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重症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赖丁香 潘云 +3 位作者 周颖 庄丹燕 李海波 郑吉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经检测重症感染患儿的病原体谱。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感染患儿212例,对249份样本进行mNGS,分析病原分布特点。结果212例患儿249份...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经检测重症感染患儿的病原体谱。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感染患儿212例,对249份样本进行mNGS,分析病原分布特点。结果212例患儿249份样本中,阳性检出率为49.80%(124/249),其中14例为混合感染,占比6.60%(14/212)。mNGS技术检出的重症感染儿童病原体分布显示,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61%,9/249)、肺炎链球菌(2.81%,7/249)、表皮葡萄球菌(2.41%,6/249);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为产气克雷伯菌(2.41%,6/249)、肺炎克雷伯菌(2.41%,6/249)、副流感嗜血杆菌(2.01%,5/249)。真菌最常见为近平滑念珠菌(2.01%,5/249)。病毒最常见为人巨细胞病毒(6.02%,15/249),人疱疹病毒1型(1.61%,4/249)和EB病毒(1.61%,4/249)。非典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3.21%,8/249)最为常见。结论本研究通过mNGS探讨了重症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病原体谱,有助于诊断混合感染或少见、罕见病原感染,可快速、高效确定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分子诊断技术 感染 病原 儿童
原文传递
DNA2基因变异所致进行性眼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症6型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陈圆玲 闫露露 +4 位作者 薛江阳 李海波 吴菱 郑吉卡 狄亚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探讨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进行性眼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症6型(PEOA6)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3年8月7日就诊于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1例PEOA6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 目的探讨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进行性眼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症6型(PEOA6)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3年8月7日就诊于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的1例PEOA6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本研究通过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EC2020-048)。结果患儿为7岁女性,表现为四肢肌肉痛、肌无力、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先天性膈疝和反复呼吸道感染。WES检测提示患儿携带DNA2基因c.1590G>C(p.L530F)杂合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其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_Supporting+PP3)。结论DNA2基因c.1590G>C(p.L530F)新发变异可能是PEOA6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麻痹 DNA2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进行性眼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症6型 全外显子组测序 肌痛
原文传递
CNGA3基因变异致中国全色盲一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颖文 张玉鑫 +2 位作者 闫露露 解敏 李海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探讨1个CNGA3基因变异所致的全色盲(ACHM)家系的遗传学特征,为其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4月14日于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个ACHM家系为研究对象。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先证者进行检测,对候选变... 目的探讨1个CNGA3基因变异所致的全色盲(ACHM)家系的遗传学特征,为其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4月14日于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个ACHM家系为研究对象。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先证者进行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总结CNGA3基因变异所致中国ACHM患者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本研究通过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EC2020-048)。结果WES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弟弟CNGA3基因第8外显子均存在c.1190G>T(p.Gly397Val)和c.2013del(p.Gly672ValfsTer69)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c.1190G>T为已知的致病性变异,c.2013del既往未见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c.2013del被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2_Supporting+PVS1_Moderate+PM3+PP4)。文献共检索出中国38个家系43例CNGA3基因变异相关的ACHM患者(包含上述先证者),共发现41种CNGA3基因变异,其中以错义变异为主,多数变异位于第8外显子;男性居多,以婴儿期/儿童期出现眼球震颤、畏光、弱视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未见明显的基因型-表型的对应关系。结论CNGA3基因c.1190G>T和c.2013del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上述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c.2013del变异的检出丰富了中国人群CNGA3基因的变异谱,为临床诊断ACHM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色盲 CNGA3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原文传递
全基因组测序在胎儿染色体和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效能分析
4
作者 张玉鑫 薛江阳 +2 位作者 刘颖文 闫露露 李海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8期1690-1696,共7页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对胎儿染色体和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胎儿羊水和流产样本,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染色体核型(KT)和(或)全外显子组测序(W...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对胎儿染色体和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胎儿羊水和流产样本,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染色体核型(KT)和(或)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后检出21例结果异常,对这些样本进行WGS。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技术的检测结果评估WGS在染色体结构变异(SVs)和单核苷酸变异(SNVs)的应用效能。结果在21例样本中WGS共检出4个染色体片段杂合性丢失(LOH)、6个拷贝数变异(CNVs)、4个SNVs、4个平衡性结构变异和1个嵌合型染色体非整倍体,片段大小和断裂位置与KT、CMA和WES基本一致,另有4个KT检出的染色体臂间/臂内倒位和1个染色体插入WGS未检出。