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155
1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简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皮瓣的应用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液供应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 皮瓣的应用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液供应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临床应用 专家 远位带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带血管蒂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名词术语与定义专家共识 被引量:128
2
作者 唐举玉 章伟文 +15 位作者 张世民 章一新 陈宏 唐茂林 汪华侨 徐达传 梅劲 王欣 张春 黎晓华 徐永清 王春梅 谢松林 廖华 刘小林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皮瓣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改善了皮瓣受区的外形和功能、最大程度减少了皮瓣供区外观和功能的损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房重建及头、颈、躯干与四肢创面的修复。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名词术语 专家 中国 外科领域 皮瓣供区 乳房重建 四肢创面
原文传递
关注皮瓣供区问题-减少皮瓣供区损害专家共识 被引量:110
3
作者 唐举玉 汪华侨 +26 位作者 Hallock GG 章一新 刘元波 王欣 谢松林 吴攀峰 童德迪 宋文超 雷少榕 战杰 穆广态 徐永清 张世民 柴益民 芮永军 蔡志刚 王增涛 池征磷 章伟文 王健 糜菁熠 何乐人 顾立强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传统皮瓣移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追求皮瓣成活和创面愈合,对皮瓣受区的外形与功能恢复、特别是对皮瓣供区损害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随访发现部分患者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存在难看的瘢痕、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皮瓣移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追求皮瓣成活和创面愈合,对皮瓣受区的外形与功能恢复、特别是对皮瓣供区损害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临床随访发现部分患者皮瓣移植术后供区存在难看的瘢痕、甚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创面重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受区创面修复后能够获得最好的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供区 损害 专家 创面愈合 皮瓣成活 皮瓣移植 功能恢复 移植术后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的争论与当前共识 被引量:70
4
作者 张世民 王欣 +14 位作者 唐茂林 章伟文 梅劲 杨大平 章一新 王春梅 陈宏 黎晓华 徐永清 张春 顾立强 刘小林 汪华侨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共2页
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开创了皮瓣小型化、精细化、薄型化、微创化的时代,也得到我国显微外科同行的认可与推广,有关穿支皮瓣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越来越多[1-11].为规范我国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与临床应用,促进与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 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开创了皮瓣小型化、精细化、薄型化、微创化的时代,也得到我国显微外科同行的认可与推广,有关穿支皮瓣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越来越多[1-11].为规范我国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与临床应用,促进与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在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指导下,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 小型化 微创化 编辑部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5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带蒂皮瓣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带蒂穿支皮瓣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欣 张世民 +18 位作者 章一新 唐举玉 糜菁熠 汪华侨 张春 顾立强 陈宏 章伟文 徐永清 魏在荣 高伟阳 梅劲 王健 刘小林 穆广态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刘元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穿支皮瓣转移已经成为修复重建领域最常用的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方法之一。除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外.各种带蒂穿支皮瓣也是常用的转移方式.依据创面周围穿支血管的自由设计穿支皮瓣(free—style perforator flap)在临床获得了广泛的... 穿支皮瓣转移已经成为修复重建领域最常用的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方法之一。除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外.各种带蒂穿支皮瓣也是常用的转移方式.依据创面周围穿支血管的自由设计穿支皮瓣(free—style perforator flap)在临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带蒂穿支皮瓣转移方式主要有两种:V—Y推进和螺旋桨旋转(perforator-pedicled propeller flap)。带蒂穿支皮瓣设计灵活.除降低供瓣区损害外.还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但其并发症亦不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常见并发症 带蒂 原因分 PROPELLER 专家 防治 转移方式
原文传递
