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导向模板技术辅助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勇 袁振山 +5 位作者 董伟鑫 徐荣明 孙肖阳 马维虎 袁建兵 王成焘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8-773,共6页
目的 观察数字化导向模板技术辅助置钉重建寰枢椎不稳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8例可复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 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后路... 目的 观察数字化导向模板技术辅助置钉重建寰枢椎不稳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8例可复性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 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后路螺钉置钉理想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规划,并建立与个体化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制作导向模板,高温消毒后,应用于临床手术辅助置钉.术后根据颈椎X线片和CT扫描评价螺钉的位置. 结果 应用数字化导向模板为28例患者置入螺钉,其中3例行寰椎椎弓根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椎板螺钉固定;25例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共置入C1椎弓根螺钉56枚,C2椎弓根螺钉53枚,C2椎板螺钉3枚,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螺钉均未穿破钉道骨皮质,未出现置钉相关并发症. 结论 数字化导向模板技术能够针对不同螺钉置钉组合方法灵活应用于临床治疗寰枢椎不稳,具有良好的精确性.但数字化导向模板技术在临床上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比重增加,有效控制人为因素能够极大地提高置钉精准性并减少神经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 椎弓根螺钉
原文传递
腰椎邻椎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建斌 张凯伦 +3 位作者 赵波捷 吴佳达 沈树锋 胡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55-559,共5页
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为腰椎融合节段颅侧或尾侧椎体发生的退行性疾病,被认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随着腰椎融合手术的普及,既往被认为发病率较低的ASD,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现有研究表明,ASD发病率在4%~31%之间... 邻椎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为腰椎融合节段颅侧或尾侧椎体发生的退行性疾病,被认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1]。随着腰椎融合手术的普及,既往被认为发病率较低的ASD,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现有研究表明,ASD发病率在4%~31%之间[1-3]。ASD的危险因素较多,然而关于ASD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方案选择、临床疗效等研究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腰椎融合术后ASD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危险因素 邻椎病 综述
原文传递
多节段非连续性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波捷 胡勇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36-440,共5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多节段非连续性脊柱骨折(MNSF)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及重物砸击等暴力因素造成[1]。暴力直接造成的第一处骨折为原发伤,此处骨折往往严重,力继续向上下传导过程中,由...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多节段非连续性脊柱骨折(MNSF)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及重物砸击等暴力因素造成[1]。暴力直接造成的第一处骨折为原发伤,此处骨折往往严重,力继续向上下传导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停留在另一椎体,造成相邻或间隔的继发脊柱骨折;原发损伤多为爆裂骨折并常伴有脱位,继发损伤部位常无神经损伤或损伤症状被原发损伤造成的神经症状所掩盖[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人群特征及其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树锋 胡勇 +1 位作者 吴佳达 储振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3-618,共6页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的人群特点及其与颈椎间盘退变(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CDD)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9月~2020年9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因颈椎病行手术治疗且年龄为18~40周岁的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的人群特点及其与颈椎间盘退变(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CDD)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9月~2020年9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因颈椎病行手术治疗且年龄为18~40周岁的患者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吸烟、饮酒不良嗜好、是否从事长期低头职业、术前VAS评分、手术节段、不同年份全院颈椎手术量等资料。根据术前颈椎X线片中椎间隙高度丢失、椎体前方骨赘、是否存在终板硬化三个指标对CDD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患者CDD及三个评分指标与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不良嗜好、长期低头职业、术前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年龄33.9±4.2岁,BMI为25.02±2.40kg/m2。吸烟患者28例,饮酒患者39例,从事长期低头职业的患者为68例。青年颈椎病手术量占当年我院颈椎手术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5.6%上升至2020年的8.5%。青年手术人群中CDD总分为2.73±1.20分,以轻度退变居多。93.5%的患者存在椎体间隙高度丢失,62.9%的患者椎体前方有骨赘形成,有终板硬化的患者占50.9%。患者CDD总分与年龄和吸烟两个因素呈中度相关(r_(s)分别为0.41和0.69,P<0.01),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椎间隙高度丢失评分与年龄和从事长期低头职业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_(s)分别为0.53和0.41;P<0.01),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椎体前方骨赘形成评分与年龄和吸烟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_(s)分别为0.51和0.58;P<0.01),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终板硬化评分与年龄和吸烟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_(s)分别为0.31和0.54;P<0.01),与其他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中CDD退变程度相对较轻,影像表现依次以椎间隙高度丢失、骨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青年人群 颈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上颈椎结构损伤对C1~C2和C2~C3节段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勇 董伟鑫 +2 位作者 袁振山 孙肖阳 张蛟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测试Ⅱ型齿状突骨折、I型Hangman骨折及C2~3椎间盘损伤对C1~C2节段和C2~C3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成人完整C1~C3标本10具,男5具,女5具;年龄25—45岁,平均35.7岁。