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脑膜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余永强 李松年 +1 位作者 刘赓年 李竞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MRI表现与组织亚型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34例手术证实为良性脑膜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良性脑膜瘤T1WI信号及附属征象与其组...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MRI表现与组织亚型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34例手术证实为良性脑膜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良性脑膜瘤T1WI信号及附属征象与其组织亚型无关,T2WI信号在合体细胞型与血管母细胞型、血管母细胞型与过渡型(0.001<P<0.005)、血管母细胞型与成纤维细胞型及合体细胞型与过渡型(P<0.05)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各亚型之间仍有44%的脑膜瘤信号重叠。结论:依靠MRI尚难以达到病理亚型诊断目的。脑膜瘤T2WI信号差异与瘤细胞多少、排列、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成像 病理学 NMR
原文传递
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余长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9-230,共2页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MRS)的不断完善,容积选择性MRS用于临床成为可能。在原有MRI形态学诊断的基础上,MRS可从代谢方面对病变进一步定性,临床上用于评价脑发育成熟度、颅脑肿瘤代谢、系统性疾病的肝脏受累和肾...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MRS)的不断完善,容积选择性MRS用于临床成为可能。在原有MRI形态学诊断的基础上,MRS可从代谢方面对病变进一步定性,临床上用于评价脑发育成熟度、颅脑肿瘤代谢、系统性疾病的肝脏受累和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异反应等。本文就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波谱 成像 临床应用 脑疾病 脑肿瘤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32例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姚阳 魏志勇 +1 位作者 周莉 李章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52-53,共2页
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与栓塞疗法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1989年元月~1992年3月间应用此法治疗32例原发性肝癌(48例次),本文对其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栓塞疗法 并发症
下载PDF
441例干部体检胸部结节影的临床及X线分析
4
作者 陈长怡 张雪琴 张妍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1990年我院担任干部体检954例,其中441例胸片中存在多种形态的结节样阴影,占体检总人数的46.22%。本文对其胸部结节影作一临床及X线分析,以利于早期防病治病,保障干部健康。1 临床与胸片资料1.1
关键词 胸部 结节影 X线诊断
下载PDF
脑胶质瘤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余永强 郑斐群 +4 位作者 柏亚 张诚 李旋 吴津民 孟晓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 ,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 ,PWI序列为GRE -EPIT2 * WI ,由灌注资...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 ,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 ,PWI序列为GRE -EPIT2 * WI ,由灌注资料获取rCBV、rCBF图像 ,计算最大rCBV和rCBF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 :Ⅲ~Ⅳ级胶质瘤(18例)的rCBF、rCBV分别为1.8~7.4和2.67~10.48 ,均值分别为5.4±1.8和5.75±3.85。Ⅰ~Ⅱ级胶质瘤(12例)rCBF、rCBV分别为0.5~1.7和1.36~3.16 ,均值分别为1.4±0.3和1.75±0.65。两组间rCBF和rCBV差别有显著性(p<0.01 ,studentt检验)。结论 :灌注成像对颅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 病理
下载PDF
2010年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斌 赵世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专家共识旨在陈述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对于疑似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鉴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确立CCTA的临床实践指南,故该共识未提供CCTA应用的明确推荐意见... 专家共识旨在陈述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对于疑似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鉴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确立CCTA的临床实践指南,故该共识未提供CCTA应用的明确推荐意见。共识的内容旨在根据业已出版的同行评议文献并经专家委员会讨论,总结出CCTA目前在临床应用中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既不是一个全面的综述,也不是对CCTA技术进行指导,并且也没有专门陈述CCTA检查的适应证。因为有关心脏CT和磁共振成像的适应证标准以及冠状动脉钙化CT检测的临床意义此前业已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 共识
下载PDF
基于TACE的综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伟昱 侯昌龙 +4 位作者 张行明 张正峰 肖景坤 鲁东 吕维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或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原发性肝癌,其中45例(综合组)采用TA-CE联合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或粒子植入等综合治疗,36例(单纯组)仅应用TACE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或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原发性肝癌,其中45例(综合组)采用TA-CE联合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或粒子植入等综合治疗,36例(单纯组)仅应用TACE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肿瘤缩小率、血清AFP下降率和1、2年的生存率。结果综合组肿瘤缩小率,血清AFP下降率和1、2年的生存率和单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以TACE为基础的微创综合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而安全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化学消融 放射性碘粒子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何进 胡汉金 陈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714-716,717,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CT(MSCT)与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7例GIST患者中,食道病变1例,胃腔的病变36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7例,小肠和结肠病变2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多层螺旋CT(MSCT)与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7例GIST患者中,食道病变1例,胃腔的病变36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7例,小肠和结肠病变2例。