小腿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学渊 胡瑞斌 +5 位作者 梅劲 王晓峰 王欣 陈宏 章伟文 唐茂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4-197,I0009,共5页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分析腓动脉穿支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解剖40侧新鲜小腿标本,使用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容积螺旋CT扫描,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重点观察小腿。解剖后统计小腿外侧穿支出现...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分析腓动脉穿支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解剖40侧新鲜小腿标本,使用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容积螺旋CT扫描,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重点观察小腿。解剖后统计小腿外侧穿支出现数量、穿出位置、各穿支的管径、血管蒂的长度.归纳其规律性。针对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的43例中等面积的手、足皮肤缺损进行了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并统计成活率,术后就外观和功能随访6个月到2年。结果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为2~9支,平均4支,在腓骨小头下方(9.80±0.93)cm、(13.40±0.90)cm、(17.20±1.13)cm、(21.30±0.77)em四处出现率较高,动脉穿支直径分别为(1.33±0.39)mm、(1.30±0.46)mm、(1.17±0.30)mm、(1.22±0.23)mm,血管蒂长分别为(5.87±0.73)cm、(5.83±1.73)cm、(5.44±1.09)cm,(5.10±1.93)cm。临床应用43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成活42例,1例皮瓣坏死。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到2年,皮瓣术后外观满意36例,术后臃肿需要二期修整的7例。供区小腿外观、功能均正常。结论腓动脉有四处穿支出现基本恒定,其中小腿中1/3段的穿支血管(第2、3条穿支)管径较粗,蒂长度5~7cm,适合进行游离皮瓣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 腓动脉 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应用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终腱止点——附6例报告 被引量:46
8
作者 王欣 陈宏 +1 位作者 王晓峰 章伟文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骨锚在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患指,先用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然后将Mitek mcro微型骨锚植入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附着处,再用锚尾部的4-0 Ethibond缝合... 目的探讨微型骨锚在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患指,先用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然后将Mitek mcro微型骨锚植入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附着处,再用锚尾部的4-0 Ethibond缝合线与撕脱的指伸肌腱缝合,重建止点。结果 6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1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4例,良2例。术后X线片未见骨锚松动、脱落。结论微型骨锚用于修复与重建指伸肌腱终腱,操作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锤状指 治疗结果 微型骨锚
原文传递
“游离穿支皮瓣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欣 刘元波 +18 位作者 张世民 章一新 唐举玉 糜菁熠 汪华侨 张春 顾立强 章伟文 陈宏 徐永清 魏在荣 高伟阳 梅劲 王健 刘小林 穆广态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游离穿支皮瓣应用于临床已有20余年。与传统的轴型皮瓣、肌皮瓣比较.它充分考虑了皮瓣移植的得失比,不仅明显减少了继发的供区损伤.而且还提升了受区的修复效果.逐渐成为创面.尤其是大面积、不规则形状或复合组织缺损重建的首选。... 游离穿支皮瓣应用于临床已有20余年。与传统的轴型皮瓣、肌皮瓣比较.它充分考虑了皮瓣移植的得失比,不仅明显减少了继发的供区损伤.而且还提升了受区的修复效果.逐渐成为创面.尤其是大面积、不规则形状或复合组织缺损重建的首选。就皮瓣并发症而言.游离穿支皮瓣的供区并发症发生率要小于传统的游离皮瓣.而在受区.由于穿支皮瓣的解剖操作更为精细、复杂,所以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传统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常见并发症 游离皮瓣 原因分 并发症发生率 专家 防治 复合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分叶型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欣 潘佳栋 +5 位作者 胡皓良 周丹亚 胡瑞斌 杨科跃 陈宏 章伟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个同源穿支血管为蒂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吻合一组血管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创而15例:其中,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10例、... 目的探讨多个同源穿支血管为蒂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吻合一组血管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创而15例:其中,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10例、骨间后动脉分叶穿支皮瓣3例、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2例;双叶型皮瓣12例,i叶型皮瓣3例;皮瓣单叶切取面积2.5cm×2.0cm~15cm×8.0cm所有皮瓣供区创面均一期缝合关闭。结果13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各有一时皮瓣部分坏死,经二期值戊可覆盖残留创而。术后随访3~15个月,皮瓣面积无明显回缩,色泽与受区相似,供区瘢痕挛缩不明显。结论由同一源血管供养的分叶型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能一次性覆盖肢体相邻的多个创面;同时,通过皮瓣各叶问的不同组合,它又能把长条状皮瓣变为各种形状,特别适合于四肢不规则创面的修复乖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分叶皮瓣 四肢 移植
原文传递
前臂背侧部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欣 王建红 +5 位作者 梅劲 胡浩良 王胜伟 潘佳栋 王杨剑 章伟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306,I000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前臂背侧部穿支来源、数量、起始、管径、长度、变异情况,为前臂背侧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新鲜成人标本10具,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另有20侧上肢标本经腋动脉加压灌注红色乳胶。动脉造影标本行CT扫描后,... 目的通过研究前臂背侧部穿支来源、数量、起始、管径、长度、变异情况,为前臂背侧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新鲜成人标本10具,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另有20侧上肢标本经腋动脉加压灌注红色乳胶。动脉造影标本行CT扫描后,对前臂穿支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前臂标本进行层次解剖。主要观测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外径、蒂长及与肱骨外上髁距离等。穿支分布面积应用Scion Image进行测量。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中上段发出(5±2)支穿支供应皮肤。每个穿支斜行0.8-2.7cm,穿过肌间隙后入皮下,蒂长(2.5±0.2)cm,穿支平均外径(0.5±0.1)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22.0±15.O)cm^2。骨间前动脉背侧皮穿支主要分布于前臂远侧1/3段和腕背部,平均直径0.8mm。结论以骨问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穿支皮瓣,以骨问前动脉背侧穿支为蒂的转位穿支皮瓣,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动脉 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 穿支皮瓣 血管造影 数字解剖