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按照对照组(... 目的测试Ⅱ型齿状突骨折、I型Hangman骨折及C2~3椎间盘损伤对C1~C2节段和C2~C3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成人完整C1~C3标本10具,男5具,女5具;年龄25—45岁,平均35.7岁。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按照对照组(正常状态)、I型Hangman骨折组、Ⅱ型齿状突骨折组、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组、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2~3椎间盘损伤组顺序测试C1~C2及C2~C3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及中性区(NZ),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型Hangman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ROMC1-C2在各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ROMC2-C3的左/右侧屈两个方向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Ⅱ型齿状突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ROMC2-C3在各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ROMC1-C2的左/右旋转两个方向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组和对照组比较,ROMC1-C2值只在左/右旋转方向上以及ROMC2-C3值只在后伸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椎间盘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ROM。,~。值在侧屈和前屈后伸方向上以及ROM。。值在各方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型Hangman骨折丧失了C2~C3节段在左/右旋转和前屈后伸方向的稳定性,Ⅱ型齿状突骨折丧失了C1-C2节段在左/右侧屈和前屈后伸方向上的稳定性;I型Hangman骨折伴Ⅱ型齿状突骨折联合C2-3,椎间盘损伤丧失了除寰枢关节旋转功能外C1-C3节段所有方向的稳定性。本研究可为相关内固定技术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 椎间盘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勇 董伟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基于枢椎在脊柱中特殊的解剖结构,其在创伤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骨折类型[1],从单一解剖部位骨折(齿状突骨折占颈椎骨折的9%~18%[2~4]、Hangman骨折占颈椎骨折的4%~7%[5]、枢椎椎体骨折占颈椎骨折的0.3%[6])到联合多个解剖部位的复合... 基于枢椎在脊柱中特殊的解剖结构,其在创伤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骨折类型[1],从单一解剖部位骨折(齿状突骨折占颈椎骨折的9%~18%[2~4]、Hangman骨折占颈椎骨折的4%~7%[5]、枢椎椎体骨折占颈椎骨折的0.3%[6])到联合多个解剖部位的复合型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1%~3.4%[7、8])。目前临床上对单一解剖部位骨折的治疗意见基本一致,而对于复合型骨折的处理目前仍无一致的意见[7、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术 齿状突 骨折类型 螺钉 解剖部位 解剖结构 椎体骨折 HAN
下载PDF
动态稳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钟建斌 胡勇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55-359,共5页
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由Stoll 等[1]在Graf 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LDD主要包括腰椎椎间盘突出、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凸等,当引发严重腰腿部疼痛、神经... 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由Stoll 等[1]在Graf 韧带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LDD主要包括腰椎椎间盘突出、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凸等,当引发严重腰腿部疼痛、神经根压迫等临床症状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脊椎滑脱 内固定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颈椎椎体螺钉失效后补救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勇 孙肖阳 +3 位作者 董伟鑫 张蛟 袁振山 谢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4-726,共3页
目的评估颈椎椎体螺钉(4.0mm)失效后,常规颈椎椎体补救螺钉(4.5mm)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4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3一C7),游离出20个完整颈椎椎骨。在椎体左右两侧分别置人直径4.0mm的颈椎椎体螺钉,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扭矩... 目的评估颈椎椎体螺钉(4.0mm)失效后,常规颈椎椎体补救螺钉(4.5mm)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4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3一C7),游离出20个完整颈椎椎骨。在椎体左右两侧分别置人直径4.0mm的颈椎椎体螺钉,测量螺钉的最大旋入扭矩。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行最大轴向拔f{j力实验,记录最大轴向拔出力。沿原进钉点、原钉道置人直径4.5mm的补救螺钉,测量补救螺钉置入时的最大扭矩,置入后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实验。比较颈椎椎体螺钉与补救螺钉的最大旋入扭矩以及最大轴向拔出力,分析最大旋入扭矩与最大轴向拔出力的关系。结果颈椎椎体螺钉组平均最大轴向拔出力为(380.01±161.07)N,补救螺钉组平均最大轴向拔Ⅲ力为(169.63±77.20)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椎体螺钉组置入的最大扭矩平均值为(2.64±0.88)kgf/cm,补救螺钉组置入的最大扭矩平均值为(1.50±0.36)kgf/cm,两者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椎体螺钉组置人的最大扭矩与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相关(r=0.768,P〈0.01),补救螺钉组置人的最大扭矩与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相关(r=0.534,P〈0.01)。结论直径4.0mm的颈椎椎体螺钉失效后,通过原钉道置人直径4.5mm的补救螺钉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螺钉 颈椎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宇杰 章彩珍 +2 位作者 徐顶立 王扬 马维虎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08-212,共5页
