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口腔护理后,观察组采用自制口腔护理液涂擦患处,对照组采用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比较2组患儿口腔疼痛缓解、疱疹及溃疡愈合的时间。结果:2组患儿口腔疱疹及溃疡均全部愈合,但观察组患儿疼痛缓解和口腔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自制口腔护理液能迅速缓解疼痛,缩短口腔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其效果优于西瓜霜喷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口腔疱疹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下载PDF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柱 耿鹏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诺和灵R三餐前+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超短效赖脯胰岛素。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诺和灵R三餐前+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超短效赖脯胰岛素。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2组血糖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较符合生理需求,血糖控制佳,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路晓淼 王恩群 +1 位作者 孙大永 张菊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山羊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物;将第3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成骨诱导对照组、NGF组和实验组,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山羊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物;将第3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成骨诱导对照组、NGF组和实验组,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水平、应用von Kossa染色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成骨性能。结果:流式细胞术测得各组细胞均呈CD90、CD105强阳性表达,CD34、CD45阴性。实验组ALP和OC表达明显高于其它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成骨诱导对照组细胞von Kossa染色阳性,可见黑色钙化结节,实验组较成骨诱导对照组钙化结节数目明显增多,面积增大。而NGF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使用NGF并不能诱导山羊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但NGF对山羊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一筠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7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本组1320例次患者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注射液,碘浓度为300 g/ml,对比剂注射流率为2.5~3.0 ml/s,注射总量根据患者体重及不同检查要求调整,在85~100 ml之间。...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本组1320例次患者行CT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注射液,碘浓度为300 g/ml,对比剂注射流率为2.5~3.0 ml/s,注射总量根据患者体重及不同检查要求调整,在85~100 ml之间。结果本组1320例次CT增强检查中共发生对比剂局部渗漏24例次,总发生率为1.82%,其临床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麻木、疼痛,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如湿敷、冷敷等,保护患肢,尽早消除水肿,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全部患者症状均在2~4 d内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比剂渗漏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出现对比剂渗漏,应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增强扫描 对比剂 静脉穿刺 渗漏 护理
原文传递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素芹 汤贯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4期130-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护...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6%,干预组为9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FVC、FEV1、PEFR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总满意率为82.6%,干预组为95.7%,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内科较为常见,临床护理时需综合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进行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MOTOmed运动系统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观察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和生活能力提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OTOmed letto2和... 目的:观察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和生活能力提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OTOmed letto2和viva 2运动系统进行肢体重复性运动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量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worth)、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8周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0.97%,2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FMA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As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治疗后Asworth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和P<0.01),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OTOmed运动系统对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MOTOmed运动系统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前置胎盘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邵珊珊 褚德英 +1 位作者 马棣 王启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659-660,共2页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1月在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43例前置胎盘患者,对其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期待治疗30例,17例36周后行剖宫产术分娩,13例于36周...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1月在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43例前置胎盘患者,对其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中,期待治疗30例,17例36周后行剖宫产术分娩,13例于36周前行剖宫产术分娩,其中5例分娩于34~35周,8例分娩于35~36周。剖宫产分娩后有6例术中大出血,其中1例死亡。结论避免流产、清宫、多次分娩、剖宫产及其他的官腔内操作等高危因素,防止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炎是预防和减少前置胎盘发生的重要措施。前置胎盘一旦明确诊断后,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必要时由有经验的医生施行剖宫产手术,术前要有分娩后大出血抢救治疗预案,在基层医院,应优先选择操作简单、见效快的止血方法,提前准备好水囊或填塞纱条,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妊娠 宫腔纱条填塞 水囊压迫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科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顾庆玲 侯琴 何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科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中行剖宫产为75.00%,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25.00%;重度子痫前期伴有低体重儿的窒...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科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研究中行剖宫产为75.00%,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的25.00%;重度子痫前期伴有低体重儿的窒息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轻中度子痫前期且新生儿体重正常,P均<0.05。无孕产妇死亡病例,有15例(占37.5%)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产后7d~1个月内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常规基础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后,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适时给予终止妊娠治疗,有利于降低母胎围生期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产科治疗 效果观察 治疗
下载PDF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来长 朱德新 +1 位作者 徐跃 杨树勋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4期376-377,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对颅内血肿60例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60例中生存50例,死亡10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实施该技术要...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与操作技巧。方法对颅内血肿60例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60例中生存50例,死亡10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实施该技术要讲求个体化方案,要以预防各型脑疝为首要目的,以减轻偏瘫等后遗症为宗旨,以求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疗效 操作技巧
原文传递
单纯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明之 武艳丽 《医师进修杂志》 1997年第3期164-165,共2页
本文总结近年来单纯胆囊切主中损伤肝外胆管13例,类型:横断伤5例(38.5%),误扎3例(23.1%),胆瘘5例(38.5%)。损伤的原因, 观因素是主要的。治疗上,横断伤病人,术中发现立即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 本文总结近年来单纯胆囊切主中损伤肝外胆管13例,类型:横断伤5例(38.5%),误扎3例(23.1%),胆瘘5例(38.5%)。损伤的原因, 观因素是主要的。治疗上,横断伤病人,术中发现立即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后发现的,原则上行胆肠Roux-Y吻合,胆瘘病人术中发现的应立即修复,术后发现的应2-4天内积极地再闪手术,在充分引流的同时,急取一期修复,。对于误扎患者,拆除结扎线无胆汁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下载PDF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颖 张志田 +2 位作者 黄俊杰 陈士祥 明磊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占同期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9.6%;积液演变为血肿...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占同期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9.6%;积液演变为血肿平均时间为伤后56 d。均经钻孔引流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多发生于65岁以上有轻微颅脑外伤的男性患者,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23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来长 王展 +1 位作者 张爱荣 杨亮 《淮海医药》 200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提出有关操作的技术改进。方法 对幕上血肿2 3例实施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结果 其有效率达78.3% ,但病人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发病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预后及相关因素,提出有关操作的技术改进。方法 对幕上血肿2 3例实施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结果 其有效率达78.3% ,但病人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发病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脑疝形成情况及术前Glasgow评分等。结论 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临床实施该技术要因人而宜,讲求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 颅内血肿 治疗 GLASGOW评分 个体化方案 技术改进 幕上血肿 发病年龄 出血部位 脑疝形成 因人而宜 临床实施 有效率 出血量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艳艳 刘健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7期1080-1080,108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以输卵管因素为主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盆腔粘连分离,伞端成形或输卵管造口术及美兰输卵管通液术等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均于盆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以输卵管因素为主的原发或继发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盆腔粘连分离,伞端成形或输卵管造口术及美兰输卵管通液术等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均于盆腔内呈现不同程度病变并实施相应的手术操作。31例中双侧输卵管梗阻12例,双侧输卵管粘连7例,一侧输卵管梗阻另一侧输卵管粘连占12例。经过本方法治疗31例患者,至今已有19例受孕(61%),正常妊娠18例,宫外孕1例,其中半年内妊娠11例(58%)。结论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的不孕症,可清楚地了解盆腔内情况,发现病变并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可视、微创、出血少、复通率高、妊娠率高等优点,是诊治输卵管因素为主不孕症的理想途径,值得倡导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 不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