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式楔横轧小料头轧制的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束学道 程超 +2 位作者 龚文炜 彭文飞 孙宝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109-2113,共5页
针对目前楔横轧技术料头较大,导致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挤压式楔横轧工艺以实现小料头轧制。通过在DEFORM-3D有限元软件中建立42CrMo钢的动态再结晶模型,模拟分析了挤压式楔横轧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及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 针对目前楔横轧技术料头较大,导致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挤压式楔横轧工艺以实现小料头轧制。通过在DEFORM-3D有限元软件中建立42CrMo钢的动态再结晶模型,模拟分析了挤压式楔横轧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及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大小的分布规律。最后结合挤压式楔横轧轧制油泵轴试验及金相分析试验,验证了挤压式楔横轧小料头轧制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挤压式楔横轧产生的料头体积相较于传统楔横轧产生的料头体积减小了75%左右,其材料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5%左右,同时该轧制方法还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金属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式楔横轧 小料头 动态再结晶 成形成性
下载PDF
柔顺宏微操作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振动抑制研究
2
作者 翁寅祥 杨依领 +2 位作者 吴高华 崔玉国 魏燕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6,120,共9页
针对高速大范围宏运动时柔顺微操作器的微纳振动问题,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计改进离散滑模控制策略对微观弹性振动进行抑制。首先以气浮宏动平台和压电纤维微操作器构成的宏微操作系统为对象,结合假设模态法、拉格朗日方程和非对称迟... 针对高速大范围宏运动时柔顺微操作器的微纳振动问题,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计改进离散滑模控制策略对微观弹性振动进行抑制。首先以气浮宏动平台和压电纤维微操作器构成的宏微操作系统为对象,结合假设模态法、拉格朗日方程和非对称迟滞模型,建立系统综合机电动力学模型。然后,在所建模型基础上设计变速趋近律调节切换增益,从而实现非线性离散滑模控制。最终搭建宏微操作系统测控平台,并进行轨迹跟踪和振动抑制试验。在轨迹跟踪时,对于不同频率的正弦参考轨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均能精确跟踪给定信号且误差较小;在振动抑制时,当宏动平台沿梯形与S轨迹运动时,微操作器残余振动稳定时间比改进前分别减少26.1%和50.0%,比无控制时分别缩短53.6%和53.3%。验证了动力学模型与离散滑模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操作系统 动力学建模 振动抑制 压电驱动 滑模控制
下载PDF
二自由度并联压电粘滑定位平台
3
作者 许锰 杨依领 +2 位作者 吴高华 崔玉国 魏燕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0-258,共9页
针对粘滑运动的周期性循环应力易导致柔顺机构疲劳问题,设计低应力、高分辨率和无耦合的二自由度宏行程定位平台。采用双圆弧仿生柔性铰链设计柔顺驱动单元,减小应力并提高结构刚度。然后,结合压电粘滑驱动与正交导向机构,实现平台的高... 针对粘滑运动的周期性循环应力易导致柔顺机构疲劳问题,设计低应力、高分辨率和无耦合的二自由度宏行程定位平台。采用双圆弧仿生柔性铰链设计柔顺驱动单元,减小应力并提高结构刚度。然后,结合压电粘滑驱动与正交导向机构,实现平台的高分辨率、大行程二维并联解耦运动。之后,采用有限元法和伪刚体模型对定位平台进行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平台应力、频率和单步位移等进行仿真。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平台最大速度为9.03 mm/s,x和y向位移耦合率为0.89%和0.92%,分辨率为10 nm和11 nm,最大水平与垂直承载能力分别为1.4 N和40 N。实验结果验证了结构设计及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 粘滑运动 低应力 柔顺机构 二自由度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新型Ti-6Al-2Mo-2V-3Nb-2Fe-1Zr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彭文飞 黄巧东 +2 位作者 Moliar Oleksandr 董超琪 汪小锋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9-528,共10页
研究了固溶、固溶+单级时效和固溶+双级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Ti-6Al-2Mo-2V-3Nb-2Fe-1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热处理前的组织为双态组织,由初生α_(p)相、次生α_(s)相和β相组成,其中初生α_(p)相的体积... 研究了固溶、固溶+单级时效和固溶+双级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Ti-6Al-2Mo-2V-3Nb-2Fe-1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热处理前的组织为双态组织,由初生α_(p)相、次生α_(s)相和β相组成,其中初生α_(p)相的体积分数为22%,次生α_(s)相的体积分数为21%;在双相区固溶后,合金原来的热轧态α_(p)和α_(s)相部分转变为β相,其组织由亚稳β相、等轴状初生α_(p)相和粗大片状的次生α_(s)相组成;单级时效后,β相中析出了大量均匀分布的纳米细针状次生α_(s)相;双级时效后α相的体积分数显著提高,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初生α相和次生α相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准静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与热轧态试样相比双相区固溶态试样的延伸率显著提高,但是屈服强度明显降低;单级时效后试样的强度显著提高,强度-塑性平衡更佳;与热轧态试样相比,双级时效后试样的延伸率有所降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延伸率提高。用加工硬化率曲线解释了不同热处理的钛合金应变硬化率的变化趋势,并基于实验结果拟合了修正的Hall-Petch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α+β钛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DMM-EKF的超级电容器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5
