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处理对中华管鞭虾虾肉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芝妍 官爱艳 +3 位作者 吕梁玉 周果 杨文鸽 楼乔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6-162,共7页
为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虾仁风味的影响,将中华管鞭虾分别在100、200、300 MPa条件下常温保压3、5 min处理,通过测定虾肉三磷酸腺苷关联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含量,计算鲜度指标K值及味精当量,并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 为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虾仁风味的影响,将中华管鞭虾分别在100、200、300 MPa条件下常温保压3、5 min处理,通过测定虾肉三磷酸腺苷关联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含量,计算鲜度指标K值及味精当量,并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分析虾肉挥发性气味成分,确定超高压处理前后虾肉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虾肉腺苷酸含量有所上升,保压5 min组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合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的鲜味协同效应,得到200 MPa-3 min组和200 MPa-5 min组具有较高的味精当量,分别为13.04、13.81 g MSG/100 g。电子鼻结果显示,300 MPa组虾肉的嗅感有显著变化,100 MPa与200 MPa组虾肉的嗅感变化不显著;GC-MS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超高压处理组虾肉的关键嗅感成分均为1-辛烯-3-醇、2-壬酮、芳樟醇。综合虾肉挥发性与非挥发性的变化,选择200 MPa保压5 min处理的中华管鞭虾能得到风味较好的虾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管鞭虾 超高压 滋味成分 气味成分
下载PDF
加工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消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燕丹 刘零怡 +3 位作者 楼乔明 张鑫 吴祖芳 刘连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9-286,共8页
加工蔬菜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降低其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文中综述了加工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机制、亚硝峰产生规律和亚硝酸盐消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阐明了加工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和产生机理... 加工蔬菜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降低其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文中综述了加工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形成机制、亚硝峰产生规律和亚硝酸盐消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阐明了加工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和产生机理,分析了食品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柠檬酸、茶多酚、竹叶黄酮、藤茶、苹果提取物等)消除亚硝酸盐的机理和作用剂量关系,以及益生菌代谢清除亚硝酸盐和其他植物提取物消除亚硝酸盐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展望了亚硝酸盐的消除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蔬菜 亚硝酸盐 抗氧化剂 益生菌
下载PDF
低温风干工艺下酱鸭加工过程中品质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珂萌 付晶晶 +4 位作者 潘道东 曹锦轩 曾小群 孙杨赢 吴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7-1545,共9页
为改善酱鸭的质地、色泽和风味,本试验在传统酱鸭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低温风干工艺制备酱鸭,并研究其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水分含量、色泽、剪切力值、质构特性)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酱鸭水分含量从76.55%降... 为改善酱鸭的质地、色泽和风味,本试验在传统酱鸭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低温风干工艺制备酱鸭,并研究其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水分含量、色泽、剪切力值、质构特性)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酱鸭水分含量从76.55%降至58.27%(P<0.05);与原料肉相比,L~*值在风干6 h显著降低,a~*值在腌制和风干结束下降,b~*值和咀嚼性在酱制阶段增加,杀菌阶段下降,硬度在酱制阶段升高,而弹性和内聚性均在杀菌阶段降低;与风干24 h相比,胶着性在杀菌阶段降低(P<0.05),剪切力值先升高后下降。酱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显示,酱鸭成品有7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醛类、呋喃类、酮类、烃类和醇类;其中,莰烯、己醛和2-戊基呋喃是酱鸭成品主要的特征风味成分,分别占总相对含量的16.51%、10.44%和11.88%。本试验结果为低温风干工艺下酱鸭品质变化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风干 酱鸭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海洋寡糖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燕丹 张鑫 +2 位作者 翁佩芳 吴祖芳 刘连亮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6-210,共5页
综述了海洋寡糖的来源,阐明了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产生的关系,包括对海洋寡糖调控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及相关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海洋来源寡糖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调控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海洋寡糖 氧化应激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香鱼脂肪酸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研究
5
作者 任霞霞 刘零怡 +6 位作者 楼乔明 苗亮 张浩 翁佩芳 吕亚宁 胡本峰 刘连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6,83,共7页
