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胃癌25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绍虎 祝永福 +4 位作者 张东伟 宇明慧 苏雅 王春花 夏黎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ma embryo antigen,CEA)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评分,生活质量核心量表-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QLQ-C3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近期肿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C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25、CEA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F总分及行为、躯体、认知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躯体评分显著增加(P<0.05)。两组基于QLQ-C30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参芪扶正注射液 化学治疗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健脾消萎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周非男 王翼洲 +3 位作者 杨辉 商娟娟 杨勇 祝永福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590-596,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消萎汤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senil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SCAG)肝胃郁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中心脾胃病科60例老年肝胃郁热型SCAG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健脾消萎汤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senile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SCAG)肝胃郁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中心脾胃病科60例老年肝胃郁热型SCAG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60例SCAG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西医对症处理联合健脾消萎汤治疗,n=30)和对照组(仅接受西医对症治疗,n=30)。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胃镜下黏膜病变评分(gastroscopy index,GI)、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评分(gastric mucosal lesion index,PI)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SCAG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 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痛、嘈杂、心烦易怒和反酸症状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GI和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Ⅰ、PG-Ⅰ/PG-Ⅱ和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萎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肝胃郁热证型SCAG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组织学病变和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胃郁热型 健脾消萎汤 组织学病变 胃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阿伐曲泊帕联合升血饮、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美玲 潘家东 张东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04-107,112,共5页
目的观察阿伐曲泊帕联合升血饮、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3月霍山县医院收治的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化疗后采用阿伐曲泊帕联合硒酵母治疗... 目的观察阿伐曲泊帕联合升血饮、硒酵母预防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2年3月霍山县医院收治的8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化疗后采用阿伐曲泊帕联合硒酵母治疗,观察组化疗后采用阿伐曲泊帕联合硒酵母、升血饮治疗。比较2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水平、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50× 10^(9)/L的时间、血小板恢复至≥100× 10^(9)/L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输注率、Ⅲ度以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倦怠乏力、纳差食少、少气懒言等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PTT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伐曲泊帕联合升血饮、硒酵母预防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有助于促进血小板升高,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降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伐曲泊帕 升血饮 硒酵母 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段贤春 薛苏君 祝永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收集26例... 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收集26例服用阿帕替尼癌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其血药浓度,分析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的相关性,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肾损伤相关因子[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阿帕替尼检测质量浓度在500~2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3.7%,稳定性试验RSD为4.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为2.1%)。26例患者的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最低为103 ng/mL,最高为1 932ng/mL。患者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呈波动降低趋势。在0.125或0.25 g给药剂量下,服用阿帕替尼的患者体内血药浓度集中在1 000~2 000 ng/mL范围内。26例癌症患者中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药浓度500~<1 000 ng/mL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0例患者同时联用了其他药物,其血药浓度高低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ysC、KIM-1、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所建立的UPLC方法能快速检测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临床使用阿帕替尼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和药物联用等情况,并注意防范阿帕替尼可能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血药浓度监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 肾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正邪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肝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凌逸 吕祥 +1 位作者 宋航 祝永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1172-1175,共4页
肝脏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主要分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和肝细胞癌,HB约占80%,其五年存活率约为80%,是罕见且存活率相对较低的儿童恶性肿瘤[1]。“正邪理论”是中医特色理论之一,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肝脏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主要分为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和肝细胞癌,HB约占80%,其五年存活率约为80%,是罕见且存活率相对较低的儿童恶性肿瘤[1]。“正邪理论”是中医特色理论之一,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肿瘤的发病从正邪角度阐述是机体正虚邪盛所致,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目前HB的西医治疗主要为手术联合化疗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对标准危型HB患者疗效较好,但对高危型患者的治疗仍效果不佳[2],并且铂类药物副作用较大。若将中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的基本治则,与西医“精准医疗”融合贯通,倡导以中医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福音[3]。本文基于“正邪理论”探讨HB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邪理论 中西医结合 肝母细胞瘤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肺癌患者术后调治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高旭 张东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8期67-70,86,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肺癌患者术后调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门诊诊治的肺癌患者的中药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用药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分析药物的频次、关联规则、...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肺癌患者术后调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门诊诊治的肺癌患者的中药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用药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分析药物的频次、关联规则、聚类及核心处方复杂网络。结果共纳入中药处方171首,涉及中药156味,除烦、止呕、清热解毒的药物功效应用位例前3。归经以归肺经为主,性味以微寒、平、甘为主。高频(频次>30次)药物有北沙参、竹茹、甘草等20味。聚类分析组合5个,关联规则83条。核心处方为北沙参、竹茹、甘草、芦根、桔梗、橘络、酸枣仁、远志、麦冬、仙鹤草。