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兆平 姚萍 +2 位作者 王保龙 陶良军 伍继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了解 ELISA法筛查血液乙型肝炎病毒 ( hepatitis B virus,HBV)的漏检率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Flu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用于混合血浆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 FQ-PCR技术对常规 ELISA初... 目的 了解 ELISA法筛查血液乙型肝炎病毒 ( hepatitis B virus,HBV)的漏检率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Flu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用于混合血浆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 FQ-PCR技术对常规 ELISA初复检正常献血者 (包括无偿献血者和个体献血者 )的微量血浆汇集池标本 ( 1 0人份× 2 0 μ1 )进行 HBV DNA检测 ,再对阳性汇集池中的标本进行单份检测。用双蒸水和 HBV DNA阴性汇集池中的血浆标本分别对 HBV DNA标准品(浓度为 1 0 3拷贝 /ml)作 1 0~ 5 0倍稀释后行 FQ-PCR测定 ,观察不同的血浆标本混合后是否存在 Taq酶抑制物的叠加作用及对 PCR结果有无影响。对浓度为 1 0拷贝 /ml~ 1 0 4拷贝 /ml的 HBV DNA标准品分别进行 FQ-PCR检测 ,确定试剂盒的敏感度。 结果  1 2 0 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有 1 1例 HBV DNA阳性 ( 0 .92 % ) ;4 70份个体献血者标本中有 1 0例 HBVDNA阳性 ( 2 .1 3% )。双蒸水与混合血浆稀释的 HBV DNA标准品的 FQ-PCR检测结果 (定性 )完全一致。试剂盒的检出下限为 1 0 2拷贝 /ml。 结论  ELISA法筛查血液存在较高的 HBV漏检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微量血浆汇集池 乙型肝炎病毒 血液筛查 血源管理 病毒核酸
下载PDF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等位基因与HLA-B27检测呈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保龙 苏虹 +3 位作者 高萍 陶良军 李向培 叶冬青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等位基因与 HL A- B2 7及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 ,...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等位基因与 HL A- B2 7及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 ,对 48例 AS患者 (B2 7+ )及 12 3名正常对照人群 (B2 7+ 2 7名、B2 7-96名 )进行 TAP1、TAP2等位基因分型及变异位点氨基酸表型频率分析。结果 汉族人群 TAP1表现型主要为 Ile/Ile和 Asp/Asp,而 TAP2则以 Val/Val、Ala/Thr和 Stop/Stop占优势。 TAP1和 TAP2至少各有4种等位基因型 ,分别为 TAP1*0 10 1、TAP1*0 2 0 1、TAP1*0 30 1、TAP1*0 40 1和 TAP2 *0 10 1、TAP2 *0 10 2、TAP2 *0 2 0 1、TAP2 *0 2 0 2。研究对象中有 9.9% (17/171) TAP1探针无法定型 ,15 .8% (2 7/171)TAP2无法定型 ,呈杂交空白。病例组与对照组间 TAP等位基因型分布无差异 (P>0 .0 5 )。AS(B2 7+ )患者TAP1333位纯合子 Val/Val表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B2 7+ ) (P<0 .0 5 )。正常对照 (B2 7+ ) TAP2 6 6 5位纯合子 Ala/Ala表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B2 7- ) (P<0 .0 5 ) ,而正常对照 (B2 7+ ) TAP2 6 6 5位杂合子Ala/Thr表型频率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B2 7-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处理相关基因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相关研究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实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锐 沈佐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健康妇女中BV患病率为18.9%,在妇科门诊有异常阴道分泌物的患者中为43.3%,远远高于阴道滴虫与霉菌感染发病率之和,在性乱人群中检出率为36.7%,在妊娠期患病率为12%~22%,但...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健康妇女中BV患病率为18.9%,在妇科门诊有异常阴道分泌物的患者中为43.3%,远远高于阴道滴虫与霉菌感染发病率之和,在性乱人群中检出率为36.7%,在妊娠期患病率为12%~22%,但本病患者约10%~50%无临床症状,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本文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就BV的实验诊断方法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病 细菌性 加特纳菌 诊断
下载PDF
论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宋海波 刘青 +1 位作者 胡光胜 刘建芸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影响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检验标本的质量与选择标本的种类、采集标本前的准备、标本的保存和处置等因素有关。结论重视检验标本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诊断率的关键。
关键词 检验 标本 质量控制 保存 诊断
原文传递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傲 陈柯 +1 位作者 王琦 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实质脏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切除及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男性9例,女性... 目的探讨实质脏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切除及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男性9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43.5岁。其中肝脏8例,骨组织3例,肺组织1例。镜检:圆形及卵圆形上皮样细胞为散在单个、巢团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嗜酸性,可见细胞质内空泡及散在红细胞,间质黏液样变性,有些病例可见散在少数钙化。免疫表型:CD34、CD31、FⅧRAg均呈阳性,多数病例均带瘤存活,1例患者术后半年复发,1例患者随访100个月后死亡,3例患者失访。结论 EHE属于少见的血管源性低度恶性肿瘤,尤其发生于实质脏器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或分子生物学检查WWTR1-CAMTA1融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病理组织学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海马组织和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7
6
