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
作者 张鲁敏 顾芬 《护理学报》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对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领域实践的具体形式、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分析,为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从叙事护理概念及临床实践、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应用中涉及的对象、实... 目的对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领域实践的具体形式、方法及效果评价进行分析,为叙事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从叙事护理概念及临床实践、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应用中涉及的对象、实施步骤、实施者及其资质、健康教育主题、方式方法、评价指标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叙事护理通过对故事叙说的倾听、吸收,使问题外化,帮助其重构疾病故事意义,发掘护理要点,并以口述、文字书写、音乐等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实践,但尚未有远期效果和评价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且国内护理人员对叙事护理的认识和叙事技巧均不足。结论持续追踪叙事护理在健康教育应用中的远期影响及如何更好地展开叙事护理法,还有待更多实践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健康教育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CO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2
作者 张鲁敏 顾芬 +1 位作者 任皎皎 陈刘莺 《护理学报》 2019年第7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CO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7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38例COPD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的数字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CO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7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38例COPD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的数字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情绪,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促进自我管理,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叶春娟 章国语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茶碱控释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口服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的首选用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沙丁胺醇 茶碱控释片 急性老年哮喘
下载PDF
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延长及持续输注对产ESBLs细菌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挺 叶龙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110-2113,共4页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延长、持续、传统输注给药方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延长、持续、传统输注给药方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应用蒙特卡洛模拟(MCS)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延长输注(PI)、持续输注(CI)和传统输注(TI)方案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对于传统输注给药方案,只有亚胺培南3种方案获得了>90%的累积反应分数(CFR),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1次/6 h和4.5 g 1次/8 h方案,分别为84.3%、63.7%延长输注方案,亚胺培南的3种给药方案均获得了100.0%的CFR,其次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1次/6 h为95.7%,24 h持续输注时,只有亚胺培南的给药方案能达到>90%的CFR;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 g CI和13.5 gCI获得72.9%、76.6%CFR;然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任何给药方案获得的CFR均<60%。结论亚胺培南仍然为治疗产ESBLs细菌的最佳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延长输注和持续输注较传统方案更优,以高剂量延长输注方案最优,可以作为经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模拟 亚胺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药效学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安军 蔡挺 +1 位作者 张顺 李巧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23-4425,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36株;通过Ho...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36株;通过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EDTA/IMP、EDTA/CAZ复合纸片,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为底物,进行协同试验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金属酶),统计分析16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36株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有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Hodge试验通过36株病原菌筛选,阳性菌株共3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阳性率为37.5%,肺炎克雷伯菌26株,阳性率为92.8%;只发现1株肺炎克雷伯菌金属酶阳性,A方法对金属酶的检测优于B方法。结论在ICU和呼吸科产碳青霉烯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金属酶 Hodge试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挺 李巧云 +2 位作者 张顺 张春秀 常燕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11-4414,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耐药基因检测芯片,可并行检测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中较常见耐药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0株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根据已知耐药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及探... 目的设计一种耐药基因检测芯片,可并行检测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中较常见耐药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0株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根据已知耐药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及探针,制备耐药基因检测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结果耐药基因检测芯片除未检到IMP耐药基因外,其他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均与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设计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芯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基因 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余哲 谢旭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74)对照组(n=74),前者接受噻托溴铵粉吸人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后者接受环磷腺苷...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74)对照组(n=74),前者接受噻托溴铵粉吸人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后者接受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PaO2、PaCO2、p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7±0.44)LVS(1.244-0.47)L、(2.49±0.74)LVS(2.43-4-0.77)L、(51.6±6.6)mmHgVS(51.2±6.7)mmHg、(69.1±8.4)mmHgVS(69.5-4-8.7)mmHg、7.27±0.03VS7.26±0.04.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aO2、PaCO2、p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45±0.39)LVS(1.31±0.41)L、(2.71±0.63)LVS(2.49±0.54)L、(72.8±5.3)mmHgVS(62.5±6.2)mmHg、(47.7±5.7)mmHgVS(56.2±7.2)mmHg、7.34±0.02VS7.314-0.03,t=2.13、2.28、10.86、-12.65、7.16,P〈0.05]。两组治疗前NYH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级为0、11级17.6%、Ⅲ级47.3%、IV级35.1%vsI级为0、1I级18.9%、llI级44.6%、1V级36.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YHA分级(I级25.7%、II级44.6%、m级20.3%、1V级9.4%)显著优于对照组(I级20.3%、II级27.0%、llI级36.5%、1V级16.2%,t=2.27,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其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吸入 东莨菪碱衍生物 治疗应用 支气管扩张药 治疗应用 环AMP 治疗应用 葡甲胺 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肺心病 药物疗法 急性病 慢性病
