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7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402
1
作者 樊霆 叶文玲 +5 位作者 陈海燕 鲁洪娟 张颖慧 李定心 唐子阳 马友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7-1736,共10页
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 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原理、修复条件、应用实例及其优缺点,重点论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和应用,提出了草本与木本联合修复可有效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为农田土壤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提出了新的途径。最后在对已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修复技术(如生物联合技术、物理化学联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使用单一修复手段存在的缺点,可提高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未来应深入探索联合修复技术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治理与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 修复技术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05
2
作者 崔键 马友华 +3 位作者 赵艳萍 董建军 石润圭 黄文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335-340,共6页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污染途径、污染比重和污染概况,以滇池和太湖为例,介绍农业面源污染成功的调查、监测和防治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特性 防治 对策
下载PDF
合肥市不同生态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9
3
作者 韦朝领 王敬涛 +1 位作者 蒋跃林 张庆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58-2162,共5页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按照4个生态功能区(公园游览区、生活居住区、商业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同步进行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气象要素(光照强度、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观测.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按照4个生态功能区(公园游览区、生活居住区、商业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同步进行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主要气象要素(光照强度、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观测.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特点是:公园游览区和生活居住区日变化呈单峰形式,工业区呈双峰形式,而商业交通繁华区则比较复杂;极值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4个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的波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商业交通繁华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公园游览区.4个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公园游览区、生活居住区、商业交通繁华区和工业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平均值分别是819、340、149和126个·cm-3.影响合肥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其次是光照强度,最小为气温.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指数递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功能区 空气负离子 气象因子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和利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18
4
作者 朱凤连 马友华 +3 位作者 周静 关静 梁家妮 赵艳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3期48-50,12,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畜禽养殖的发展状况,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现状,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污染环境的原因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养殖 污染 环境 趋势
下载PDF
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2
5
作者 李江遐 吴林春 +4 位作者 张军 王陈丝丝 于倩倩 彭毅 马友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75-2081,共7页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情况下经热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熔性固态物质。近年来,生物炭在污染环境修复方面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情况下经热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熔性固态物质。近年来,生物炭在污染环境修复方面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物炭对土壤修复的潜力,阐述了生物炭对于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相关研究发现,不同来源及裂解温度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不同,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对于生物炭的响应亦非常复杂,从而呈现出各异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效果。生物炭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源于改变土壤p H、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同时生物炭在对重金属的吸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影响效应取决于生物炭的特性和施用量、土壤肥力和性质、以及重金属种类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土壤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类型,选择合适的生物炭,以期得到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今后应加强生物炭在农田土壤改良以及农作物生长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探索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发生的生物和化学反应机理,并且要对生物炭的施用效果进行野外长期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修复 重金属 移动性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司友斌 包军杰 +2 位作者 曹德菊 彭军 杨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77-279,共3页
采用浮床种植香根草技术研究了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 .结果表明 ,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COD、BOD等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能显著改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 .
关键词 香根草 富营养化水体 净化效果 水质 陆生植物
下载PDF
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 被引量:106
7
