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4篇文章
< 1 2 1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的钐-钕同位素年龄证据 被引量:167
1
作者 李曙光 S. R. Hart +3 位作者 郑双根 郭安林 刘德良 张国伟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本文报道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C型榴辉岩Sm-Nd同位素年龄(243.9±5.6Ma),和镁铁-超镁铁岩Sm-Nd同位素年龄(230.6±30.7Ma和40.62±17.4Ma)。这些年龄表明中国华北、华南地块在三叠纪初期就沿秦岭-大别山碰撞带连接在一起... 本文报道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C型榴辉岩Sm-Nd同位素年龄(243.9±5.6Ma),和镁铁-超镁铁岩Sm-Nd同位素年龄(230.6±30.7Ma和40.62±17.4Ma)。这些年龄表明中国华北、华南地块在三叠纪初期就沿秦岭-大别山碰撞带连接在一起了。在两地块最后碰撞以前,在古生代,有一系列蛇绿岩套仰冲事件沿华北地块南缘向外逐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 钐-钕同位素 同位素
原文传递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被引量:166
2
作者 薛怀民 马芳 +1 位作者 宋永勤 谢亚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15-3244,共30页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 江南造山带东段发育了一系列新元古代的花岗岩类侵入体,本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区内出露的主要岩体(包括许村岩体、歙县岩体、休宁岩体、灵山岩体、莲花山岩体、石耳山岩体)进行了定年,并分析了这些岩体代表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区内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分属S-型和A-型两类,前者属于同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主要为花岗闪长质;后者为晚造山的岩浆岩,成分为花岗质。S-型花岗闪长质岩浆是在碰撞、地壳加厚后由不成熟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经减压熔融形成的。由同造山到晚造山阶段,随着地壳应力由挤压转为拉张,所形成的A-型花岗岩中有明显的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两类岩体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且随时间具有明显的向南(大洋侧)迁移的趋势。同造山的S-型花岗闪长质侵入体均分布在皖南蛇绿混杂岩带的北侧(及缝合带内),其中空间位置最北突的许村岩体的侵位时间最早,为850±10Ma;位于皖南蛇绿混杂岩带内,具有同构造特点的歙县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38±11Ma;同样侵位于该缝合带内,具有晚构造特点的休宁岩体的侵位时间为826±6Ma。而晚造山的A型花岗岩均分布在该缝合带的南侧,其中灵山岩体和莲花山岩体的侵位年龄分别为823±18Ma和814±26Ma,两者的侵位时间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后造山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石耳山花岗斑岩的年龄为785±11Ma。我们认为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代,造山过程具有多岛弧拼贴、多缝合的特点。不同缝合带上洋盆闭合的时间存在着差异,最早闭合的可能是赣东北带(蛇绿岩套)、其次是江山-绍兴带,最后是皖南带(歙县蛇绿岩套)。不同缝合带上发育的岛弧型火山岩在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两者是在洋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而后者是在不成熟的陆壳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江南造山带形成后不久,其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新元古代 S型花岗岩 A型花岗岩 江南造山带 扬子克拉通
下载PDF
北祁连早古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137
3
作者 吴才来 徐学义 +5 位作者 高前明 李向民 雷敏 郜源红 Ronald B FROST Joseph L WOODE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7-1044,共18页
北祁连山中段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柯柯里岩体的斜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512Ma和501 Ma,野马咀和金佛寺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508Ma和424Ma。结合区内其它花岗岩体的定年资料,根据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体产出... 北祁连山中段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柯柯里岩体的斜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512Ma和501 Ma,野马咀和金佛寺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508Ma和424Ma。结合区内其它花岗岩体的定年资料,根据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体产出的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资料等,我们认为,早古生代北祁连洋板块向南俯冲,至少引发了两期花岗质岩浆作用,第一次岩浆作用形成柯柯里斜长花岗岩(512Ma)、野马咀花岗岩(508Ma)和柯柯里石英闪长岩(501 Ma),第二次花岗质岩浆作用形成牛心山花岗岩(477Ma)。由于往南俯冲的板块受到柴达木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俯冲受阻,继而俯冲极性发生变化,转向北俯冲,形成了民乐窑沟(463Ma)等花岗岩侵入体。大约440Ma之后,洋盆闭合,柴达木陆块和阿拉善陆块对接碰撞,形成北祁连造山带。由于造山带根部岩石圈发生折沉作用,造山带上不同的块体伸展、滑塌,形成一系列碰撞后花岗岩如金佛寺花岗岩(424Ma)及牛心山岩体的石英闪长岩(435Ma)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定年 岩浆作用 构造演化 北祁连
