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药物作用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戴敏 訾晓梅 +1 位作者 彭代银 刘青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2-563,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对治疗AS的药物研究日渐增多,但至今尚无疗效十分显著的阻止AS进展的药物;动物实验模型各异,使药效判断缺乏统一标准。为此,我...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对治疗AS的药物研究日渐增多,但至今尚无疗效十分显著的阻止AS进展的药物;动物实验模型各异,使药效判断缺乏统一标准。为此,我们结合研究工作需要,探讨了鹌鹑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药物作用 绞股蓝总皂苷
下载PDF
黄连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戴敏 刘青云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3年第2期55-57,共3页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其主要成分小蘖碱(berberine,又名黄连素)在治疗肠道疾病中举足轻重。近年来对黄连及黄连素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尤其在心血管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其主要成分小蘖碱(berberine,又名黄连素)在治疗肠道疾病中举足轻重。近年来对黄连及黄连素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尤其在心血管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对黄连和黄连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1)抗菌:黄连和黄连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显著抑制效果。体外实验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等有较强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BERINE 药理作用 火解 抗病原微生物 抗菌作用 清热燥湿 Coptis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 血溶
下载PDF
“气”与细胞通讯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先祥 戴岳 刘青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6期31-35,21,共6页
"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间以及与环境间复杂精细的信息调控机制,即为细胞通讯。气和细胞通讯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生命现象的不同认识,可以... "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学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都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间以及与环境间复杂精细的信息调控机制,即为细胞通讯。气和细胞通讯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生命现象的不同认识,可以相互印证,相互促进。气的理论可为细胞通讯研究提供启发,而从细胞通讯的角度有利于认识气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细胞通讯
下载PDF
细胞通讯与中药药理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先祥 戴岳 刘青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97-102,34,共7页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单位,无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精细的信息关系,生命活动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细胞通讯,因此,细胞通讯关系对于认识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许多不同的人类...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单位,无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精细的信息关系,生命活动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细胞通讯,因此,细胞通讯关系对于认识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许多不同的人类疾病是从一个共同的机制起病的,即细胞通讯系统出了毛病,药物无论是单一成分还是多种成分,大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发挥药效,充当了胞间信号分子的角色。中医药强调人体整体平衡和辨证联系,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整体纠正疾病造成的机体失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任务是要应用现代生物学知识赋予中药现代科学内涵。细胞通讯网络途径中的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糖类物质的多方面复杂作用,大多中药含有较多的苷类、糖类、蛋白质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或者在体内转化为小分子的糖、多肽)具有作为调节受体功能的配基的条件,但在作用方式上要显得更加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能够调节免疫、调节细胞粘附、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可以多环节的恢复细胞间良性通讯。本文从细胞通讯的角度探讨了中药的"扶正祛邪"、"双向调节"、"活血化瘀"以及"归经"等作用。细胞通讯为中药药理作用模式提供了现代科学注释,从细胞通讯多个靶点来研究中药多种成分的多种方式的调节作用,有望可以真正揭示中药作用的实质。应用细胞通讯等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深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通讯 中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二龄蚕康饮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代银 刘青云 +3 位作者 桂建华 马凤余 苏令 赵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56-558,共3页
二龄蚕康饮能明显延长家蚕幼虫生长时间,提高雄蚕蛾10天内平均存活率;延长小鼠寿命。并能明显提高老龄大鼠肝及红细胞中的SOD含量,降低脑中MAOB的含量。对老龄鼠脑及肾上腺中的LF和血清及肝中的LPO,均有显著的降低... 二龄蚕康饮能明显延长家蚕幼虫生长时间,提高雄蚕蛾10天内平均存活率;延长小鼠寿命。并能明显提高老龄大鼠肝及红细胞中的SOD含量,降低脑中MAOB的含量。对老龄鼠脑及肾上腺中的LF和血清及肝中的LPO,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龄蚕康饮 抗衰老 分析
下载PDF
痹复康正交t值法药味组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玉香 刘青云 +1 位作者 彭代银 汪淮胜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 :优选痹复康处方。方法 :运用正交t值法研究痹复康抗炎作用来筛选其处方组成。结果 :甘草、丹参、苦参、当归、黄芪 5味药起主要作用 ,五加皮起辅助作用 ,青风藤作用不明显。结论 :痹复康的处方最佳组合为甘草、丹参、苦参、当归... 目的 :优选痹复康处方。方法 :运用正交t值法研究痹复康抗炎作用来筛选其处方组成。结果 :甘草、丹参、苦参、当归、黄芪 5味药起主要作用 ,五加皮起辅助作用 ,青风藤作用不明显。结论 :痹复康的处方最佳组合为甘草、丹参、苦参、当归、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复康 正交T值法 抗炎 药味组合分析
下载PDF