作者 楼功茂 林文文 王宇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06-316,共11页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工作温度广等优势,已在轨道交通、工业节能和电网调频等领域广泛应用。准确评估超级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及剩余使用寿命,对优化储能管理系统,消除安全隐患至关重要。为...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工作温度广等优势,已在轨道交通、工业节能和电网调频等领域广泛应用。准确评估超级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及剩余使用寿命,对优化储能管理系统,消除安全隐患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衰退模式匹配(Decay mode matching,DMM)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预测方法,实现超级电容器剩余使用寿命的准确预测。在历史衰退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豪斯多夫距离来选取与被预测超级电容器衰退模式最匹配的历史衰退过程,即相似衰退过程。基于双指数经验模型建立面向容量衰退的系统模型和量测模型,以相似衰退过程的双指数拟合结果作为初始参数,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超级电容器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鲁棒性好,在两种不同噪声下不同工况单体预测误差均低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剩余使用寿命 扩展卡尔曼滤波 双指数模型 衰退模式匹配
原文传递
绳驱动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刚度研究
6
作者 杨凯盛 胡俊豪 +3 位作者 韩陈洁 崔玉国 王冲冲 杨桂林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针对现有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存在的人机结构匹配度不高、柔顺性不足、适应性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绳驱动变刚度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考虑到绳索的单向受力特性使得绳驱动机器人具有变刚度特性,基于柔性并联机构理论创新设计了一种结构简... 针对现有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存在的人机结构匹配度不高、柔顺性不足、适应性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绳驱动变刚度踝关节康复机器人。考虑到绳索的单向受力特性使得绳驱动机器人具有变刚度特性,基于柔性并联机构理论创新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刚度―拉力线性度高的变刚度装置,以提高变刚度控制的范围和精度。通过康复机器人的运动静力学和刚度建模分析,揭示了调节绳索长度来调控机器人位姿,以及调节绳索张力来调控机器人刚度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刚度的绳索张力分配算法以实现刚度控制,并通过仿真案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设计了绳驱动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研制了机器人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绳驱动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具有人机结构匹配、刚度可调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康复 绳驱动机器人 变刚度装置 刚度建模 绳索张力分配
原文传递
直流电流处理对FT01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汤豪斌 李贺 +2 位作者 彭文飞 邵熠羽 叶宏光 《机械制造》 2024年第3期71-79,共9页
为提高FT01钛合金的强韧性,开展不同电流密度的直流电流处理对FT0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流电流处理,FT01钛合金试样的强度比采用常规固溶处理明显提高,对于不同电流密度的直流电流处理,FT01钛合金... 为提高FT01钛合金的强韧性,开展不同电流密度的直流电流处理对FT01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流电流处理,FT01钛合金试样的强度比采用常规固溶处理明显提高,对于不同电流密度的直流电流处理,FT01钛合金试样的强度较为接近。采用电流密度为11.34 A/mm^(2)的直流电流处理,FT01钛合金试样的延伸率比采用常规固溶处理提高7.28%。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表征手段,发现直流电流处理使FT01钛合金试样快速升温,发生α→β相变,快速冷却后,β相组织无充足时间长大,使晶粒细化,由此提高强韧性。直流电流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会促进FT01钛合金中位错发生运动,进而促进元素扩散,降低相变温度,并使FT01钛合金的相变、晶粒尺寸、力学性能发生变化。通过研究确认,合理电流密度的直流电流处理可以使FT01钛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流 钛合金 组织 性能 影响
下载PDF
Cu-20%Fe粉末异步轧制有限元模拟及工艺参数影响规律
8
