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范泉 张泓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9-1481,150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及预报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共141例,根据患者转出ICU或出院时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死亡组(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脓毒...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及预报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共141例,根据患者转出ICU或出院时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死亡组(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脓毒症存活组患者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入院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高(P<0.01),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PACHEⅡ评分(>20分)以及尿素氮(>9mmol/L)、血肌酐(>176μmol/L)、C-反应蛋白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报因子(均P<0.05);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病程早期APACHEⅡ评分高、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可作为临床独立预判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28826例急诊病谱的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永惠 李文 +1 位作者 谢菁 李士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对教学医院急诊科急诊病谱进行分析和思考。方法对28826例患者按性别、年龄、就诊科别、月分布、初复诊比例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全年急诊病例中外伤为第1位,占39.15%;发热居第2位,占14.91%;其中,脑... 目的对教学医院急诊科急诊病谱进行分析和思考。方法对28826例患者按性别、年龄、就诊科别、月分布、初复诊比例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全年急诊病例中外伤为第1位,占39.15%;发热居第2位,占14.91%;其中,脑外伤和手外伤占外伤患者前2位。急诊病人以6~9月份最多。结论通过对急诊病谱的调查与分析,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配备和培养指明方向,同时尚可加强预防为主的观点,促进医院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急症 流行病学 急诊病谱
下载PDF
脓毒症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28
3
作者 余海洋(综述) 俞凤(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脓毒症是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症主要死亡原因。脓毒症所致的心脏功能不全在脓毒症患者中并不少见,是决定脓毒症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脓毒症性心... 脓毒症是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症主要死亡原因。脓毒症所致的心脏功能不全在脓毒症患者中并不少见,是决定脓毒症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脓毒症性心脏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多方面原因。目前的证据不支持心肌缺血和微循环障碍可导致心肌功能不全。多种细胞因子等促炎介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通过某些通路抑制心肌功能,导致心功能受损。心肌功能不全的机制涉及心肌细胞凋亡、氧自由基损伤、心肌线粒体损伤及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等。本文对脓毒症所致的心脏功能不全发生机制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功能不全 细胞因子 心肌凋亡 线粒体 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良慧 张泓 +1 位作者 戴成才 周圆圆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49-251,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因素,研究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共49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everity indexof paraquat poi... 目的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因素,研究改善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治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共49例,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severity indexof paraquat poisoning,SIPP)高低分为低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组(A组)(≤20 h×mg.L-1)35例、高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组(B组)(>20 h×mg.L-1)14例;按有无血液灌流分为血液灌流组26例、未行血液灌流组23例;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20例、死亡组29例。使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百草枯药物浓度,定期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并行肺部高分辨CT检查了解肺纤维化情况。分析百草枯血清药物浓度、脏器受损情况、肺纤维化、氧合指数等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B两组比较,B组肺部纤维化范围大、脏器功能受损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22和P=0.01);B组氧合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肺部纤维化范围较大、死亡组脏器功能受损数目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氧合指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8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服毒量、血清药物浓度、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与未行血液灌流组比较,存活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882,P=0.348)。结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服毒剂量、肺纤维化范围、氧合指数、脏器功能损害个数。提倡早期综合治疗,保护脏器功能,以提高中毒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OFA、qSOFA评分及SIRS标准对急诊疑似感染患者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肖难 张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 探讨SOFA评分、qSOFA评分及SIRS标准对收入急诊科的疑似感染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门诊,疑似感染并收住院的患者(大于18周岁)。进行SOFA、qSOFA和SIRS标准... 目的 探讨SOFA评分、qSOFA评分及SIRS标准对收入急诊科的疑似感染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门诊,疑似感染并收住院的患者(大于18周岁)。进行SOFA、qSOFA和SIRS标准。以死亡或需要ICU治疗作为预后指标,测试各评分的效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各评分系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487例患者,住院病死率为4.9%,需要ICU治疗比例为17%;SOFA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或需要ICU治疗(AUROC为0.905)优于其他评分(qSOFAWBC:AUROC为0.778、qSOFA :AUROC为0.769、SIRS:AUROC为0.64)。与SIRS标准相比,评分〉1分的患者,qSOFA评分特异度较高(94.47%),但灵敏度较低(44.86%);SIRS标准虽然有较高的灵敏度(77.57%),但特异度较差(42.63%)。当qSOFA加上白细胞异常(〈4×109/L或〉10×109/L)这一条件之后,改善了对预后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3%和71.84%(qSOFA-WBC评分〉1)。在qSOFA-WBC评分为0分的患者,最后结果为死亡或需要ICU治疗的只有6例(阴性预测值94.2%)。结论 SOFA评分对于急诊感染患者预后预测能力优于qSOFA、SIRS;qSOFA-WBC对低风险的预测优于qSOFA、SIRS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感染 SOFA评分 qSOFA评分 SIRS标准
原文传递
