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501
1
作者 陆林 余凤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 以大陆31个省市区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揭示了区域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了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分析 经济差异 中国旅游 2002年中国 旅游经济 经济地理学 旅游业发展 区域研究 结构特征 总体水平 分异规律 产业地位 经济水平 区域旅游 空间差异 地区差异 大陆 省际
下载PDF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507
2
作者 陆林 任以胜 +4 位作者 朱道才 程久苗 杨兴柱 杨钊 姚国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8,共1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内容深度相对薄弱、功能拓展比较泛化、时代特征不够显著等问题,把握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充分考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了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归纳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即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保障层面,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汲取科学方法论的智慧和营养,构建多方法综合集成的方法体系,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城乡融合 新时代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被引量:482
3
作者 黄震方 陆林 +4 位作者 苏勤 章锦河 孙九霞 万绪才 靳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9-1421,共13页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旅游 理论反思 困境突破
原文传递
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221
4
作者 姚本先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0-43,共4页
一、思维与问题意识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的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 一、思维与问题意识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的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问题设置 提出问题 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 发现问题
原文传递
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 被引量:231
5
作者 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进行透视 ,认为这一旅游形式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进而对体育旅游动机进行分析 ,并将体育旅游市场划分为休闲、健身、观战、刺激、竞技和其他等细分市场 ,分析了这些细分市场具有潜力大、大... 本文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现状进行透视 ,认为这一旅游形式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进而对体育旅游动机进行分析 ,并将体育旅游市场划分为休闲、健身、观战、刺激、竞技和其他等细分市场 ,分析了这些细分市场具有潜力大、大众性强、市场面广、年轻化和前景好等特征 ,最后 ,阐述了体育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市场特征 产品开发 科学规划 监督机制
下载PDF
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 被引量:209
6
作者 章锦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该文通过对黟县西递古村落旅游地的实地问卷、访谈调查以及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了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并探讨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旅游感知 旅游地居民 古村落 黟县西递
下载PDF
遗传多样性概述 被引量:115
7
作者 沈浩 刘登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7,4,共4页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础。随着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发展 ,遗传多样性研究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 (染色体 )水平、生理生化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形态标记、细胞学...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础。随着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发展 ,遗传多样性研究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 (染色体 )水平、生理生化水平逐渐发展到分子水平。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等位酶分析、DNA多态性分析等方法 ,为我们研究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DNA多态性分析是一种更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等位酶分析 PCR RAPD
下载PDF
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 被引量:198
8
作者 宣国富 章锦河 +2 位作者 陆林 章锦河 杨效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1-746,共6页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海口 三亚
下载PDF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 被引量:227
9
作者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9-620,共12页
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南京市旅游空间网络中,所选取的16个旅游节点中平均每个旅游节点与5.19个其他节点存在着旅游流集聚... 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南京市旅游空间网络中,所选取的16个旅游节点中平均每个旅游节点与5.19个其他节点存在着旅游流集聚与辐射联系;平均每个旅游节点充当旅游流中介者次数为6.07,旅游节点之间距离相互联系比较紧密。但各旅游节点之间分布不十分均衡,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新街口、总统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处于核心点,旅游网络中集聚和辐射功能都很强,且结构洞水平较高,拥有更多的竞争机会和非替代性区位优势,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旅游流瓶颈问题。南京市旅游空间网络密度不是很高(0.35),旅游空间网络中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分层,其中共有7个旅游节点成为核心区的成员,核心区内部成员间联结密度达0.81,形成了强中心线型结构。同时,根据DianneDredge提出的旅游目的地3种空间结构模型,结合南京市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判定了南京市城市旅游空间发展阶段及布局模式为发展阶段的多节点布局模式。最后,指出了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和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社会网络理论 旅游流网络结构 南京市
下载PDF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被引量:232
10
