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化学发光临床意义的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军 刘琏 +5 位作者 刘亦芬 毕克菊 杨森 刘弋 夏中楠 杨林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用Con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方法,测定112例正常人和180例不同性质疾病患者(包括肿瘤78例、银屑病39例,带状疱疹18例、病毒性心肌炎18例、湿疹17例和荨麻疹10例)Ly-CL变化。结果表明:①正常人Ly-CL变化与性别无关,而与... 用ConA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Ly-CL)方法,测定112例正常人和180例不同性质疾病患者(包括肿瘤78例、银屑病39例,带状疱疹18例、病毒性心肌炎18例、湿疹17例和荨麻疹10例)Ly-CL变化。结果表明:①正常人Ly-CL变化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因素有关,中老年者Ly-CL低于年青者;②与相近年龄的正常人相比,肿瘤、带状疱疹、银屑病和病毒性心肌炎患者Ly-CL降低,而荨麻疹Ly-CL增高。本文结果提示,人Ly-CL变化与淋巴细胞活性或功能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同性质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产生氧自由基能力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化学发光 氧自由基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结石1795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0
2
作者 孟翔凌 徐阿曼 +5 位作者 高山城 朱化刚 杨文奇 熊茂明 胡孔旺 李永翔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82年1月至1999年10月期间经手术及胆道镜处理的179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资料显示左肝管结石368例(占34.7%),右肝内胆管结石128例(12.1%),左右肝内...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和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82年1月至1999年10月期间经手术及胆道镜处理的1795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资料显示左肝管结石368例(占34.7%),右肝内胆管结石128例(12.1%),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563例(占53.2%),349例(32.1%)合并有胆管狭窄,其中左肝管狭窄165例(47.3%),右肝管狭窄114例(32.7%),肝门胆管狭窄70例(20.0%)。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肝内胆管结石类型及其病理分期,纤维胆道镜在处理肝内胆管结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狭窄 纤维胆道镜 治疗
原文传递
肝癌自发性破裂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血管沉积 被引量:28
3
作者 朱立新 耿小平 范上达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病人的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查其血管壁上有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结果研究发现,肿瘤破裂的病人血管壁上有由乙肝病毒 el 抗原(HBeAg/1)、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C1q...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病人的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查其血管壁上有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结果研究发现,肿瘤破裂的病人血管壁上有由乙肝病毒 el 抗原(HBeAg/1)、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C1q 所组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主要沉积在小动脉壁的弹力膜上。破裂组该复合物的血管壁沉积率为73%,非破裂组的仅为12%(P<0.001)。结合既往的研究,证实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处,其小动脉壁存在血管受损现象。结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可造成血管损伤,致使病人的小动脉脆弱、受力情况下极易破裂出血,并可能是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破裂 抗原抗体复合物 血管沉积
原文传递
胆道镜及胆道测压对胆道下端疾病的诊断价值(附150例报告) 被引量:25
4
作者 孟翔凌 高山城 +1 位作者 杜云 张宗耀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02-405,共4页
对150例病人的胆总管下端开口形态及功能作前瞻性设计研究。将胆总管下端开口形态归纳为四型:圆点型、放射型、不规则型和横裂型,并分别测定上述四型开口的胆总管基础压、乳头基础压、平均蠕动波波幅、蠕动频率和对解痉剂的反应。... 对150例病人的胆总管下端开口形态及功能作前瞻性设计研究。将胆总管下端开口形态归纳为四型:圆点型、放射型、不规则型和横裂型,并分别测定上述四型开口的胆总管基础压、乳头基础压、平均蠕动波波幅、蠕动频率和对解痉剂的反应。结果显示,胆总管下端开口形态异常改变与胆道结石、炎症、梗阻等有关。胆总管下端开口病理性松弛时,则易发生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胆道,并证实括约肌松弛是肠道蛔虫进入胆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发现胆肠侧侧吻合内引流术后可发生“盲端综合征”。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分痉挛性和器质性,前者可经药物及气囊导管扩张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结石 狭窄 胆总管疾病 诊断 测压
原文传递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24
5
作者 孟翔凌 江积瑞 +3 位作者 朱化刚 杨文奇 徐阿曼 胡孔旺 《腹部外科》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 2 38例直肠癌手术后 35例盆腔复发病例。结果 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术式有关。结论 预防直肠癌...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 2 38例直肠癌手术后 35例盆腔复发病例。结果 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术式有关。结论 预防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应从首次手术时做起 ,尤其是决定手术方式时 ,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Dukes分期等因素。对已有盆腔复发的病例 ,只要局部和全身条件允许 ,力争再手术切除复发灶 ,延长生存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外科手术 局部复发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肝癌自发性破裂病因探讨 被引量:22
6
作者 朱立新 耿小平 范上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肝癌破裂及非破裂患者的标本各30例 ,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流式细胞的方法 ,检查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血管壁上有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结果 研究发现 ,肿瘤破裂的患者巨...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肝癌破裂及非破裂患者的标本各30例 ,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流式细胞的方法 ,检查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血管壁上有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结果 研究发现 ,肿瘤破裂的患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损 ,导致体内抗原抗体复合物 (IC)积聚并沉积在血管壁上 ;IC由乙肝病毒e1抗原 (HBeAg/ 1)、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1q所组成 ,主要沉积在小动脉壁的弹力膜上 ;在IC的沉积处 ,其小动脉壁存在血管受损现象。结论 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的IC血管沉积及小动脉受损 ,致使小动脉脆弱 ,在受力情况下极易破裂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脉 自发性破裂 肝癌 患者 体内 抗原抗体复合物 血管壁 胞吞 标本 发现
