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干预措施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婷婷 杨顺银 刘正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究多元干预措施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器械性压力性损伤(DRP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入住六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气管插管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多元干预措施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器械性压力性损伤(DRP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入住六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气管插管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元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DRPI发生率差异,并进行DRPI发生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DR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压力损伤分期Ⅰ、Ⅱ、Ⅲ期低于对照组,两组DRPI发生部位、DRPI发生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固定器种类、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潮湿、移动力、摩擦力/剪切力均为ICU气管插管患者DRPI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多元干预措施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可有效降低DRPI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气管插管 多元干预措施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影响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干预措施
2
作者 高原 陈进参 +2 位作者 袁宏兵 陶海英 李晶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44-49,共6页
目的构建可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的Nomogram模型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ICU采用丙戊酸钠防治癫痫并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记录患者的临... 目的构建可预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的Nomogram模型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ICU采用丙戊酸钠防治癫痫并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整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导致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67例患者共完成93例次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其中不达标的共45例次,占48.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管注入给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日均给药剂量为保护因素,以这4项独立影响因素为预测因子构建了ICU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的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一致性指数达0.959,内部验证结果也显示模型预测值与观察值基本一致,表明Nomogram模型具有优秀的区分度和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风险阈值在6.8%~94.0%区间时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依据上述研究结果经探讨最终形成1项改进胃管注入丙戊酸钠护理操作流程及医药护协作干预措施。结论本研究构建了能够预测ICU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不达标风险的Nomogram模型,并据此形成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丙戊酸 血药浓度 Nomogram模型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ICU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程家浩 刘正东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ICU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发病72 h内收住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ICU的117例SAP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转入时血脂、血糖、...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ICU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发病72 h内收住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ICU的117例SAP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转入时血脂、血糖、血小板、D-二聚体以及ICU期间是否发生腹腔内高压(IAH)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根据其在ICU期间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117例患者中共有33例(28.2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4例未发生血栓。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入院时BMI,血脂,D-二聚体水平,以及ICU期间发生IAH,股静脉置管,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IAH,SOFA评分为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5,95%CI:1.040~1.739,P=0.024;OR=5.440,95%CI:1.444~20.497,P=0.012;OR=1.718,95%CI:1.176~2.510,P=0.005)。ROC曲线显示3项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1(P<0.001),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84.52%。结论:高体重指数、腹腔内高压、高SOFA评分是SAP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在这种严重炎症性疾病背景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可能是不充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内高压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