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城市圈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 被引量:131
1
作者 袁俊 余瑞林 +1 位作者 刘承良 蒋永业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28,共5页
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武汉城市圈的56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的A级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空间... 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武汉城市圈的56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的A级景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集群型分布,空间结构上呈核心—边缘分布结构,以武汉市主城区为核心,形成大别山(鄂北—鄂东)—幕阜山(鄂东南)A级景区集聚带;等级规模上则表现为纺锤型结构,空间上呈现非均衡的集中分布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景区 空间结构 规模分布 武汉城市圈
原文传递
武汉都市圈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 被引量:101
2
作者 刘承良 余瑞林 +1 位作者 熊剑平 曾菊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8-1498,共11页
以武汉都市圈为例,通过距离算法、拓扑算法和空间句法模型,构建系列通达性数理模型,定量分析武汉都市圈路网发育的空间结构性规律:武汉都市圈路网整体发育水平和通达性格局保持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空间差异显著;通达性遵循距离衰减律,... 以武汉都市圈为例,通过距离算法、拓扑算法和空间句法模型,构建系列通达性数理模型,定量分析武汉都市圈路网发育的空间结构性规律:武汉都市圈路网整体发育水平和通达性格局保持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空间差异显著;通达性遵循距离衰减律,空间收敛整体效应明显,呈现三大等级圈层和"中心—外围"结构;高等级路网发育不均衡,引起时空距离通达性圈发生"摄动"变形,呈西北—东南向倾斜的"Y"字形结构;拓扑连接等通达性圈更是出现"破碎化",交通轴线网络呈"轴—辐"式和"鱼骨刺"状空间伸展序;同时,路网发育的等级差异性也导致整个网络伺服效率和应对"拥堵"能力的低下,并形成沿长江东西向、沿京广南北向两条带状集成核,成为整个路网的第一等级交通轴线,控制整个都市圈网络连接性,强化交通轴线交汇处—武汉市的中心性优势;路网通达性这种等级空间格局与圈域城镇体系、交通设施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与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路网发育水平,表现出复杂的共轭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达性 路网 空间句法 武汉都市圈
下载PDF
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63
3
作者 孟德友 沈惊宏 陆玉麒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从路网密度、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3个方面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河南省2003年和2008年县域单元的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进而运用ESDA法对交通优势度及增长空间格局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各县市交通优... 从路网密度、可达性和区位优势度3个方面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河南省2003年和2008年县域单元的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进而运用ESDA法对交通优势度及增长空间格局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河南各县市交通优势度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交通优势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中心与外围间、平原与山区间的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使中原城市群地区大多数县市的交通优势度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但豫南和豫西南山区、盆地的相对增长率较高;最后指出,充分利用地区交通优势和规避交通劣势是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产业选择和空间结构优化需要考虑的基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熵权TOPSIS法 空间格局 河南
下载PDF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49
4
作者 沈惊宏 余兆旺 沈宏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6,共7页
根据点轴理论,在前人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疏点模式、散块模式、条带模式、团块模式、板块模式五阶段区域旅游演化模式,继而基于区域经济影响力的扩散动力机制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运用现代GIS技术模拟区域旅... 根据点轴理论,在前人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疏点模式、散块模式、条带模式、团块模式、板块模式五阶段区域旅游演化模式,继而基于区域经济影响力的扩散动力机制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运用现代GIS技术模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五阶段模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个年度为例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力扩散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得出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带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皖北旅游模式要落后于皖南和皖中,通过旅游发展轴线的建设和合理规划,2020年皖南和皖中旅游将进入板块模式时代,而皖北也将发展为团块模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系统 空间结构模式 场扩散效应模型 扩散强度
原文传递
不同环境胁迫对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5
作者 赵宽 周葆华 +1 位作者 马万征 羊礼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综述了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组成含量、来源、分析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根系分泌有机酸是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响应机制,在许多环境胁迫下诸如养分胁迫、水分胁迫和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植物通过根系释放有机酸到根际土壤... 综述了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组成含量、来源、分析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根系分泌有机酸是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响应机制,在许多环境胁迫下诸如养分胁迫、水分胁迫和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植物通过根系释放有机酸到根际土壤中,不仅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还会影响土壤-植物界面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通过深入研究不同环境胁迫对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及机制,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研究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适应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类 环境胁迫 有机酸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47