结论WGS能够准确诊断LOH、CNVs和SNVs相关遗传性疾病,对染色体SVs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产前遗传病诊断推广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结构变异 单核苷酸变异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潘澍青 潘小莉 +2 位作者 葛丽莎 庄丹燕 李海波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1881-1884,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NIPT检测的5505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NIPT和产前诊断结果,评估NIPT筛查效能。结果NIPT高风险326例,包括21-三...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NIPT检测的5505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NIPT和产前诊断结果,评估NIPT筛查效能。结果NIPT高风险326例,包括21-三体综合征(简称21-三体)105例,18-三体综合征(简称18-三体)51例,13-三体综合征(简称13-三体)39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90例,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41例。247例行产前诊断,包括21-三体81例、18-三体31例、13-三体29例、SCAs 71例和CNVs 35例。NIPT筛查21-三体、18-三体、13-三体、SCAs和CNV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25%、45.16%、13.79%、50.70%和45.71%,灵敏度分别为98.48%、100.00%、100.00%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99.93%、99.93%、99.94%、99.54%和99.79%。结论NIPT对13-三体、18-三体、21-三体、SCAs和CNVs均具有较好的筛查效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产前诊断 高风险 阳性预测值
下载PDF
Usher综合征Ⅱ型患儿临床表型及USH2A基因突变分析
6
作者 潘澍青 潘小莉 +2 位作者 鲍幼维 李海波 庄丹燕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1580-1584,1590,共6页
目的探讨Usher综合征Ⅱ型患儿USH2A基因的变异类型和临床表型,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确诊的3例Usher综合征Ⅱ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 目的探讨Usher综合征Ⅱ型患儿USH2A基因的变异类型和临床表型,明确其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确诊的3例Usher综合征Ⅱ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检测,并用Sanger测序技术对疑似致病变异及患儿父母进行位点验证。结果3例患儿均存在双耳轻度到中度听力损失,视力正常,未出现前庭反应。例1检出USH2A基因:c.8559-2A>G/c.1964G>C(p.C655S)复合杂合变异。例2检出USH2A基因:c.1644+4A>G/c.187C>T(p.R63*)复合杂合变异。例3检出USH2A基因:c.13877_13880del(p.Q4626Pfs*7)/c.7232A>C(p.Q2411P)复合杂合变异。例1和例2遗传自亲代,例3未接受亲代验证。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USH2A基因c.8559-2A>G、c.187C>T(p.R63*)和c.13877_13880del(p.Q4626Pfs*7)变异评为致病性变异;USH2A基因c.1644+4A>G评为可能致病性变异;USH2A基因c.1964G>C(p.C655S)和c.7232A>C(p.Q2411P)评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c.1964G>C(p.C655S)变异查询文献和数据库均未见报道和收录。结论USH2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3例患儿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USH2A基因的变异谱,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er综合征Ⅱ型 全外显子组测序 USH2A基因 Sanger测序
下载PDF
宁波地区19599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7
作者 潘婕文 潘澍青 +2 位作者 庄丹燕 陈荣庆 李海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7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宁波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熔解曲线法的筛查结果,了解宁波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携带率,为宁波地区为耳聋疾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方向,同时也为临床耳聋基因检测及病因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宁波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熔解曲线法的筛查结果,了解宁波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类型和突变携带率,为宁波地区为耳聋疾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方向,同时也为临床耳聋基因检测及病因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1959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GJB2、SLC26A4、GJB3和线粒体12SrRNA4种基因共15个突变位点应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基因突变917例,总体检出率为4.68%(917/19599),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62%;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63%;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0.20%;GJB3基因突变检出率为0.28%;同时检出共10例复合杂合变异。结论 宁波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同样是以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突变为主。耳聋基因检测对早期预防和治疗耳聋都有重要的意义,建议将耳聋基因筛查作为宁波地区新生儿的常规筛查项目,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人群中的潜在患者,降低宁波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聋基因 基因突变 检出率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诊断肥胖儿童糖尿病前期阈值的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俊强 丁曙霞 +2 位作者 闫露露 解敏 李海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肥胖儿童糖尿病前期的最佳阈值,以期为我国肥胖儿童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样本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1年5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诊断为肥胖...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肥胖儿童糖尿病前期的最佳阈值,以期为我国肥胖儿童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样本的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1年5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诊断为肥胖的儿童191例,均于空腹8 h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记录空腹血糖(FPG)、负荷后2 h血糖(2 h PG),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根据202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分为非糖尿病前期组和糖尿病前期组,比较两组之间HbA1c水平,绘制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不同阈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揭示诊断的最佳阈值。结果根据OGTT结果,去除确诊为糖尿病的儿童并分组,183例中非糖尿病前期组142例(77.6%),糖尿病前期组41例(22.4%)。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校正混杂因素后共100例进入模型,其中非糖尿病前期组63例,糖尿病前期组37例。非糖尿病前期组HbA1c水平[(5.52±0.34)%]低于糖尿病前期组[(5.69±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7,P=0.027)。通过ROC曲线得出HbA1c诊断糖尿病前期的AUC为0.625。最佳阈值为5.45%,对应的敏感度73.0%,特异度66.7%。结论推测HbA1c在肥胖儿童中诊断糖尿病前期的最佳阈值为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肥胖 糖化血红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