作者 汪德根 陈田 +2 位作者 陆林 王莉 ALAN August Lew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4-233,共20页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空间结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京沪高铁线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交通可达性变化,并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旅游接待设施、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密度以及区位等影响因素分析... 交通是影响旅游流空间结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京沪高铁线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交通可达性变化,并结合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区域旅游接待设施、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密度以及区位等影响因素分析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的机理。研究表明:1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表现为马太效应、过滤效应、扩散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特征。2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交通网络密度以及时空压缩程度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均非常明显态势下,产生高铁马太效应;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交通网络密度均不强,时空压缩程度不显著等旅游节点产生高铁过滤效应;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和交通网络密度均具有很强优势,且时空压缩程度明显等旅游节点可成为扩散源,高铁强化了扩散源旅游流集聚作用,然后向边缘旅游地扩散,呈现为"集聚—扩散"模式;高铁使大尺度空间的不同客源地居民出游空间范围出现叠加现象,但只有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交通网络密度优势较强且时空压缩程度明显旅游节点产生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空间结构 高铁效应 机理 京沪高铁 中国
原文传递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146
11
作者 张德让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根据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的产物,译本就是其时代创造的偏见。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 本文根据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审视翻译中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重译等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的产物,译本就是其时代创造的偏见。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现象不可避免。但效果历史又赋予了不同历史时代的译者重译同一文本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的历史性 视界融合 效果历史 译读 文化过滤 重译
原文传递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的指数测评模型——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187
12
作者 王群 丁祖荣 +1 位作者 章锦河 杨兴柱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当前旅游环境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从环境感知、旅游期望、游览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和游客抱怨6大影响模块建立了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并... 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当前旅游环境管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文章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从环境感知、旅游期望、游览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和游客抱怨6大影响模块建立了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并对黄山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黄山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数为82.34。从6大影响模块来看,游览价值是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β32=1.266),满意度又直接影响忠诚度(β53=0.972)。从6大模块的具体影响因素来看,社会服务环境感知是影响环境感知的关键因素(λ21=0.878),社会服务环境期望对总体旅游期望影响也最大(λ2=0.94),价格是游览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λ52=0.913)。文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和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对TSI模型进行了验证,结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指数测评模型 旅游环境 黄山风景区
下载PDF
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0
13
作者 余健 房莉 +2 位作者 仓定帮 朱琳 卞正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0-266,共7页
针对目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文运用物元分析法和熵权法对皖江地区马鞍山、合肥、芜湖等9个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熵权物元分析法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经典域、节域,... 针对目前生态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文运用物元分析法和熵权法对皖江地区马鞍山、合肥、芜湖等9个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并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熵权物元分析法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经典域、节域,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物元模型,计算评价指标关联度,确定指标权重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马鞍山的土地生态安全级别为"较不安全",池州、安庆、的土地生态安全级别向"较不安全"级转化,巢湖、芜湖、铜陵的土地安全级别向"较安全"转化,宣城、合肥、滁州的土地安全级别为"理想安全",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物元分析单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皖江地区土地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子是单位面积耕地农药负荷、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大于25°坡耕地面积比例及工业废气处理率等。多指标综合评价能得到综合质量信息,而物元模型既能得到综合质量信息,也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稳定状态,同时可以揭示评价对象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研究表明熵权物元分析法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具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模型 数学方法 生态安全 熵权 物元分析
下载PDF
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 被引量:204
14
作者 陆林 宣国富 +2 位作者 章锦河 杨效忠 汪德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1-740,共10页
利用1996~2001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从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曲线看,三亚、九华山分别表现为'三峰两谷'和'双峰双谷'型... 利用1996~2001年国内旅游客流月份分布数据,分析了三亚、北海、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和黄山、九华山等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从旅游客流季节分布曲线看,三亚、九华山分别表现为'三峰两谷'和'双峰双谷'型,北海、普陀山、黄山均表现为'三峰三谷'型;从旅游客流集中指数R值看,黄山的R值最大,近年平均为5.7,三亚的R值最小,近年平均为1.3,并且黄山、三亚的R值变化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海、普陀山、九华山的R值介于黄山、三亚之间,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比较分析5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成因,发现它们均受自然季节性因素和社会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前者土要包括气候的舒适性、降水等,对于海滨(岛)型旅游地而言,海水温度、热带气旋活动影响也很重要;后者主要包括法定节假日、居民出游习惯等,对于富有宗教特色的旅游地,宗教节庆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自然季节性因素是造成以自然吸引物或自然-文化吸引物为特征的旅游地客流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季节性因素只是在自然季节性因素形成的旅游季节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北海 普陀山 黄山 九华山 季节性 海滨型旅游地 山岳型旅游地 客流量 持续发展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 被引量:181