6
作者 周葆华 操璟璟 +1 位作者 朱超平 金宝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96-2304,共9页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澳大利亚鸻鹬类保护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中的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等评价方法,依据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特点对它...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澳大利亚鸻鹬类保护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中的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等评价方法,依据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特点对它的经济功能价值包括水资源价值、渔业资源价值、土地资源价值等;环境功能价值包括科考旅游价值、涵养水源价值、调节气候价值、调蓄洪水价值、净化水质价值等;社会文化价值等进行货币化评估;最后计算出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42.49×108元,其中渔业资源价值最大,占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比例为18.91%,其次是调蓄洪水价值占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17.17%。本文可为安庆沿江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安庆
原文传递
含铬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汪德进 何小勇 《安徽化工》 CAS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如生物法、物化法、化学法等机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展望了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含铬废水 处理方法 展望
下载PDF
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4
8
作者 杨亮 丁金宏 郭永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102,共9页
在建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对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系统论述了两者的区域差异。从时序角度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保持着良... 在建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对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系统论述了两者的区域差异。从时序角度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保持着良性互动,两者关系从磨合阶段逐渐趋向协调适应。从空间角度研究表明,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逐渐递减的"阶梯"分布格局;而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分布格局。从协调等级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省域特征呈现"橄榄型",即良好协调和中度失调的省份较少;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的省份较多,并且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两种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7
9
作者 周丹丹 吴文卫 +2 位作者 杨逢乐 孙慧群 李蜀庆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金鱼肝脏的CAT活性测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来比较碘量滴定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碘量滴定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反应时间不易控制、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大、中间反应的干扰因素较多,使得用该方...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金鱼肝脏的CAT活性测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来比较碘量滴定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碘量滴定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反应时间不易控制、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大、中间反应的干扰因素较多,使得用该方法测得的数据标准差较大,精确度较差;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克服了碘量法的缺点,测得结果的标准差较小,灵敏度较好,精确度较高,但该方法操作较复杂,提取的酶液浓度、显色反应的产物等也可能干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碘量滴定法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误差分析 活性测定
下载PDF
长江安庆段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晓可 于道平 +3 位作者 王慧丽 万安 蒋泽球 陈寿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32-1839,共8页
长江皖河交汇处(皖河口)是安庆江段江豚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为了解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皖河口及其附近4个断面逐月进行了鱼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鱼类35种,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物种多样性已经严... 长江皖河交汇处(皖河口)是安庆江段江豚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为了解江豚主要栖息地鱼类群落结构,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对皖河口及其附近4个断面逐月进行了鱼类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采集鱼类35种,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物种多样性已经严重下降,并且小型化趋势明显。5个断面当中,皖河口鱼类种数最多,为27种,且以中上层鱼类餐和油餐为主要优势种;其余4个断面分别为16、20、19和14种,且多数断面以底层鱼类黄颡鱼和长须黄颡鱼为主要优势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皖河口渔获物的总数量和总重量与其他断面无显著差异,但总种数却显著高于断面1和5。对中上层、中下层和底层鱼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5个断面的显著差异仅存在于中上层鱼类,且皖河口中上层渔获物的数量和重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断面。由此推断,江豚选择皖河口作为主要栖息地可能主要由于其更加丰富的中上层鱼类资源。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鱼类资源的变化,还对江豚的原地和迁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河口 鱼类群落结构 江豚 中上层鱼类
下载PDF
安庆沿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25
11
作者 余瑞林 周葆华 刘承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2-527,共6页