血小板相关参数联合肺炎严重指数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冯开俊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联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记为重症肺炎组;另根据配对原则回顾同一时间段13...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联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记为重症肺炎组;另根据配对原则回顾同一时间段132例非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非重症肺炎组.两组均于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比较两组差异.重症肺炎组均进行PSI评分,比较重症肺炎组28 d内存活者和死亡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和PSI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小板相关参数和PSI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预测作用.结果重症肺炎组PLT、PDW、MPV、P-LCR分别为(289.68±35.29)×109/L、(8.08±1.19)fL、(5.96±1.28)fL、(14.26±3.17)%,非重症肺炎组分别为(216.42±33.55)×109/L、(12.28±1.71)fL、(8.58±1.46)fL、(17.74±3.19)%,PLT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而PDW、MPV和P-LCR均低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重症肺炎组中28 d内死亡患者PLT、PDW、MPV、P-LCR、PSI评分为(352.45±34.29)×109/L、(5.11±1.43)fL、(4.03±1.16)fL、(9.36±2.58)%、(139.32±6.19)分,28 d内存活患者分别为(269.65-35.26)×109/L、(9.03±1.18)fL、(6.58±1.25)fL、(15.82±3.14)%、(126.21±5.10)分,28 d内死亡患者PLT和PSI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PDW、MPV和P-LCR均低于存活患者(P<0.05);PDW、MPV、PSI评分、PLT和P-LCR预测重症肺炎28 d内死亡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25 fL、5.00 fL、135.50分、340.00×109/L和11.00%,AUC分别为0.811、0.802、0.765、0.717、0.639,血小板相关参数联合PSI评分预测重症肺炎28 d内死亡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均最高,分别为96.67%、98.94%、0.939.结论重症肺炎患者中PLT、PDW、MPV和P-LCR均有明显异常,且血小板相关参数联合PSI评分对其28 d内死亡的预测效能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大血小板比率(P-LCR)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肺炎严重指数(PSI) 重症肺炎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炎性损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泓 孙耕耘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08-61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受体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Wistar大鼠RPMVECs基础上,使用微型针头式滤器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脂多糖(LPS)作用不同时间前后RPMVECs单层滤过系数(Kf)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受体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单层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Wistar大鼠RPMVECs基础上,使用微型针头式滤器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脂多糖(LPS)作用不同时间前后RPMVECs单层滤过系数(Kf)的变化,AngⅡ对LPS致内皮通透性损伤作用的影响,以及AngⅡ的I型受体(AT1-R)拮抗剂[Sar1,Ile8]-AngⅡ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可致RPMVECs Kf明显升高;AngⅡ可显著恶化LPS致RPMVECs Kf升高的效用,而AT1-R拮抗剂(Sar1,Ile8]-AngⅡ干预后可明显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AngⅡ可显著恶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炎性致伤作用,而AT1-R拮抗剂对炎性介质致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脂多糖类 毛细血管通透性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ROX指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7
8
作者 笪伟 何媛媛 +4 位作者 王晓波 徐爱晖 李永怀 许夕海 张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ROX指数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3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 目的探讨ROX指数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3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收治的接受HFNC的符合重症COVID-19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后续是否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将其分为HFNC治疗成功组与HFNC治疗失败组,使用t检验、χ2检验或者秩合检验比较两组在基本资料、乳酸、胸片肺部感染所占象限数、APACHEⅡ、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呼吸频率、基线经皮氧饱和度、基线氧合指数、基线ROX指数、HFNC治疗2 h后ROX指数、HFNC治疗6 h后ROX指数、HFNC治疗12 h后ROX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有5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成功组与失败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乳酸、胸片肺部感染所占象限数、APACHEⅡ、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呼吸频率、基线经皮氧饱和度、基线氧合指数、基线ROX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治疗2 h ROX(OR=0.069)、治疗6 h ROX(OR=0.194)、治疗12 h ROX(OR=0.036)均为COVID-19患者HFNC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示,HFNC治疗2 h、6 h、12 h后ROX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指标中HFNC治疗2 h后ROX指数ROC曲线下面积(AUC)0.838,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100%。HFNC治疗6 h后ROX指数AUC为0.762,灵敏度为64.5%,特异度为92.3%。HFNC治疗12 h后ROX指数AUC为0.866,灵敏度为67.7%,特异度为100%。结论ROX指数可以及时、简便、实时地在评估COVID-19患者HFNC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机械通气 ROX指数
原文传递
吞咽功能评估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永惠 费瑞芝 +1 位作者 高业兰 张庆娜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1期1880-1882,共3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对预防急诊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误吸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收治的304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2组,将2013年1—6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56例作为干预...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估对预防急诊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误吸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收治的304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2组,将2013年1—6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56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史、主诉评定有无吞咽困难存在,给予病区常规护理,干预组运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吞咽困难发生率57.7%,吸入性肺炎发生率7.05%,对照组吞咽困难发生率49.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4.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早筛查高危人群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误吸,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评估 老年 护理 误吸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娟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4期3333-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急...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致残4例,死亡3例,致残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其死亡率,宜选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性 效果 急诊快捷护理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强 张泓 许启霞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0期1501-1502,1565,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性肺损伤(ALI)应用中的相关指征及疗效,初步探讨ALI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子。