结论肺癌术后应从肺脾论治,遵循用药宜轻灵、随证加减的组方原则,扶正祛邪、安中化痰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术后调治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与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东伟 祝永福 +3 位作者 王春花 张绍虎 宇明慧 苏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8期1486-1490,1550,共6页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与预后关系及替吉奥(S-1)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探讨进展期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是否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4月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分布规律与预后关系及替吉奥(S-1)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探讨进展期胃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是否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4月期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一科住院,病理诊断为进展期胃癌,同时因体质状况原因无法耐受常规剂量化疗,仅行S-1单药姑息化疗的患者87例。通过聚类分析法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参照诊疗规范主要分为以下6型:脾虚痰湿、气血两虚、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热毒伤阴。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临床病理参数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化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其中以脾虚痰湿型疗效最好,热毒伤阴型预后最差,肝胃不和型化疗不良反应最明显。中医辨证分型、近期疗效均为影响进展期生存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在单药S-1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同时不同辨证分型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中医辨证分型 替吉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东伟 祝永福 +4 位作者 许晓洲 宇明慧 王春花 苏雅 张绍虎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0期145-146,175,共3页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性研究,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较好的方式。该研究通过对2016年度、2017年度在肿瘤科实习的医学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的改进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方法...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性研究,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较好的方式。该研究通过对2016年度、2017年度在肿瘤科实习的医学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的改进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方法和意义,初步探索更适合肿瘤学科发展的的考核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初步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比较连续两年的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的成绩变化。结果两年度医学生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度的考核成绩及教学质量反馈均高于2016年度(P<0.01)。结论初步构建的细化考核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能提高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增强医学生肿瘤学临床技能,起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效果,值得继续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临床技能 评价评价体系
下载PDF
黄枳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化疗所致便秘20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传亮 夏黎明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黄枳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化疗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化疗所致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黄枳胶囊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 目的观察黄枳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化疗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化疗所致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黄枳胶囊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 2组治疗后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各便秘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枳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化疗所致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化疗 黄枳胶囊 乳果糖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晓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7期146-148,共3页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针灸治疗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总结针灸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关缓解临床癌性疼痛、减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静脉炎、顽发热症状等病症,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中的作用。肯定针灸在恶性肿... 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针灸治疗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总结针灸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关缓解临床癌性疼痛、减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静脉炎、顽发热症状等病症,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中的作用。肯定针灸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值得更广泛应用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恶性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艾灸治疗脾肾亏虚型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许晓洲 祝永福 夏黎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712-715,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脾肾亏虚型癌因性疲乏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脾肾亏虚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艾灸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脾肾亏虚型癌因性疲乏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脾肾亏虚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艾灸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疲劳量表评分。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2组各功能领域计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2组功能领域疗效相比较,在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方面,艾灸组疗效更佳(P<0.05)。艾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行为维度、情感维度、感觉维度、认知维度及疲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医辨证艾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躯体、认知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缓解癌因性疲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复方守宫散对Lewis肺癌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迪 李崇慧 +2 位作者 周晋华 徐海惠 周鹏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17-21,183,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对Lewis肺癌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5只C57BL/6J小鼠按常规方法接种Lewis肺癌瘤株,6d后选取荷瘤成功的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对Lewis肺癌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5只C57BL/6J小鼠按常规方法接种Lewis肺癌瘤株,6d后选取荷瘤成功的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0.2mL,1次/d;中药组灌服复方守宫散高剂量组0.6mL(相当于120mg/kg),中剂量组0.4mL(相当于60mg/kg),低剂量组0.2mL,(相当于40g/kg),1次/d;顺铂组按1mg/kg给药,0.1mL/只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14d。在光镜下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给药组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JAK2降低较为明显。结论复方守宫散能够抑制肿瘤生长,降低Lewis瘤细胞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此方式阻断JAK2-STAT3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信号通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OPRM1 A118G多态性对我国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颖 吴飞雪 +2 位作者 孙立 李翔 汪永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737-2739,共3页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A118G多态性对我国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为其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中、重度汉族癌痛患者66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OPRM1 A118G多态性,比较不同...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A118G多态性对我国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为其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中、重度汉族癌痛患者66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OPRM1 A118G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结果:66例患者中,AA、AG、GG基因型患者分布频率分别为36.36%、53.03%、10.61%,A、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88%、37.12%;AA、AG、GG基因型患者阿片类药物的日剂量分别为(21.67±13.41)、(42.00±32.18)、(87.14±73.6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9例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6例AA基因型、15例AG基因型患者进行了剂量调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剂量调整后,AA、AG基因型患者的日剂量分别为(16.11±9.16)、(28.57±18.5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OPRM1 A118G基因型可影响我国汉族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其基因多态性可作为指导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阿片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癌痛 阿片类药物 剂量 汉族
