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12
1
作者 吴泽兵 张颖 +2 位作者 余其贵 孙彩霞 陶存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 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氢氯噻嗪行降压治疗,观察入选时、治疗第8周和第16周... 目的 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氢氯噻嗪行降压治疗,观察入选时、治疗第8周和第16周各种相关指示的变化.人选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试验各个阶段监测24 h动态血压,检测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结果在患者入选时、治疗第8周和第16周三个时间点,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氢氯噻嗪组24 h血压及白昼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6周,缬沙坦+氨氯地平组晨峰收缩压较缬沙坦+氢氯嚷嗪组明显降低[(22.6±8.8)mm Hg(1 mm Hg=0.133 kPa)比(26.3±13.7)mm Hg,P<0.05];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及缬沙坦+氢氯噻嗪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进行性降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12.5±2.8)mm Hg比(10.2 ±2.2)mm Hg比(8.8±1.6)mm Hg,P<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12.5±2.5)mmHg比(10.7±2.2)mm Hg比(9.6±2.0)mmHg,P<0.01],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及缬沙坦+氢氯噻嗪组白昼SBPV明显降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12.2±3.0)mm Hg比(10.1±2.3)mm Hg比(8.4±1.9)mm Hg,P<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11.8±2.7)mm Hg比(10.4±1.9)mm Hg比(9.6±2.2)mm Hg,P<0.01],缬沙坦+氨氯地平组24 h舒张压变异性(DBPV)显著降低[(15.5±3.4)mm Hg比(13.0±3.5)mm Hg比(12.3±2.5)mm Hg,P<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24 h DBPV无显著性变化;缬沙坦+氨氯地平组第16周白昼SBPV低于缬沙坦+氢氯噻嗪组[(8.4±1.9)mm Hg比(9.6 ±2.2)mm Hg,p<0.05],缬沙坦+氨氯地平第8周、第16周的24 h DBPV、白昼DBPV低于缬沙坦+氢氯噻嗪组(P <0.01~0.05);缬沙坦+氨氯地平组一氧化氮进行性升高[(27.3±13.6)μmol/L比(47.2±16.3)μmol/L比(69.5±18.9)μmol/L,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倩 张颖 +1 位作者 王书 汪想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相应干预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 目的研究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试验组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实施相应干预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偶侧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132. 72±10. 53)/(69. 28±6. 49) mm Hg(1 mm Hg=0. 133 k Pa) vs (165. 54±9. 28)/(82. 46±8. 87) mm Hg,(147. 21±8. 85)/(69. 61±4. 63) mm Hg vs (164. 26±8. 99)/(81. 92±9. 74) mm Hg,P <0. 01];试验组偶测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 0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降低[(131. 57±10. 14)/(69. 05±6. 04) mm Hg vs (161. 33±10. 10)/(80. 84±7. 86) mm Hg,(144. 30±8. 69)/(70. 51±4. 88) mm Hg vs (161. 28±8. 92)/(80. 10±7. 73) mm Hg,P <0. 01];试验组24 h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 01)。2组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 <0. 05,P <0. 01)。结论高血压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能够提高或维持其生活质量,使降压治疗效果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血压监测 便携式
下载PDF
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泽兵 张颖 +3 位作者 余其贵 孙彩霞 杨琳琳 陶存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 探讨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和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1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69例)、超体质量组(56例)、肥胖组(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结果 3组... 目的 探讨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和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1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69例)、超体质量组(56例)、肥胖组(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结果 3组24 h、日间(6:00~22:00)、夜间(22:01~5:59)收缩压与24 h、夜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晨峰收缩压较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升高(均P<0.05);肥胖组晨峰舒张压较正常体质量组升高(P<0.05);肥胖组日间舒张压较超体质量组升高(P<0.05).肥胖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昼夜节律分别为(12.6±2.7)%、(12.2±2.9)%、(5.2±10.5)%,与超体质量组(10.4±2.2)%、(10.2±2.2)%、(1.4±6.9)%和正常体质量组(9.4±1.9)%、(9.2±2.1)%、(1.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组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分别为(9.8±3.7)%、(15.3±3.3)%、(14.7±3.7)%,与正常体质量组(8.2±3.1)%、(13.2±4.2)%、(12.9±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一氧化氮较超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降低[(29.8±14.2)μmol/L比(47.9±18.6)μmol/L、(94.6±42.9)μmol/L,P<0.01],肥胖组内皮素较超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升高[(46.5±9.8)ng/L比(37.3±4.8) ng/L、(31.1±5.5) ng/L,P<0.01].在正常体质量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与一氧化氮相关(r=0.340,P=0.004).结论 肥胖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内皮素升高、一氧化氮降低,是影响血压变异性、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高血压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泽兵 李稳静 +4 位作者 张学敏 王锦锦 王书 张颖 胡世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43-446,共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医疗负担。慢性病防控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完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控机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医疗负担。慢性病防控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完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防控机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已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促进我国慢性病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分级诊疗 全科医生
下载PDF