15
作者 李德明 程久苗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7,共4页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持续发...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其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相应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 被引量:190
16
作者 章锦河 张捷 +2 位作者 李娜 梁琳 刘泽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303,共11页
从空间场效应的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1999-2003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国内旅游流的产生、分配、集聚、扩散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流空间网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经济是旅游流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旅游资源是旅游流空间分配的... 从空间场效应的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1999-2003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国内旅游流的产生、分配、集聚、扩散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流空间网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经济是旅游流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旅游资源是旅游流空间分配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国内已形成4大旅游流产生地和5大旅游流集聚地;(2)旅游集聚场与扩散场的等级结构受市场原则作用,表现为K=3序列的空间模式;(3)旅游集聚场地域结构呈"U"型特征,而旅游扩散场呈"三级阶梯"状格局;(4)β、γ指数揭示旅游流空间网络相关性较差。今后加快长江、黄河流域旅游带以及南部沿海、北部沿海和东北旅游区等"二带三区"的旅游网络化建设,是我国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区域,是实现旅游流空间流向合理调整与流量结构优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中国 集聚 国内旅游 旅游网络 区域旅游合作 分配 流空间 场效应 基本特征
下载PDF
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207
17
作者 程锦 陆林 朱付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9,共7页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章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路...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文章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产品、模式、机制、路径和效应等方面,对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国内与国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并对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认为未来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应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加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性研究、旅游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及旅游产业融合与企业经营战略结合的实证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融合 研究进展 启示
下载PDF
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66
18
作者 周炎根 桑青松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结合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系统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观、人本主义观、信息加工观等七种理论观点;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归因倾向等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探讨了以人际互动为取向、以意义建构为取向和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三... 结合自主学习的概念内涵,系统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操作主义观、人本主义观、信息加工观等七种理论观点;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归因倾向等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探讨了以人际互动为取向、以意义建构为取向和以学习自我调节为取向的三种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并指出了我国自主学习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主体性 能动性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 被引量:200
19
作者 章建成 张绍礼 +9 位作者 罗炯 周成林 平杰 周里 吕万刚 唐炎 殷恒婵 金亚虹 雷震 陶萍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8,共16页
对中国8所城市(6个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课间及午休活动方式选择、"1h"日锻炼计划、家庭作业耗时、校内外课余时间支配、周末及节假日活动安排、锻炼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 对中国8所城市(6个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中国青少年课间及午休活动方式选择、"1h"日锻炼计划、家庭作业耗时、校内外课余时间支配、周末及节假日活动安排、锻炼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的严整性、赛事举办频次、场地器材满足度、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的支持度等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及年级差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认识与方法、习惯养成、外部条件及课业压力是妨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6个制约因素,它们带有鲜明的性别、年级、地缘位置、学校特色及地区差异性,其中,上海(华东)6个因素的制约力最弱,沈阳(东北)制约力最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优势比(OR)天津(华北)第一、沈阳(东北)第四、上海(华东)最差,这一事实确证了6个影响因素只是制约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参与选择模型变量17个,影响力列前8位的依次为锻炼兴趣、锻炼动机、不同年级、体育奖、学校体育特色、健身的认识度、健身方法的适用性、体质测试的严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青少年 课外体育锻炼 制约因素 关联模型 现状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4
20
作者 姚本先 陆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488,共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其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其中理论研究包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研究;实证研究则包括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