湿地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功能,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其良好的自然性,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基于1988、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RS/GIS工具,获取安庆沿江湿地的景观斑块数据,运用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探讨了... 湿地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功能,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其良好的自然性,正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基于1988、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数据,借助于RS/GIS工具,获取安庆沿江湿地的景观斑块数据,运用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探讨了近20年来安庆沿江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安庆沿江湿地以湖泊和滩涂沼泽为主要景观类型;(2)研究期内湿地景观面积发生了较大幅度的缩减,各湿地景观类型间的动态变化较显著,以湖泊的萎缩变化最明显;(3)安庆沿江湿地景观在空间配置上趋于破碎和零散,景观斑块边界的复杂性程度和不规则程度在逐渐下降,形状趋于规整,景观类型结构和数量趋于均衡,景观斑块间连接程度有所降低。进一步探讨其驱动力因素,认为主要受到研究区内人口密度、农业开发活动、国家和区域政策法规以及湖区农户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驱动力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安庆沿江湿地
下载PDF
闽江河口区互花米草入侵不同年限下湿地土壤有机碳变化 被引量:23
12
作者 金宝石 高灯州 +2 位作者 杨平 王维奇 曾从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8-619,共12页
为阐明互花米草的固碳潜力,论文在闽江河口区鳝鱼滩湿地选择不同入侵年限的样地,对其0~6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碳库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Y_4(<4 a)、Y_8(4~8 a)和Y_(12)(8~12 a)3个采样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分别为15.5、17.7... 为阐明互花米草的固碳潜力,论文在闽江河口区鳝鱼滩湿地选择不同入侵年限的样地,对其0~6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碳库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Y_4(<4 a)、Y_8(4~8 a)和Y_(12)(8~12 a)3个采样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分别为15.5、17.77和19.71 g·kg^(-1),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分别为10.68、12.29和15.01 kg·m^(-3),总有机碳储量均值分别为65.24、73.99和90.30 t·hm^(-2),其中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增加最为显著;2)互花米草入侵引起湿地土壤粘粒和粉粒组成增加,容重和砂粒组成降低,表层土壤C/N增加明显;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p H值、盐度、土壤含水量、C/N、平均粒径、粘粒组成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砂粒组成呈显著负相关。通过研究发现,短期入侵的互花米草湿地土壤有机碳持续增加,具有较强的有机碳富集能力,在单位面积上可以有效增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入侵年限 土壤有机碳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主成分分析赋权及其在水质评价灰色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陈书琴 许秋瑾 +1 位作者 颜昌宙 储昭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年第2期77-80,94,共5页
提出了主成分分析赋权法,并使用主成分分析赋权灰色模型对东五里湖5个监测点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传统灰色模型评价结果相比,有4个监测点评价等级完全相同,并突出了第5监测点与其它4个监测点之间的差异,各监测点水质评价等级最终... 提出了主成分分析赋权法,并使用主成分分析赋权灰色模型对东五里湖5个监测点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传统灰色模型评价结果相比,有4个监测点评价等级完全相同,并突出了第5监测点与其它4个监测点之间的差异,各监测点水质评价等级最终隶属度下降明显,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合理.同时,主成分分析可用统计套装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轻松实现,操作简便,能极大地缩减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灰色模型 水质评价 SPSS软件
下载PDF
多尺度的泛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量:21
14
作者 沈惊宏 余兆旺 +1 位作者 石张宇 朱磊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6,共8页
从泛长三角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通过构建加权空间平衡点模型、中心度指数模型以及运用绝对集中度、分散度指数和城市场理论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泛长三角省域空间平衡点有趋近地理重心的态势;泛长三角地级市经济空... 从泛长三角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通过构建加权空间平衡点模型、中心度指数模型以及运用绝对集中度、分散度指数和城市场理论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泛长三角省域空间平衡点有趋近地理重心的态势;泛长三角地级市经济空间上主要呈现以沪宁线为核心的中心—边缘结构特征,市域经济出现空间极化和离散现象,空间上基本表现为GDP前十位城市和后十位城市,并找出了各个城市在不同时期其经济发展对整个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泛长三角经济呈现由较均衡到趋不平衡再到趋均衡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空间平衡点 中心度 城市场 泛长三角
原文传递
清香木叶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葆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清香木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检测了其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从清香木叶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9.54%。清香木叶挥发...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SD)提取清香木叶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检测了其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从清香木叶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9.54%。清香木叶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红酵母(R.glutinis)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体外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当质量浓度达到0.1 g/L时,抑制率达9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木 挥发油 GC—MS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潘少兵 任晓冬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0-63,76,共5页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之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TW INSPAN将50个样方分为17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7个群丛,论述了各个群丛的群落学特征。