原文传递
穿支螺旋桨皮瓣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12
作者 徐永清 柴益民 +1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侯春林 徐达传 顾立强 章一新 何晓清 王欣 刘元波 高伟阳 唐举玉 魏在荣 朱庆棠 陆芸 穆籣 谢庆平 刘小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穿支螺旋桨皮瓣(perforator pedicled propeller flap,PPPF)作为穿支皮瓣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因其供区损伤更小、组织浪费更少和修复效果更佳等优点,已在临床上日渐普及。其修复范围已涉及面部、躯干、会阴部及四肢等,逐渐成为创面修... 穿支螺旋桨皮瓣(perforator pedicled propeller flap,PPPF)作为穿支皮瓣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因其供区损伤更小、组织浪费更少和修复效果更佳等优点,已在临床上日渐普及。其修复范围已涉及面部、躯干、会阴部及四肢等,逐渐成为创面修复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在应用过程中,有关PPPF的概念、命名、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及并发症等方面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部 PPP 修复效果 专家共识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3
13
作者 潘佳栋 王欣 +5 位作者 梅劲 陈宏 范学锴 王胜伟 胡浩良 章伟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3-96,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两具新鲜尸体行全身动脉造影.并对小腿部动脉进行二维显影和三维重建。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 目的探讨以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两具新鲜尸体行全身动脉造影.并对小腿部动脉进行二维显影和三维重建。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34例。其中,手部25例,足部9例;感染创面12例,清洁创面22例,皮肤缺损面积6cm×4cm~13cm×8cm,皮瓣切取面积为7cm×5cm~14cm×9cm.23例皮瓣由1条穿支血管营养,余11例由2条穿支营养;15例在切取皮瓣时解剖出1条浅静脉与受区浅静脉吻合,9例皮瓣通过缝合皮神经重建感觉。结果将小腿后区分为5个血管区,并获得腓肠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重建图像。临床应用29例皮瓣均顺利成活,5例皮瓣出现水泡,经拆线处理最终成活。随访6~21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无明显臃肿,9例缝合皮神经的手背部皮瓣感觉恢复为s2~s3。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较恒定,皮瓣薄且柔软,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及腓肠肌,是手、足创面修复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数字化解剖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背侧中柱微型钢板联合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中柱区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33
14
作者 竺枫 薛建波 +4 位作者 祝斌 张健 杨科跃 李俊杰 王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背侧中柱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中柱区粉碎性骨折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1采用掌侧LCP钢板联合中柱背侧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7例合并中柱区粉碎性...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背侧中柱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中柱区粉碎性骨折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1采用掌侧LCP钢板联合中柱背侧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7例合并中柱区粉碎性骨折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3个月、1年进行DASH评分及PRWHE评分,复查影像学资料评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腕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术后6周内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时15例获得随访,术后1年时9例获得随访。术后1年DASH评分平均7(3~22)分,PRWHE评分平均8(4~23)分,掌倾角平均-1.4°(-5°~5°),尺偏角平均19.7°(14°~22°),桡骨高度平均11.2(9.8~13.4)mm。术后1年屈腕活动度达到健侧的90%,伸腕活动度达到健侧的89%;桡偏活动度达到健侧的90%,尺偏活动度达到健侧的92%;旋前活动度达到健侧的98%,旋后活动度达到健侧的97%。结论采用掌侧LCP钢板联合背侧中柱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中柱区粉碎性骨折的近期疗效良好,能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稳定的内固定,术后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C3型橈骨远端骨折 中柱区粉碎性骨折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 背侧微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手指末节血管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0
15
作者 章伟文 陈宏 +1 位作者 王欣 陈德松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 研究指端血管神经的解剖特点 ,以提高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和成活后质量。方法 新鲜手指 35指 ,作手指末节血管神经显微解剖 ,观察血管神经的分布 ,测量不同水平血管的直径。结果 指腹螺纹中心为指端动脉弓体表最高点的投影 ,以... 目的 研究指端血管神经的解剖特点 ,以提高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和成活后质量。方法 新鲜手指 35指 ,作手指末节血管神经显微解剖 ,观察血管神经的分布 ,测量不同水平血管的直径。结果 指腹螺纹中心为指端动脉弓体表最高点的投影 ,以螺纹中心为界把末节断指分为 3种类型 ,Ⅰ型为远侧指间关节横纹至甲根部 ;Ⅱ型为甲根至指腹螺纹中心 ;Ⅲ型为指腹螺纹中心以远端。远侧指间关节横纹至指腹螺纹中心的动脉直径为 0 .3~ 0 .6mm ,指背和指腹侧静脉直径为 0 .3~ 0 .8mm。螺纹中心以远的指动脉呈分支状 ,直径在 0 .1~ 0 .3mm ,静脉约 0 .15~ 0 .3mm。结论 末节指血管神经的分布有其特点 ,指腹螺纹中心可作为指端动脉弓的体表标志 ,末节断指都应尽可能地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 手指末节 指端 动脉 末节断指 静脉 应用解剖 关节 再植 体表标志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1
