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平台的灌浆卡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龚顺风
沈雄伟
+2 位作者
李峰
王全增
魏兆正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对钢质近海结构物的修理、加固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丹麦学者N .S .Ottosen提出的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理论Ottosen破坏准则 ,建立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T型灌浆卡箍管节点的轴向受拉、受压和面...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对钢质近海结构物的修理、加固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丹麦学者N .S .Ottosen提出的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理论Ottosen破坏准则 ,建立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T型灌浆卡箍管节点的轴向受拉、受压和面内弯矩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 ,采用分级加载计算分析了相应的极限承载能力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经灌浆卡箍维修后的管节点应力分布、变形和极限承载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结构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卡箍
力学特性
非线性模型
Ottosen准则
海洋平台
钢质近海结构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改进的SHPB方法对泡沫铝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25
2
作者
王永刚
施绍裘
王礼立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7-264,共8页
本文改进了传统的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技术,采用夹在透射杆中的PVDF压电计直接测量透射杆中的应力时程.同时,采用输入波形整形技术,通过调整加载波形,使试样加载过程中保证均匀变形及应力平衡.利用此改进了的SHPB技术对泡沫铝进行...
本文改进了传统的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技术,采用夹在透射杆中的PVDF压电计直接测量透射杆中的应力时程.同时,采用输入波形整形技术,通过调整加载波形,使试样加载过程中保证均匀变形及应力平衡.利用此改进了的SHPB技术对泡沫铝进行了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铝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泡沫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三阶段"特征(elasticregion,collapseregionanddensificationregion),并且应变率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B方法
泡沫铝
动态力学性能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
PVDF压电计
应力应变曲线
多孔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钢动态拉伸断裂行为及其临界损伤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4-360,共7页
首先对一维应变平面冲击载荷下20#钢的动态拉伸断裂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加载应力和拉伸应变率影响;然后基于损伤度函数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定义的特征物理量-断裂临界损伤度与外载荷条件(加载应力和拉...
首先对一维应变平面冲击载荷下20#钢的动态拉伸断裂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加载应力和拉伸应变率影响;然后基于损伤度函数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定义的特征物理量-断裂临界损伤度与外载荷条件(加载应力和拉伸应变率)的无关性或不敏感性;最后,采用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并嵌入损伤度函数模型,对滑移爆轰下20#钢柱壳内爆驱动层裂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应变平面层裂实验和模型计算确定的损伤模型参数,也适用于描述柱壳构形复杂应力环境下的动态拉伸断裂问题.从而初步证实了断裂临界损伤度可以看作是一个表征延性金属动态拉伸断裂的内禀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拉伸断裂
临界损伤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P/PA共混高聚物在高应变率下的热粘弹性本构关系和时温等效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施绍裘
喻炳
王礼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0-216,共7页
采用Instron1342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改进的SHPB技术对以113材料为例的PP/PA共混高聚物进行了应变率在10-4~103s-1宽广范围,温度为25、40、60、80℃下的一维应力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对温度和应变率都是敏感...
采用Instron1342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改进的SHPB技术对以113材料为例的PP/PA共混高聚物进行了应变率在10-4~103s-1宽广范围,温度为25、40、60、80℃下的一维应力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对温度和应变率都是敏感的。以朱-王-唐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来描述这类PP/PA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并拟合得到了其热粘弹性本构参数,理论预言与试验结果在应变小于7%时吻合良好。对113材料20~80℃温度范围内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PP/PA共混高聚物存在率温等效关系,提高温度和增加作用时间(减小应变率)的效果相当,反之,降低温度与减少作用时间(提高应变率)的效果相当。通过引入量纲一参量Z,使应变率.ε、温度T这2个参量归结为统一的Z参量,从而得到了体现时温等效性的统一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热粘弹性本构响应
SHPB技术
共混高聚物
应变率
率温等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激光辐照下纳米晶体铜薄膜层裂破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1 位作者
Boustie Michel
Sekine Toshimori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1-415,共5页
采用强激光辐照加载技术和激光速度干涉(VISAR)测试技术,对纳米晶体铜薄膜的层裂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和分析.基于VISAR实测的自由面速度波形,计算得到纳米晶体铜薄膜在超高拉伸应变率下的层裂强度高达3GPa,明显高于多晶铜的层裂强度,其原...
