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B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汤俊峰 凤晓翔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B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3—2021-06诊治的78例儿童GartlandⅡB型和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38例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固...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单纯石膏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B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3—2021-06诊治的78例儿童GartlandⅡB型和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38例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A组),40例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单纯石膏外固定(B组)。比较两组骨折复位固定时间、X线透视次数、治疗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以及骨折闭合复位即刻、治疗后3个月Baumann角。结果7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5(3~12)个月。B组骨折复位固定时间较A组短,X线透视次数较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出现针道感染,换药后痊愈。B组3例出现肘内翻畸形,二期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B组治疗后3个月Baumann角较骨折闭合复位即刻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3个月Baumann角小于B组,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单纯石膏外固定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B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适应证更广,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更满意,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ⅡB型和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 经皮固定 石膏固定 儿童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入路肩胛下肌松解在肩周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丽娟 刘文杰 汪道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0期61-64,75,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入路松解肩胛下肌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8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喙突平面入路,n=21)和B组(腋窝下侧方入路,n=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入路松解肩胛下肌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8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喙突平面入路,n=21)和B组(腋窝下侧方入路,n=17)。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肩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结果 治疗后2周、4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内旋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CMS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4周、3个月,B组患者的CMS均显著高于同期A组,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同期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B组患者的内旋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患者注射后出现区域疼痛1例,无注射点出血;B组患者注射后出现区域疼痛1例,注射点出血2例。结论 与喙突平面入路相比,腋窝下侧方入路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肩胛下肌 超声引导下注射 筋膜松解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汤俊峰 凤晓翔 +2 位作者 孙良业 龚保军 高庆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2-12诊治的64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所有患者按标准化常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进行手术,所用椎间融合器均为同一厂家产品。术后第一次复查腰椎正侧...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2-12诊治的64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所有患者按标准化常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进行手术,所用椎间融合器均为同一厂家产品。术后第一次复查腰椎正侧位片发现以下任意一点即可判定为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1)腰椎侧位X线片上椎间融合器前端超出椎体前缘;(2)后端距离椎体后缘<3 mm;(3)椎间融合器上下端突破终板进入椎体内;(4)腰椎正位片显示椎间融合器位于椎间隙外1/3。结果 6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5个月。发生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55例,占8.5%。根据椎间融合器位置情况分为良好组(593例)与不良组(55例)。两组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椎间融合器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不良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良好组与不良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诊断、接受手术年度、腰椎前凸角、椎间隙形状和高度、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数、椎间融合器型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良好组与不良组在骨质疏松、既往微创手术史、椎间隙角度变化值、椎间隙滑移距离、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椎间隙角度变化、椎间隙滑移距离及手术方式是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动力位片椎间隙角度变化大和滑移距离长、手术方式均是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在手术中必要时需反复C型臂X线机透视以尽量避免椎间融合器位置不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孝峰 龚保军 +2 位作者 郑权 凤晓翔 孙良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 观察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12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标记桡骨颈... 目的 观察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1-12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标记桡骨颈骨折处,于后外侧将直径2.0 mm或2.5 mm克氏针置入骨折断端并找到桡骨头的位置,采用杠杆原理进行撬拨复位,同时用拇指将移位的桡骨头向内侧推辅助复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于桡骨远端骨骺近端桡背侧开口,将弹性髓内钉逆行置入桡骨至骨折端,旋转髓内钉确认钉尖向外,缓慢推进穿过骨折端进入桡骨头骺板,不进入关节腔。结果 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étaizeau放射学标准评估:优19例,良2例。术后骨折端成角0°~16°,平均5.2°。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2个月。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或肌腱损伤、弹性髓内钉钉尾激惹、骨骺早闭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所有患儿患侧肘关节的屈曲、伸直、旋前、旋后活动度恢复满意,与健侧肘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 经皮克氏针 闭合复位 弹性髓内钉 儿童
原文传递