16
作者 章伟文 王扬剑 +4 位作者 何凌锋 李学渊 陈薇薇 孙涛 刘林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105例(129指)单指或双指断指再植的患者,其中46例(55指)术后采用改良治疗方案,抗凝血...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105例(129指)单指或双指断指再植的患者,其中46例(55指)术后采用改良治疗方案,抗凝血治疗中不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物,绝对卧床3d,再植指血运稳定的患者3d后允许在进食及如厕时起床、5d后下床可室内活动;59例(74指)采用传统治疗方案,常规抗感染、抗凝血及抗痉挛药物和绝对卧床7d。观察记录两组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良组再植成活率(96.4%)与常规组(97.3%)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舒适度调查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改良治疗方案,可以缩短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同时对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未造成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植术 指损伤 改良
原文传递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术后的足部供区 被引量:30
17
作者 黄耀鹏 丁文全 +4 位作者 尹善青 潘佳栋 胡瑞斌 王胜伟 王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的足部供区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14例拇指缺损再造术后足部供区。根据顾玉东分型法.其中5例为Ⅰ度缺损.采用游离躅甲瓣再造拇指,...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的足部供区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应用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14例拇指缺损再造术后足部供区。根据顾玉东分型法.其中5例为Ⅰ度缺损.采用游离躅甲瓣再造拇指,4例为Ⅱ度缺损,5例为Ⅲ度缺损,均应用游离同一血管蒂的躅趾甲皮瓣包裹第二足趾骨腱组织全形再造拇指。蹈趾供区皮肤缺损及足趾骨缺损均采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骨皮复合组织瓣修复.腹部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4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1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经过手术探查后成活.1例第二足趾出现趾背部分皮肤发黑坏死。术后给予局部皮瓣转移后创面完全愈合。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供区躅趾皮瓣色泽、质地较满意,但略显臃肿,足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足部无疼痛等不适.不影响行走及跑步,有5例患者术后3个月对足部皮瓣进行修整,外观更加良好。腹部供区均只存留一线性瘢痕.无明显不适。结论应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拇指再造术后的足部供区.能同时修复足部供区骨皮复合组织缺损,在再造拇、手指获得良好外观和功能的同时能恢复足部供区的解剖结构.保留其长度及其功能.是足部供区修复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嵌合皮瓣穿支皮瓣 组织移植 拇指再造 供区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18
作者 谢庆平 穆籣 +19 位作者 刘元波 徐永清 顾立强 徐达传 汪华侨 张世民 高伟阳 唐举玉 章一新 柴益民 喻爱喜 杨晓东 王欣 章伟文 何晓清 陆芸 韩岩 董佳生 姚建民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7-423,共7页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瓣,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具有血管恒定、管径粗、可切取的组织量大、供区隐蔽、损伤小和可直接闭合等优点,已成为乳房重建或整形的首选皮瓣,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经改良与发展,也较多应用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创面的修复和器官再造,是几个最常用的穿支皮瓣之一。然而,有关DIEP的应用方面有些观点不一,亟待一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专家讨论DIEP的应用解剖、适应证、应用设计类型、手术方法、优点和缺点、术后主要并发症、预防措施,以及术后护理与康复,形成DIEP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特殊类型的断指再植 被引量:26
19
作者 章伟文 陈宏 +2 位作者 王欣 王晓峰 周黎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报道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末节断指 ,1指多节离断断指 ,小儿断指 ,拇指撕脱性离断断指 ,双手多指离断断指及手指脱套性断指 ,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  15 3 2例上述断指再植存活 14 75例 ... 目的 报道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末节断指 ,1指多节离断断指 ,小儿断指 ,拇指撕脱性离断断指 ,双手多指离断断指及手指脱套性断指 ,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  15 3 2例上述断指再植存活 14 75例 ,存活率 96.2 7%。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特殊类型手指离断伤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采用不同的方法施行再植 ,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 ,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断指再植 末节断指 手术方法 手指脱套状离断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的名词术语与临床应用原则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世民 唐茂林 +16 位作者 章伟文 徐达传 徐永清 杨大平 王春梅 刘元波 陈宏 梅劲 王欣 温树正 章一新 汪华侨 王春惠 季卫平 陶圣祥 刘小林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前10余年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据PubMed检索(2011年9月30日),共有与"perforator flap"相关的论文1708篇,其中近5年(2007~2011)有1076篇(占63%)...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前10余年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据PubMed检索(2011年9月30日),共有与"perforator flap"相关的论文1708篇,其中近5年(2007~2011)有1076篇(占63%)。这说明2003年穿支皮瓣Gent consensus("根特"共识)的正式发表,极大地促进了穿支皮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临床应用 名词术语 PUBMED FL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