作者 张乐勤 李荣富 +2 位作者 陈素平 祝亚雯 许信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6-327,共12页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能揭示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1995年-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4420.58万t增加到2... 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能揭示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依据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动态测度,结果表明:1995年-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4420.58万t增加到2009年的10919.11万t,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平均增幅为10.48%,碳排放强度由1995年的2.44t/万元降至2009年的1.09t/万元,呈持续下降态势,平均年降幅9.69%,煤炭类碳排放量占绝对优势,年平均为93.77%。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GDP能耗等驱动因子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1582、0.2329、0.2424、0.2688、-0.1176。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5年、2020年的碳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5686.25万t、22519.10万t,碳排放强度将分别降至0.81t/万元、0.62t/万元。根据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结合碳排放驱动因子的边际贡献,提出了减少能源消费的政策建议,可为安徽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安徽省的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也可为中尺度(省级行政区)碳排放驱动因子研究及预测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测度 驱动因子 预测 安徽省
原文传递
油菜秸秆还田腐解变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 被引量:104
8
作者 胡宏祥 程燕 +2 位作者 马友华 于学胜 项金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为促进油菜秸秆腐解,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培养与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尼龙网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设置了油菜秸秆不同还田量处理和不同还田深度处理,研究了油菜秸秆腐解百分率和腐解速率变化特... 为促进油菜秸秆腐解,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培养与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尼龙网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设置了油菜秸秆不同还田量处理和不同还田深度处理,研究了油菜秸秆腐解百分率和腐解速率变化特征,分析了油菜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还田的腐解百分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秸秆腐解速率则早期快后期慢;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腐解速率降低,表现为全量还田的秸秆腐解速率<2/3量还田秸秆腐解速率<1/2量还田秸秆腐解速率<1/3量还田秸秆腐解速率;在种植水稻条件下油菜秸秆还田深度在10 cm时腐解速度最慢,在表层还田腐解速度最快,20 cm深还田腐解速度居中。相比对照处理来说,油菜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氮磷钾含量(P<0.05)。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作物有极显著增产作用(P<0.01),增产幅度在6.02%~21.17%之间。本试验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下油菜秸秆还田腐解特征进行的研究可为调控油菜秸秆还田腐解速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秸秆还田 还田量 还田深度 腐解速率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下载PDF
中国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技术研究 被引量:75
9
作者 孙兴旺 马友华 +4 位作者 王桂苓 石润圭 黄文星 张丽娟 马中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84-388,共5页
针对中国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农村水环境质量这一现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设施,从适合中国农村的以村落或居民点为单位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思维入手,介绍了中国现今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流域的生活污水... 针对中国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农村水环境质量这一现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设施,从适合中国农村的以村落或居民点为单位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思维入手,介绍了中国现今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流域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继而提出适合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污水 处理 技术
下载PDF
小麦-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4
10
作者 张雅洁 陈晨 +3 位作者 陈曦 常江 章力干 郜红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55-2161,共7页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水稻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秸秆不施肥对照(CK)、秸秆还田不施肥(S)、秸秆还田+基肥增施N肥45 kg·hm-2(SF1,C/N=12∶1)、秸秆还田+基肥正常N肥施...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小麦-水稻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秸秆不施肥对照(CK)、秸秆还田不施肥(S)、秸秆还田+基肥增施N肥45 kg·hm-2(SF1,C/N=12∶1)、秸秆还田+基肥正常N肥施用量(SF2,C/N=18∶1)、秸秆还田+基肥减施N肥45 kg·hm-2(SF3,C/N=24∶1)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不施肥处理(S)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氮的含量分别增加7.8%、10.6%和10.9%,而使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减少17.1%;秸秆还田配施不同化肥处理中,当碳氮比为18∶1时,土壤全氮、有机氮和无机氮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27.2%,27.2%和25.7%。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秸秆还田S、SF1、SF2、SF3处理土壤全量有机质(SOM)中的碳、氮元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同时SOM中的C/N、H/C和O/C比值都下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秸秆还田S、SF1、SF2、SF3处理,在1650~1640 cm-1和3400 cm-1处的峰强度增加,表明土壤有机质中含氮基团、酚羟基、羟基或羧基含量增加;2920 cm-1处的吸收峰增强,表明SOM中脂肪族结构增加,芳香性增强。与对照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不施肥(S)处理的当年水稻产量下降8.8%;配施化肥后,SF1、SF2、SF3处理水稻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CK)处理增加12.6%、22.7%、19.1%,且当碳氮比为18∶1时,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单独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其碳氮和氢碳比例,使SOM中脂肪族化合物增加,酰胺结构和芳香性增强,同时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机氮的含量,减少了土壤无机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素形态 土壤有机质 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稀土在植物抗逆中的生理作用 被引量:58
11
作者 郜红建 常江 +2 位作者 张自立 丁士明 魏俊岭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7-490,共4页
