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39
1
作者 冷希圣 韦军民 +14 位作者 刘连新 江志伟 吴育连 何裕隆 陈孝平 陈亚进 苗毅 荚卫东 洪德飞 唐健雄 梁存河 彭志海 彭林 窦科峰 楼文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一、前言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出现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也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疼痛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它保护着机体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同时给机体带来痛苦,影响患... 一、前言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出现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也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疼痛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它保护着机体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同时给机体带来痛苦,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外科围手术期 专家 组织损伤 手术刺激 急性疼痛 紧急处理 机体
原文传递
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周红 英卫东 +3 位作者 乔晓斐 刘凤平 陈璐 胡传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90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多模式预防性镇痛组麻...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90例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多模式预防性镇痛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关腹前用0.375%的罗哌卡因150 mg联合5 mg地塞米松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做此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携带自控式静脉镇痛泵,术后前3 d静脉滴注40 mg帕瑞昔布钠,每日两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下床活动超过6h的病例数、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构成比或率的比较用Pearsonχ^2检验;两组间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体重指数、ASA分级、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模式预防性镇痛组术后1、2、3 d VAS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3.0±0.8比4.6±1.1,t=7.814,P<0.01;术后2 d:2.2±1.0比3.6±1.2,t=5.825,P<0.01;术后3 d:1.6±0.8比2.4±1.2,t=3.894,P<0.01);多模式预防性镇痛组术后1、2、3 d每日下床活动时间超过6 h的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10例比0例,χ^2=11.250,P<0.01;术后2 d:21例比5例,χ^2=13.846,P<0.01;术后3 d:28例比17例,χ^2=5.378,P =0.020);多模式预防性镇痛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2±7.3)h比(36.4±7.0)h,t=4.115,P<0.01;(50.9±5.2)h比(60.7±7.3)h,t=7.346,P<0.01;(6.2±0.8)d比(9.6±1.1)d,t=16.615,P<0.01]。结论多模式预防性镇痛能够有效减轻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多模式预防性镇痛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3
作者 骆鹏飞 荚卫东 +5 位作者 许戈良 马金良 李光耀 陈亚 余继海 刘文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总结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策略提供参考。方法9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此研究,按其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总结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策略提供参考。方法9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此研究,按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n=45)、对照组(C组,n=45)。比较2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48h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肠道通气时间、病死率、再人院率。结果与C组相比,ERAS组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短(t=4.003,P=0.000),术后LOS短(t=3.090,P=0.003),住院费用低(t=2.281,P=0.02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χ2=4.286,P=0.038)。ERAS组术后24h、48hNRS评分低于C组(t=2.851,3.890,P=0.005,0.000),下床活动时间早于C组(χ2=21.485,P=0.000),肠道通气时间早于C组(t=2.390,P=0.019)。2组患者病死率及再人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加快患者术后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综合保温措施在肝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陈荣珠 王桂红 +2 位作者 荚卫东 宇静 杜李兵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肝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保温措施;和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苏醒期寒战、躁动...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肝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保温措施;和观察组30例,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苏醒期寒战、躁动发生情况、术后咳嗽、发热发生率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在肝实质离断后和苏醒期体温分别为(36.0±0.43)℃和(36.1±0.37)℃,对照组分别为(35.7±0.33)℃和(35.8±0.20)℃,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期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3.3%,对照组分别为40.0%和36.7%,观察组术后咳嗽和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0.0%,对照组分别为36.7%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26.8±3.6)h,对照组是(41.2±4.4)h,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8.1±1.8)d,对照组是(10.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温措施能有效维持肝癌患者术中正常体温,减少苏醒期寒战、躁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肝癌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综合保温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肝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伟娜 荚卫东 +3 位作者 宋瑰琦 黄家丽 乔晓斐 肖锦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56-3260,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科住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痛病...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肝癌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科住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痛病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夜间睡眠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控制满意度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2±0.41)、(1.83±0.52)、(9.74±1.42)d,均低于对照组的(3.01±0.62)、(2.72±0.81)、(12.83±2.92)d(P<0.05),而夜间睡眠时长则较对照组延长〔(7.4±0.8)h与(5.7±0.7)h,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4%(12/97),与对照组的17.6%(15/85)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对疼痛控制不满意6例(6.2%),满意61例(62.9%),非常满意30例(30.9%);对照组对疼痛控制不满意42例(49.4%),满意38例(44.7%),非常满意5例(5.9%),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肝癌围术期的应用不仅缩短了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了术后夜间睡眠时长,还提高了患者对住院期间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有效改善了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无痛病房
下载PDF