前外侧入路与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道德 史俊杰 +3 位作者 王波 李品 杨良军 邵松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评估前外侧入路与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3诊治的33例Pilon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进行跟骨牵引,13例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后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跟骨... 目的评估前外侧入路与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2-03诊治的33例Pilon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进行跟骨牵引,13例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后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跟骨牵引,皮肤褶皱出现后手术。1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15例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1个月,平均45个月。2例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其中前外侧入路手术1例(换药后愈合),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1例(清创后植皮)。前外侧入路手术1例出现腓浅神经损伤症状,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时予以松解,症状好转。3例(前外侧入路手术1例,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2例)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未进行特殊治疗。33例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32周,平均19.5周。前外侧入路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优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优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主要用于治疗合并腓骨骨折的外翻型Pilon骨折,胫骨骨折角<90°,主要涉及胫骨远端外侧柱,而且切口走行区皮肤未损伤。对于合并内踝骨折、内侧柱粉碎、内侧肩部压缩存在内翻畸形的Pilon骨折,需要采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前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腓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骨科护士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莉 金梅 张继如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821-823,共3页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的认知情况,为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2月对六安市某三甲医院14名在骨科工作5年及以上且护理过10...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的认知情况,为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2月对六安市某三甲医院14名在骨科工作5年及以上且护理过100例以上THA患者的护理人员就初次行THA的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的认知(居家防跌倒的重要性、居家防跌倒实施中的障碍因素及骨科护士在居家防跌倒中的作用)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提炼主题。结果14名受访对象对初次行THA的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的重要性予以肯定,其中8名认为实施中存在困难;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健康指导不到位,患者存在跌倒恐惧心理,患者个人文化素质、认知、依从性及自身体质差,患者家庭经济能力差,家庭成员支持关心不足,社区医护人员不能发挥对初次行THA患者管理的作用等;14名受访者认为护士承担了教育者、执行者、督导者作用。结论骨科护士对初次行THA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重要性的认知是肯定的,但是认为实施过程中存在多种客观障碍因素;骨科护士在初次行THA患者术后居家防跌倒工作中承担了教育者、执行者、督导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 髋关节置换术 居家防跌倒 质性研究 访谈 居家护理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道德 常谦 +3 位作者 王波 李品 杨良军 孙良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6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0-04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3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胫后动脉体表投影为轴线设计皮瓣,创面近端至旋转点为小桨,创面远...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0-04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3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胫后动脉体表投影为轴线设计皮瓣,创面近端至旋转点为小桨,创面远端至旋转点距离增加1.0 cm为大桨,大桨宽度较创面增加0.5~1.0 cm。术中切开皮瓣前缘寻找穿支血管,以寻得的穿支为蒂重新设计皮瓣,游离皮瓣仅保留穿支血管蒂部,确认皮瓣血运良好后将皮瓣旋转后与受区缝合。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24)个月。皮瓣一期成活28例。1例术后第2天出现静脉危象,皮瓣严重淤血,急诊手术探查并吻合一条皮下静脉后危象解除,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面积3 cm×2 cm),经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时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无臃肿,皮瓣弹性良好,皮瓣供区亦无明显功能障碍,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足踝部中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具有穿支恒定、设计简单、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皮瓣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原文传递
平卧位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8
8
作者 丁旗 汪昌林 +3 位作者 王鹏飞 左传宏 谢威 孙良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平卧体位无牵引床下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3月间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平卧体位无牵引床下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3月间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24例;年龄43~92岁,平均67.4岁;左侧18例,右侧27例;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7例,Ⅲ型17例,Ⅳ型16例,Ⅴ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6 d。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45例患者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52.6 min;术中出血量40~110 ml,平均68.7 ml;住院时间6~11 d,平均8.4 d;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7个月。2例患者内固定失败,43例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2例术后随访内固定切出,行翻修髋关节置换术;1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抗炎、换药治疗痊愈;并发症发生率8.9%(4/45)。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56~95(81.30±8.40)分,其中优15例,良26例,可2例,差2例。结论:平卧体位,无牵引床下进行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闭合复位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侧隐窝狭窄型和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LD手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汪昌林 司祝兵 +1 位作者 左传宏 丁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侧隐窝狭窄型和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侧隐窝狭窄型或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共60例,根据椎间孔镜...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侧隐窝狭窄型和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侧隐窝狭窄型或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共60例,根据椎间孔镜下的患者腰椎间盘结构,其中侧隐窝狭窄型28例(A组),钙化型32例(B组)。患者均接受PELD手术治疗,比较两种类型患者接受PELD手术治疗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腰部功能变化情况、腰部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B组优良率为90.63%,高于B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100.82±21.44)min vs.(93.49±18.75)min、(5.12±1.05)d vs.(5.51±1.21)d、(15.62±5.73)m L vs.(16.71±5.45)m 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指数、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组ODI指数、VAS评分为(14.09±5.43)分、(1.43±0.43)分,明显低于A组[(21.24±8.25)分、(1.94±0.46)分],B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3.37±8.52)分,高于A组[(74.25±7.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术对于侧隐窝狭窄型和钙化型LDH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对于钙化型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侧隐窝狭窄型,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脊柱 椎间孔镜 骨科
下载PDF
