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同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麻痹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鲍秀霞 黄娟娟 +1 位作者 丰浩荣 王祥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使用相同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对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右上肢骨折术后取内固定装置术的患者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龄18~65岁,ASA I或II级。...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使用相同浓度不同容量罗哌卡因对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右上肢骨折术后取内固定装置术的患者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龄18~65岁,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两组:0.375%罗哌卡因20ml组(A组)和0.375%罗哌卡因30ml(B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记录臂丛各主要神经根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M型超声测量阻滞前、阻滞后30min时两组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膈肌移动度,通过观察膈肌移动度的变化来反映膈肌麻痹情况,并计算膈肌麻痹率。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阻滞后30min A组和B组分别有12例(33.3%)和22例(61.1%)患者出现膈肌麻痹,B组膈肌麻痹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20 ml与30ml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均可达到理想的臂丛阻滞效果,0.375%罗哌卡因20 ml引起膈肌麻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膈肌麻痹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两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对膈肌麻痹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钱玉莹 黄娟娟 +2 位作者 丰浩荣 安小凤 王祥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和喙突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麻痹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右手或右前臂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5岁,体重50~80kg,BMI 18~28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肋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和喙突旁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麻痹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右手或右前臂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65岁,体重50~80kg,BMI 18~28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肋锁组(C组)和喙突组(P组),每组30例。C组行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0.375%罗哌卡因30ml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P组行超声引导下喙突旁0.375%罗哌卡因30ml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包括Horner综合征、损伤血管、局麻药中毒、气胸、呼吸困难、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采用M型超声分别对平静呼吸和深呼吸状态下阻滞前、阻滞后30min的膈肌移动度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C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P组(P<0.05)。两组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后30min深呼吸测量下C组膈肌部分麻痹率明显高于P组(43.3%vs 13.3%,P<0.05)。平静呼吸下C组与P组膈肌麻痹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出现Horner’s综合征、损伤血管、局麻药中毒、气胸、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入路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较喙突旁入路起效时间短,但更易引起膈肌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膈肌 罗哌卡因
下载PDF
单纯手术与手术结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国涛 杨雷 +3 位作者 方良勤 谭俊铭 邱一华 谢静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7期724-726,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手术与手术加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6-01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60例,行单纯手术治疗24例(对照组),手术结合抗风湿药物治疗36例(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2 d、末次随... 目的比较单纯手术与手术加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6-01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60例,行单纯手术治疗24例(对照组),手术结合抗风湿药物治疗36例(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2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Ranawat分级。结果 60例均获得3~70(27.4±8.8)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2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Ranawa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症状改善,而手术结合抗风湿药物治疗具有更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上颈椎 寰枢椎融合 枕颈融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拔管困难2例
4
作者 钱玉莹 王祥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5期649-649,共1页
气管拔管过程是全身麻醉的重要结尾阶段,它并不仅仅是插管过程的逆转,拔管条件往往不如麻醉开始时有利,而是从受控到不受控制的情况的转变[1]。现将2例拔管困难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例1患者,女,56岁,ASAⅡ级,因重物压伤致骨盆骨折,经... 气管拔管过程是全身麻醉的重要结尾阶段,它并不仅仅是插管过程的逆转,拔管条件往往不如麻醉开始时有利,而是从受控到不受控制的情况的转变[1]。现将2例拔管困难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例1患者,女,56岁,ASAⅡ级,因重物压伤致骨盆骨折,经后入路行右髋髂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室血压140/96mmHg(1mmHg=0.133kPa),心率105次/min,呼吸16次/min,血氧饱和度98%。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拔管困难 高频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