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邓科 李博 +5 位作者 马晨阳 李琪 赵逸斌 沈杰 杨少辉 崔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1692-1697,共6页
目的探讨p_(T1)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或一次性根治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_(T1)期CRC的342... 目的探讨p_(T1)期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LN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或一次性根治切除手术且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_(T1)期CRC的3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14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_(T1)期CRC患者和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活切除手术的CRC患者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与验证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比较LNM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结果p_(T1)期CRC患者LNM率为13.2%(45/342),肿大淋巴结直径>5 mm(OR=6.751)、组织低分化(OR=4.439)、脉管侵犯(OR=10.395)均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的CRC患者LNM率为11.5%(17/148),女性(OR=4.274,P=0.023)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深部黏膜下浸润(DSI)不是其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67)。LNM阳性与阴性的p_(T1)期CRC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比98.0%,P=0.681)。基于肿大淋巴结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黏液腺癌、脉管侵犯等5个因素构建的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08,其预测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的总体正确率为90.6%。结论基于肿大淋巴结直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黏液腺癌、脉管侵犯等5项因素构建的p_(T1)期CRC患者LNM风险预测模型能为患者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对于接受一期局部切除+二期补救性根治切除手术的患者,应注意DSI可能不是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单发结直肠癌鉴别因素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晋坤 李琪 崔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MCRC)和单发结直肠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SMCRC及120例单发C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 目的:探讨鉴别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SMCRC)和单发结直肠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SMCRC及120例单发CRC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SMCRC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与校准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合并腺瘤性息肉、高血压、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108,95%CI=1.113~8.682)、合并腺瘤性息肉(OR=2.941,95%CI=1.036~8.346)、高血压(OR=3.202,95%CI=1.128~9.088)、血红蛋白≤120 g/L(OR=3.868,95%CI=1.095~13.671)是SMCRC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将男性、合并腺瘤性息肉、高血压、血红蛋白≤120 g/L作为预测因子,绘制列线图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95%CI=0.630~0.856),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68%。校准曲线显示3条曲线拟合度良好,提示本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结论:男性、合并腺瘤性息肉、高血压、血红蛋白≤120 g/L是鉴别SMCRC和单发CRC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准确评估SMCRC的存在风险,为临床早期识别SMCR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 多原发结直肠癌 单发结直肠癌 列线图
下载PDF
经肛门灌洗对预防性造口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奚盈盈 崔巍 周红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2期1145-1147,共3页
直肠癌患者手术中低位吻合口常常需要加行预防性造口,可以减少吻合口漏的严重程度,但是患者术后因肛门缺少排便刺激,在进行回纳手术后更加容易出现排气失禁、液性粪便失禁情况[1]。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是由患者自主控... 直肠癌患者手术中低位吻合口常常需要加行预防性造口,可以减少吻合口漏的严重程度,但是患者术后因肛门缺少排便刺激,在进行回纳手术后更加容易出现排气失禁、液性粪便失禁情况[1]。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是由患者自主控制将液体灌入结直肠内再予以排出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治疗[2]。本次研究探讨TAI对预防性造口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造口 肛门功能 经肛门 吻合口漏 灌洗 直肠癌患者 直肠前切除 低位吻合
下载PDF
龙葵碱体外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及其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赵逸斌 邓科 +1 位作者 杨少辉 崔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2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及ERK/MEK、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W480结肠癌细胞培养后共设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培养液对照组及龙葵碱不同剂量(4、8、16 mmol/L)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采用MTT法检测龙...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及ERK/MEK、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SW480结肠癌细胞培养后共设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培养液对照组及龙葵碱不同剂量(4、8、16 mmol/L)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采用MTT法检测龙葵碱对结肠癌细胞株的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龙葵碱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龙葵碱处理的SW480细胞中ERK/MEK和PI3K/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生长曲线显示,龙葵碱能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龙葵碱能够促进SW480的凋亡。RT-PCR结果显示,龙葵碱可以抑制ERK1/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龙葵碱可以降低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龙葵碱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其对肿瘤的诱导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MEK/ERK和PI3K/AKT信号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MEK/ERK PI3K/AKT 结肠癌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彭涛 杨沔 +1 位作者 金梁斌 沈雷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入选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的HAIC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1~21 d联合口服瑞戈非...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入选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的HAIC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1~21 d联合口服瑞戈非尼160 mg治疗,28 d为1个周期。治疗28 d后评价近期疗效,比较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远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入组38例和对照组入组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6.32%和9.5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05%和47.62%,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分别为(10.06±2.33)和(14.67±3.50)μg·L^(-1),糖类抗原199水平分别为(41.39±10.25)和(62.19±15.38)kU·L^(-1),糖类抗原242水平分别为(8.67±2.12)和(13.04±3.17)kU·L^(-1),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分别为(36.52±9.18)和(45.22±9.01)kU·L^(-1),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为(26.44±6.72)和(33.17±8.20)U·L^(-1),谷丙转氨酶水平分别为(22.98±5.78)和(30.89±7.62)U·L^(-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7和2.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1.7和9.4个月。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32%和59.52%,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IC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获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戈非尼 肝动脉灌注化疗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疗效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原发性盆腔腹膜外肿瘤1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科 崔巍 +2 位作者 汪闻夕 严志瑜 赵逸斌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4期1199-1203,共5页
原发性盆腔腹膜外肿瘤(primary pelvic extraperitoneal tumor,PPET)是指起源于腹膜外、大部分或全部位于盆腔内的肿瘤,但盆腔内脏器来源的肿瘤除外;其组织学类型复杂,临床较为少见[1]。PPET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少,一旦出现临床症状,
关键词 盆腔腹膜 早期临床症状 PELVIC 神经鞘瘤 直肠内 输尿管支架管 脊索瘤 平滑肌肉瘤 术前新辅助 部分直肠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