气钡双重造影定位准确率为91.67%,定性准确率为54.17%;MSCT定位准确率为87.80%,定性准确率为70.73%;气钡双重造影及MSCT检查的联合应用定位准确率为100.00%,定性准确率为94.44%。联合应用较单独检查定性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ST的MSCT与气钡双重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2种检查技术有效结合对提高GIST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气钡双重造影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锦超 胡汉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瘤(BPTs)与乳腺纤维腺瘤(B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BPTs和32例BF患者的术前乳腺X线片。采用MaZda 4.6软件手动勾画病灶最大层面ROI。分别采用Fisher系数、聚类偏差概率结合平均关联系数(POE+A... 目的探讨X线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乳腺叶状瘤(BPTs)与乳腺纤维腺瘤(B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BPTs和32例BF患者的术前乳腺X线片。采用MaZda 4.6软件手动勾画病灶最大层面ROI。分别采用Fisher系数、聚类偏差概率结合平均关联系数(POE+ACC)、协同信息(MI)及联合应用上述3种方法(MI+PA+F)选择ROI内最具鉴别价值的纹理特征参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影像医师主观阅片与采用纹理分析诊断BPTs及BF错判率的差异。结果影像医师鉴别BPTs与BF的错判率为20.31%(13/64);采用Fisher系数进行纹理特征分析的错判率为14.06%(9/64),POE+ACC为23.44%(15/64),MI为25.00%(16/64),MI+PA+F为3.12%(2/64)。MI+PA+F的错判率低于影像医师主观阅片及POE-ACC、MI(P均<0.05)。结论 X线纹理分析可用于鉴别BPTs和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瘤 纤维腺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纹理分析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谢志江 吕维富 +2 位作者 胡汉金 戴家应 慈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7年9月我院采用UACE治疗16例CSP,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甲氨蝶呤40 mg,再用甲氨蝶呤...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7年9月我院采用UACE治疗16例CSP,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甲氨蝶呤40 mg,再用甲氨蝶呤20 mg浸泡的560~710μm明胶海绵颗粒及1 mm×2 cm明胶海绵条栓塞子宫动脉,UACE术后1~3 d终止妊娠。结果 16例均成功行UACE,UACE操作时间15~45 min,(26. 8±9. 0) min,曝光时间5~15 min,(8. 1±2. 8) min。UACE术后清宫8例,出血量10~200 ml,中位出血量50 ml;宫腔镜切除7例,出血量5~150 ml,中位出血量20 ml;1例因清宫大出血行急诊UACE,二次清宫时出血较多终止清宫,MRI提示胎盘植入,行开腹瘢痕妊娠组织切除(术中出血1000 ml)。介入术后3 d内β-h CG下降(204 72. 1±17 076. 4) U/L,恢复正常时间(37. 6±4. 3) d。住院6~28 d,(14. 1±6. 5) d。住院费用(15 750±5305)元。UACE术后出现轻微下腹部疼痛4例,低热2例,恶心、呕吐2例,未出现盆腔感染、子宫缺血坏死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6例随访3~6个月,1~2个月后均月经恢复,月经恢复正常时间(44. 8±5. 7) d,2例半年后再次妊娠。结论 UACE治疗CSP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子宫动脉
下载PDF
胸部CT薄层重建联合乳酸脱氢酶及C反应蛋白诊断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怀平 刘凯 +1 位作者 刘文雅 张小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5-378,384,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CT薄层重建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及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8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96例,其中难治性肺炎42例,普通肺炎54例,比较... 目的探讨胸部CT薄层重建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及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18年10月—2021年8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96例,其中难治性肺炎42例,普通肺炎54例,比较血LDH、CRP水平、胸部薄层CT上病变累及肺叶数;按累及肺叶数分组,比较累及少肺叶(<3叶)组和多肺叶(≥3叶)组LDH和CRP水平;比较难治性组和普通组,单纯累及支气管、单纯累及肺实质、支气管和肺实质同时受累例数,以及各累及病变情况的LDH和CRP水平。结果难治性组LDH和CRP水平高于普通组(t=209.82、292.75,P<0.05);难治性组累及肺叶<3叶11例,≥3叶31例,普通组累及肺叶<3叶49例,≥3叶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难治性组支气管和肺实质同时受累28例,较普通组21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P<0.05);难治性组和普通组单纯累及支气管和单纯累及肺实质(4、10例比14、19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05);单纯累及支气管、单纯累及肺实质、支气管和肺实质同时受累患者的LDH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0.12,P>0.05)。结论胸部CT薄层表现及LDH、CRP水平在难治性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有一定差别,三者联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乳酸脱氢酶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季亚莉 鲁东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2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肿块好发于两乳腺外上和外下象限,其中髓样癌24例(34.78%),浸润导管癌19例(27.... 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肿块好发于两乳腺外上和外下象限,其中髓样癌24例(34.78%),浸润导管癌19例(27.53%),单纯癌17例(24.64%),硬癌5例(7.25),腺癌1例(1.45%),浸润癌2例(1.90%),肉瘤1例(1.45%)。肿块见分叶征41例(59.42%),毛刺征16例(23.19%),见钙化50例(72.46%)。结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 X线摄影 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俊 程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136-3138,3142,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评估的可靠性。