原文传递
游离微小RNA-198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廖于峰 马建波 +2 位作者 茅奇峰 竺展坤 邹俊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53-3056,共4页
目的研究游离微小RNA-198(miR-198)对肺癌相关的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4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35例良性胸腔积液中胸液游离miR-198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iR-198的表达量小于良性... 目的研究游离微小RNA-198(miR-198)对肺癌相关的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4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35例良性胸腔积液中胸液游离miR-198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iR-198的表达量小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miR-198能够较好地区分良恶性胸腔积液,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95%CI:0.822~0.950),优于CEA的0.774(95%CI:0.716~0.825)。当miR-198和CEA联合检测时,敏感度增高到85.7%,特异度为90.9%,AUC升高到0.920(95%CI:0.844~0.963)。游离miR-198表达水平与MPE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类型、肿瘤转移位置以及CEA的水平无关(P〉0.05)。结论胸液游离miR-198可作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微小RNA-198 诊断
原文传递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勇 周华 +3 位作者 沈茜 潘志杰 姚亚克 周建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43-647,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合并肺癌(IPF-L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间被诊断为IPF-LC的21例患者(IPF-LC组)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与同期23例单纯IPF患者(单...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合并肺癌(IPF-L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间被诊断为IPF-LC的21例患者(IPF-LC组)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与同期23例单纯IPF患者(单纯IPF组)进行比较。结果 IPF-LC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2±10.1)岁,平均吸烟指数为(43.1±27.6)包·年,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15例(71%),气促18例(86%),咯血4例(19%);肿瘤病理类型以鳞癌(11例,52%)和腺癌(7例,33%)为主,好发于两肺下叶(67%)和外周带(81%),多与网格状、蜂窝样结构不相邻(76%),且均为实性占位(100%)。IPF-LC组的男性患者比例和吸烟指数均显著高于单纯IPF组(P值分别<0.05、0.01),动脉血氧分压(p_aO_2)显著低于单纯IPF组(P<0.05),生存时间显著短于单纯IPF组(P<0.05)。综合21例IPF-LC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肿瘤分期、血肿瘤标志物(血癌胚抗原、血糖类抗原199水平升高)、是否合并低氧血症等进行18个月生存率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除吸烟、合并低氧血症外(P值均<0.05),其余各因素与其生存率均不相关(P值均>0.05)。综合21例IPF-LC和23例单纯IPF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血肿瘤标志物(血癌胚抗原、血糖类抗原199水平升高)、是否合并低氧血症、是否合并肺癌等进行18个月生存率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IPF-LC患者的预后差(P<0.05),其余各因素与IPF患者的生存率均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 IPF患者CT检查新出现的占位需警惕肿瘤可能。是否合并肺癌影响IPF患者的预后,吸烟、低氧血症与IPF-LC患者生存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癌 吸烟
下载PDF
原发性肺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建达 应骏 赵伟和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40-1841,共2页
原发于肺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仅占肺部肿瘤的0.01%,国内公开报道且资料完整的仅12例。我院于2009年收治1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恶性黑色素瘤,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肺恶性黑色素瘤 文献复习 2009年 经皮肺穿刺 肺部肿瘤 病理检查
下载PDF
细胞游离miR-185、miR-134、miR-22和CEA组合谱对肺癌相关的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邬旦蓉 廖于峰 +2 位作者 马建波 陈军锋 邹俊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2053-2056,2063,共5页
目的研究循环细胞外miR-185、miR-134、miR-22对肺癌相关的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 PCR)检测58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和40例良性胸腔积液(BPE)中胸液3个游离mi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曲线下面积(AUC)... 目的研究循环细胞外miR-185、miR-134、miR-22对肺癌相关的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 PCR)检测58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MPE)和40例良性胸腔积液(BPE)中胸液3个游离mi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曲线下面积(AUC)用来评估3个miRNAs和CEA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miR-185、miR-134和miR-22的表达水平较BPE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85、miR-134和miR-22的AUC分别为0.861(95%CI:0.776~0.922)、0.818(95%CI:0.727~0.888)和0.827(95%CI:0.738~0.896)。当3个miRNAs和CEA联合检测时,敏感度增高到91.9%,特异度为92.5%,AUC升高到0.942(95%CI:0.864~0.982)。结论胸液游离miR-185、miR-134和miR-22可作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积液 miR-185 miR-134 miR-22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卡介苗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T_H细胞分化及血清OVA特异性IgE的影响
12
作者 陈静璐 沈华浩 赵伟和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T_H细胞分化及血清OVA特异性IgE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OVA致敏激发组和BCG干预组。检测气管血管旁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指数和黏液储存指数、小鼠外周...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T_H细胞分化及血清OVA特异性IgE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OVA致敏激发组和BCG干预组。检测气管血管旁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指数和黏液储存指数、小鼠外周血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及γ干扰素(IFN-γ)浓度、小鼠肺组织中T-bet和GATA-3 mRNA水平及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表达。结果BCG干预组和OVA致敏激发组中小鼠肺气管血管旁单位面积EOS数目分别为(65.09±32.58)个/mm^2、(941.86±592.03)个/m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干预组和OVA致敏激发组杯状细胞增生指数分别为(19.25±12.27)个/mm、(54.39±24.50)个/mm,BCG干预组和OVA致敏激发组黏液储存指数分别为(6.47±3.94)%、(15.53±11.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G干预组和OVA致敏激发组IL-5浓度分别为(83.40±11.33)pg/ml、(192.30±44.30)pg/ml,IFN-γ浓度分别为(28.69±6.05)pg/ml、(18.12±3.78)pg/ml,T-bet/GATA-3 mR- NA比值分别为1.02±0.18、0.74±0.07,两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G干预组和OVA致敏激发组血清中OVA特异性IgE的表达分别为0.61±0.27、1.05±0.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能抑制哮喘小鼠气道EOS浸润和黏液高分泌状态,影响T-bet/GATA-3表达水平,降低IL-5水平而增高IFN-γ水平,并能抑制哮喘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卡介苗 气道炎症 TH细胞分化 血清OVA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哮喘大鼠IL-5、Eotaxin 水平及NF-κB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黄建达 应骏 顾铜杰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34-336,340,共4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 及肺组织中 Eotaxin、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姜黄素组,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用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 及肺组织中 Eotaxin、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姜黄素组,用卵白蛋白(OVA)制备哮喘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代替OVA进行致敏和激发.以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L-5的浓度以及计数BALF中嗜酸细胞(EOS)的绝对值及百分比,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otaxin、NF-κB等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血清及BALF中IL-5浓度的改变与NF-κBp65、Eotaxin蛋白表达的改变:哮喘组及姜黄素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姜黄素组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肺组织细胞NF-κB p65的表达与EOS绝对计数、IL-5的表达及Eotaxin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8、0.905、0.850,均P<0.01).结论 姜黄素能抑制NF-κB的活性,通过抑制NF-κB向核内转移与DNA的结合而减少IL-5及Eotaxin的合成,从而发挥抗哮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支气管哮喘 NF—κB EOTAXIN IL-5