以香鱼为实验原料,从香鱼的鱼头、鱼身、香脂腺、卵巢和精巢等五个部分提取脂质并进行分析。使用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燕麦酚酸(OP)以及AP+OP混合物对含量最为丰富的香脂腺鱼油稳定性进行评价,比较其... 以香鱼为实验原料,从香鱼的鱼头、鱼身、香脂腺、卵巢和精巢等五个部分提取脂质并进行分析。使用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燕麦酚酸(OP)以及AP+OP混合物对含量最为丰富的香脂腺鱼油稳定性进行评价,比较其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香鱼不同部位之间的总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香脂腺脂肪质量分数最高,鱼头质量分数最低,分别为(50.20±2.23)%和(4.92±0.21)%。香鱼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为27.45%~34.73%,单不饱和脂肪酸为5.07%~9.38%。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P+OP混合使用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TBHQ、OP和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脂肪酸 抗氧化 燕麦酚酸 鱼油储藏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海藻酸钠抗菌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汤秋冶 潘道东 +3 位作者 孙杨赢 曹锦轩 曾小群 吴振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为了研制新型食用抗菌包装材料,以海藻酸钠为基材、1%(质量分数)甘油为增塑剂、2%CaCl_2溶液为交联剂,ε-聚赖氨酸作为抗菌剂,制备具有抑菌性能的海藻酸钠复合膜。比较分析ε-聚赖氨酸添加量对ε-聚赖氨酸/海藻酸钠薄膜的物理特性及抗... 为了研制新型食用抗菌包装材料,以海藻酸钠为基材、1%(质量分数)甘油为增塑剂、2%CaCl_2溶液为交联剂,ε-聚赖氨酸作为抗菌剂,制备具有抑菌性能的海藻酸钠复合膜。比较分析ε-聚赖氨酸添加量对ε-聚赖氨酸/海藻酸钠薄膜的物理特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海藻酸钠膜的羰基吸收峰由原来的1 640 cm^(-1)迁移到1 670 cm^(-1)。DSC分析表明复合膜的熔化温度由195.83℃上升为198.71℃。复合膜分子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其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当ε-聚赖氨酸在膜基质的添加量为8%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30.61 MPa和30.45%。复合膜的抑菌性能随ε-聚赖氨酸浓度的增大而改善,当ε-聚赖氨酸在膜基质的添加量为8%时,薄膜抗菌能力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Ε-聚赖氨酸 机械性能 抑菌性
原文传递
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7
作者 胡冰雪 舒沿沿 +2 位作者 潘道东 曾小群 吴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9-214,共6页
针对肉制品中易污染的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3种标准菌株及肉制品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实现肉制品中这3种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 针对肉制品中易污染的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3种标准菌株及肉制品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实现肉制品中这3种菌的同时、快速检测。利用荧光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的hly A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在确定引物特异性的基础上,对3种标准菌株及在冷却肉上过夜富集后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于同时检测这3种有害微生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同时检测这3种菌时,纯菌DNA检测限可达1 pg/μL;将3种菌一起接种到冷却肉中35℃过夜培养后,荧光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限分别可达到9、5、70 CF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方法 荧光假单胞菌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制备鹅肉呈味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唐霄 孙杨赢 +3 位作者 江雪婷 潘道东 郑兰亭 曹锦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41-146,共6页
以鹅肉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制备呈味肽,对比分析4种酶解液中的水解度、寡肽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酶解液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利用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方法对酶解液的鲜味等味道进行滋... 以鹅肉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制备呈味肽,对比分析4种酶解液中的水解度、寡肽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酶解液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利用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方法对酶解液的鲜味等味道进行滋味评定。结果表明:45℃恒温水浴酶解6.5 h,加酶量1200 U/g、pH 7.0、固液比1∶3(g/mL)的条件下,木瓜蛋白酶酶解液水解度最大且寡肽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中性蛋白酶,鹅肉蛋白水解度达到29.69%,寡肽质量分数达到0.18%。此外,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风味最好。中性蛋白酶酶解后产生的游离氨基酸类型丰富,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高,最终酶解液整体鲜味浓郁,并伴有酸味。因此,确定酶解鹅肉蛋白的最佳用酶为中性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肉 酶解 电子舌 氨基酸 呈味肽
下载PDF
海藻酸钠抗菌复合涂膜对冰鲜鸭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汤秋冶 潘道东 +3 位作者 孙杨赢 曹锦轩 王广峰 沈建良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245,301,共7页