下载PDF
安徽庐枞(庐江-枞阳)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30
4
作者 周涛发 范裕 +5 位作者 袁峰 陆三明 尚世贵 David Cooke Sebastien Meffre 赵国春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2-1353,共12页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发育有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4组以橄榄安粗岩系为特征的火山岩地层.通过对4组火山岩中熔岩的锆石LA-ICPMS同位素定年,得到各组火山岩形成的时间分别为:龙门院组(134.8±1.8)Ma...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发育有龙门院、砖桥、双庙和浮山4组以橄榄安粗岩系为特征的火山岩地层.通过对4组火山岩中熔岩的锆石LA-ICPMS同位素定年,得到各组火山岩形成的时间分别为:龙门院组(134.8±1.8)Ma、砖桥组(134.1±1.6)Ma、双庙组(130.5±0.8)Ma和浮山组(127.1±1.2)Ma.庐枞盆地内火山岩皆形成于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发生的起止时间约为135~127Ma,持续时间在8~10Ma左右.包括庐枞盆地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火山岩盆地均不存在侏罗纪火山岩浆活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和认识长江中下游及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 MS同位素定年 火山岩 形成时代 庐枞盆地
原文传递
论中—下扬子“一盖多底”格局与演化 被引量:114
5
作者 常印佛 董树文 黄德志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6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是“长江中小下游及邻区构造地质图1/100万”(85-901-03)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划分出4种变质基底,结合深部资料确定4个构造—地层地体.讨论了各自组成、历史和相互拼接时代,强调了晚元古代普宁运动在地质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本文是“长江中小下游及邻区构造地质图1/100万”(85-901-03)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划分出4种变质基底,结合深部资料确定4个构造—地层地体.讨论了各自组成、历史和相互拼接时代,强调了晚元古代普宁运动在地质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认为晋宁运动Ⅰ幕(1000-900Ma)是杨子区内各地体向崆岭—董岭古陆拼贴的增生期.扬子地块形成;晋宁运动Ⅱ幕(800-700Ma)是华北—扬子—华夏地块对接时代.形成古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为盖层发育阶段。提出中下扬子的“一盖多底”的地壳结构。纵览扬子地块地质发展和演化.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基底发育与古中国大陆形成期;盖层发育与加里东运动;欧亚大陆形成与印支运动;陆缘—板内变形与燕山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 晋宁运动 一盖多底 中下扬子地区 盖层沉积
下载PDF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01
6
作者 吴才来 周打若 +2 位作者 黄许陈 张成火 黄文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9-306,共8页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KA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同位素测井 侵入岩 年代学 铜陵地区
下载PDF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97
7
作者 徐晓春 陆三明 +2 位作者 谢巧勤 柏林 储国正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0-509,共10页
铜陵狮子山矿田发育大量岩浆岩,且与矿田中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同位素精确定年表明,矿田中的岩浆侵位年龄在132.4~142.9Ma之间,即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属燕山早期晚阶段。矿田岩浆岩体是在同期岩浆活动中多次... 铜陵狮子山矿田发育大量岩浆岩,且与矿田中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同位素精确定年表明,矿田中的岩浆侵位年龄在132.4~142.9Ma之间,即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属燕山早期晚阶段。矿田岩浆岩体是在同期岩浆活动中多次侵位形成的,岩浆侵入活动可以划分为分别起始于140Ma前后和约136Ma的早晚两次。从岩浆上升侵位到冷却结晶的时间间隔均较短,但其中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冷却史相对较长,且经历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后期构造脉动、岩浆上升侵位、减压受热、早期晶体再熔蚀及冷却结晶的过程。结合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狮子山矿田岩浆演化的后期,即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原生岩浆在同化了壳源物质并聚集到岩浆房中以后,在滞留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尚未固结,成分上显示了一定的带状分布,在区域构造应力松弛及构造事件诱发下,随机地沿发育的构造裂隙先后上升侵位,冷凝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岩浆岩 岩浆演化 狮子山矿田 安徽铜陵
下载PDF
皖南东源含W、Mo花岗闪长斑岩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74
8