应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原发性肝癌53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许戈良 荚卫东 +5 位作者 李建生 马金良 刘文斌 葛勇胜 余继海 王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24-1828,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8/2009-11行肝切除的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细肝切除术(精细肝切除组)53例,传统肝切除术(传统肝切除组)7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评价应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8/2009-11行肝切除的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细肝切除术(精细肝切除组)53例,传统肝切除术(传统肝切除组)7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切缘癌残留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精细肝切除组与传统肝切除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233.2min±90.2minvs138.4min±42.0min,P<0.05),术中出血量和输血例数、住院费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切缘癌残留率低(1.9%vs13.9%,P<0.05),住院时间短(12.2d±2.1dvs14.7d±3.5d,P<0.05),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54.8U/L±127.4U/Lvs714.6U/L±216.4U/L,P<0.05)、总胆红素水平低(25.3μmol/L±8.0μmol/Lvs33.0μmol/L±10.0μmol/L,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9.4%vs23.6%,P<0.05).34例随访1年以上,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低(8.3%vs40.9%,P<0.05),1年生存率未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相比传统的肝切除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精细肝脏外科 精细肝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文斌 葛勇胜 +3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荚卫东 马金良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2例肝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19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2例肝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19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肝功能及肝囊肿复发率差异。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4)、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P=0.002)、住院时间短(P=0.036);而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总胆红素以及住院费用均无明显差别。术后27例获得随访,随访率84.4%(27/32),随访2~38个月,平均16个月,两种手术方式的肝囊肿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应成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囊肿 开窗术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松平 李建生 +3 位作者 马金良 荚卫东 葛勇胜 余继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169-217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引进3D虚拟手术规划系统(IQQA-Liver),可临床应用于精准肝切除.本研究分别收集并统计了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前手术临床资料53例,应用后临床资料3...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引进3D虚拟手术规划系统(IQQA-Liver),可临床应用于精准肝切除.本研究分别收集并统计了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前手术临床资料53例,应用后临床资料39例,作为A、B两组.A组的手术是医院在引进三维重建技术之前实施的,手术设计、规划和具体实施是基于传统的二维影像资料.本研究统计和分析了A组术中、术后情况诸如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并与B组相关数据比较;B组分别应用二维和三维方法测量肝脏总体积、预切除体积等,并根据三维重建技术术前评估得出的切除方式进行手术.结果:(1)根据对A、B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分析,B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少于A组,但无明显差异,说明实施三维重建技术行精准肝切除术至少不会比二维术前规划结果差;(2)B组二维计算的切除肝体积和三维计算的数据无显著差异(t=1.985,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实现精准肝切除术确定性、预见性和可控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原发性肝癌 精准肝切除
下载PDF
精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 被引量:18
9
作者 荚卫东 刘文斌 许戈良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总结精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年8月-2011年10月行精细肝切除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精细肝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19... 目的总结精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8年8月-2011年10月行精细肝切除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进行总结。结果精细肝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其中胸腔积液7例,肺部感染3例,腹腔继发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腹腔脓肿1例,肝功能衰竭1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1例。结论精细肝切除因其术前精确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精良管理,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亚 荚卫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血管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9例肝血管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n=146)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血管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9例肝血管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n=146)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组(n=143),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3、5 d胆红素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和48 h时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情况和肠道通气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再入院率。结果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组相比,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的术后出院时间及肠道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更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24 h和48 h时的NRS评分更低(P<0.05),术后第1 d下床活动患者比率更高(P<0.05),而术后1、3、5 d的胆红素水平及再入院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及安全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肝血管瘤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余继海 荚卫东 +4 位作者 马金良 李建生 许戈良 葛勇胜 王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58,365,共3页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23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3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时间、肝脏功...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肝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23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3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排气时间、肝脏功能变化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患者较传统治疗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3天和第5天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肝癌切除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有利病人术后器官功能的康复,又可以减少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中/长链脂肪乳在肝癌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径 荚卫东 +5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马金良 葛勇胜 黄家丽 刘文斌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51-1052,共2页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治疗在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探讨两种不同结构中/长链脂肪乳在肝癌合并肝硬化行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中对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术后营养支持 长链脂肪乳 临床应用 肝切除 肝癌 结构 肝硬化患者 围手术期管理
原文传递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国岩 英卫东 +4 位作者 许戈良 马金良 葛勇胜 李建生 余继海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0-53,共4页
肝脏手术中为控制出血常需要阻断肝脏血管,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肝脏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南许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人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效地防治缺... 肝脏手术中为控制出血常需要阻断肝脏血管,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肝脏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南许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人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有效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措施也取得了进展,肝脏手术预后得到改善。本文就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防治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中吲哚青绿排泄试验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苏昭然 荚卫东 +4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马金良 葛勇胜 余继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8-620,共3页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世界第三位的癌症死亡原因,位列我国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HCC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HCC患者大多合并有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十分常见。