上颈椎由枕骨髁(C0)、寰椎(C1)、枢椎(C2)及其相互连接的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结构组成。该部位解剖结构重要且复杂,若发生畸形、肿瘤、外伤、结核或风湿等病变,会导致上颈椎失稳,压迫脊髓、椎动脉和神经。上颈椎疾病通常症状较重且致残... 上颈椎由枕骨髁(C0)、寰椎(C1)、枢椎(C2)及其相互连接的关节、关节囊和韧带结构组成。该部位解剖结构重要且复杂,若发生畸形、肿瘤、外伤、结核或风湿等病变,会导致上颈椎失稳,压迫脊髓、椎动脉和神经。上颈椎疾病通常症状较重且致残、致死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C0~2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暴露和置钉都较为困难,所以熟练掌握其解剖结构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上颈椎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的选择在国内外尚未达成一致,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是否需要前后路联合治疗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上颈椎前侧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技术作如下综述,旨在为临床对上颈椎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疾病 内固定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的再认识
10
作者 徐荣明 胡勇 董伟鑫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5-758,共4页
寰枕关节作为颅颈部的交界区,上承载头颅,下连接颈椎,具有重要的活动功能,尤其是屈伸运动。与其他功能关节一样,寰枕关节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脱位或不稳。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tal dislocation,AOD)是指由于外... 寰枕关节作为颅颈部的交界区,上承载头颅,下连接颈椎,具有重要的活动功能,尤其是屈伸运动。与其他功能关节一样,寰枕关节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脱位或不稳。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atlanto—occipital dislocation,AOD)是指由于外伤导致的寰椎和枕骨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导致枕颈交界区(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极度不稳定,合并较高的死亡率和神经损伤发生率[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枕颈交界区 损伤发生率 活动功能 屈伸运动 病理状态 颅颈部
原文传递
不同内倾角置入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安全性比较
11
作者 胡勇 董伟鑫 +2 位作者 孙肖阳 袁振山 张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6,共9页
目的:将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固定在15°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内倾角度置钉相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进钉深度,以确定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在横断面上的最佳内倾角度。方法:募集颈椎结构正常的健康成年国人64名,男32名,女32名;年龄32... 目的:将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固定在15°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内倾角度置钉相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进钉深度,以确定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在横断面上的最佳内倾角度。方法:募集颈椎结构正常的健康成年国人64名,男32名,女32名;年龄32.7±7.8岁(18~60岁),进行颈椎CT平扫,通过Mimics软件对志愿者的颈椎CT数据进行测量,在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角为15°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内倾角度为0°、5°、10°、15°、20°、25°、30°和理想内倾角(β角)时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和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进钉深度;测量正中矢状面与寰椎后弓最后缘的交点与进钉点之间的距离和进钉点处的后弓下缘侧块高度;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寰椎后路侧块螺钉的β角男性为20.01°±2.97°,女性为21.89°±3.14°。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倾角度为0°、5°、10°、15°、20°、25°、30°和β角时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男性分别为8.95±1.18、9.51±1.14、10.00±1.17、10.42±1.20、10.39±1.29、9.41±1.25、8.04±1.21、11.02±0.96mm,女性分别为7.64±1.01、8.31±1.11、8.88±1.10、9.32±1.11、9.51±1.09、8.90±1.02、7.62±1.07、9.97±0.98mm;进钉深度男性分别为19.03±1.34、19.60±1.39、20.28±1.47、21.20±1.48、22.11±1.54、23.06±1.63、24.19±1.97、22.37±1.52mm,女性分别为17.47±1.68、17.90±1.64、18.50±1.79、19.31±1.93、20.47±2.03、21.67±2.18、22.89±2.38、21.26±1.99mm。相较于其他内倾角,β角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倾角为β时,寰椎后路侧块螺钉进钉点距离正中矢状面与寰椎后弓最后缘的交点距离男性为28.35±1.75mm,女性为26.70±1.60mm;进钉点处的后弓下缘侧块高度男性为4.38±0.85mm,女性为4.13±0.80mm。结论:寰椎后路侧块螺钉上倾15°时,以所对应的寰椎侧块有效宽度最大的内倾角β角进钉,理论上损伤椎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解剖学 侧块螺钉 MIMICS软件 后路
下载PDF
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的定量解剖学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胡勇 董伟鑫 +2 位作者 袁振山 孙肖阳 张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7-587,封4,共5页
目的:验证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对干性寰椎标本进行加密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Mimics软件对相关解剖学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寰椎侧块有效宽度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解剖研究结果,将2枚直径为3.5 rnm... 目的:验证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是否具有可行性.方法:对干性寰椎标本进行加密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通过Mimics软件对相关解剖学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寰椎侧块有效宽度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解剖研究结果,将2枚直径为3.5 rnm的寰椎侧块螺钉在干性寰椎标本上行置钉实验,置钉后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位置.结果:测得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中的螺钉在横断面上的外倾角度平均为20.46°,在矢状面上的上倾角度为0°;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中的内侧螺钉理想进钉点平均为寰椎前结节中点旁开9.80 mm,与下关节面前缘以上4.69 mm的交点,外侧螺钉理想进钉点平均为寰椎前结节中点旁开16.73 mm,与下关节面前缘以上10.99 mm的交点.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中的2枚螺钉均位于侧块内,X线检查显示2枚螺钉在侧块位置佳.结论:寰椎前路侧块双螺钉固定具有解剖学可行性,可以避开横突孔、椎动脉沟、椎管等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侧块 前路 螺钉
