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脏代谢组学研究“瓜蒌-薤白”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鹏博 丁立丹 +5 位作者 仇静文 钟华 吴欢 周安 吴鸿飞 戴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320-5329,共10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研究“瓜蒌-薤白”药对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肝脏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调控机制。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AS模型,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研究“瓜蒌-薤白”药对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肝脏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调控机制。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AS模型,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体质量、肝重以及肝脏中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等病理生化指标的含量,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小鼠肝脏样品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鉴别,检测代谢通路上相关代谢酶LCAT、sPLA2、EPT1、ACER1的水平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瓜蒌-薤白”药对显著减少AS小鼠主动脉斑块及肝脏脂肪空泡面积,减轻肝脏脂滴积累;可降低AS小鼠肝脏系数,调控肝脏血脂水平并改善肝脏的炎性损伤;空白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的代谢物能够显著区分,发现并初步鉴定了15种与AS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瓜蒌-薤白”药对能显著回调其中的7种,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2条与“瓜蒌-薤白”药对调节AS小鼠肝脏代谢紊乱相关的代谢途径,“瓜蒌-薤白”药对调控代谢途径中关键酶LCAT、sPLA2、EPT1、ACER1水平,推测“瓜蒌-薤白”药对可干预AS小鼠肝脏甘油磷脂及鞘脂代谢紊乱从而抑制AS疾病,其调控机制可能与其干预肝脏代谢途径关键酶LCAT、sPLA2、EPT1、ACER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药对 APOE-/-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肝脏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瓜蒌-薤白”药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配伍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加会 徐鹏博 +3 位作者 钟华 周安 吴鸿飞 戴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207-6216,共10页
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配伍机制。利用高脂饮食建立AS小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与Masson染色评价小鼠主动脉病理学形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 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瓜蒌-薤白”药对治疗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配伍机制。利用高脂饮食建立AS小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与Masson染色评价小鼠主动脉病理学形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数据统计方法,筛选小鼠体内潜在生物标志物;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进一步筛选AS相关的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干预靶点,Gene Ontology(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与代谢通路干预靶点相关的生物学途径。结果显示,瓜蒌及“瓜蒌-薤白”可不同程度地减少AS小鼠主动脉窦斑块(P<0.05)及胶原面积(P<0.05);与瓜蒌、薤白相比,“瓜蒌-薤白”减少主动脉窦斑块(P<0.05)及胶原面积(P<0.05)更为显著;代谢组学检测出16种小鼠体内潜在生物标志物,瓜蒌可回调甘油磷脂代谢途径中4种代谢物,薤白可回调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2种代谢物,“瓜蒌-薤白”药对可回调甘油磷脂、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及嘧啶代谢途径中8种代谢物;网络药理学筛选与AS相关的代谢物,表明瓜蒌回调2种AS相关代谢物,与24个代谢靶点关联,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相关生物途径;薤白回调2种AS相关代谢物,与40个代谢靶点关联,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生物途径;“瓜蒌-薤白”药对回调6种AS相关代谢物,与57个代谢靶点关联,涉及亚油酸、甘油磷脂、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的生物途径。表明“瓜蒌-薤白”配伍后影响AS小鼠体内更多的代谢途径,增强对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相互协同改善AS小鼠体内脂质紊乱及炎症反应,发挥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药对 动脉粥样硬化 配伍机制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铁死亡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利 吴鸿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4-252,共9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的一种慢性血管疾病,以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为主要特征,为冠心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铁死亡是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本质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累积...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的一种慢性血管疾病,以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为主要特征,为冠心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铁死亡是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本质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累积引起的细胞死亡,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不同。铁死亡发病机制复杂,其机制主要与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抗氧化系统活性、铁代谢、铁自噬、脂质过氧化程度等多个途径有关。铁死亡在As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As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巨噬细胞炎症、泡沫细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多个病理过程,已成为As研究的新靶点。中医药是我国独有且富有价值的医学科学,具有深厚的理论沉淀和实践积累。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可调控血管相关细胞铁死亡,对As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主要对铁死亡在As各病理环节中的作用及相关中医药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从铁死亡角度为中医药防治As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过氧化 氧化应激 中医药
原文传递
“瓜蒌-薤白”药对诱导自噬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轻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鲍友利 曹寅 吴鸿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20-2828,共9页