采用强激光辐照加载技术和激光速度干涉(VISAR)测试技术,对纳米晶体铜薄膜的层裂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和分析.基于VISAR实测的自由面速度波形,计算得到纳米晶体铜薄膜在超高拉伸应变率下的层裂强度高达3GPa,明显高于多晶铜的层裂强度,其原因归咎于纳米晶体材料中存在大量晶界阻碍了位错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铜薄膜
层裂
激光辐照
原文传递
延性材料动态拉伸断裂早期连通过程的逾渗描述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1 位作者
王礼立
经福谦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借鉴逾渗理论,提出了新的应力松弛函数,简称PR函数(Percolation-Release Func-tion),用以描述断裂发生前由于微孔洞连通而引起的快速应力松弛过程,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通过其与损伤度函数模型进行耦合,对无氧铜和45钢平板撞击层裂...
借鉴逾渗理论,提出了新的应力松弛函数,简称PR函数(Percolation-Release Func-tion),用以描述断裂发生前由于微孔洞连通而引起的快速应力松弛过程,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通过其与损伤度函数模型进行耦合,对无氧铜和45钢平板撞击层裂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不仅有效地再现了界面的应力历史和自由面速度历史,而且再现了靶中的损伤分布;新的逾渗松弛函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逾渗理论
应力松弛
损伤演化
拉伸断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微孔洞长大惯性机制的动态拉伸断裂模型构建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焕然
王永刚
贺红亮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4-300,共7页
采用圆柱体胞模型分析方法,对球形微孔洞在不同加载应变率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微孔洞稳定增长阶段,惯性对微孔洞的快速增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它因素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微孔洞半径增长率与平均应力...
采用圆柱体胞模型分析方法,对球形微孔洞在不同加载应变率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微孔洞稳定增长阶段,惯性对微孔洞的快速增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它因素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微孔洞半径增长率与平均应力的平方根成正比。提出了一个微孔洞增长惯性机制的损伤度演化方程,结合逾渗软化函数描述微孔洞聚集行为,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动态拉伸断裂模型,并通过自定义材料模型子程序,把断裂模型嵌入LS-DYNA程序中,对无氧铜平板撞击层裂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令人满意,初步检验了新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微孔洞长大
惯性
动态拉伸断裂
原文传递
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8
作者
施绍裘
王永忠
+2 位作者
王礼立
欧玉春
方晓萍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3年第4期388-392,共5页
采用2种不同的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进行增容:PP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PP-g-MAH和接枝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TPE-g.并对它们应变率从10-4 s-1到103 s-1范围内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P-g-MAH作增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在...
采用2种不同的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进行增容:PP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PP-g-MAH和接枝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TPE-g.并对它们应变率从10-4 s-1到103 s-1范围内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P-g-MAH作增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在高应变率冲击条件下,界面损伤演化加速,应变约6%时即发生宏观应力应变曲线软化,应变率约2 000 s-1,应变约23%时即发生剪切破坏.采用TPE-g界面相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由于形成分散相为核,界面相客荆为柔性壳的核壳结构,在尼龙粒子及壳层的协同作用下,使该共混体系的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该体系在应变率高于3 500 s-1,应变约45%时才发生剪切破坏.断裂时单位体积吸收能量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A共混体系
共混高聚物
增容剂
动态力学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
应变率
剪切破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粘弹性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数值解法
9
作者
陈亮
罗誉铃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4期65-66,共2页
本文采用特征线法对粘弹性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很好显示了粘弹性波两大特点:波形的改变和峰值的衰减。在此基础上,又把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了对照,证明了速度(或应力)峰值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图形也基本吻合。
关键词
混凝土
粘弹性波
特征线
指数衰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平台的灌浆卡箍技术研究
被引量:
22
1
作者
龚顺风
沈雄伟
李峰
王全增
魏兆正
机构
浙江
大学
土木系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材料
研究
中心
大连理工
大学
工程
力学
系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7,共6页
基金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资助项目
文摘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对钢质近海结构物的修理、加固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丹麦学者N .S .Ottosen提出的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理论Ottosen破坏准则 ,建立了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T型灌浆卡箍管节点的轴向受拉、受压和面内弯矩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 ,采用分级加载计算分析了相应的极限承载能力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经灌浆卡箍维修后的管节点应力分布、变形和极限承载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所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结构的力学特性。
关键词
灌浆卡箍
力学特性
非线性模型
Ottosen准则
海洋平台
钢质近海结构物
Keywords
grouted clamp
mechanical property
nonlinear model
Ottosen criterion
分类号
P74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改进的SHPB方法对泡沫铝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25
2
作者
王永刚
施绍裘
王礼立
机构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科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7-264,共8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501014)
文摘
本文改进了传统的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技术,采用夹在透射杆中的PVDF压电计直接测量透射杆中的应力时程.同时,采用输入波形整形技术,通过调整加载波形,使试样加载过程中保证均匀变形及应力平衡.利用此改进了的SHPB技术对泡沫铝进行了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铝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泡沫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三阶段"特征(elasticregion,collapseregionanddensificationregion),并且应变率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明显.