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入住ICU诊断ALI并给予NPPV的31例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 目的评价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急性肺损伤(ALI)应用中的相关指征及疗效,初步探讨ALI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子。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2007年4月-2010年4月入住ICU诊断ALI并给予NPPV的31例患者,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15例)和NPPV失败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失败组相比,成功组的APACHEⅡ、诱因中的肺内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NPPV的EP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PAP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在NIPPV前、NPPV 2 h、NIPPV结束时RR和氧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在组内不同阶段的比较:成功组的RR和PaO2/F iO2在NPPV的过程中有着持续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败组的氧合指数改善不明显,NPPV后RR较通气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得出氧合指数(NPPV前)≤139和氧合指数(2 h)≤151可能更易引起NPPV失败,可作为独立的失败因子。结论 NPPV是一种治疗ALI有效安全的方法,在无NPPV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作为这类患者早期一线呼吸支持的手段,氧合指数(NPPV前)≤139和氧合指数(2 h)≤151可能更易引起NPPV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无创正压通气 医院获得性肺炎 气管插管 氧合指数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一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艳 李惠萍 +1 位作者 张庆娜 张建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9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冠D病患者出院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被首次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方法)为冠心病的患者398例(最终363例完成... 目的探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冠D病患者出院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被首次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方法)为冠心病的患者398例(最终363例完成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患者出院后1年时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依从情况、不依从原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出院后1年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依从服药301例(83%,301/363),不依从服药62例(17%,62/363);影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年龄、医疗付费方式、是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x^2值分别为9.425、6.262、5.556和6.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OR值为0.471(0.284~0.782)】、是否PCⅡDR值为2.104(1.123-3.942)提影响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出院后1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存在非依从问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PCI治疗制订治疗方案及护理干预措施,以强化用药信念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做好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药物治疗依从性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德才 王申 +2 位作者 王彩芝 李双生 张泓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503-506,共4页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及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及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病情变化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原文传递
CURB-65评分和强化CURB评分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马文通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比较CURB一65评分和强化CURB评分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5-07入住我院急诊科、呼吸内科以及老年呼吸内科的87例老年SCAP相关临床... 目的比较CURB一65评分和强化CURB评分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5-07入住我院急诊科、呼吸内科以及老年呼吸内科的87例老年SCAP相关临床资料,分别统计每例患者的CURB-65评分、强化CURB评分,以患者28d预后为临床观察终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两种评分工具对老年SCAP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患者CURB一65评分为3(2—3)分,强化CURB评分为11(10~12)分。死亡组中CURB-65评分和强化CURB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CURB评分AUC为0.722,最佳截断值为12,敏感度为58.82%,特异度为69.81%,P=0.0001;CURB-65评分AUC为0.660,最佳截断值为3,敏感度为73.53%,特异度为49.06%,P=0.0091。强化CURB评分AUC大于CURB-65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2vs.0.660,Z=2.176,P=0.029)。结论CURB-65评分和强化CURB评分均可预测老年SCAP预后,强化CURB评分预测价值高于CURB-65评分,且其特异度高于CURB-65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B-65评分 强化CURB评分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 预后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室细菌感染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楠 张泓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988-990,共3页
目的明确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细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特点,为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0月~2010年12月送检的所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送检标本... 目的明确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细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特点,为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0月~2010年12月送检的所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送检标本554份,分离菌株146株,G-菌占69.18%,G+菌占13.70%,真菌占17.12%;G-菌主要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入室48 h内与48 h后的G-菌菌株分布略有不同,大多对亚胺培南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万古霉素保持着对G+菌100%的抗菌活性。结论根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资料,合理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感染 抗菌药物
下载PDF