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84例患者置入的132枚冠状动脉支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评估支架内通畅情况及支架近端、远端血管显影状况,结果与...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评估的可靠性。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84例患者置入的132枚冠状动脉支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评估支架内通畅情况及支架近端、远端血管显影状况,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为标准进行对照。结果 64排螺旋CT支架重建对于支架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100%。对于闭塞加狭窄(支架狭窄程度大于50%)诊断的敏感性为96.7%,假阴性为3.4%,阳性预测值为100%,64排螺旋CT支架重建图像对支架狭窄(>50%)和闭塞的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可达到冠状动脉造影相同的支架显影清晰度和支架通畅性评估准确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 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直肠腺癌原发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联合纹理分析术前预测非肿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贾好东 董江宁 +4 位作者 高飞 王裴培 方昕 李乃玉 张羽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9-285,共7页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原发灶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联合T_(2)WI纹理分析术前预测短径≤9 mm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5例直肠腺癌患者,所...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原发灶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联合T_(2)WI纹理分析术前预测短径≤9 mm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5例直肠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常规MRI和IVIM-DWI扫描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44例)和非淋巴结转移组(71例)。测量直肠腺癌原发灶IVIM-DWI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值。在横断面T_(2)WI图像上逐层勾画直肠腺癌全病灶感兴趣区,导入GE Analysis Kit软件提取三维纹理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IVIM-DWI参数和纹理特征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有独立预测作用的最优纹理特征参数,并建立纹理特征模型和IVIM-DWI、纹理特征参数的联合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IM-DWI参数、纹理特征参数、纹理特征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在IVIM-DWI参数中,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直肠腺癌原发灶的D^(*)值和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9,P=0.001;Z=-3.06,P=0.002),ADC和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直肠腺癌原发灶T_(2)WI共获得828个纹理特征参数,最终筛选出3个最优纹理特征参数,包括firstorder_Skewness、shape_Sphericity和glcm_Idn。ROC曲线结果显示D^(*)值和f值的AUC分别为0.689和0.670,3个纹理参数的AUC分别为0.651、0.628、0.631,纹理参数模型的AUC值为0.775,联合模型的AUC值为0.803。联合模型的AUC大于D^(*)、f和3个纹理特征参数的AUC(P均<0.05)。结论直肠腺癌原发灶的IVIM-DWI参数联合基于T_(2)WI的纹理特征参数术前预测短径≤9 mm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纹理分析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晓峰 吕维富 +1 位作者 潘志立 刘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肺撕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68个病灶)肺撕裂伤的CT表现。结果:32例肺撕裂伤患者,共68个病灶,其中58个病灶位于肺表面或紧靠胸膜,10个病灶位于肺的中央,多发15例,单发17例。CT表现为肺气囊肿、气液囊肿、血... 目的:探讨CT对肺撕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68个病灶)肺撕裂伤的CT表现。结果:32例肺撕裂伤患者,共68个病灶,其中58个病灶位于肺表面或紧靠胸膜,10个病灶位于肺的中央,多发15例,单发17例。CT表现为肺气囊肿、气液囊肿、血肿。其中气囊肿9例,气液囊肿18例,肺撕裂伤伴肺内血肿5例。肺撕裂伤周围均有不同程度肺挫伤。CT分型Ⅰ型20例,Ⅱ型5例,Ⅲ型1例,Ⅰ型和Ⅱ型同时存在6例。结论:CT检查是早期发现、诊断、分型及动态观察肺撕裂伤的最佳方法,并可对治疗、转归及预后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裂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A对选择性断流术前后门静脉系统状态及对手术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殷照才 许戈良 +5 位作者 马金良 荚卫东 李建生 余继海 邓克学 丁作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46-950,共5页
目的探讨CTA技术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及选择性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门静脉系统CTA、食管内镜及临床疗效。结果资料完整的2... 目的探讨CTA技术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及选择性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门静脉系统CTA、食管内镜及临床疗效。结果资料完整的21例患者中,术前CTA显示门静脉、脾静脉及冠状静脉主干宽度分别为(18.51±3.15)mm,(15.06±4.65)mm,(7.44±3.58)mm;术后3个月分别为(13.75±1.84)mm,(6.73±2.60)mm,(4.77±2.43)mm;术后血管管径均较术前明显变细(P=0.000)。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轻度5例(23.8%),中度11例(52.4%),重度5例(23.8%);术后3个月轻度13例(61.9%),中度5例(23.8%),重度3例(14.3%);术后静脉曲张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43)。术前腹水10例(47.6%),上消化道出血15例(71.4%),术后3个月无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术前、术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技术能客观、及时、准确地评估选择性断流术前、术后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状态,对手术疗效和出血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高血压 选择性断流术 门静脉系统 多排螺旋CT
原文传递