作者 宣柳 沈佐君 +4 位作者 何晓东 伊茂礼 金鑫 鲁明 傅先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海马组织和人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选用总长60 cm、有效长度50.5 cm、直径75μm熔融石英毛细管,在20 kV电压下快速分离4种氨基酸。以100 mmol/L硼酸-三羟甲基...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海马组织和人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选用总长60 cm、有效长度50.5 cm、直径75μm熔融石英毛细管,在20 kV电压下快速分离4种氨基酸。以100 mmol/L硼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1,含1%异丙醇)为电泳缓冲液(pH值为10.35),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并对此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检测45例患者脑脊液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4种氨基酸能在15 min内分离,线性范围为1.0~100.0μmol/L,GLU、ASP、GABA、GLY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23、18、15 nmol/L,4种氨基酸的批内精密度范围4.44%~9.72%,批间精密度范围6.96%~10.50%。4种氨基酸的回收率不低于88.1%。全面性大发作癫痫患者GLU、GLY、A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GABA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4种氨基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神经递质 高效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学民 凡任芝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 ( HBVM)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2 48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 HBV DNA检测 ,同时采用 ELISA法进行乙肝免疫学对比检测。结果 血清 HBV DNA水平与 HBV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有关。... 目的 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 ( HBVM)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2 48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 HBV DNA检测 ,同时采用 ELISA法进行乙肝免疫学对比检测。结果 血清 HBV DNA水平与 HBV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有关。以 HBs Ag( +)、HBe Ag( +)、HBc Ab( +)模式患者的 HBV DNA阳性检出率最高 ,为 97.3 %( 4 99/5 1 3 ) ,DNA平均拷贝数为 8.41× 1 0 7/ml;其次为HBs Ag( +)、HBe Ab( +)、HBc Ab( +)模式 ,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49.4% ( 1 3 3 /2 69) ,平均拷贝数为 2 .3 3× 1 0 5/ml,均显著高于其他 HBVM模式的患者。结论  HBe Ag和 HBV DNA有明显的相关性。定量检测 HBV DNA能真实反映 HBV复制情况 ,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定量PCR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中国临床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圆圆 王薇 +32 位作者 赵海建 康凤凤 郦卫星 卢志明 邹伟民 金雨琦 黄文芳 许斌 陈发林 王清涛 牛华 马斌国 赵建宏 周向阳 沈佐君 祝卫平 吕岳峰 刘良军 张琳 魏力强 桂晓美 韩艳秋 许健 魏莲花 廖璞 阿祥仁 王华梁 张朝霞 吴皓瑜 符生苗 朴文花 彭林 王治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4-138,142,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临床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质量指标(QI)的现状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使用基于Web的室间质量评价软件,收集从2015年~2017年(截至6月15日)参加"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据,包括2015年1次,... 目的分析中国临床实验室标本可接受性质量指标(QI)的现状并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方法使用基于Web的室间质量评价软件,收集从2015年~2017年(截至6月15日)参加"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据,包括2015年1次,2016年2次和2017年1次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和抗凝标本凝集率。用率和西格玛两种方式度量评价。采用各指标总体分布的P25和P75制定初步的高、中等和低性能规范。结果分别有5 346,7 593,5 950和6 874家实验室回报了有效数据。生化(除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外)、免疫和微生物专业4项指标的P50达到6σ水平。临检专业除标本容器错误率外,其它指标的P50为4σ~6σ水平不等。连续3年的QI数据没有明显变化。以2017年第一次结果为依据制定初步质量规范,标本类型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084 4%;标本容器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047 6%;标本采集量错误率的P25为0,P75为0.114 2%;抗凝标本凝集率的P25为0,P75为0.0784%。结论大部分实验室生化、免疫和微生物4项指标表现良好,临检专业有待加强。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证采集数据真实可靠,从而长期纵向监控实现质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指标 标本 室间质量评价 质量规范 西格玛
下载PDF
皖籍汉族正常人群TAP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苏虹 王保龙 +2 位作者 高萍 李向培 叶冬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汉族 TAP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检测血液 BRCA1/2基因突变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佘亚辉 张扬 +4 位作者 邓芳 李明 魏敏 王保龙 沈佐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 HRM)分析乳腺癌患者及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的突变特征,探讨HRM技术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BRCA1/2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间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和... 目的:通过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 HRM)分析乳腺癌患者及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的突变特征,探讨HRM技术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BRCA1/2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间在安徽省肿瘤医院和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及其一级亲属(高危人群)各52例,无乳腺癌家族史的健康人40名,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HRM法检测血液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情况,并对突变阳性结果进行DNA测序验证;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BRCA1/2基因突变与易感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发现9例BRCA1/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7.3%,52例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发现5例BRCA1/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6%,在40名健康人群中发现1例BRCA1/2基因突变。