关键词
SHPB方法
泡沫铝
动态力学性能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
PVDF压电计
应力应变曲线
多孔材料
Keywords
PVDF gauge
pulse shaping
aluminum foams
分类号
TG146.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B38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钢动态拉伸断裂行为及其临界损伤度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机构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研究
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
院流体物理
研究
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
出处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4-36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项目(1047602和10876014)
文摘
首先对一维应变平面冲击载荷下20#钢的动态拉伸断裂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加载应力和拉伸应变率影响;然后基于损伤度函数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定义的特征物理量-断裂临界损伤度与外载荷条件(加载应力和拉伸应变率)的无关性或不敏感性;最后,采用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并嵌入损伤度函数模型,对滑移爆轰下20#钢柱壳内爆驱动层裂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应变平面层裂实验和模型计算确定的损伤模型参数,也适用于描述柱壳构形复杂应力环境下的动态拉伸断裂问题.从而初步证实了断裂临界损伤度可以看作是一个表征延性金属动态拉伸断裂的内禀物性参数.
关键词
动态拉伸断裂
临界损伤度
数值模拟
Keywords
dynamic tensile fracture, critical dam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O346.1 [理学—固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P/PA共混高聚物在高应变率下的热粘弹性本构关系和时温等效性
被引量:
4
4
作者
施绍裘
喻炳
王礼立
机构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科学
研究
中心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0-2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72046)
文摘
采用Instron1342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改进的SHPB技术对以113材料为例的PP/PA共混高聚物进行了应变率在10-4~103s-1宽广范围,温度为25、40、60、80℃下的一维应力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对温度和应变率都是敏感的。以朱-王-唐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来描述这类PP/PA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并拟合得到了其热粘弹性本构参数,理论预言与试验结果在应变小于7%时吻合良好。对113材料20~80℃温度范围内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PP/PA共混高聚物存在率温等效关系,提高温度和增加作用时间(减小应变率)的效果相当,反之,降低温度与减少作用时间(提高应变率)的效果相当。通过引入量纲一参量Z,使应变率.ε、温度T这2个参量归结为统一的Z参量,从而得到了体现时温等效性的统一曲线。
关键词
固体力学
热粘弹性本构响应
SHPB技术
共混高聚物
应变率
率温等效
Keywords
solid mechanics
thermoviscoelastic response
SHPB technique
polymer blends
strain rate
time-temperature equivalence
分类号
O345 [理学—固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激光辐照下纳米晶体铜薄膜层裂破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Boustie Michel
Sekine Toshimori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
院流体物理
研究
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科学
研究
中心
Laboratoire de Combustion et de Détonique
Advanced Materials Laboratory National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Tsukuba
出处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1-4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476027)资助的课题~~
文摘
采用强激光辐照加载技术和激光速度干涉(VISAR)测试技术,对纳米晶体铜薄膜的层裂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和分析.基于VISAR实测的自由面速度波形,计算得到纳米晶体铜薄膜在超高拉伸应变率下的层裂强度高达3GPa,明显高于多晶铜的层裂强度,其原因归咎于纳米晶体材料中存在大量晶界阻碍了位错运动.