下载PDF
以能力为导向的骨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应瑛 冯乐玲 +4 位作者 朱一飞 韩素琴 王小舟 郑艳 于亮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959-962,共4页
目的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骨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指标体系,明确骨科专业护士资质。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35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骨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构成及概念。结果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 目的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骨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指标体系,明确骨科专业护士资质。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35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骨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构成及概念。结果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6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骨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指标体系,明确工作>5年且骨科专科工作满2年的护士为骨科专业护士。35位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较高,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CV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级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为骨科专业护士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骨科专业护士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岗位胜任力
下载PDF
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燕 韩晶明 《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0例)和非感染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 目的探讨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70例)和非感染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术前吸烟史、骨折节段部位、节段数、手术时间、合并COPD、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方面有无差异,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胸腰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35.00%(70/200),男性、术前吸烟史、两个以上节段、合并COPD、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吸烟史、合并COPD和低蛋白血症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糖尿病、合并COPD和低蛋白血症增加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前路组合融合术治疗中老年人颈椎过伸性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锋 胡勇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评价前路组合式融合术治疗中老年人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实施前路组合式融合术,术后予以脱水、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无钢板、螺钉松动及断裂等... 目的评价前路组合式融合术治疗中老年人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实施前路组合式融合术,术后予以脱水、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无钢板、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患者术后1个月及最后1次随访时间的ASIA脊髓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前路组合式融合术治疗中老年人颈椎过伸性损伤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最大限度保留颈椎的运动功能,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脊柱融合 颈椎 过伸性损伤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44
16
作者 顾勇杰 赵刘军 +2 位作者 于亮 洪锦炯 马维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无神经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单椎体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分为经皮组(单纯后路短节段结...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无神经损伤、Loadsharing评分≤6分、单椎体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分为经皮组(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经肌间隙组(后路经肌间隙短节段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组间性别比例、年龄、骨折类型、骨折节段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疼痛VAS评分)与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疼痛经皮组分别为9.55±1.76cm、120.7±24.5min、50.6±13.7ml及3.5±1.0分;经肌间隙组分别为10.80±1.52cm、90.3±15.6min、152.0±25.8ml及5.1±1.7分,两组间差异除手术切口长度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取内固定时、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经皮组分别为(86.5±7.9)%和3.7°±4.5°、(84.5±8.1)%和3.9°±5.0°、(83.9±5.7)%和3.6°±4.5°;经肌间隙组分别为(88.1±8.6)%和3.2°±5.1°、(86.3±8.3)%和3.8°±5.4°、(85.6±7.1)%和3.7°±4.8°。与术前相比两组均得到明显纠正(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两组均没有明显丢失,两组间的影像学评价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适用于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同时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微创 经皮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0
17