论述了近年来关于稀土元素在植物抵抗干旱、高温、低温、盐渍、病虫害、重金属污染等逆境中的作用。稀土元素在植物抗逆中可能的生理作用机制为:稀土离子与细胞膜上的磷脂结合,调节钙代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稳定性,提高细胞膜的保护... 论述了近年来关于稀土元素在植物抵抗干旱、高温、低温、盐渍、病虫害、重金属污染等逆境中的作用。稀土元素在植物抗逆中可能的生理作用机制为:稀土离子与细胞膜上的磷脂结合,调节钙代谢,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稳定性,提高细胞膜的保护功能;稀土离子能提高植物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减少自由基积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学 逆境 抗性生理 稀土
下载PDF
施肥及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8
12
作者 王伏伟 王晓波 +4 位作者 李金才 叶爱华 王妍 车威 朱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02-1311,共10页
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麦分蘖期砂姜黑土耕层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不施化肥秸秆不还田(CK)、施化肥秸秆不还田(F)以及不施化肥秸秆还田(W)3种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 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麦分蘖期砂姜黑土耕层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了不施化肥秸秆不还田(CK)、施化肥秸秆不还田(F)以及不施化肥秸秆还田(W)3种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测序共获得14 873个OTUs,计173 323条读数,平均读长439 bp。砂姜黑土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纲(相对丰度〉10%)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优势属(相对丰度〉1%)共47个,3个处理中均有分布的优势属21个,F处理的细菌优势属的种类最多,为39个。相对丰度最大的门、纲和属分别是变形菌门(38.7%~43.1%)、α-变形菌纲(14.5%~18.1%)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4.6%~7.7%)。F处理细菌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低于CK及W处理,W处理和CK处理土壤细菌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与CK处理相比,F处理ACE指数降低22.8%。W处理土壤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CK及F处理,W处理Shannon指数较CK处理提高4.1%,而F处理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F处理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CK及W处理;F处理Simpson指数较CK处理提高38.1%,而W处理细菌Simpson指数最小,显著低于CK处理,较CK降低23.8%。分层聚类图显示在属的水平上,W处理和CK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F处理与CK处理及W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施化肥对土壤细菌优势类群组成、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大于秸秆还田,施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丰富度,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化肥 秸秆还田 高通量测序 砂姜黑土 细菌群落
下载PDF
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方法 被引量:48
13
作者 郜红建 常江 +2 位作者 张自立 丁士明 魏俊岭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文章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定义、组成、分类、影响因素和分泌部位,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分离及鉴定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此问题的今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根系分泌物 研究方法 收集方法
下载PDF
巢湖流域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研究 被引量:64
14
作者 王桂苓 马友华 +4 位作者 孙兴旺 宋法龙 张丽娟 徐宏军 肖圣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0,29,共6页
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巢湖流域麦稻轮作种植条件下,研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总氮流失量为45.27~101.38kg/hm2,总磷流失量为0.302~0.612kg/hm2。总氮的66%以上是在麦季流失的,总磷的89%以上是在... 采用田间径流池法,在巢湖流域麦稻轮作种植条件下,研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农田径流总氮流失量为45.27~101.38kg/hm2,总磷流失量为0.302~0.612kg/hm2。总氮的66%以上是在麦季流失的,总磷的89%以上是在稻季流失的。常规施肥条件下麦稻轮作农田氮肥流失率在6%左右,磷肥流失率在0.45%左右。水稻和小麦氮肥减施30%和磷肥减施50%能够减少氮磷的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总氮径流流失量2.83kg/hm2,减少4.1%左右,减少总磷径流流失量0.055kg/hm2,减少10.7%以上。氮肥减施30%对第一年的作物产量没有造成较大减产,可以实现减量不减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稻轮作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巢湖
下载PDF
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5
作者 徐露露 马友华 +4 位作者 马铁铮 付欢欢 聂静茹 何晓红 王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总结了常见的钝化剂包括石灰性物质、炭材料、粘土矿物、含磷材料、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介绍了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和注意事项,并对钝化剂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前景和目前存在... 总结了常见的钝化剂包括石灰性物质、炭材料、粘土矿物、含磷材料、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原理、技术和方法。介绍了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和注意事项,并对钝化剂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重金属 污染 修复
下载PDF
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6
16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2 位作者 王允青 汪建来 杨晓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4-1061,共8页
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弱筋小麦植株氮、钾含量的提高,氮、钾养分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作用;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 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弱筋小麦植株氮、钾含量的提高,氮、钾养分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作用;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在低钾土壤上,N180K150处理产量最高(5023 kg/hm2);中钾土壤上,最高产量(5145 kg/hm2)为N180K90处理。两种土壤上,氮肥的产量效应均大于钾肥。低钾土壤上,氮钾对小麦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提高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弱筋小麦的专用品质,钾肥对小麦品质的独立效应不显著,但是钾对氮的品质效应存在着交互作用。弱筋小麦抽穗期或灌浆期植株氮、钾含量与子粒品质的相关系数较大,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则是以拔节期或抽穗期较大。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和增加氮、钾肥基施比例有利于改善弱筋小麦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钾配施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土壤供钾水平
下载PDF
深耕结合秸秆还田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耕层薄化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60
17