江南牡丹草总碱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青云 彭代银 +2 位作者 宋培光 朱正煜 周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6,共5页
WSALK和FSALK能抑制小鼠腹腔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二甲苯、角叉菜胶所致的炎性水肿,减少急性胸膜炎渗液量,抑制白细胞游走,对棉球肉芽增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肾上腺、胸腺重量以及血浆皮质醇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炎症组织中PG... WSALK和FSALK能抑制小鼠腹腔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二甲苯、角叉菜胶所致的炎性水肿,减少急性胸膜炎渗液量,抑制白细胞游走,对棉球肉芽增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肾上腺、胸腺重量以及血浆皮质醇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炎症组织中PGE含量。提示其抗炎作用与抑制PGE合成及释放有关。用小鼠二甲苯性耳水肿模型测得抗炎治疗指数:WSALK比FSALK大2.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牡丹草 总碱 抗炎作用
下载PDF
消渴灵胶囊的降血糖作用
8
作者 戴敏 彭代银 +1 位作者 訾晓梅 刘青云 《基层中药杂志》 1998年第2期38-40,共3页
消渴灵胶囊1.7g/kg和6.9g/kg均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肾上腺素所致小鼠高血糖。对正常小鼠血糖及正常大鼠糖耐量无显著影响。小鼠日服两次的最大耐受量为113.34g/kg,相当于临床成人一日用量的666.70倍。
关键词 消渴灵胶囊 血糖 糖尿病
下载PDF
木瓜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3
9
作者 戴敏 魏伟 +1 位作者 汪倪萍 陈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 研究木瓜苷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 ;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 ,进行疼痛评分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 ,MTT法检测胸腺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 目的 研究木瓜苷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 ;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 ,进行疼痛评分和多发性关节炎评分 ,MTT法检测胸腺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 1水平 ,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 和PGE2含量。结果 大鼠免疫后d 17开始分别灌胃木瓜苷 30、6 0、12 0mg·kg-1和阿克他利 6 0mg·kg-1对照药 ,连续给药 8d。木瓜苷 6 0、12 0mg·kg-1于d 2 1、d 2 4降低AA大鼠继发侧关节肿胀度、关节疼痛评分、多发性关节炎指数 ;木瓜苷 12 0mg·kg-1恢复AA大鼠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木瓜苷各剂量还可不同程度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 1、TNFα 和PGE2 。结论 木瓜苷可减轻AA大鼠关节肿胀、疼痛和多发性关节炎程度 ;该作用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苷 佐剂性关节炎 T淋巴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 大鼠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戴敏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5,共5页
滑膜细胞因子IL 1、TNF α、EGF、TGF β、PDGF、IGF 1在RA发病过程中可活化细胞内两条重要的信号通路 :受体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Ras MAPK途径和非受体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JAK STAT途径 ,其中受体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Ras MAPKs信号转... 滑膜细胞因子IL 1、TNF α、EGF、TGF β、PDGF、IGF 1在RA发病过程中可活化细胞内两条重要的信号通路 :受体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Ras MAPK途径和非受体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JAK STAT途径 ,其中受体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 Ras MAPKs信号转导路径异常是RA慢性滑膜炎的典型特征。研究G蛋白 AC cAMP信号转导通路及该通路与酶偶联受体 Ras MAPKs信号转导通路间的交互联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细胞 细胞因子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潘礼龙 戴敏 王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且重复性高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方法取大鼠主动脉,将主动脉内膜暴露于外,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大鼠主动脉切成小块按内膜朝下贴在鼠尾胶原包被...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且重复性高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方法取大鼠主动脉,将主动脉内膜暴露于外,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大鼠主动脉切成小块按内膜朝下贴在鼠尾胶原包被的培养瓶上进行培养。结果2.0g·L-1型胶原酶消化1h的组织块细胞迁出速度且组织迁出率明显提高(P<0.05),组织贴壁后24h即可见内皮细胞从组织块周围游离出来,呈短梭形或类三角形,d4~5即可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后d3~4即可融合成单层,呈典型“铺路石”状排列,经免疫组化S-P法鉴定有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存在,进一步确认其为内皮细胞。结论经2.0g·L-1Ⅰ型胶原酶消化1h的组织块,组织块迁出率及内皮细胞迁出速度明显提高,从而大大缩短原代培养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主动脉 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下载PDF
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伟 戴敏 潘礼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足量可靠的细胞来源。方法取家兔主动脉中层,用刀片切成约1mm3,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组织块贴在培养瓶上进... 目的探索高效快速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足量可靠的细胞来源。方法取家兔主动脉中层,用刀片切成约1mm3,采用不同浓度的Ⅰ型胶原酶以及不同消化时间对组织块进行预消化,然后将组织块贴在培养瓶上进行培养。结果1.5g.L-1胶原酶消化6h后组织块细胞迁出速度及组织迁出率明显提高(P<0.05),组织块贴壁后24h即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从组织块周围游离出来,呈梭形或星形,d4~5即可进行传代培养,传代后d3~4即可融合成致密单层细胞,呈典型的峰谷交错状,经免疫组化SP法鉴定有α-actin的表达,进一步确认其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结论经1.5g.L-1胶原酶消化6h后组织块细胞迁出速度且迁出率明显提高,从而大大缩短原代培养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