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丽华 杨吉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439-441,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肺部X线片多呈弥漫性浸润,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2],体内缺氧是造成机体一系列病理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肺部X线片多呈弥漫性浸润,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2],体内缺氧是造成机体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毛细血管 弥漫性浸润 呼吸窘迫 临床综合征 半卧位 患者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家庭有氧运动治疗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文 谢俊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有氧运动治疗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5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仅... 目的探讨家庭有氧运动治疗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5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处理的基础上接受由指导员提供的家庭有氧运动指导并进行家庭有氧运动,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体能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体能状况和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l/FVC、PaO2、Sa02、PaC0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正常步速和最大步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中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有氧运动治疗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体能状况,亦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悬吊运动技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龙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6期569-570,共2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腰背部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行牵引、中频脉冲电、微波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SET治疗。治疗前...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腰背部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46例,行牵引、中频脉冲电、微波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6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行SET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和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评分表(M-JOA)统计。结果:治疗1周后,症状都有所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SET能够显著促进腰背痛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技术 腰背痛 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评分类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肺炎外周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微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4期468-469,共2页
为研究外周血小板计数与儿童支气管肺炎病情之间的相关性,本次研究回顾分析302例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肺炎 血小板计数 临床意义 临床资料 肺炎患儿 相关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 魏国兰 李保玺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4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与观察组9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丁苯酞胶囊,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5例与观察组9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丁苯酞胶囊,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同时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加丁苯酞胶囊,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卵巢肿瘤蒂扭转78例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学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541-541,共1页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常见急腹症。本研究通过对近9年来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78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声像图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达到对本病增加认识,避免或减少误诊。
关键词 卵巢肿瘤蒂扭转 超声诊断 临床特征 病理证实 急腹症 声像图 手术后
原文传递
门诊综合方法治疗小儿包茎120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潘建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3期36-36,共1页
1992年8月~2005年3月期间,我们在门诊采用综合方法即气囊导管扩张术和徒手手法剥离术治疗小儿包茎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儿 包茎 临床观察 治疗 合方 门诊 气囊导管扩张术 效果满意 剥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