作者 周翔 余心起 +4 位作者 王德恩 张德会 李春麟 傅建真 董会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在详细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江南古陆"东段北缘的皖南祁门东源含W、Mo斑岩体进行了锆石U-Pb测年,重点讨论了成岩成矿关系和成矿物质来源。东源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呈小岩株产出,SHR 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为(... 在详细野外观察、剖面测量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江南古陆"东段北缘的皖南祁门东源含W、Mo斑岩体进行了锆石U-Pb测年,重点讨论了成岩成矿关系和成矿物质来源。东源中细粒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呈小岩株产出,SHR 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46±1)M a,其内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46.4±2.3)M a,成矿与岩体形成同期,均形成于晚侏罗世。辉钼矿的Re含量(22.02×10^-6-98.09×10^-6)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SHRIMP锆石U-PB测年 RE-OS测年 皖南东源
下载PDF
皖南太平-黄山复合岩体的SHRIMP年代学:由钙碱性向碱性转变对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时间的约束 被引量:73
9
作者 薛怀民 汪应庚 +3 位作者 马芳 汪诚 王德恩 左延龙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9-993,共15页
太平-黄山复合岩体是个由钙碱性(太平岩体)向碱性(黄山岩体)转变的独特杂岩体,且其中黄山岩体的稀土元素分馏模式表现出罕见的"四素组效应"(tetrad effect),代表高度演化的末期岩浆组分.该复合岩体提供了研究扬子克拉通东南... 太平-黄山复合岩体是个由钙碱性(太平岩体)向碱性(黄山岩体)转变的独特杂岩体,且其中黄山岩体的稀土元素分馏模式表现出罕见的"四素组效应"(tetrad effect),代表高度演化的末期岩浆组分.该复合岩体提供了研究扬子克拉通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环境的变迁及岩石圈减薄的难得机会.文中测得太平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SHRIMP年龄为(140.6±1.2)Ma.4个采自黄山岩体不同期次或不同相带样品的锆石U-PbSHRIMP年龄分别为(127.7±1.3),(125.7±1.4),(125.1±1.5)和(125.2±5.5)Ma,这几组年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近于一致,说明黄山岩体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侵位的.虽然太平岩体和黄山岩体在空间上紧密共生,但它们之间侵位的时间间隔长达15Ma左右,岩浆性质由钙碱性突变到碱性,中间缺少明显的过渡环节,所指示的可能是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的岩石圈减薄事件,该事件发生在约141~128Ma之间,减薄机制应以机械拆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定年 岩石圈减薄 黄山岩体 太平岩体 中生代
原文传递
安徽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信息 被引量:72
10
作者 张怀东 王波华 +2 位作者 郝越进 程松 项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51,共11页
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是在大别山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文章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断裂构造不仅是控岩构造,而且也是导矿构造;隐伏花岗斑岩体不仅提... 沙坪沟钼矿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是在大别山发现的一个特大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文章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断裂构造不仅是控岩构造,而且也是导矿构造;隐伏花岗斑岩体不仅提供了矿质来源,同时还控制了矿体空间分布、产状及规模。含矿岩体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以及w(K)>w(Na)为特征。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交代蚀变作用强烈,常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方解石化等。同时提出了该地区综合找矿信息及找矿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型钼矿 地质特征 综合找矿信息 沙坪沟 安徽
下载PDF
高度演化的黄山A型花岗岩:对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约束? 被引量:70
11
作者 薛怀民 汪应庚 +3 位作者 马芳 汪诚 王德恩 左延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黄山花岗岩以高硅(SiO2>75%)、低钙(CaO=0.51%~0.86%)、贫镁、相对富碱和高FeO*/MgO比值(8.28~87.20)为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烈亏损Ba、Sr、Eu(δEu=0.01~0.13),富集Rb、Th和U,高场强元素Zr、Nb、Y和Ga的含量也... 黄山花岗岩以高硅(SiO2>75%)、低钙(CaO=0.51%~0.86%)、贫镁、相对富碱和高FeO*/MgO比值(8.28~87.20)为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烈亏损Ba、Sr、Eu(δEu=0.01~0.13),富集Rb、Th和U,高场强元素Zr、Nb、Y和Ga的含量也较高。主量和微量元素均表现为A-型花岗岩的特征。该花岗岩最奇妙的特征是稀土元素分馏模式表现出罕见的"四素组效应"(tetrad effect),一些微量元素的行为也表现出不受离子电荷和半径的控制(non-CHARAC行为),如异常低的K/Rb和Zr/Hf比值以及醒目的高K/Ba比值,该特征仅见于与热液发生过强烈相互作用的高度演化的岩浆中。