5...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之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 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TW INSPAN将50个样方分为17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7个群丛,论述了各个群丛的群落学特征。50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影响群落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水分条件,第一轴反映了各个群落类型所在的水分条件梯度。排序结果与分类结果较吻合,反映出植物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随环境因子梯度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群丛 群落特征 草海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俄双边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石张宇 徐虹 沈惊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7,96,共8页
以1998—2011年中俄两国旅游与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俄国出境旅游是进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中国进出口贸易是出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俄国出境旅游对进出口中国贸易均有... 以1998—2011年中俄两国旅游与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俄国出境旅游是进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中国进出口贸易是出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俄国出境旅游对进出口中国贸易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并对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要明显强一些;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出境俄旅游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要略强一点。俄罗斯断面看,占中国入境旅游比对对华贸易依存度有一定影响;中国断面看,中国对俄贸易依存度对出境俄旅游偏好和占俄入境旅游比影响均较大。两国旅游与贸易的互动性差异特征分析能为两国双边旅游与贸易良性互动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双边旅游 中俄进出口贸易 旅游与贸易互动 格兰杰因果检验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环境因素对湖泊高等水生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书琴 许秋瑾 +1 位作者 李法松 刘俊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15,共5页
综述了水质、底质、周丛生物,浮游生物等对湖泊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指出: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是湖泊生态功能恢复的关键;水生高等植物恢复,应在营造其合适生境的基础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应遵循自然规律,优化群落结构;草食性... 综述了水质、底质、周丛生物,浮游生物等对湖泊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指出: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是湖泊生态功能恢复的关键;水生高等植物恢复,应在营造其合适生境的基础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应遵循自然规律,优化群落结构;草食性鱼类对湖泊水生高等植物负面影响较大,应注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高等水生植物 影响
下载PDF
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惊宏 周葆华 余兆旺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2-492,共11页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和成本问题,长江三角洲泛化势在必然。研究泛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空间发展规律,从而为泛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扩散理论并结合现代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场扩...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和成本问题,长江三角洲泛化势在必然。研究泛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演变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空间发展规律,从而为泛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扩散理论并结合现代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场扩散模型,从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化角度分析泛长三角地区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泛长三角地区经历了行政中心孕育、行政中心极化、点轴扩散、网络化过渡和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五个阶段。城市场主体区经历了"之"字型—"几"字型—"虾"型—"鳊鱼"型四种空间形态;场强极强区—场强较强区—场强一般区面积呈递增格局并且各自逐年递增;城市节点、扩散通道(线)、行政区面的扩散值大大增强,但中部区域普遍大于外缘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城市场 场对数模型 泛长三角
原文传递
30年来武昌湖湿地退化过程与原因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葆华 尹剑 +1 位作者 金宝石 朱磊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97-1706,共10页
湖泊湿地是敏感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沿岸武昌湖湿地1980-2010年生态系统变化进行分析,具体包括:(1)选择Landsat MSS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结合GIS技术分析武昌湖集水区的景观变化情况;(2)统计... 湖泊湿地是敏感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沿岸武昌湖湿地1980-2010年生态系统变化进行分析,具体包括:(1)选择Landsat MSS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结合GIS技术分析武昌湖集水区的景观变化情况;(2)统计研究区1980年以来的气象水文数据,分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3)结合气候因子和土地利用变化,初步分析武昌湖湿地生态系统变化的自然-人工原因。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湿地景观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湖域面积减少了近40%,尤其是下湖青草湖水域面积从52.76 km2减少为13.92 km2,萎缩约73.62%。跨湖公路建成以后,集水区内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武昌湖湿地温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降雨、蒸散发等气候变量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建设用地、气温与湿地退化的相关性显著,降雨和蒸散发与湿地退化无明显相关性,公路的跨湖修建加速了湿地的退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湿地退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