考察“瓜蒌-薤白”药对(GX)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损伤的RAW264.7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活化、炎症因子释放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探究GX减轻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自噬机制。通过体外建立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 考察“瓜蒌-薤白”药对(GX)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损伤的RAW264.7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活化、炎症因子释放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探究GX减轻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自噬机制。通过体外建立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oprotein domain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asparate prote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酶联相关轻链蛋白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sequestosome 1(selective autophagy junction protein p-62/sequestosome 1,p62)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8及IL-1β的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中LC3Ⅱ、p62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X可显著降低巨噬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GX明显增加巨噬细胞中LC3Ⅱ表达,减少p62表达;GX显著减少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18、IL-1β分泌;GX显著提高巨噬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GX明显增加LC3Ⅱ的免疫荧光强度,降低p62的免疫荧光强度。加入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自噬抑制剂后可逆转GX抑制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减少炎症因子IL-18、IL-1β释放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GX可能通过上调细胞自噬水平,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从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炎症 NLRP3炎症小体 自噬
原文传递
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及其机制
5
作者 徐伟芳 李贺宇 +5 位作者 张慧 何仔昂 高文恒 谢紫洋 王传文 尹登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41,共14页
【目的】研究潜在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并探究其生防机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HX0037对栝楼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枣炭疽菌(Collettrichum coccodes)、梨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目的】研究潜在生防细菌HX0037对栝楼炭疽病的防病能力,并探究其生防机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HX0037对栝楼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枣炭疽菌(Collettrichum coccodes)、梨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和苹果炭疽菌(Cryptosporiopsis malicorticis)的拮抗活性;离体接种法评价其对栝楼叶片炭疽病和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结果,确定生防细菌的分类地位,并预测其次级代谢产物;采用酸沉淀法提取脂肽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LC-MS);最后通过观察生防细菌所产脂肽对栝楼炭疽病菌菌株生长和菌丝形态的影响,以及检测该菌株产酶和铁载体能力,探究可能的生防机制。【结果】HX0037菌株对4种瓜果炭疽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栝楼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能明显改变病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与单独接种病菌的栝楼组相比,接种HX0037菌株能显著减小栝楼叶片炭疽病和栝楼果实炭疽病的病斑面积,其防病效果分别为61.50%和52.51%;HX0037菌株被进一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基因组中包含12个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它还具备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铁载体的能力;从HX0037代谢物中分离获得的脂肽导致栝楼炭疽病菌的菌丝发生扭曲、膨大等畸变现象,经LC-MS鉴定,该脂肽粗提物中含有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HX0037具有良好的抑制炭疽病菌生长的能力,有望被进一步开发为生物农药用于栝楼炭疽病的绿色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栝楼炭疽病 拮抗 全基因组 菌种鉴定 脂肽
下载PDF
经典药对“瓜蒌-薤白”治疗痰瘀互结心血管疾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6
作者 张博 王雨婷 +2 位作者 刘洁 李加会 吴鸿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瓜蒌-薤白”(GX)对痰瘀互结大鼠模型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利用高脂饮食、冰水浴联合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建立痰瘀互结大鼠模型并检测大鼠痰瘀互结证候评分。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清样... 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瓜蒌-薤白”(GX)对痰瘀互结大鼠模型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利用高脂饮食、冰水浴联合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建立痰瘀互结大鼠模型并检测大鼠痰瘀互结证候评分。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轮廓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鉴别。运用MetaboAnalyst数据库进一步筛选GX调控的代谢物及其代谢物相关联靶点,Gene Ontology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与代谢通路干预靶点相关的生物学途径。结果显示,GX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痰瘀互结证候积分,改善痰瘀互结大鼠中医证候症状。此外,代谢组学检测出129种痰瘀互结大鼠体内潜在生物标志物,GX可回调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中54种代谢物。MetaboAnalyst数据库筛选上述54种代谢物,发现GX回调9种痰瘀互结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物,与69个靶点关联,涉及胆固醇代谢、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葡萄糖稳态及代谢等生物途径。表明GX可能通过干预痰瘀互结证大鼠体内亚油酸、鞘氨醇、二十二碳六烯酸、迷迭香酸、琥珀酸、腺嘌呤、L-苯丙氨酸、L-缬氨酸等物质代谢,协同改善胆固醇代谢、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葡萄糖稳态及代谢等生物途径,改善痰瘀互结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证候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药对 痰瘀互结 UPLC-Q-TOF-MS 差异代谢物 干预靶点 生物途径
原文传递
木麻黄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阮玲 罗喻才 +2 位作者 马咏仪 王国凯 周忠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294,共6页
为阐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化学成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及多种分离技术,从其根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光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hydroxy-3-methoxyphenyl-6-O-syringoyl-β-D-glucopyranoside (1),高良姜苷A(... 为阐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的化学成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萃取及多种分离技术,从其根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光波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hydroxy-3-methoxyphenyl-6-O-syringoyl-β-D-glucopyranoside (1),高良姜苷A(2), heterophylloside C (3)、6’-O-vanilloylisotachioside (4)、3,4,5-trimethoxyphenyl-6-O-syringoyl-β-D-glucopyranoside (5)、香草醛(6)、丁香醛(7)、3,4-二羟基苯甲醛(8)、齐墩果酸(9)、桦木酸(10)、胡萝卜苷(11)、胡萝卜苷亚油酸酯(12)、(±)-lyoniresinol2-O-α-rhamnoside (13)和(-)-9-acetyl-isolariciresinol 9’-O-α-L-rhamnopyranoside (14),其中化合物14为新的木脂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化学成分 木脂素
下载PDF
丹皮酚调控ApoE-/-小鼠胆汁酸代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海 黄翰文 +4 位作者 施晓艳 刘玲 刘雅蓉 吴鸿飞 戴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23-128,165,共7页