下载PDF
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高祥 章俊强 +9 位作者 吴明胜 王胜 祝永福 李雪娇 陈郑玮 解明然 代表安徽省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临床肿瘤学会胸部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微创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肺部手术数量逐年增加,术后咳嗽患者也逐渐增多。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已成为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没有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诊疗指南及共识,且无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法。因此... 近年来,肺部手术数量逐年增加,术后咳嗽患者也逐渐增多。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已成为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没有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诊疗指南及共识,且无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2000—2023年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采用德尔菲法制定了我国首部针对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的专家共识。共识从慢性咳嗽治疗时机、危险因素(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方法、麻醉方法)、预防方法(术前、术中、术后)、治疗方法(病因治疗、镇咳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术后物理治疗)5个角度提出11条推荐意见。期望此共识能提高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治疗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最终提高肺部手术后慢性咳嗽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慢性咳嗽 治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宇明慧 吴飞雪 许晓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在积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承气汤灌肠,每次100~150ml,每日2次,同时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蟾酥,每次每穴2ml,每日1次。结果梗阻完全缓解11例,...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在积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承气汤灌肠,每次100~150ml,每日2次,同时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蟾酥,每次每穴2ml,每日1次。结果梗阻完全缓解1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80.0%;其中完全肠梗阻完全缓解2例、好转5例,不完全肠梗阻完全缓解9例、好转8例;生活质量改善22例,稳定8例。结论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无毒性及不良反应,适合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 穴位注射 恶性肠梗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加减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宇明慧 姚云祥 张涛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积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和血瘀证积分、VT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齿龈出血和2例大便带血,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高凝状态 益气活血法 抗凝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纪超凡 夏黎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2期142-145,149,共5页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Piper疲乏调查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进行测定...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Piper疲乏调查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进行测定,取得各自得分,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测量研究对象的一般状况指标、CRF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总体疲乏指数为5.26±0.90,其中无疲乏或轻度疲乏的人数为8例,占8%;中等度疲乏72例,占72%;而重度疲乏20例,占20%。CRF总体得分为(117.92±22.88)分,4个分量表的得分从低到高进行排序,行为维度最高为(33.23±6.37)分,其次为认知维度为(32.04±6.43)分,情感维度为(26.69±5.59)分,最低为感知维度为(25.96±4.73)分,行为上的变化在CRF中体现最明显。睡眠质量与CRF程度具有相关性,睡眠质量越差其CRF程度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0,P〈0.01);食欲情况与CRF程度具有相关性,食欲情况越差其CRF程度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09,P〈0.01);疼痛程度与CRF程度具有相关性,疼痛程度越重其CRF程度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73,P〈0.01)。结论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失眠、食欲丧失及疼痛的控制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CRF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睡眠 食欲 疼痛
下载PDF
复方守宫散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血瘀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艳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守宫散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6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守宫散治... 目的探讨复方守宫散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6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守宫散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卡氏评分(KPS)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14/30),高于对照组20.00%(6/30)(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FIB、PLT低于对照组,KP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疗效显著,能改善高凝血状态,减轻血瘀症状,提高近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守宫散 恶性肿瘤 血瘀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祝永福 夏黎明 卢会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771-77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对症处理及辨证中药方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对症处理,观察时间为2周,治疗前后对80例患者分别进...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对症处理及辨证中药方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对症处理,观察时间为2周,治疗前后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疲乏量表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2组相比较,治疗组癌因性疲乏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功能领域计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治疗组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评价差值(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大(P<0.05)。2组功能领域疗效相比较,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2组所有症状计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少,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在纳差、疲乏症状方面,治疗前后计分差值(上升幅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较,在改善疲劳、增进食欲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癌因性疲乏 中医
下载PDF
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东伟 祝永福 +4 位作者 王曙光 许晓洲 宇明慧 吴飞雪 夏黎明 《光明中医》 2014年第7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经方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十灰散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 目的观察中医经方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十灰散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治疗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十灰散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灰散 保留灌肠 急性放射性肠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