与钙碱性的太平岩体相比,高度演化的具A-型花岗岩特征的黄山岩体具有相对较低的87Sr/86Sr初时值(0.707,而太平岩体为0.710)和较高的εNd(t)值(-4.45~-4.87,而太平岩体为-6.21~-6.40),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24~1.33Ga,明显年轻于扬子克拉通内不同时期花岗岩所普遍显示的约2.1Ga的模式年龄值,也小于太平岩体的模式年龄(1.44~1.45Ga),指示黄山岩体的母岩浆中包含有较多新加入的软流圈地幔物质。我们认为,由钙碱性的太平岩体转变为碱性的黄山岩体所指示的是扬子克拉通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的减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素组效应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石圈减薄 黄山 中生代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成矿流体系统时限的初步厘定 被引量:65
12
作者 蒙义峰 杨竹森 +2 位作者 曾普胜 徐文艺 王训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文章在铜陵矿集区成矿流体系统划分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部分流体系统的流体记录采集了 13件样品 ,分别用Re_Os法 (辉钼矿、黄铁矿 )、Ar_Ar和K_Ar法 (铬云母、闪长岩等 )进行了同位素年龄精确测定 ,结合野外对不同流体记录的产出层位、... 文章在铜陵矿集区成矿流体系统划分的基础上 ,对其中的部分流体系统的流体记录采集了 13件样品 ,分别用Re_Os法 (辉钼矿、黄铁矿 )、Ar_Ar和K_Ar法 (铬云母、闪长岩等 )进行了同位素年龄精确测定 ,结合野外对不同流体记录的产出层位、切割交叉关系的研究 ,厘定了铜陵矿集区 4套流体系统的时限。初步界定了矿集区部分流体系统的时间界限 ,为流体系统的划分和成矿流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流体系统 时限 初步厘定 铜陵矿集区
下载PDF
层状介质任意形状回线源瞬变电磁全区视电阻率的研究 被引量:64
13
作者 李建平 李桐林 +1 位作者 赵雪峰 梁太木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77-1780,共4页
利用时域垂直磁场求取全区视电阻率.任意形状回线的垂直磁场可以看成是多个水平电偶极子的垂直磁场累加而成;因此,不论回线是何形状,只要将其分解为水平电偶极子,就可利用水平电偶极子的垂直磁场求取任意形状回线的全区视电阻率.
关键词 层状介质 任意形状回线源 全区视电阻率
下载PDF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岩浆作用的深部过程 被引量:60
14
作者 吴才来 董树文 +8 位作者 国和平 郭祥炎 高前明 刘良根 陈其龙 雷敏 WOODENJ L MAZADAB FK MATTINSON C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01-1812,共12页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白茫山辉石二长闪长岩、鸡冠山和大团山石英二长闪长岩以及胡村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38.21±0.82Ma、139.9±1.1Ma、139.3±1.2Ma 和140.9±1.2Ma。岩浆...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白茫山辉石二长闪长岩、鸡冠山和大团山石英二长闪长岩以及胡村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38.21±0.82Ma、139.9±1.1Ma、139.3±1.2Ma 和140.9±1.2Ma。岩浆侵位顺序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根据锆石 SHRIMP U-Pb 年龄变化范围,推测该区岩浆活动持续的时间约为15Ma,且岩浆属脉动式多次侵位,后期岩浆侵位的热使早期岩体中已结晶的锆石发生熔解、重结晶,形成新的锆石。地下深部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多级岩浆房,使得本区的莫霍面界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狮子山 铜陵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兼论东秦岭-大别山中生代钼成矿作用期次划分 被引量:57
15
作者 黄凡 王登红 +3 位作者 陆三明 陈毓川 王波华 李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9-1057,共19页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精确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12.2±1.7)^(113.9±1.7)Ma,加权平均年龄为(1...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精确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12.2±1.7)^(113.9±1.7)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3.18±0.54)Ma,MSWD=0.39;等时线年龄为(113.21±0.53)Ma,MSWD=0.64,表明沙坪沟钼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结合区域上已有的岩体高精度年代学数据、矿床辉钼矿Re-Os年代学数据和钼矿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将东秦岭-大别山中生代钼成矿作用划分为2期4个阶段:印支期(260~205Ma)和燕山期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48~138 Ma),早白垩世中期(135~119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16~105Ma),其中,以燕山期钼成矿作用最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钼成矿作用 沙坪沟钼矿 东秦岭-大别山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57
16