关键词 肝功能不全 临床研究 排泄试验 吲哚青绿 肝切除术 术后 CARCINOMA 预测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硕 余继海 许戈良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为特点,其发病机制复杂,个体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目前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来评判临床各种治疗方式的...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各种原因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以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为特点,其发病机制复杂,个体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目前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来评判临床各种治疗方式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先芬 荚卫东 +4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马金良 葛勇胜 余继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1-1134,共4页
选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断流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1~7 d行常规肠外营养(PN),研究组在常规PN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营养状况、肝功能、免疫指标及术后并... 选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断流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1~7 d行常规肠外营养(PN),研究组在常规PN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营养状况、肝功能、免疫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体重、上臂围、蛋白质、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和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行添加Ala-Gln的PN较常规PN更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丙氨酰-谷氨酰胺
下载PDF
CTA对选择性断流术前后门静脉系统状态及对手术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殷照才 许戈良 +5 位作者 马金良 荚卫东 李建生 余继海 邓克学 丁作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CTA技术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及选择性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门静脉系统CTA、食管内镜及临床疗效。结果资料完整的2... 目的探讨CTA技术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及选择性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门静脉系统CTA、食管内镜及临床疗效。结果资料完整的21例患者中,术前CTA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及冠状静脉主干宽度分别为(18.51±3.15)mm,(15.06±4.65)mm,(7.44±3.58)mm;术后3个月分别为(13.75±1.84)mm,(6.73±2.60)mm,(4.77±2.43)mm;术后血管管径均较术前明显变细(P=0.000)。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轻度5例(23.8%),中度11例(52.4%),重度5例(23.8%);术后3个月轻度13例(61.9%),中度5例(23.8%),重度3例(14.3%);术后静脉曲张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43)。术前腹水10例(47.6%),上消化道出血15例(71.4%),术后3个月无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术前、术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技术能客观、及时、准确地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对手术疗效和出血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高血压 选择性断流术 门静脉系统 多排螺旋CT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前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家仲 荚卫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2-779,共8页
背景与目的:术前有效预测微血管侵犯(MVI)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决策、术后辅助治疗和全面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本研究探讨HCC合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7... 背景与目的:术前有效预测微血管侵犯(MVI)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决策、术后辅助治疗和全面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本研究探讨HCC合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1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535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模型组(433例),验证组(102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术前HCC的MV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用验证组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采用一致性指数、较正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列线图的预测价值。结果:模型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LR>2.282(OR=1.864,95%CI=1.1842.933)、GGT>60 IU/L(OR=2.554,95%CI=1.6314.001)、lg AFP(OR=1.455,95%CI=1.211.75)、肿瘤大小(OR=1.177,95%CI=1.0841.277)、无完整假包膜(OR=2.019,95%CI=1.2863.171)是术前预测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为分别为0.785(95%CI=0.7420.828)、0.824(95%CI=0.7370.91)。模型与校准预测曲线贴合良好,通过Youden指数计算出列线图的最佳临界值为103分,临界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模型组分别为86%、61%、67%和82%,在验证组中分别为82%、56%、53%和83%。结论:NLR>2.282、GGT>60 IU/L、lg AFP、肿瘤大小、无完整假包膜是HCC发生MVI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MVI效能良好,可直观的分析术前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发生风险,甄别出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侵润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缺氧对肝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文斌 许戈良 +7 位作者 荚卫东 李建生 马金良 葛勇胜 任维华 余继海 王伟 胡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3294-3300,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肝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基质胶Matrigel三维培养体系,观察高转移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在常氧(常氧组)和缺氧(缺氧组)条件下形成VM的差异;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 目的:研究缺氧对肝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基质胶Matrigel三维培养体系,观察高转移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在常氧(常氧组)和缺氧(缺氧组)条件下形成VM的差异;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MMP-9的表达.选择151例肝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M是否存在及HIF-1α、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三维培养48h,缺氧组能形成基质型VM或管形VM,而常氧组不形成基质型VM或形成较短的管形VM.缺氧组HIF-1α、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常氧组高(mRNA:0.70±0.05vs0.51±0.10,P=0.03;0.90±0.09vs0.67±0.09,P=0.013;0.64±0.10vs0.42±0.07,P=0.01;蛋白:0.52±0.09vs0.41±0.09,P=0.035;0.63±0.11vs0.50±0.11,P=0.023;0.50±0.14vs0.38±0.09,P=0.008).15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31例存在VM,存在VM的标本HIF-1α、MMP-2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综合得分较不存在VM的标本高(4.5±1.6vs3.4±1.7,P=0.001;4.5±1.6vs3.4±1.7,P=0.030;3.9±1.9vs2.9±1.8,P=0.007).结论:缺氧能促进肝癌VM的形成,诱导HIF-1α、MMP-2和MMP-9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拟态 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癌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戈良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正常肝脏的血流量为800~1 200 ml/min,肝脏接受血量约为心输出量的25%,其中门静脉供血约占75%,肝动脉约占25%。肝脏所需氧量动脉供给占50%以上,但肝脏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原发性肝癌(肝癌)往往会引起肝脏双重供血及肝静脉... 正常肝脏的血流量为800~1 200 ml/min,肝脏接受血量约为心输出量的25%,其中门静脉供血约占75%,肝动脉约占25%。肝脏所需氧量动脉供给占50%以上,但肝脏会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原发性肝癌(肝癌)往往会引起肝脏双重供血及肝静脉回流异常,导致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肝动脉和门静脉局部血管重构及其血流流场变化[1]。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肿瘤的发展和恶化又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相互作用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等。本文对肝癌血供改变及其对临床诊治预后意义进行初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流动力学 门静脉 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