采用HRM法检测的9例BRCA1/2基因突变阳性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全部相符。 BRCA1/2基因突变与初产年龄、慢性乳腺疾病的易感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9例BRCA1/2基因突变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一级亲属中发现有5例BRCA1/2基因突变,一致性达到44.4%(4/9)。结论 BRCA1/2基因突变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一级直系亲属存在较高的BRCA1/2突变率,因此HRM技术可用于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健康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105-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BRCA1 基因 BRCA2 疾病遗传易感性 突变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Genes BRCA1 Genes BRCA2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辉 吴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2438-2440,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的浆细胞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恶性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或单克隆轻链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的浆细胞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恶性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或单克隆轻链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是机体是否存在克隆性细胞的高度敏感的指标,已在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1]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游离轻链 恶性浆细胞 MYELOMA 克隆性 轻链型 实验室检测 浆细胞病 基因重排 免疫固定电泳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大庆 徐晓玲 +2 位作者 夏淮玲 王利华 沈佐君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关系,进一步揭示COPD的遗传易感因素、发病机制。方法联合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连接酶检测反应(L...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关系,进一步揭示COPD的遗传易感因素、发病机制。方法联合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测序分型技术检测80例COPD患者(COPD组)、80例长期吸烟而肺功能正常人群(长期吸烟组)和40例无吸烟史的健康人群(对照组)的SOD1-3基因多态性情况,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SOD3浓度。结果入选对象中检测到SOD1的AA和AC基因型、SOD2的TT、TC和CC基因型以及SOD3的CC和CG基因型。AA和AC基因型在COPD组、长期吸烟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1.3%、92.5%、90.0%与8.7%、7.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TC和CC基因型在相应3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5%、65.0%、57.5%,21.3%、25.0%、30.0%和11.2%、10.0%、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和CG基因型在此3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7.5%、87.5%、97.5%和2.5%、12.5%、2.5%,其中CG基因型在长期吸烟组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SOD3CG基因型人群血清SOD3浓度为(252.1±46.6)U/ml,未携带者血清SOD3浓度为(45.5±23.2)U/m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D3基因多态性(C+760G,Arg213Gly)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吸烟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及疑似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蓉 凡任芝 +1 位作者 孙余婕 沈佐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及疑似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CA及疑似患者病变部位疣体或分泌物进行HPVDNA(高危型和低危型)检测。结果 134例HPV阳性样本(排除66例检测阴性样本)其...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及疑似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CA及疑似患者病变部位疣体或分泌物进行HPVDNA(高危型和低危型)检测。结果 134例HPV阳性样本(排除66例检测阴性样本)其中低危(6、11型)感染占61.94%(83/134);高危(16、18、31、33、45、52、56、58型)感染占16.42%(22/134);高低危复合感染占21.64%(29/134)。分泌物和疣体组织标本高危HPV检出率分别占48.05%(37/77)、24.56%(14/57),P<0.05;不同年龄、性别CA及疑似患者高危HPV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 CA及疑似患者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但高危HPV感染有较高比例分布。CA及疑似患者高危HPV感染无性别和年龄倾向。同时检测分泌物和疣体,可能会提高高危HPV检出率。FQ-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推荐考虑此法对高危HPV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安徽省合肥地区献血员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兆平 宋海波 +3 位作者 冉玲 童志才 陶良军 王红梅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用ELISA法检测1440名献血员的HAVIgA、ALT、抗-HCVIgG、HBVM、抗-EBVIgG、抗-CMVIgM及弓形体。结果显示:抗-HAVIgA阳性率为1.9%,抗-HCV阳性率为5.5%,其中职业和定期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6.6%。抗-HCV阳性率与献血员的ALT、年... 用ELISA法检测1440名献血员的HAVIgA、ALT、抗-HCVIgG、HBVM、抗-EBVIgG、抗-CMVIgM及弓形体。结果显示:抗-HAVIgA阳性率为1.9%,抗-HCV阳性率为5.5%,其中职业和定期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6.6%。抗-HCV阳性率与献血员的ALT、年龄和献血次数显著相关,且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和郊区。HBsAg阳性率为1.5%,初次献血员HBsAg阳性率为3.3%,明显高于职业献血员。抗-HBcAg阳性率为3.2%,抗-HBe单项的阳性为1.2%。抗-CMVIgM阳性率为16.1%,抗-EBVIgA阳性率为1.6%,弓形体阳性率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血清流行病学
下载PDF