下载PDF
肺大泡相关性肺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虞亦鸣 是敏 +3 位作者 陈琳 陈亮 赵晓东 邓在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63-76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多表现为肺部实质性占位,而以肺大泡为影像学表现的肺癌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报道2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肺大泡相关性肺癌的认识。方法本文将报道2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诊... 背景与目的肺癌多表现为肺部实质性占位,而以肺大泡为影像学表现的肺癌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报道2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肺大泡相关性肺癌的认识。方法本文将报道2例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肺大泡相关性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一种特殊形式,多发生于吸烟男性,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较难确诊,且易被漏诊、误诊。结论肺大泡患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应密切进行影像随访或进一步检查,对不能排除肺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大泡 诊断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乐海鹰 张敏 王丽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3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2HRZE/4HR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照组给予护肝片预防肝损伤。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的...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3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2HRZE/4HR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照组给予护肝片预防肝损伤。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22.73%,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可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药物性肝损伤 肺结核
下载PDF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振悦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6期695-696,共2页
目的观察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试验,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1次/d静脉滴注,疗程为7~14d。结果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9.18%、89.7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 目的观察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试验,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1次/d静脉滴注,疗程为7~14d。结果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9.18%、89.7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张叶娜 赵伟和 +2 位作者 陈静璐 杜学奎 华奇峰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以及症状和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感染 低分子肝素 老年人
下载PDF
氨溴索和特布他林雾化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
作者 余哲 《海峡药学》 2013年第5期213-21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氨溴索和特布他林雾化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间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 目的研究分析氨溴索和特布他林雾化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间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的方法,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结果实验组显效的患者有36例(56.25%),好转的有17例(26.56),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分别为20例(31.25%),23例(35.94%),76.69%。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远好过对照组。两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混悬液吸入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特布他林 雾化混悬液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高流量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叶勉之 陈磊 +6 位作者 翁磊 王岑立 周蕾 施春娜 潘丽萍 柳春波 邓在春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研究高流量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安全性。方法:139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对照组(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2... 目的:研究高流量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安全性。方法:139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对照组(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2组患者除雾化吸入治疗不同外,其他治疗均相同。观察2组患者第1天雾化吸入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即时血气分析及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50.8±6.11)、(79.6±7.03)mmHg,t=3.41,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68.3±5.46)、(71.3±6.56)mmHg,t=1.51,P>0.05;心率分别为(112.6±10.23)、(105.7±9.68)次/min,t=1.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分别为(51.6±5.98)、(80.1±6.67)mmHg,t=3.53,P<0.05;PaCO2分别为(67.8±6.71)、(50.1±5.73)mmHg,t=2.98,P<0.05;心率分别为(115.4±9.87)、(126.9±11.48)次/min,t=1.09,P>0.05。2组治疗后心率比较,t=1.97,P<0.05。结论:高流量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但单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有增加PaCO2的趋势,而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显著改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高碳酸血症,但具有一定的增加心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混悬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吸衰竭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史芳萍 叶何珍 戴巧群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61-162,16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患者,共180颗恒牙,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乙、丙3组均为60颗,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甲组)、Vitapex...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80例患者,共180颗恒牙,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乙、丙3组均为60颗,分别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甲组)、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乙组)、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丙组)为根充材料,采用一次法行根管治疗,收集术后1w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术后1年内的治疗效果情况,通过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根充材料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1w内,与甲组相比,乙、丙2组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内,乙、丙2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作为根充材料相比,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以及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作为根充材料用于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技术 根管充填糊剂 慢性根尖周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