作者 顾勇杰 胡勇 +1 位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行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2例,其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18~63岁,平均36岁;病程2...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行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2例,其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18~63岁,平均36岁;病程2h~7d,平均2d。骨折根据AO分型:A1型25例,A2型48例,B2型9例。根据ASIA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分级:C级9例,D级17例,E级56例。术中将椎弓根螺钉置入骨折椎与相邻的上下椎体中,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3个月,无一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术后骨折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而术后随访骨折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骨折椎的尾侧椎间盘高度(h/H)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结论: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在骨折椎前柱撑开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正常椎间盘高度的撑开,并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下颈椎不稳中的安全使用方法 被引量:28
18
作者 徐荣明 马维虎 +6 位作者 刘观燚 阮永平 校佰平 王庆 胡勇 孙韶华 赵刘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颈椎椎弓根技术在下颈椎疾病的安全使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3月76例下颈椎疾病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患者,其中49例为颈椎骨折脱位,23例为颈椎病,4例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均行X线和CT等检查,术中在C形臂X... 目的 探讨颈椎椎弓根技术在下颈椎疾病的安全使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3月76例下颈椎疾病行颈椎椎弓根固定患者,其中49例为颈椎骨折脱位,23例为颈椎病,4例为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前均行X线和CT等检查,术中在C形臂X线监视下置钉,术后行X线和CT检查了解螺钉位置。结果 76例螺钉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CT显示,342枚螺钉中有37枚(10.8%)螺钉穿破椎弓根,其中29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5枚螺钉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所有患者近期及远期随访未发现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及内脏器官损伤的并发症。有1枚螺钉断裂,但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余未发现螺钉松动或断钉及颈椎不稳症等。所有患者固定良好,并均已达骨性融合。术后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颈椎椎弓根固定提供了三柱的稳定和最坚强的后方固定,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熟悉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和手术操作技巧以及采用个体化综合置钉是决定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固定术 椎弓根
原文传递
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偏差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胡勇 袁振山 +3 位作者 谢辉 袁建兵 董伟鑫 王成焘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2659-2663,共5页
目的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方法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6具,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 目的验证在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方法选取正常颈椎标本16具,采用64排螺旋CT层厚1mm扫描后获得Dicom格式数据。获取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建立与寰枢椎后表面解剖结构三维互补的基板,组合形成导向模板。在激光快速成型机上进行导板实体化,利用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在计算机软件中将置钉前后的标本配对拟合,重新定义三维空间坐标轴后,测量理想钉道和实际螺钉的进针点、角度和钉道方向。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左侧和右侧进针点在x、y、z轴上的偏移分别为(0.14±0.59)、(0.31±1.32)、(0.27±0.68)、(0.23±0.55)、(0.43±1.21)、(0.30±0.72)mm。枢椎椎弓根螺钉左侧和右侧进针点在m、n、p轴上的偏移平均值分别为(0.25±0.85)、(0.52±1.52)、(-0.27±0.67)、(0.44±0.87)、(0.38±1.48)、(-0.14±0.62)mm。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最佳安全钉道和实际钉道的进针点、钉道方向的偏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快速成型导向模板辅助置钉偏差原因主要为软硬件存在的固有因素和人为产生的因素所致。该导向模板技术具有操作简易和个体化设计等优点,能提高置钉精准性及减少螺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计算机辅助 寰椎 枢椎 骨钉 模板
原文传递
下颈椎损伤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初步临床运用 被引量:24
20
作者 赵刘军 徐荣明 +6 位作者 马维虎 蒋伟宇 华群 许楠剑 刘观燚 胡勇 顾永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0-784,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初步临床运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下颈椎损伤患者2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摄X线片及CT以明确螺钉位置、方向、长度,是否有椎弓根皮质穿破、横... 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初步临床运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下颈椎损伤患者2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摄X线片及CT以明确螺钉位置、方向、长度,是否有椎弓根皮质穿破、横突孔或椎管的侵犯,同时行MRI检查以明确术后减压情况,是否有硬膜外血肿的形成,颈脊髓变性情况。统计比较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36个月,平均15.5个月。22例共置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4.4枚,所有螺钉均顺利置人。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所有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现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或钢板松动。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估计与术中长时间牵拉喉返神经有关,予以营养神经等支持治疗,术后复查3周左右患者症状?肖失。2例术后诉有吞咽不适,告知患者进软食,症状3个月左右明显缓解。术后X线片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术后出院前CT横断位像示2枚螺钉在下颈椎椎弓根内侧皮质1度穿破,2枚螺钉外侧缘皮质1度穿破累及横突孔内侧缘。出院前MRI示所有患者脊髓前方压迫均获得明显缓解,4例出现少量硬膜外前方血肿,但无明显脊髓压迫。术后12个月MRI示3例脊髓变性有改善。JOA评分从术前的(8.5±0.7)分提高到术后出院前(14.5±0.8)分(P〈0.01),术后6个月时达(15.7±0.7)分,较出院前又有显著改善。结论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项可靠和安全的下颈椎损伤前路重建技术,临床运用中要注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