原文传递
肝外伤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23
7
作者 耿小平 《腹部外科》 1998年第4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肝外科 外科手术 分级
下载PDF
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血管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立新 耿小平 范上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发生自发性破裂的肝癌小动脉壁进行超微结构检查,进一步证实小动脉病变在肝癌自发性破裂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手术标本与同期随机选取的11例肝癌非破裂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小动脉壁...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发生自发性破裂的肝癌小动脉壁进行超微结构检查,进一步证实小动脉病变在肝癌自发性破裂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手术标本与同期随机选取的11例肝癌非破裂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小动脉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3例肝癌自发性破裂的患者存在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活跃的现象,而该现象却存在于10例非破裂患者中。肿瘤破裂的患者中,9例患者的小动脉壁表现出血管受损现象,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细胞连接消失、窗口直径过大、血管内皮显示高蛋白合成征象;血管壁弹力膜断裂、弹性硬蛋白过度增生及胶原纤维结构受损,其弹力膜中可见电子沉淀物。在肿瘤非破裂的患者中,上述血管受损现象仅在2例患者中发现。二组患者的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及血管受损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破裂患者中的小动脉病变使其管壁通透性增加、弹性消失及支撑力下降,是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破裂 自发性 动脉 弹力膜 胶原纤维
原文传递
高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斌 于东风 +2 位作者 常家聪 郭爱军 刘弋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 1991~2 0 0 0年收治的 79例 7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 74 6岁 ,男女发病比例为 4 6∶1,平均病程 3 1个月。早期诊断率为 2 %。术前并... 目的探讨高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 1991~2 0 0 0年收治的 79例 70岁以上贲门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 74 6岁 ,男女发病比例为 4 6∶1,平均病程 3 1个月。早期诊断率为 2 %。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 5 4 %。淋巴结转移率为 5 4 %。主要采用经腹全胃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为 73% ,姑息性切除率为 1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8% ,病死率为 3%。结论对高龄贲门癌患者 ,加强术前并存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选择适当的手术 ,可以降低手术风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临床特点 胃肿瘤 胃切除术 老年人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与临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常家聪 张妍蓓 +2 位作者 刘弋 戚士芹 陈向红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28-929,共2页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肝结核病理改变以粟粒样和结节瘤样病灶为主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多样 ,且无特异性 ,误诊误治率高。结论了...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肝结核病理改变以粟粒样和结节瘤样病灶为主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多样 ,且无特异性 ,误诊误治率高。结论了解肝结核的病理特征 ,有助于理解分析肝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从而降低误诊误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结核 影像学检查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常家聪 刘弋 江立静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EEA吻合器 疗效
原文传递
132例创伤性胃肠道破裂诊治体会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孟翔凌 《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7,共2页
创伤性胃肠道破裂临床较为常见。此类病员来势凶险、合并症多,如未能及时诊断、处理,常导致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本文就我院1972。元~1987。10月共收治的132例创伤性胃肠道破裂进行分析。临床资料男性107例,女性25例。年龄2~68岁。
关键词 胃肠道破裂 创伤性
原文传递
胆总管下段解剖与外科临床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孟翔凌 张宗耀 《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7年第4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胆总管 胆总管下段 解剖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治(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文华 刘弋 马红丽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9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扩张症3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30~40岁年龄组,临床...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扩张症3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30~40岁年龄组,临床上易误诊为乳腺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确诊,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癌 手术切除
下载PDF