作者 张宏吉 彭文飞 +2 位作者 李贺 邵熠羽 Moliar Oleksandr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为研究高铁含量铜铁粉末异步轧制的成形规律及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应用Shima-Oyane屈服准则,在MSC.Marc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粉末轧制有限元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仿真结合轧制实验方法分析了异速比、压下率、轧制速度、轧... 为研究高铁含量铜铁粉末异步轧制的成形规律及合理选取工艺参数,应用Shima-Oyane屈服准则,在MSC.Marc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粉末轧制有限元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利用仿真结合轧制实验方法分析了异速比、压下率、轧制速度、轧辊直径及辊面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生坯相对密度和轧制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粉末对称轧制,采用异步的方式能显著减小轧制力,提高生坯密度分布均匀性;过大的压下率和轧辊直径分别会对生坯造成边裂和缠辊等不良影响,过低的压下率和摩擦系数导致生坯不能顺利轧制成形。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符,相对密度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为3.89%,轧制力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为9.49%,研究结果对铜铁粉末异步轧制成形工艺优化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粉末 异步轧制 有限元模拟 相对密度 轧制力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机匣冷态强力旋压力学行为影响规律研究
9
作者 束学道 郑家斌 +2 位作者 刘艳丽 徐海洁 谢超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针对航空钣金机匣材料难于成形,且成形后的产品精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以高温合金GH3030为材料,在阐明钣金机匣冷态强旋成形回弹理论与载荷作用机制基础上,使用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导入实验室之前所得到的GH3030的本构方程,在... 针对航空钣金机匣材料难于成形,且成形后的产品精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以高温合金GH3030为材料,在阐明钣金机匣冷态强旋成形回弹理论与载荷作用机制基础上,使用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导入实验室之前所得到的GH3030的本构方程,在软件中建立了航空机匣锥形件冷态强旋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旋轮间隙、旋轮进给比、芯模半锥角等旋压参数对钣金机匣冷态强旋成形回弹与载荷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实验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回弹角度影响的主次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响应曲面设计实验方法,得到旋压过程中最大成形力与旋压参数的量化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回归方程的多元相关系数、可信度以及精确度。最终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模型的可信度和精准度较高;在最终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中取点验证,发现误差在10%以内,因此,回归模型较为精准。最后,进行了旋压实验,对比分析了仿真结果与旋压实验实测结果的回弹角度,其平均误差在6.2%以内,验证了仿真结果及回归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仿真分析的回弹角度与实验测得回弹角度变化趋势几乎相同,并且误差较小,控制在12%以内,表明仿真分析的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展现旋压件的回弹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现高温合金钣金机匣锥形件冷强旋的精确成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钣金机匣 高温合金GH3030 冷强旋 回弹 成形力
下载PDF
GH4169高温合金锥形机匣旋压轮廓精度控制与研究
10
作者 张君 丁玲 +5 位作者 李立波 徐海洁 沈威威 高贤深 束学道 孙宝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4期19-24,共6页
零件轮廓精度是旋压件成形质量评判标准之一.在Simufact有限元软件中进行GH4169高温合金锥形机匣的普通旋压仿真试验,观察到影响旋压件轮廓精度的常见缺陷:底部隆起、底部减薄、回弹.通过对照法对底部隆起进行尾顶块控制.采用单因素试... 零件轮廓精度是旋压件成形质量评判标准之一.在Simufact有限元软件中进行GH4169高温合金锥形机匣的普通旋压仿真试验,观察到影响旋压件轮廓精度的常见缺陷:底部隆起、底部减薄、回弹.通过对照法对底部隆起进行尾顶块控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探究成形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旋轮进给比、芯模转速、道次间距)对底部减薄和工件回弹量的影响规律,以最大底部减薄量和平均回弹角度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进给比对底部减薄影响最大,道次间距对回弹影响最大.综合对底部减薄和回弹的控制,针对试验件工艺参数应选择较大道次间距p=20mm,较小旋轮进给比f=0.8mm·r^(-1)或较大旋轮进给比f=1.6mm·r^(-1),较大的芯模转速n=500r·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锥形机匣 旋压 轮廓精度 缺陷控制
下载PDF
TC11钛合金单道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机理与工艺参数影响规律
11
作者 郑智予 束学道 +2 位作者 陈思远 陆栩奔 杜李伟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探明TC11钛合金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规律,以获得高质量TC11钛合金增材制造参数,本文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粒径呈高斯分布的粉末层,并将其通过UDF导入到Fluent软件,建立介观尺度下的选区激光熔化CFD模型,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单道形貌缺陷以... 为探明TC11钛合金选区激光熔化成形规律,以获得高质量TC11钛合金增材制造参数,本文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粒径呈高斯分布的粉末层,并将其通过UDF导入到Fluent软件,建立介观尺度下的选区激光熔化CFD模型,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单道形貌缺陷以及熔池演变过程进行模拟,阐明TC11钛合金单道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机理,并结合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能量密度较小时,部分粒径较大或较为集中的粉末无法吸收足够的能量后熔化,故易产生球化或单道不平直等缺陷;在相同线能量密度下,过高扫描速度也会导致缺陷形成,且实验和仿真误差在15%以内.研究结果可为提高TC11增材制造质量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工艺参数 熔池形态 熔池尺寸
