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赋权TOPSIS法的肿瘤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顾大伟 李璐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2056-2060,共5页
目的建立住院肿瘤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评价标准,采用AHP-TOPSIS法对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合理性点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基础,结合《酮咯酸镇痛专家共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等制定酮咯酸氨丁三醇合理应用评价细则,并利用... 目的建立住院肿瘤患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评价标准,采用AHP-TOPSIS法对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合理性点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基础,结合《酮咯酸镇痛专家共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等制定酮咯酸氨丁三醇合理应用评价细则,并利用AHP赋权TOPSIS法对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2022年1月2日-2023年1月9日肿瘤患者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254份病例进行点评。结果在254份病例中,0.7≤C_(i)<0.8的病例有13份,占比5.12%;0.6≤C_(i)<0.7的病例有5份,占比1.97%;C_(i)<0.6的病例有236份,占比高达92.91%。结论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总体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合理规范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氨丁三醇 合理性评价 优劣解距离法 层次分析法 适应证 给药剂量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通过糖代谢重编程抑制DEN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前阶段的恶性增殖 被引量:3
2
作者 齐晓茹 孙思语 +5 位作者 程金妞 赵安妮 刘晓梅 刘真真 那莎 李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3-1225,共13页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但其在癌前阶段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白藜芦醇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前阶段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RES处理组、DEN处理组...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但其在癌前阶段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研究白藜芦醇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i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前阶段的作用及机制。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RES处理组、DEN处理组和RES-DEN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DEN处理大鼠8周时,肝细胞的总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升高至2倍(P<0.05),核内PCN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至3倍(P<0.001),而RES-DEN处理组大鼠肝细胞总PCNA(P<0.05)和核内PCNA蛋白表达水平(P<0.001)降低。结果提示,RES可显著抑制肝细胞恶性增生。通过非靶向代谢物组学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RES-DEN处理大鼠的肝细胞中,虽然磷酸戊糖途径向糖酵解途径的转变增强,但相较于DEN组大鼠,糖酵解水平并未出现显著提高,提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乳酸这条代谢途径被抑制。进一步验证发现,这条代谢途径上的关键酶M2型丙酮酸激酶(M2-type pyruvate kinase,PKM2)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A)蛋白质表达水平被抑制(P<0.05)。RES可通过调节糖代谢重编程,在肝癌的癌前阶段抑制DEN诱导的大鼠肝细胞的过度增殖,为RES预防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二乙基亚硝胺 糖代谢重编程 癌前期 代谢物组学
下载PDF
住院肿瘤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顾大伟 李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270-3275,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肿瘤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预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本院2022年03月至2022年07月住院肿瘤患者的医嘱,通过IBM Micromedex筛查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肿瘤患者潜在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并预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本院2022年03月至2022年07月住院肿瘤患者的医嘱,通过IBM Micromedex筛查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结果:282例患者有137例发生pDDIs,发生率为48.58%。相互作用的类型主要为地塞米松磷酸钠和阿瑞匹坦、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止痛药、卡培他滨和质子泵抑制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手术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多药联用(≥5种)、住院天数(≥7天)等是发生pDDIs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pDDIs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及药师需要加强监测及干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住院患者 潜在药物相互作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