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沈俊飞 徐明星 王书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83-688,共6页
目的 探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院内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早期进行临床干预。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肺部感染患... 目的 探讨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院内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早期进行临床干预。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龄肺部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高龄肺部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分析患者396例,其中院内死亡112例,院内存活28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在慢性肾脏病、黄脓痰、侵入性操作、同时合并两类及以上致病菌感染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死亡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谷草转氨酶和血尿素氮均明显高于生存组,而血浆白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减少、侵入性操作、血小板计数降低、慢性肾脏病、咳黄脓痰为影响高龄肺部感染患者院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对患者院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07;而血小板计数和侵入性操作对院内预后预测价值一般,AUC分别为0.606和0.664;将白蛋白、血小板和侵入性操作三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对院内预后预测价值,AUC为0.748。结论 低血浆白蛋白、侵入性操作、低血小板计数、慢性肾脏病、咳黄脓痰为高龄肺部感染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白蛋白对患者院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肺部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院内预后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锦锦 张颖 王书 《医学信息》 2022年第7期148-150,共3页
目的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NA-SF营养评估标准分为营养正常组(73例)和营养不良组(37例),比较两组一般... 目的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NA-SF营养评估标准分为营养正常组(73例)和营养不良组(3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年龄、喝酒、1年加重住院次数、呼吸衰竭、病程、呼吸机使用情况、合并疾病种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年加重住院次数、病程、合并疾病种类为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呼吸机使用情况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1年加重住院次数、病程、合并疾病种类为老年慢阻肺患者合并营养不良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呼吸机可能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呼吸机
下载PDF
衰弱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石亚丽 张颖 王书 《医学信息》 2021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衰弱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236例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资料,根据Fried衰弱评估标准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心超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 目的分析衰弱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236例老年心衰患者临床资料,根据Fried衰弱评估标准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心超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住院心衰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236例老年心衰患者中存在衰弱者136例,占比57.63%。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有扩心病、血红蛋白、血尿酸、肌酐、BNP、CRP、LVEF、主动脉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肌酐、LVEF、主动脉内径为老年住院心衰患者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老年心衰患者衰弱患病率较高,且心功能分级、肌酐、LVEF、主动脉内径与发生心衰合并衰弱密切相关,临床可据以上危险因素制作心衰患者有效的衰弱预测模型,形成有效的衰弱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心力衰竭 心功能分级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管紧张素(1-7)的相关性
8
作者 张学敏 王锦锦 +7 位作者 李稳静 王书 刘玉 谢军 余其贵 张颖 吴泽兵 胡世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785-789,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为高血压组,体检血压正常的老年人50例入选为对照组,入选病人...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2、3级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为高血压组,体检血压正常的老年人50例入选为对照组,入选病人均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Ang(1-7)水平,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1)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FPG、UA、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的24小时收缩压(24hSBP)、24小时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的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与高血压组Ang(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的Ang(1-7)与24hSBPV均有相关性,与24hDBPV、dSBPV、dDBPV、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BPV增大、Ang(1-7)水平减低,且Ang(1-7)的水平降低与24hSBPV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血管紧张素(1-7) 高血压 老年人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袁中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6期126-127,共2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集我院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8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液流变...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收集我院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8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液流变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可发现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数等均存在较大变化,同时患者RBC的变形能力逐渐减弱。差异具有统;进一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相关参数表中也在显著提升,对临床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次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黏度指数进行详细处理,最终得到血浆黏度指数与多种因素存在密切关联,主要包括:TC、正相关;LDL、正相关。而RBC聚集指数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TC、正相关;与TG、HDL则无关联性。结论 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需坚持多项指标综合分析,为现实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次血液流变学对临床诊治方案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液流变学 血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