桌面演练在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阶段救援能力测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永惠 费瑞芝 +4 位作者 胡少华 王梅 周娟婷 郭晓 李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7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桌面演练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应急救援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卫生应急演练及应急救援人员的培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成批车祸伤、群体性食... 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桌面演练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应急救援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对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卫生应急演练及应急救援人员的培养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成批车祸伤、群体性食物中毒、火灾和禽流感这4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比赛主题并分组,模拟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流程,设置院前处置和院内处置2个环节对各参赛队进行考核。结果成批车祸伤组得分(225.13 ± 8.38)分,火灾组得分(222.78 ± 16.57)分,禽流感组得分(210.32 ± 11.19)分,群体性食物中毒组得分(204.80 ± 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06,P=0.000);4个主题的院前处置得分分别为(109.04 ± 4.80)、(108.62 ± 10.12)、(98.24 ± 6.95)、(101.14 ± 8.85)分,均低于院内处置的(116.09 ± 4.79)、(114.16 ± 7.61)、(106.56 ± 5.31)、(109.18 ± 4.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0^-2.338,P〈0.01或0.05)。结论对桌面演练比赛中暴露出的不同主题及院前处置和院内处置的差异问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不同主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和演练,同时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处置的培训和演练,并通过卫生应急演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桌面演练 救援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急诊预检分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读伟 姜梅英 +4 位作者 胡少华 周娟婷 刘玉妮 朱宏梅 俞凤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74,共6页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目的构建急诊预检分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初步拟定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5、0.95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0、0.196,P<0.001。最终确定的急诊预检分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8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急诊预检分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对科学评价急诊预检分诊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预检分诊 指标体系 德尔菲技术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颖 张泓 肖家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4868-4871,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HF患者120例,按信封随机法分为rh-BNP组、参附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rh-BNP组予以常规治疗+rh-BNP,参附注射液组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结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HF患者120例,按信封随机法分为rh-BNP组、参附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rh-BNP组予以常规治疗+rh-BNP,参附注射液组予以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联合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rh-BNP+参附注射液,比较3组疗效、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率、24 h尿量、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指标与不良反应等。结果3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3组心率、24 h尿量、各项超声心动图、CRP、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治疗后3 d、20 d、1个月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CRP与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rh-BNP组、参附注射液组;24 h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上升,且联合治疗组24 h尿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rh-BNP组、参附注射液组(P<0.05,P<0.001)。3组阿斯综合征、猝死和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HF治疗中参附注射液结合rh-BNP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抑制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控制AHF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维生素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俊 杨家来 +5 位作者 陈剑 程立顺 杨静 孟令毅 俞凤 张泓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9-1082,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骨化三醇组(分别给予... 目的观察维生素D(VD)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骨化三醇组(分别给予骨化三醇1mg/kg、5mg/kg、25mg/kg),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及肺湿/干质量比变化,血小板计数变化,血清vWF、ADAMTS13变化。结果脓毒症组大鼠病态表现明显,骨化三醇组病态表现优于脓毒症组,骨化三醇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脓毒症组及骨化三醇组(1mg/kg、5mg/ks)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骨化三醇组(25mg/ks)血小板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血清vWF较正常组显著增高,骨化三醇各组较正常组亦显著增高,但低于脓毒症组;脓毒症组及骨化三醇各组血清ADAMTSl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骨化三醇各组血清ADAMTS13水平与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抑制vWF表达,改善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影响脓毒症发病进程,而这一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ADAMTS13的表达实现。脓毒症发生时循环中血小板降低主要与内皮细胞损伤、vWF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 维生素D(VD)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下载PDF
降钙素原变化率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登川 王楠 +1 位作者 方芳 张泓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其变化率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分别于入室即刻(PCT1)、入室后72 h(PCT2)检测静脉血中PCT含量,并计算PCT变化率。患者入... 目的:探讨静脉血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其变化率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分别于入室即刻(PCT1)、入室后72 h(PCT2)检测静脉血中PCT含量,并计算PCT变化率。患者入室后24 h内利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进行评分。以患者入室后28 d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静脉血中PCT含量、PCT变化率及APACHEⅡ评分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室即刻PCT含量分别为14.72μg·L^-1(7.82~20.25μg·L^-1)比18.25μg·L^-1(13.43~21.83μg·L^-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7);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72 h PCT含量分别为4.11μg·L^-1(2.03~8.22μg·L^-1)比12.33μg·L-1(8.21~15.76μg·L^-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PCT变化率依次为0.718(0.589~0.827)比0.365(0.256~0.5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变化率预测患者预后价值同APACHEⅡ评分一致,但优于不同时点静脉血中PCT含量,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敏感度82.7%,特异度75%。结论患者静脉血中PCT变化率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其预测能力优于入室即刻PCT和72 h PCT含量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变化率 脓毒症 急诊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