肝癌自发性破裂与血管病变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立新 耿小平 +1 位作者 苏英豪 范上达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用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的患者标本各 39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与血管病变有关的因素包括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v WF因子 ) ,弹性硬蛋白 ,弹性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性 ) ,IV型胶原蛋白和胶原...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用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的患者标本各 39例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与血管病变有关的因素包括 :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v WF因子 ) ,弹性硬蛋白 ,弹性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性 ) ,IV型胶原蛋白和胶原蛋白酶。结果 与非破裂组相比 ,肝癌破裂患者中的血管内皮 v WF因子表达量明显下降 (v WF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面积 :15 8μm2 vs36 3μm2 ,P<0 .0 0 1)。血管壁中弹性蛋白酶分布异常、弹性硬蛋白增生过度 (血管壁弹性硬蛋白厚度 :2 0 μm vs9μm,P<0 .0 1)、弹力膜断裂、胶原蛋白酶分泌量增加 (血管壁胶原酶染色阳性率 :95 % vs 5 0 % ,P<0 .0 0 1)及胶原蛋白被分解 (血管壁 IV胶原蛋白层厚度 :5μm vs 14μm,P<0 .0 0 1)。v WF因子为血管受损指标之一 ,并参与凝血过程。低表达量的 v WF因子说明肝癌破裂患者的血管有病变情况存在 ,并伴随凝血功能下降。血管损发生后 ,随即释放的细胞因子将刺激血管壁细胞合成过量弹性硬蛋白及胶原蛋白酶 ,导致弹性硬蛋白增生过度、血管弹性消失。由于胶原蛋白是血管壁张力的主要支撑结构 ,血管受损后 ,受刺激释放放的胶原蛋白酶可分解胶原蛋白层 ,使其血管壁支撑力下降。同时中性粒细胞亦可浸润受损的血管壁并释放弹性蛋白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破裂 VWF因子 弹性硬蛋白 弹性蛋白酶
下载PDF
改良MTT法检测胃癌乳腺癌体外药物敏感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本忠 朱新生 《临床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58-260,共3页
采用改良的MTT法对53例胃癌、乳腺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的MTT法,即多次贴壁分离癌组织中夹杂的成纤维细胞,且细胞悬液培养过夜后又能排出污染的标本,因此提高了体外药敏的准确性。改良的MTT法优点有:(1)获得了较纯... 采用改良的MTT法对53例胃癌、乳腺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的MTT法,即多次贴壁分离癌组织中夹杂的成纤维细胞,且细胞悬液培养过夜后又能排出污染的标本,因此提高了体外药敏的准确性。改良的MTT法优点有:(1)获得了较纯化的癌细胞;(2)培养过夜能使受损伤的细胞恢复活性,增加癌细胞含量,提高实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乳腺癌 药物敏感性 多次贴壁法 MTT比色法
下载PDF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俊 梁伟 +2 位作者 张敬杰 张循善 张薇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3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 T 细胞亚群即表达于所有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D3)、辅助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IM)、抑制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D8)进行动态检测。结...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法对3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 T 细胞亚群即表达于所有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D3)、辅助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IM)、抑制 T 细胞的表面分子(CD8)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1)胃癌组 CD3、CD4阳性细胞数和 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2)手术可引起 T 细胞亚群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3)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到逐渐恢复的过程,但低于对照组。(4)未根治性切除术后免疫功能持续低下,CD4/CD8比值倒置,提示预后差。结论开展围手术期 T 细胞亚群动态检测,对了解胃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肿瘤是否转移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胃癌患者手术后采用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细胞亚群 手术前 手术后
原文传递
PTEN基因与肿瘤浸润转移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宝和 刘弋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10期739-741,共3页
PTEN是最近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能多途径调控肿瘤浸润转移过程,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PTEN能稳定和增强肿瘤细胞间粘附,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扩散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以及诱导失巢凋亡,并可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肿瘤血管生成等,从而抑制肿瘤... PTEN是最近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能多途径调控肿瘤浸润转移过程,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PTEN能稳定和增强肿瘤细胞间粘附,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扩散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以及诱导失巢凋亡,并可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肿瘤血管生成等,从而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对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浅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宗耀 《肝胆外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对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浅见张宗耀(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普外科合肥230022)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迄今仍以手术切除的疗效最佳,也是最有可能获得无复发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由于诊断及手术技能的进展,肝癌切除后的效果有了明显地提... 对大肝癌手术切除的浅见张宗耀(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普外科合肥230022)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迄今仍以手术切除的疗效最佳,也是最有可能获得无复发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由于诊断及手术技能的进展,肝癌切除后的效果有了明显地提高。我国已有较多的小肝癌(直径≤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外科手术 切除术
下载PDF
胆道术后体液中钾、钠、氯、钙、磷、镁的分布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洪强 汪国良 +3 位作者 万士林 鲁盛增 张世琼 金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对52例胆道术后患者测定了红细胞内钾和血清、24h尿、胆汁中钾、钠、氯、钙、磷、镁。发现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是低钾血症较多(61.5%)。低钾时,肾肝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血钾正常者。血钾正常而尿及胆汁钾降低是低钾血症的前兆。术后早期补... 对52例胆道术后患者测定了红细胞内钾和血清、24h尿、胆汁中钾、钠、氯、钙、磷、镁。发现电解质紊乱的特点是低钾血症较多(61.5%)。低钾时,肾肝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血钾正常者。血钾正常而尿及胆汁钾降低是低钾血症的前兆。术后早期补钾不应忽视。血中钠、氟、钙、磷、镁均保持在正常范围,但在尿中均降低,这是肾脏和机体调节的结果。术后每日补适量氯化钠可防止低钠、低氟血症发生。术后常规补钙、磷尚无必要。对长期禁食者应少量补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病 术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