作者 张怀东 史东方 +1 位作者 郝越进 王波华 《安徽地质》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初步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勘查工作成果,对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体)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石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对矿床的成因以及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方向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 金寨县沙坪沟 斑岩型钼矿 围岩蚀变 找矿标志
下载PDF
铜陵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锆石SHRIMP定年 被引量:55
17
作者 吴才来 高前明 +5 位作者 国和平 郭祥炎 刘良根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30-2652,共23页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包括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包括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中含有富云母包体和微粒闪长质包体以及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与区内的...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包括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包括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中含有富云母包体和微粒闪长质包体以及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与区内的铜(金)矿化关系密切;橄榄安粗岩系列岩体中含多种深源堆积岩包体,与金(铜)、银、铅、锌等矿化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石英二长闪长岩为140Ma左右,花岗闪长岩为142~146Ma,辉长闪长岩为143Ma,辉石二长闪长岩为138~142Ma,二长岩为143Ma,可见两个系列侵入岩的年龄既有一定的差别,也有一些重叠。岩石地球化学及包体岩石学研究表明,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可能为幔源碱性玄武质岩浆分异后形成,高钾钙性系列岩石可能为分异的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高钾钙碱性和橄榄安粗岩系列 侵入岩 成因 铜陵
下载PDF
初论安徽沿江地区成矿系统的深部构造-岩浆控制 被引量:46
18
作者 吴言昌 曹奋扬 常印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85-296,共12页
深部构造岩浆作用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沿江地区成矿系统的控制表现为:(1)地幔隆起带与成矿系统的总体地质背景的演变密切相关;(2)源于地幔隆起带不同部位(幔脊与幔坡)的原始岩浆,其生成方式和物质组成不尽相同,它们分别... 深部构造岩浆作用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沿江地区成矿系统的控制表现为:(1)地幔隆起带与成矿系统的总体地质背景的演变密切相关;(2)源于地幔隆起带不同部位(幔脊与幔坡)的原始岩浆,其生成方式和物质组成不尽相同,它们分别产生相应的不同岩浆岩系列和成矿亚带;(3)不同深度的构造岩浆房组成中心式网格式环带式“三层结构”,是控制区内不同岩浆岩系列及有关矿床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4)源于地幔隆起带脊部的碱性玄武岩浆,由于与下地壳物质发生的AFC作用强度不同,形成了高钾钙碱性岩浆和橄榄安粗岩浆,分别与铜、金成矿亚系统和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地幔隆起带 深部构造 岩浆房 成矿带
下载PDF
郯庐断裂南段研究进展与断裂性质讨论 被引量:44
19
作者 汤加富 李怀坤 娄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6-436,共11页
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资料,就郯庐断裂带是否南延与消失的原因,其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截形成的假位错效应,以及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等作了新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郯庐断裂带是否为巨大的左行平移断层或转... 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资料,就郯庐断裂带是否南延与消失的原因,其与大别-苏鲁造山带交截形成的假位错效应,以及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等作了新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郯庐断裂带是否为巨大的左行平移断层或转换断层。认为郯庐断裂带可能是在“古郯庐带“的基础上于早侏罗世重新活动、白垩纪强烈活动的地堑型枢纽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左行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 地堑型枢纽断裂带
下载PDF
关于岩浆矽卡岩问题 被引量:41
20
作者 吴言昌 常印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1-301,共11页
岩浆矽卡岩是矽卡岩浆沿构造裂隙贯入结晶的产物,其矿物组成以钙硅酸盐为主体,特征性矿物为碱长石、方解石以及硬石膏;主要矿物晶体中含硅酸盐熔体和硅酸盐熔体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岩石类型为过渡性矽卡岩和矽卡岩伟晶岩。岩浆矽卡岩... 岩浆矽卡岩是矽卡岩浆沿构造裂隙贯入结晶的产物,其矿物组成以钙硅酸盐为主体,特征性矿物为碱长石、方解石以及硬石膏;主要矿物晶体中含硅酸盐熔体和硅酸盐熔体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岩石类型为过渡性矽卡岩和矽卡岩伟晶岩。岩浆矽卡岩和与之共生的富碱侵入岩具共轭、互补关系;两者有共同的来源,都是深部(高位岩浆房中)富碱中酸性岩浆在同化混染了部分钙质岩石后,经去气、脱硅和液态不混溶分离作用所生成的两种不同性质和特征的岩浆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矽卡岩 液态不混溶 分离作用 矽卡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