后内侧切口T形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被引量:7
10
作者 窦强兵 孙良业 +4 位作者 凤晓翔 王启伟 高庆 龚保军 汤俊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切口T形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6年11月共收治23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7例为单纯后内侧骨折,16例为合并后内侧骨折的平台双髁骨折患者。对内侧平台骨折均采用后内侧切口... [目的]探讨后内侧切口T形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6年11月共收治23例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7例为单纯后内侧骨折,16例为合并后内侧骨折的平台双髁骨折患者。对内侧平台骨折均采用后内侧切口显露,3.5 mm系统或4.5 mm系统T形钢板固定,合并外侧平台骨折的患者另取前外侧切口显露,双钢板固定。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发生。术后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8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78%。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100°~130°,HSS评分65~96分,优9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83%。[结论]胫骨后内侧切口结合T形钢板能较好的复位固定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后内侧切口 T形钢板
原文传递
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敏 张继如 +1 位作者 陈燕 郑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汉化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并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对英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试、预调查访谈,确定中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 目的汉化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并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对英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试、预调查访谈,确定中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以检验中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的信效度。采用临界比值法进行条目筛选;采用内容效度指数、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重测信度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结果中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经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共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41%,包括9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5,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3、0.905,总问卷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03,总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23;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6,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5~1.00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模型拟合良好。结论中文版弗雷曼特尔膝关节感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我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感知觉受损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量表汉化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徒手牵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6
12
作者 窦强兵 孙良业 +4 位作者 凤晓翔 王启伟 龚保军 高庆 汤俊峰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2期217-219,223,共4页
目的探讨徒手牵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徒手牵引复位PFNA固定治疗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3 d采用Baumgaertner改良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 目的探讨徒手牵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徒手牵引复位PFNA固定治疗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3 d采用Baumgaertner改良法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后1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40~100 min,术中失血量100~300 ml。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评价:优21例,良14例,差2例。2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5~36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13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22/29。结论徒手牵引复位PFNA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掌握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复位
下载PDF
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明凡 江淮 +3 位作者 郑权 陈学周 邵松 孙良业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285-289,共5页
膝关节后外侧角(PLC)是膝关节重要的动力性与静力性稳定结构,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其在限制膝内翻、胫骨外旋与后坠等方面起重要作用。PLC解剖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腓侧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及腘肌腱、豆腓韧带、弓状韧带等一系列的韧带样结... 膝关节后外侧角(PLC)是膝关节重要的动力性与静力性稳定结构,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其在限制膝内翻、胫骨外旋与后坠等方面起重要作用。PLC解剖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腓侧副韧带、腘腓韧带、腘肌及腘肌腱、豆腓韧带、弓状韧带等一系列的韧带样结构。忽视或延误PLC损伤的治疗将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不稳,甚至其他韧带结构手术重建的失败。膝关节体格检查是诊断PLC损伤的关键。对于A型和部分B型PLC损伤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孤立性或伴发性C型PLC损伤、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根据损伤类型不同,手术方式可采用直接修复、邻近肌腱转位加强术、游离肌腱移植重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后外侧角 腓侧副韧带 腘腓韧带 重建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许丽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482-484,共3页
于骨折围手术期病人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形式进行调研,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总结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与差异性。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98例就诊于我院骨折的病人进行调研,以抽签、随机、双盲方式将病人分为... 于骨折围手术期病人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形式进行调研,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总结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与差异性。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98例就诊于我院骨折的病人进行调研,以抽签、随机、双盲方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49例。在本次调研中,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总结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与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次护理结果证实,对比组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构成比较高,两组之间对照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选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案,此方案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普及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骨科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