基于心脏MR定量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改变与左心房功能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玲玲 赵韧 +7 位作者 束晶苇 俞宏林 蒋雨琦 杨盼盼 刘小琴 钱银锋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与左心房增大及左心房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左心房最...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与左心房增大及左心房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9例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_(max))增大30例,LAVI_(max)正常29例,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8名(对照组)。心脏MR定量成像技术包括心脏电影、钆延迟增强和T1 mapping。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定量心肌纤维化指标与左心房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对照组、LAVI_(max)正常组和LAVI_(max)增大组连续变量的差异。分类变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LAVI_(max)增大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心室心输出量、LVMI显著高于LAVI_(max)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LVMI与LAVI_(max)(r=0.780,P<0.001)、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r=0.816,P<0.001)呈正相关,心肌细胞外容积与LAVI_(max)(r=0.462,P<0.001)、LAVImin(r=0.483,P<0.001)呈正相关,延迟强化心肌质量占左心室心肌质量比与LAVI_(max)(r=0.311,P<0.05)、LAVImin(r=0.327,P<0.05)呈正相关,心肌间质容积指数分别与左心房储存期射血分数(r=-0.669,P<0.001)、导管期射血分数(r=-0.472,P<0.001)、泵血期射血分数(r=-0.518,P<0.001)、左心房扩张指数(r=-0.626,P<0.001)呈负相关。结论射血分数保留的HCM患者LVMI、心肌纤维化与左心房扩张及左心房各时相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磁共振成像 左心房功能障碍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王嫚 沈中原 +2 位作者 李金民 张聪 阚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探讨多模态影像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例成人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spleen,SIMT)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彩色超声、CT平扫及增强、MRI平扫,并复习文献。... 目的为了提高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探讨多模态影像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例成人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spleen,SIMT)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彩色超声、CT平扫及增强、MRI平扫,并复习文献。结果脾脏内数枚肿块,以低回声为主,回声不均,边界尚清,形态规整,内见少许血流信号。CT平扫为等密度,其内见小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MRI表现:T1WI上低或等信号,T2WI序列及T2WI抑脂序列为等及高信号,病灶周围见完整包膜,DWI图为等及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为SIMT;EB病毒(+)。结论SIM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需病理学确诊。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脾脏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乳房肿块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新玲 胡汉金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技术(DBT)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DBT联合FFDM在乳房肿块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就诊的乳房肿块型疾病病人101例,分别使用FFDM、DBT及DBT+F...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技术(DBT)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DBT联合FFDM在乳房肿块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就诊的乳房肿块型疾病病人101例,分别使用FFDM、DBT及DBT+FFDM进行独立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参照2013版BI-RADS标准对病灶进行分类、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FFDM、DBT及DBT+FFDM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101例病人中发现54例良性病灶和47例恶性病灶。FFDM、DBT及DBT+FF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0.045)、(0.942±0.023)、(0.963±0.018),DBT或DBT+FFDM的AUC均高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密度不均匀致密型、极度致密型、年龄小于50岁及绝经前的病人中,DBT或DBT+FFDM的AUC均高于单独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或DBT联合FFDM与单独FFDM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乳房良、恶性肿块型病变的准确性,增加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腺肿瘤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
下载PDF
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短期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永强 陈小妹 +3 位作者 徐培坤 李汉杰 孟庆勇 唐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索颅脑肿瘤X刀治疗后短期生物学行为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X刀治疗后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者45例,随访时间2~14个月,25例行CT扫描,20例同时有CT、MRI资料。结果:X刀治疗后颅脑肿瘤发生以下影像学变化... 目的:探索颅脑肿瘤X刀治疗后短期生物学行为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X刀治疗后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者45例,随访时间2~14个月,25例行CT扫描,20例同时有CT、MRI资料。结果:X刀治疗后颅脑肿瘤发生以下影像学变化:(1)环样结构改变15例(80%为良性肿瘤);(2)完全失强化或囊变(各2例);(3)完全消失(6例),明显缩小(8例),轻度皱缩(8例),基本不变(17例),继续增大(6例);(4)瘤周水肿(20例);(5)放射性坏死(1例)。结论:颅内肿瘤X刀治疗后生物学行为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放射疗法 X刀 立体定向术 直线加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