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钱菊云 方长太 +2 位作者 吴立新 杨燕 张平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且血小板<100×10^9/L、凝血功能正常的4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病人采用可撕裂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钝性扩皮置管,观察组23例... 目的:探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且血小板<100×10^9/L、凝血功能正常的4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病人采用可撕裂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钝性扩皮置管,观察组23例病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扩皮技术置管。比较2组一次送鞘成功率、置管后第1、3、5天穿刺部位疼痛程度以及置管后24 h出血量和7 d内维护次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95.65%(22/23),对照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85.71%(1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置管后24 h穿刺点渗血纱布层数及置管后7 d内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和P<0.01)。结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可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量及导管维护次数,减轻疼痛与紧张,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钝性分离 血小板减少 渗血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lCC置管相较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钱菊云 吴立新 +1 位作者 宣元芳 程惠芳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输液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CVC或外周静...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输液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穿刺点渗血、静脉炎、血栓、感染)、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96.00%,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 8,8.389 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比对照组低(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 8,P<0.05);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3.1±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5.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7 5,P<0.05)。结论对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l 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相对于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优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 CVC 超声引导 应用效果 改良塞丁格技术
下载PDF
不同亚型DLBCL患者bcl-2表达对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严红 姚福生 +1 位作者 梁虹 赵海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对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DLBCL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60例、免疫化疗组36例(利妥昔单抗+化疗),再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型...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对利妥昔单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DLBCL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60例、免疫化疗组36例(利妥昔单抗+化疗),再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型)与非生发中心型(N-GCB型)、bcl-2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亚组,分析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免疫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77.78%)高于化疗组(6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化疗组GCB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N-GCB患者长,也比化疗组GCB和N-GCB患者长(均P<0.05);免疫化疗组N-GCB、化疗组GCB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化疗组N-GCB患者长(均P<0.05)。免疫化疗组bcl-2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bcl-2阳性患者长,也比化疗组bcl-2阳性与阴性患者长(均P<0.05);化疗组中bcl-2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bcl-2阳性患者长(P<0.05),也比免疫化疗组bcl-2阳性患者长(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DLBCL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尤其提高N-GCB患者、bcl-2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利妥昔单抗 预后
下载PDF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早期白血病清除速度与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海军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404-405,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诱导治疗第2、4、6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数量,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0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初诊时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特征,...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诱导治疗第2、4、6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数量,探讨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的30例初发AM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初诊时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诱导治疗第2、4、6天外周血残存的白血病数量。结果9例于化疗第2天外周血残留白细胞数量(MRD)低于0.01%;16例于化疗第4天外周血MRD低于0.01%;5例在化疗第6天外周血MRD仍高于0.01%。随访时间2~26个月,第2天外周血MRD水平较低组均早期达CR,至随访结束无1例复发;而第6天外周血MRD水平较高组经一次诱导达CR者仅1例,4例经多次诱导均未达CR,至随访结束,5例均于6个月内复发。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量能较好预测患者的CR率与长期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残存白血病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细胞周期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疗效的前瞻性分析
5
作者 詹扬 王丽红 +6 位作者 钟龙 陆佳 徐海涛 杨达天 陈丹桂 陈非 姚福生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周期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化疗前中高危MDS患者细胞周期;应用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进行16周的化疗,根据IWG疗效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之后,1...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周期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化疗前中高危MDS患者细胞周期;应用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进行16周的化疗,根据IWG疗效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之后,17例患者病情稳定(SD),10例患者病情恶化(PD)。SD组的G0/G1期的比例为(96.349±6.535)%,PD组的G0/G1期的比例为(97.490±1.861)%,P值为0.58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期,SD组的比例为(3.332±5.895)%,PD组为(2.335±1.90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2/M期,SD组的比例为(0.318±0.716)%,PD组为(0.155±0.2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周期与地西他滨化疗疗效之间没有相关性,不能作为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地西他滨 化疗疗效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