下载PDF
改进UNet与DBSCAN融合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12
作者 孙浩铭 夏金泽 +1 位作者 胡盛辉 梁冬泰 《机械制造》 2023年第4期68-75,61,共9页
室内外标记线和车道线检测是移动作业机器人研究的难点这一。针对现有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改进UNet与DBSCAN融合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基于分布式融合结构,将图像输入嵌有并行融合注意力模块的UNet,通过注意力机制加大车道线权... 室内外标记线和车道线检测是移动作业机器人研究的难点这一。针对现有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改进UNet与DBSCAN融合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基于分布式融合结构,将图像输入嵌有并行融合注意力模块的UNet,通过注意力机制加大车道线权重,并抑制干扰信息,以获得更好的识别结果。三维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通过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和自适应邻域DBSCAN获得车道线原始点云,经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点云车道线。在像素坐标系上引入匈牙利算法匹配决策判断,实现车道线拟合。基于KITTI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进行试验验证,识别结果优于UNet和LaneNet,检测时间平均约为0.5 s,相比纯视觉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 检测 深度学习 聚类
下载PDF
RV减速器摆线轮组合修形及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哲衍 柳丽 +2 位作者 罗利敏 李国平 莫绪伦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2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提高RV减速器的传动性能,本文针对摆线轮齿廓的工作区域及组合修形方法等展开研究.对应用广泛的"等距+移距"修形进行组合比较,确定"正等距+负移距"的组合方式下初始间隙最小,即啮合刚度最高;分析针齿与摆线轮啮... 为提高RV减速器的传动性能,本文针对摆线轮齿廓的工作区域及组合修形方法等展开研究.对应用广泛的"等距+移距"修形进行组合比较,确定"正等距+负移距"的组合方式下初始间隙最小,即啮合刚度最高;分析针齿与摆线轮啮合的极限位置,推导摆线轮的实际工作区域,并对其采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优修形量,使组合修形逼近转角修形所得齿廓.结果显示,该方法得到的摆线轮齿廓在工作区域内更接近共轭齿廓,且在齿顶与齿根处有合适的径向间隙,可在提高摆线轮强度的同时有效补偿制造误差和安装误差,对摆线轮的修形方式选择及修形量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轮 工作区域 组合修形 遗传算法 误差补偿
下载PDF
面向提高承载能力的RV减速器摆线针轮副基本参数优化
14
作者 邱吉 贡林欢 +3 位作者 罗利敏 李国平 娄军强 柳丽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提高RV减速器承载能力,对摆线针轮副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在RV减速器体积标准化前提下,将基本参数偏心距和针齿半径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以提高承载能力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针对承载能力与基本参数关系无法用简单解析式表达的问题,通过对... 为了提高RV减速器承载能力,对摆线针轮副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在RV减速器体积标准化前提下,将基本参数偏心距和针齿半径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以提高承载能力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针对承载能力与基本参数关系无法用简单解析式表达的问题,通过对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的改进,达到快速搜寻的目的.选择RV-20E减速器进行实例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其承载能力提升了11.15%;试制出优化后的摆线针轮副,完成了整机装配,并进行了承载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RV减速器在额定负载时传动效率提高了2.3%,温度和噪声分别降低了0.7℃和1 d B,且在重载时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副 基本参数 承载能力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颗粒高速压制模拟及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璐栋 刘军 +4 位作者 罗晓龙 张超 林立 周纯 王海陆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0-356,362,共8页
采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高速压制条件下铝粉颗粒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基本相同;在高速压制过程中,粉体的扰动呈不规则的弧形分布;在压制初期,会出现整体受力不均匀的... 采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高速压制条件下铝粉颗粒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基本相同;在高速压制过程中,粉体的扰动呈不规则的弧形分布;在压制初期,会出现整体受力不均匀的现象,随着压制的进行,不均匀现象得到改善,粉体表现出较强的自组织性;在单次加载过程中,颗粒会发生多次碰撞;在致密化阶段,上层的部分颗粒会先发生变形并重排,中下层颗粒以重排为主;进入变形阶段后,所有颗粒的受力情况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高速压制 数值模拟 动态响应 致密化
下载PDF