关键词
纳米晶体铜薄膜
层裂
激光辐照
Keywords
nanocrystalline copper film, spallation, laser irradiation
分类号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延性材料动态拉伸断裂早期连通过程的逾渗描述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永刚
贺红亮
王礼立
经福谦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
院流体物理
研究
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研究
中心
出处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项目(10476027)
文摘
借鉴逾渗理论,提出了新的应力松弛函数,简称PR函数(Percolation-Release Func-tion),用以描述断裂发生前由于微孔洞连通而引起的快速应力松弛过程,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通过其与损伤度函数模型进行耦合,对无氧铜和45钢平板撞击层裂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不仅有效地再现了界面的应力历史和自由面速度历史,而且再现了靶中的损伤分布;新的逾渗松弛函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逾渗理论
应力松弛
损伤演化
拉伸断裂
Keywords
percolation
stress release
damage evolution
tensile fracture
分类号
O346.5 [理学—固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孔洞长大惯性机制的动态拉伸断裂模型构建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焕然
王永刚
贺红亮
机构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研究
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
研究
院流体物理
研究
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
出处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4-30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721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NSAF联合基金(10876014)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B1520110003)
文摘
采用圆柱体胞模型分析方法,对球形微孔洞在不同加载应变率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微孔洞稳定增长阶段,惯性对微孔洞的快速增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它因素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微孔洞半径增长率与平均应力的平方根成正比。提出了一个微孔洞增长惯性机制的损伤度演化方程,结合逾渗软化函数描述微孔洞聚集行为,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动态拉伸断裂模型,并通过自定义材料模型子程序,把断裂模型嵌入LS-DYNA程序中,对无氧铜平板撞击层裂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令人满意,初步检验了新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微孔洞长大
惯性
动态拉伸断裂
Keywords
solid mechanics ; void growth ; micro-inertia effect ; dynamic tensile fracture
分类号
O346.5 [理学—固体力学]
O347.3 [理学—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8
作者
施绍裘
王永忠
王礼立
欧玉春
方晓萍
机构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科学
研究
中心
中国科
学院
化学
研究
所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3年第4期388-392,共5页
基金
Th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Project:10032010,10372046)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Project:501014)
文摘
采用2种不同的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进行增容:PP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PP-g-MAH和接枝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TPE-g.并对它们应变率从10-4 s-1到103 s-1范围内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P-g-MAH作增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在高应变率冲击条件下,界面损伤演化加速,应变约6%时即发生宏观应力应变曲线软化,应变率约2 000 s-1,应变约23%时即发生剪切破坏.采用TPE-g界面相容剂的PP/PA两元体系,由于形成分散相为核,界面相客荆为柔性壳的核壳结构,在尼龙粒子及壳层的协同作用下,使该共混体系的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该体系在应变率高于3 500 s-1,应变约45%时才发生剪切破坏.断裂时单位体积吸收能量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PP/PA共混体系
共混高聚物
增容剂
动态力学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
应变率
剪切破坏
Keywords
polymer blends
compatibilizer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分类号
TQ325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Q314.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粘弹性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数值解法
9
作者
陈亮
罗誉铃
机构
宁波大学
工学院
力学
与
材料
科学
研究
中心
青岛泰能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4期65-66,共2页
文摘
本文采用特征线法对粘弹性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很好显示了粘弹性波两大特点:波形的改变和峰值的衰减。在此基础上,又把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了对照,证明了速度(或应力)峰值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图形也基本吻合。
关键词
混凝土
粘弹性波
特征线
指数衰减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平台的灌浆卡箍技术研究
龚顺风
沈雄伟
李峰
王全增
魏兆正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用改进的SHPB方法对泡沫铝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王永刚
施绍裘
王礼立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钢动态拉伸断裂行为及其临界损伤度研究
王永刚
贺红亮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PP/PA共混高聚物在高应变率下的热粘弹性本构关系和时温等效性
施绍裘
喻炳
王礼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强激光辐照下纳米晶体铜薄膜层裂破坏的实验研究
王永刚
贺红亮
Boustie Michel
Sekine Toshimori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原文传递
6
延性材料动态拉伸断裂早期连通过程的逾渗描述
王永刚
贺红亮
王礼立
经福谦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微孔洞长大惯性机制的动态拉伸断裂模型构建
王焕然
王永刚
贺红亮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8
增容剂对PP/PA共混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施绍裘
王永忠
王礼立
欧玉春
方晓萍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粘弹性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数值解法
陈亮
罗誉铃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