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TiO_2/丝素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友谊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0,94,共4页
为获得良好强度的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在丝素蛋白溶液中添加了纳米TiO2,采用复合法,通过控制配比,pH等条件制备了不同形态的复合膜,并以普通丝素膜作对照,用AFM,EDS和IR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实验结... 为获得良好强度的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在丝素蛋白溶液中添加了纳米TiO2,采用复合法,通过控制配比,pH等条件制备了不同形态的复合膜,并以普通丝素膜作对照,用AFM,EDS和IR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制备方法合理,当W(TiO2)=1/1000时,纳米TiO2以粒径50nm左右均匀分散于复合膜中,纳米TiO2的加入,促进了丝素无规卷曲构象向β-折叠构象的转化,使复合膜表现出较丝素膜更优异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丝素 无规卷曲 Β-折叠 机械性能
下载PDF
新型纤维素基螯合纤维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夏友谊 万军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6-208,共3页
为了发展水处理的途径,制备了β-环糊精改性的新型纤维素基螯合纤维.运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紫外光谱考察了其对模拟水样中重金属离子(Cu2+)和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螯合纤维对Cu2+吸附率达6.24 mg/g,符合Langmuir吸附模... 为了发展水处理的途径,制备了β-环糊精改性的新型纤维素基螯合纤维.运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紫外光谱考察了其对模拟水样中重金属离子(Cu2+)和有机染料(中性红)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螯合纤维对Cu2+吸附率达6.24 mg/g,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对中性红也具有较强的包结能力.该鏊合纤维水处理能力强,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纤维素纤维 吸附 LANGMUIR模型
下载PDF
水溶性聚丙烯酸类卷材涂料前驱成膜物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友谊 《广州化学》 CAS 2007年第3期31-35,共5页
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卷材涂料前驱成膜物,获得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表明,以三元共聚体系聚合产物为根本,以氨基树脂为交联剂,三乙胺为中和剂,可制备令人满意的水溶性聚丙... 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卷材涂料前驱成膜物,获得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表明,以三元共聚体系聚合产物为根本,以氨基树脂为交联剂,三乙胺为中和剂,可制备令人满意的水溶性聚丙烯酸卷材涂料前驱成膜物,为开发水溶性聚丙烯酸卷材涂料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卷材涂料 前驱成膜物
下载PDF
纳米TiO_2/丝素复合膜与普通丝素膜的分子构象差异成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友谊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在制备纳米TiO2 /丝素复合膜的基础上 ,以普通丝素膜作对照 ,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AFM)、扫描电子能谱分析 (EDS)和差热分析 (DSC)。复合膜比普通丝素膜有明显的凹凸 ,纳米TiO2 以粒径 5 0nm均匀分散 ,无明显团聚。复合膜的结晶度... 在制备纳米TiO2 /丝素复合膜的基础上 ,以普通丝素膜作对照 ,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AFM)、扫描电子能谱分析 (EDS)和差热分析 (DSC)。复合膜比普通丝素膜有明显的凹凸 ,纳米TiO2 以粒径 5 0nm均匀分散 ,无明显团聚。复合膜的结晶度高于普通丝素膜 ,吸热最高峰温度高于普通丝素膜 2 8℃。加入TiO2 有利于增大丝素膜中结晶区的比例 ,促进丝素无规卷曲构象 β 折叠构象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 结晶度 热分析 构象转化
下载PDF
纳米TiO_2/丝素复合膜的制备
5
作者 夏友谊 《广州化学》 CAS 2007年第4期35-38,56,共5页
探讨了纳米TiO2在丝素溶液中的分散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能谱(EDS)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膜方法较为合理。当以有机物A为分散剂,纳米TiO2含量为1/1000时,其以粒径50... 探讨了纳米TiO2在丝素溶液中的分散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能谱(EDS)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膜方法较为合理。当以有机物A为分散剂,纳米TiO2含量为1/1000时,其以粒径50 nm左右均匀地分散于复合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丝素 纳米TIO2 分散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夏友谊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6年第4期34-38,44,共6页
回顾了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近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螯合机理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今后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开发具有消臭、抗菌等多功能纤维,制备纳米金属/聚丙烯腈基复合纤维,将会被更... 回顾了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近年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制备方法,螯合机理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今后聚丙烯腈基螯合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开发具有消臭、抗菌等多功能纤维,制备纳米金属/聚丙烯腈基复合纤维,将会被更多关注,前景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纤维 聚丙烯腈 功能纤维
下载PDF
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丝素复合导电膜 被引量:3
7
作者 夏友谊 《广州化学》 CAS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蚕丝丝素蛋白膜表面生长聚苯胺,制备得到表面均匀覆盖导电聚合物的复合导电丝素膜,其电导率约为3×10-2S/cm。纤维表面与导电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原丝素膜的耐热性能,但并未降低其力学性能。
关键词 蚕丝丝素蛋白 聚苯胺 原位化学氧化 导电聚合物 复合膜
下载PDF
纤维表面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复合导电可纺纤维
8
作者 夏友谊 陆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5-397,402,共4页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纤维(聚丙烯腈、蚕丝蛋白)表面生长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制备得到纤维表面均匀覆盖导电聚合物的复合导电可纺纤维,其电导率随不同的纤维、不同的导电聚合物而处于10^-1~1...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纤维(聚丙烯腈、蚕丝蛋白)表面生长导电聚合物(聚苯胺、聚吡咯和聚3,4-乙撑二氧噻吩),制备得到纤维表面均匀覆盖导电聚合物的复合导电可纺纤维,其电导率随不同的纤维、不同的导电聚合物而处于10^-1~10^-2S/cm。纤维表面与导电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原纤维的耐热性能,但对其力学性能没有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蚕丝蛋白 聚苯胺 聚吡咯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下载PDF
用聚3,4-乙撑二氧噻吩对聚丙烯腈进行导电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友谊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6,共3页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生成聚3,4-乙撑二氧噻吩,制备得到纤维表面均匀覆盖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改性导电纤维,其电导率约为1×10-3S/cm。纤维表面与导电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原纤维的耐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聚丙烯腈纤维表面生成聚3,4-乙撑二氧噻吩,制备得到纤维表面均匀覆盖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改性导电纤维,其电导率约为1×10-3S/cm。纤维表面与导电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原纤维的耐热性能,并对其力学性能没有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原位化学氧化聚合
下载PDF
纳米TiO_2/丝素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0
作者 夏友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9-652,共4页
采用复合法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并用AFM、EDS和IR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膜的光催化甲基橙行为。结果表明,复合膜制备方法合理,当w(TiO2)=0.1%时,它以粒径50 nm左右均匀分散于复合膜中,复合膜与普通丝素膜仅存在细微的构... 采用复合法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复合膜,并用AFM、EDS和IR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复合膜的光催化甲基橙行为。结果表明,复合膜制备方法合理,当w(TiO2)=0.1%时,它以粒径50 nm左右均匀分散于复合膜中,复合膜与普通丝素膜仅存在细微的构象差异,因纳米TiO2存在,复合膜对甲基橙降解率达91%,催化性能符合Langmu ir-H im shelwoo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02/丝素复合膜 构象 光催化性能 Langmuir—Himshelwood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