目的探究丹皮酚通过调控ApoE-/-小鼠胆汁酸代谢影响FXR-FGF15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脂质代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20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造模同时灌胃丹皮酚(200 mg/kg)。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 目的探究丹皮酚通过调控ApoE-/-小鼠胆汁酸代谢影响FXR-FGF15信号通路,从而影响脂质代谢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20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造模同时灌胃丹皮酚(200 mg/kg)。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大体和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法检测血脂和肝脂水平;LC-MS/MS检测小鼠肠道胆汁酸组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CYP7A1及回肠FXR、FGF15蛋白的表达。结果丹皮酚显著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肝脏脂质沉积;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及肝脏系数;升高FXR拮抗剂TαMCA、TβMCA含量,降低FXR激动剂CDCA和LCA含量,抑制肠FXR-FGF15信号通路,诱导肝组织CYP7A1蛋白表达,增加粪便中总胆汁酸外排。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影响胆汁酸代谢,抑制FXR-FGF15轴从而促进肝脏胆汁酸合成与排泄,减少胆固醇蓄积,进而实现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胆汁酸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瓜蒌薤白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三酰甘油合成及SIRT1/AMP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洁 王雨婷 +7 位作者 李正龙 张文龙 许添阳 谢宜瑜 王清萍 陈颖 吴冰雨 吴鸿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9-65,共7页
目的 观察瓜蒌薤白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合成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高脂饲料喂养20周... 目的 观察瓜蒌薤白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脏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合成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高脂饲料喂养20周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瓜蒌薤白低、中、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只;另设8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酶法检测血清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ELISA及qRT-PCR法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 ACC)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SREBP-1)、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ChREBP)、SIRT1、AMPK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瓜蒌薤白降低血清TG、TC及LDL-C水平,升高血清HDL-C水平,降低肝脏TG合成酶FAS和ACC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肝脏TG合成蛋白SREBP-1、ChREBP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IRT1表达水平,下调AMPK表达水平。结论 瓜蒌薤白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SIRT1/AMPK通路,抑制肝脏TG合成相关蛋白及合成酶表达,抑制TG内源性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薤白 三酰甘油 脂肪合成 信号通路 SIRT1 AMPK
下载PDF
“守正创新”理念下中药学专业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鸿飞 汪宁 +6 位作者 韩岚 贾晓益 刘雅蓉 李丽丽 许钒 彭代银 戴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结合的重要桥梁,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全面提升中药人才培养质量,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教学团队将“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思维”“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元素与教学环节...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结合的重要桥梁,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全面提升中药人才培养质量,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教学团队将“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思维”“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元素与教学环节融合融通,推进“守正创新”理念下的课程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守正创新 教学探索
下载PDF
甘草饮片指纹图谱的建立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洋 黄宇飞 +4 位作者 金文芳 王国凯 朱月健 葛德助 刘劲松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0期2149-2153,共5页
目的建立甘草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标准建立以及品种优劣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市场和不同产地的30批次甘草饮片的指纹图谱,采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其含量差异,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结果 30批药材的指纹图... 目的建立甘草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标准建立以及品种优劣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市场和不同产地的30批次甘草饮片的指纹图谱,采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其含量差异,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结果 30批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40~0.999,层次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聚为两大类,共标定13个共有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可用于共有峰的区分。甘草苷和甘草酸加样回收率的均值分别为100.34%和100.52%,含量分别为0.33%~2.20%和2.80%~8.20%。结论 该HPLC指纹图谱法和含量测定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甘草饮片的质量控制以及品种优劣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指纹图谱 甘草苷 甘草酸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脂噬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鲍友利 曹寅 吴鸿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753-763,共11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脂质蓄积是As发生的关键病理因素之一,其通过触发血管内炎症细胞浸润、内皮细胞损伤、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等多个病理环节,最终导致As斑块形成。脂噬作...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脂质蓄积是As发生的关键病理因素之一,其通过触发血管内炎症细胞浸润、内皮细胞损伤、泡沫细胞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等多个病理环节,最终导致As斑块形成。脂噬作为一种选择性的自噬进程,通过溶酶体介导选择性降解细胞内储存中性脂质的细胞器脂滴,减少脂质沉积,从而维持细胞稳态,成为As研究的新靶点。本文对细胞脂噬功能在As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中医药治疗进行讨论,旨在从脂噬角度为中医药防治As提供可行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噬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稳态 中医药
下载PDF
鱼子兰非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婧怡 蔡百祥 王举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91-2394,共4页
目的:研究鱼子兰Chloranthus elatior Link全草的非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MCI、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目的:研究鱼子兰Chloranthus elatior Link全草的非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ODS、MCI、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非倍半萜类成分,分别鉴定为:dermatophytosis(1)、arteminorins A(2)、(Z,E)-2-(3,4-dihydroxyphenyl)ethenyl ester(3)、山姜素(4)、木栓酮(5)、7-ketositosterol(6)、齐墩果酸(7)、反式肉桂酸(8)、反式阿魏酸(9)、反式阿魏酸甲酯(10)、水杨酸(11)、丁香醛(12)、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13)。结论:除化合物8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子兰 非倍半萜类 化学成分 分离和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