智能柔性构件振动改进多模态正位置反馈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娄军强 魏燕定 +2 位作者 杨依领 谢锋然 赵晓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为实现较少致动器数目下柔性构件多个振动模态的主动控制,基于力学原理及模态理论建立智能柔性构件动力学方程。在研究单模态PPF控制器性能特点及稳定条件基础上,提出考虑不同模态权重的改进多模态PPF控制器。采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闭... 为实现较少致动器数目下柔性构件多个振动模态的主动控制,基于力学原理及模态理论建立智能柔性构件动力学方程。在研究单模态PPF控制器性能特点及稳定条件基础上,提出考虑不同模态权重的改进多模态PPF控制器。采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闭环阻尼特性确立各阶PPF控制器最佳控制参数并进行数值仿真;搭建实验平台验证相关分析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考虑模态权重的改进多模态PPF控制器利用单组致动器能有效抑制柔性梁构件的多阶振动模态、显著缩短柔性构件振动的衰减时间。实验中柔性构件的衰减时间由6 s减少为2.5 s。实现较少数目致动器下柔性构件多阶弹性模态的振动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柔性构件 改进正位置反馈 振动主动控制 压电致动器
下载PDF
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轴向窜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文飞 祁勇 +2 位作者 沈法 束学道 张康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558,共4页
建立了非对称楔横轧有限元模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法设计模拟工况,回归出轴向窜动量公式,经检验轴向窜动量回归公式高度显著,实验验证了部分模拟工况,表明回归公式具有良好的预报性;依据回归方程,研究了成形角差、展宽角差、断面收... 建立了非对称楔横轧有限元模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法设计模拟工况,回归出轴向窜动量公式,经检验轴向窜动量回归公式高度显著,实验验证了部分模拟工况,表明回归公式具有良好的预报性;依据回归方程,研究了成形角差、展宽角差、断面收缩率差等工艺参数对轴向窜动量的影响,获得了轴向窜动量的影响主次因素以及减小轴向窜动量的工艺参数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非对称轴类零件 轴向窜动量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的展宽段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文萍 彭文飞 +1 位作者 束学道 孙宝寿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7,共6页
中空结构轴类件具有显著减轻轴重的优势,但其成形制造困难。文章提出楔横轧层合轴的思路,应用DEFORM-3D软件对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和单层轴的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双层同种材料层合轴及单层材料轴在展宽段的变形特征及应... 中空结构轴类件具有显著减轻轴重的优势,但其成形制造困难。文章提出楔横轧层合轴的思路,应用DEFORM-3D软件对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和单层轴的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双层同种材料层合轴及单层材料轴在展宽段的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规律的特点。通过对比两种轴的应力分布,总结出层合轴应力分布的形成原因,以及应力分布场对轧制实验中同种材料结合理论的指导意义。通过实验,验证了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的可行性,为楔横轧轧制同种或异种层合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层合轴 同种材料 展宽段 应力分析
下载PDF
铝合金轴类零件楔横轧多楔成形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静 许庆斌 +1 位作者 姜晓梅 束学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124,127,共5页
建立了楔横轧多楔成形铝合金轴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Deform有限元软件对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铝合金轧件主楔和侧楔均处于展宽段时典型纵截面和横截面的应力、应变变化情况,获得了展宽段内部应力应变的变化特点和金属的流动规律。... 建立了楔横轧多楔成形铝合金轴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Deform有限元软件对轧制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铝合金轧件主楔和侧楔均处于展宽段时典型纵截面和横截面的应力、应变变化情况,获得了展宽段内部应力应变的变化特点和金属的流动规律。结果对铝合金多楔楔横轧模具的设计及参数选择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轴 楔横轧多楔 变形机理
下载PDF
楔横轧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的椭圆度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虞春杰 彭文飞 +3 位作者 沈法 束学道 孙宝寿 郑书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应用刚塑性有限元DEFORM-3D软件对楔横轧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和正交设计试验法分析结果,得到各工艺参数对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椭圆度的影响规律和各因素对椭圆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及工艺参... 应用刚塑性有限元DEFORM-3D软件对楔横轧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和正交设计试验法分析结果,得到各工艺参数对变断面收缩率等内径空心轴椭圆度的影响规律和各因素对椭圆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及工艺参数的最优水平组合。研究结果能为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横轧 变断面收缩率 正交试验设计法 椭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