作者 韩上 武际 +7 位作者 李敏 陈峰 王允青 程文龙 唐杉 王慧 郭熙盛 卢昌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6-284,共9页
【目的】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耕层变薄,直接深耕往往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在存在该类问题的土壤上,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实现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维持作物产量,并提升土壤肥力。【方法】试验... 【目的】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耕层变薄,直接深耕往往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在存在该类问题的土壤上,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实现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维持作物产量,并提升土壤肥力。【方法】试验于2012-2016年在华北平原南部濉溪县进行,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在人工剥离5 cm土层的耕层薄化土壤上开展试验,设旋耕(RT)、深耕(DT)、旋耕+秸秆还田(RTS)、深耕+秸秆还田(DTS)4个处理。在每年玉米和小麦成熟期进行田间测产;在第4季小麦收获后采集0-10和10-20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团聚体分布。【结果】与旋耕(RT)相比,单纯深耕(DT)不能明显提高玉米和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并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及各土层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深耕配合秸秆还田(DTS)处理玉米和小麦4季平均分别增产7.72%和8.06%,旋耕配合秸秆还田(RTS)处理分别增产7.55%和7.05%。在0-10 cm土层,DTS和RTS处理均明显提升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提高总有机碳及多数组分碳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RTS处理效果好于DTS处理;而在10-20 cm土层,DTS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胡敏酸、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效果好于RTS处理。DTS和RTS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在0-10 cm土层,以DTS处理效果最高,比RT处理增加23.09%,而在10-20cm土层,以RTS处理效果最好,相比RT处理增加6.32%。【结论】在耕层薄化处理的土壤上,单纯深耕提升作物产量的效果不显著,也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提升,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秸秆还田配合深耕或者旋耕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配合旋耕能有效培肥0-10 cm土层土壤,但对10-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厚度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玉米–小麦轮作
下载PDF
减量施肥对保护地土壤养分淋失及番茄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8
18
作者 何传龙 马友华 +4 位作者 于红梅 蒋光月 李帆 申卫平 周维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6-851,共6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减量施肥对巢湖沿岸的保护地土壤养分淋失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施肥用量高,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番茄养分吸收量的6.41、11.01、3.31倍,导致土壤中一些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减量施肥能提高番茄产量,而添加硫... 田间试验研究了减量施肥对巢湖沿岸的保护地土壤养分淋失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习惯施肥用量高,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番茄养分吸收量的6.41、11.01、3.31倍,导致土壤中一些中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减量施肥能提高番茄产量,而添加硫、硼、锌的改进减量施肥技术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不施肥、习惯施肥、减量施肥增产20.0%、10.3%、8.9%。习惯施肥养分淋失明显,20—80 cm土层NO3--N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比对照高498.9、52.4 kg/hm2;改进减量施肥技术可使土壤NO3--N淋失量减少65.7%,有效磷并未向深层移动。因此,改进减量施肥技术是提高巢湖蔬菜生产基地的番茄产量,增加收入,减少氮、磷养分淋失,防止面源污染的平衡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减量施肥 保护地 养分淋失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石对模拟含酚废水处理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包军杰 余贵芬 +1 位作者 蒋新 彭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利用有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凹凸棒石表面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去除模拟含酚水中苯酚的机理,同时对影响吸附去除苯酚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等有机阳离子对天然凹凸棒... 利用有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凹凸棒石表面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凹凸棒石吸附去除模拟含酚水中苯酚的机理,同时对影响吸附去除苯酚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等有机阳离子对天然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后能大大提高对苯酚的吸附去除率;HDTMA和CPB改性土对苯酚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其有机相对苯酚的分配作用;HDTMA和CPB改性土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L型吸附等温方程更适合该吸附过程.在pH>10时,HDTMA改性土除通过分配作用以外还可通过静电吸附增强对苯酚的吸附;随着HDTMA改性剂用量的增加,HDTMA改性土对苯酚的吸附去除率也逐渐增加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凹凸棒石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酚
下载PDF
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与水华空间分布遥感解析 被引量:57
20
作者 王雪蕾 王新新 +5 位作者 朱利 马友华 吴传庆 王强 冯爱萍 陈敏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1-1519,共9页
基于遥感监测手段,分别应用DPe RS模型和MODIS水华提取方法对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特征和巢湖水体水华爆发规律进行遥感像元尺度解析,结果表明:2010年巢湖流域总氮产生量为1900.3t,入河量为846.5t;总磷为244.1t,入河量为76t.巢湖流域农... 基于遥感监测手段,分别应用DPe RS模型和MODIS水华提取方法对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特征和巢湖水体水华爆发规律进行遥感像元尺度解析,结果表明:2010年巢湖流域总氮产生量为1900.3t,入河量为846.5t;总磷为244.1t,入河量为76t.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氮素污染贡献最大,而水土流失则对磷面源污染贡献最大;综合巢湖流域氮磷面源污染和水华爆发的时空特征分析,明确氮磷面源污染与巢湖水华具有相关性,并且时间上水华爆发频率较氮磷面源污染具有先滞后后同步的特征,且面源污染负荷与水华爆发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45;在空间上,面源污染负荷较大区域与水华爆发频度较高区域也有较好的匹配性;基于这种相关性,应用DPe RS模型对巢湖流域进行氮磷减排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施肥量减少3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到60%,畜禽粪便处理率和城市垃圾处理率提高到80%的情况下,氮磷面源污染平均削减率可以达到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氮磷 水华 遥感 巢湖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