糖基化蛋白的检测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 沈佐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015-1016,1018,共3页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它参与调控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糖基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本文就糖基化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糖基化 蛋白 疾病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下载PDF
细菌编码方法对非发酵菌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学民 马筱玲 +3 位作者 黄尊波 李华 濮跃晨 徐元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根据非发酵菌新的分类知识 ,建立细菌鉴定编码 ,并探讨编码在该类细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编的编码与API2 0NE对 97株非发酵菌进行对比鉴定。结果 :两者菌种鉴定符合率为 74 .2 % ,菌属鉴定符合率为 84 .5 %。结论 :本编码... 目的 :根据非发酵菌新的分类知识 ,建立细菌鉴定编码 ,并探讨编码在该类细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编的编码与API2 0NE对 97株非发酵菌进行对比鉴定。结果 :两者菌种鉴定符合率为 74 .2 % ,菌属鉴定符合率为 84 .5 %。结论 :本编码与API鉴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且鉴定成本低廉 ,可以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编码 非发酵菌
下载PDF
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在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晓武 周红艳 +1 位作者 沈佐君 孙余婕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本进行准确检测。方法以甲型流感病毒特异M基因的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一步法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本进行准确检测。方法以甲型流感病毒特异M基因的保守区为靶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冠状病毒OC43及229E、副流感病毒1、2、3型以及季节性流感病毒H1、H3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应用。结果所建立的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可对甲型流感病毒进行特异扩增,操作方便快速,对H1和H3亚型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01TCID50/ml;对384例临床咽拭子样本的检测准确度达99.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方法可实现对甲型流感病毒快速准确的检测,有助于对临床流感病例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一步法实时荧光RT-PCR 快速检测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编码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学民 马筱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71-72,共2页
肠杆菌科细菌占临床感染病原菌的70%以上,准确、快速地鉴定这类细菌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肠杆菌科细菌编码技术能鉴定目前报道的所有在人体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与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判别容易、成本低廉、鉴定正... 肠杆菌科细菌占临床感染病原菌的70%以上,准确、快速地鉴定这类细菌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肠杆菌科细菌编码技术能鉴定目前报道的所有在人体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与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判别容易、成本低廉、鉴定正确率高及无缺码等特点。1材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杆菌科 细菌感染 编码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Rh阴性孕妇外周血浆游离DNA中胎儿RhD血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学东 王保龙 +5 位作者 叶书来 王兰芳 廖艳秋 沈建军 蒋光明 沈佐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对Rh阴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非创性产前诊断胎儿RhD血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份妊娠11-40周、B超确诊为单胎的Rh阴性孕妇血浆。采用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对Rh阴性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非创性产前诊断胎儿RhD血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8份妊娠11-40周、B超确诊为单胎的Rh阴性孕妇血浆。采用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多态性位点及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Y chromosome,SRY)确定胎儿DNA的存在;运用FQ-PCR技术对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RHD基因外显子5、7、10和内含子4定量分析,以确定胎儿RhD血型的基因型;其基因型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脐血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回顾性评价胎儿基因定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78份标本中,41份检测到SRY基因,平均浓度为(214.7±120.9)拷贝/ml,产后证实皆为男性。70份FQ-PCR基因定型结果与血清学结果相符,另有5份确定为假阳性,3份基因定型结果不可确定,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0%(70/78)。5份假阳性标本通过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鉴定了4份RhD放散型,FQ-PCR最终结果准确率达到95%(74/78)。结论应用FQ-PCR方法进行非创性胎儿RhD血型检测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Rh—Hr血型系统 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气单胞菌基因种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元宏 马筱玲 +3 位作者 陈学民 王中新 李华 温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气单胞菌基因种与表型生化反应关系。方法 建立气单胞菌基因种鉴定方法 ;本实验采用被筛选的9种表型生化反应 ,鉴定 45株气单胞菌基因种 ;采用Mi croScanGramNegativePanel2 1微量液体稀释法报告气单胞菌基因种体外对各种抗... 目的 探讨气单胞菌基因种与表型生化反应关系。方法 建立气单胞菌基因种鉴定方法 ;本实验采用被筛选的9种表型生化反应 ,鉴定 45株气单胞菌基因种 ;采用Mi croScanGramNegativePanel2 1微量液体稀释法报告气单胞菌基因种体外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根据NCCLs文件报告MIC、敏感、耐药。结果 本地区气单胞菌基因种主要是HG1、HG4 、HG9、HG12 、HG13 ;未见HG2 、HG3 、HG5、HG6、HG7、HG8、HG10 、HG11。结论 气单胞菌基因种对头胞噻肟、头胞曲松、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复方新诺明敏感性为10 0 % ,对头孢噻吩耐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属 分离 提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