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菌发酵制备茶籽多肽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世光 谢东宝 +5 位作者 储欣颖 张宇 胡子敏 葛礼涛 钱森和 魏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以茶籽为原料,利用灵芝菌UIM-281与解淀粉芽孢杆菌PI142进行混菌两段发酵制备茶籽多肽(tea seed polypeptides,TSP)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及响应面实验优化发酵条件,采用超滤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级分离,测定茶籽... 以茶籽为原料,利用灵芝菌UIM-281与解淀粉芽孢杆菌PI142进行混菌两段发酵制备茶籽多肽(tea seed polypeptides,TSP)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及响应面实验优化发酵条件,采用超滤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级分离,测定茶籽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混菌发酵制备茶籽多肽的最佳工艺为:茶籽75.23 g/L、葡萄糖4.0 g/L、UIM-281接种量1%、初始发酵pH 9.20、Ⅰ段发酵时间24 h、PI142接种量0.5%、Ⅱ段发酵时间24 h、两段发酵温度恒定40℃、摇床转速120 r/min,该条件下茶籽多肽产量达到8.97 mg/mL。超滤分级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5 kDa的多肽组分T_(s),其ABTS阳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358、0.164、3.537 mg/mL。茶籽多肽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优于未发酵茶籽,为茶籽、茶粕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茶籽多肽 混菌发酵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
下载PDF
牡丹籽多肽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缓释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钱森和 李方凯 +3 位作者 屠西猛 郑鹏 王若男 赵世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3-38,共6页
在分析牡丹籽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牡丹籽多肽微胶囊,以提高牡丹籽多肽的稳定性。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CaCl质量分数、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芯壁比和反应温... 在分析牡丹籽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基础上,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牡丹籽多肽微胶囊,以提高牡丹籽多肽的稳定性。以包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CaCl质量分数、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芯壁比和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并对牡丹籽多肽微胶囊进行了表征和缓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多肽对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牡丹籽多肽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CaCl质量分数2.2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1.80%、芯壁比1∶3、反应温度52℃,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83.17%;牡丹籽多肽微胶囊的红外光谱相对于牡丹籽多肽发生了红移,且吸收强度低于牡丹籽多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大小约为0.7 mm,在低倍镜下观察其表面有凹陷和裂痕,在高倍镜下观察其表面有褶皱现象;牡丹籽多肽微胶囊在人工模拟胃液中可以稳定存在,在人工模拟肠液中可以缓慢释放,3 h时释放率达到了9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 抗氧化肽 微胶囊 表征 缓释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