试验选择ε-聚赖氨酸(ε-PL)为生物源抗菌剂,添加柚子皮微晶纤维为增强剂,研究复合海藻酸钠涂膜试验对冰鲜鸭的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SEM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复合涂膜对冰鲜鸭肉储藏过程中的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水... 试验选择ε-聚赖氨酸(ε-PL)为生物源抗菌剂,添加柚子皮微晶纤维为增强剂,研究复合海藻酸钠涂膜试验对冰鲜鸭的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SEM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复合涂膜对冰鲜鸭肉储藏过程中的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水分流失率、微生物指标、色差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ε-PL的添加有效增强了复合膜的抑菌性能,柚子皮微晶纤维的添加使复合膜内部形成稳定有序的网状结构,改善ε-PL分散性和稳定性;与空白对照组及单一海藻酸钠涂膜相比,1%ε-聚赖氨酸/海藻酸钠有效控制了冰鲜鸭肉储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鸭肉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菌落数(p<0.05),1%ε-聚赖氨酸/0.1%柚子皮微晶纤维/海藻酸钠可以显著改善冰鲜鸭肉的水分流失(p<0.05),保持鸭肉的鲜红色泽。该研究为海藻酸钠抗菌复合涂膜应用于冰鲜鸭肉保鲜包装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Ε-聚赖氨酸 冰鲜鸭 保鲜
原文传递
魔芋葡甘聚糖-可得然胶共混凝胶替代动物脂肪对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余依敏 夏强 +5 位作者 杨林林 林泊宇 陆银银 曹锦轩 蔡振东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6-53,共8页
为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可得然胶(curdran gum,CUD)的添加对猪肉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KGM-CUD共混凝胶代替乳化肠中质量分数依次为0%(G1组,对照组)、33%(G2组)、66%(G3组)以及100%(G4组)的猪背膘,研究KGM-CU... 为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可得然胶(curdran gum,CUD)的添加对猪肉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KGM-CUD共混凝胶代替乳化肠中质量分数依次为0%(G1组,对照组)、33%(G2组)、66%(G3组)以及100%(G4组)的猪背膘,研究KGM-CUD共混凝胶对猪肉乳化肠蒸煮损失、色差、持水性、质构特性和脂质氧化的影响,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当KGM-CUD共混凝胶质量分数为0.3%,且KGM∶CUD=8∶2(m/m)时,KGM-CUD共混凝胶乳化效果最佳。与对照组G 1组相比,G 2组和G 3组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持水性无显著差异(P>0.05);G2组红度值显著上升(P<0.05);G3组红度值和硬度显著上升(P<0.05)。随着替代比例的上升,乳化肠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G2组和G3组微观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G4组存在明显空隙,且总体可接受度略有降低。结果表明,用0.3%的KGM-CUD共混凝胶(KGM∶CUD=8∶2)替代乳化肠66%的脂肪时,能提高乳化肠的营养价值和产品质量,显著延长保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胶 可得然胶 脂肪氧化 微观结构 总体可接受度
下载PDF
混菌发酵鸭腿工艺优化及其贮藏品质特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阮一凡 潘道东 +2 位作者 孙杨赢 田宏伟 汤晓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9,共9页
选取鸭腿肉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为发酵剂,开发发酵鸭腿产品,测定其理化指标,并对其贮藏品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接菌量2%、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菌菌种配比1∶2、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0℃。此工艺制作... 选取鸭腿肉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为发酵剂,开发发酵鸭腿产品,测定其理化指标,并对其贮藏品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接菌量2%、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菌菌种配比1∶2、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0℃。此工艺制作的发酵产品的pH值、大肠杆菌、亚硝酸盐、组胺和过氧化值均在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酵鸭腿感官评分逐渐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挥发性盐基氮逐渐增加,但不接菌组下降和增长的幅度均大于接菌组。接菌组的菌落总数、亚硝酸盐含量于贮藏0~30 d增加,于30~50 d减少,不接菌组则持续上升。接菌组生物胺在贮藏前期均呈上升趋势,色胺、尸胺、酪胺、亚精胺于贮藏30 d后下降,苯乙胺、腐胺和精胺于贮藏40 d后下降,而不接菌组总含量逐渐上升。综上所述:混合发酵剂的添加可以提升产品口感,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接菌处理能显著抑制产品感官的劣变、脂肪氧化以及不良生物胺的产生。该研究为发酵产品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发酵 发酵鸭腿 工艺优化 贮藏特性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麻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正雯 田宏伟 +5 位作者 周富裕 张志芳 何俊 孙杨赢 曹锦轩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61-68,共8页
为研究不同加热温度(50~100℃)对麻鸭胸脯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结构及其特性的影响,测定凝胶保水性、质构、表面疏水性,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并结合拉曼光谱分析蛋白二级结构变化,探讨加热温度、蛋白结构和凝胶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0℃... 为研究不同加热温度(50~100℃)对麻鸭胸脯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结构及其特性的影响,测定凝胶保水性、质构、表面疏水性,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并结合拉曼光谱分析蛋白二级结构变化,探讨加热温度、蛋白结构和凝胶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0℃时麻鸭胸脯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保水性最低,60℃时蛋白开始变性并发生聚集,70℃时形成结构紧密细腻的凝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凝胶网络孔径变大,保水性显著降低(P<0.05);拉曼光谱位于545、760、1340 cm^-1处特征峰的归一化强度随加热温度升高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二硫健伸缩振动发生变化,色氨酸从包埋态逐渐暴露,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强;50℃时,α-螺旋相对含量为66.95%,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显著下降(P<0.05),100℃时下降至19.73%,加热过程中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相对含量升高。综上所述,70℃时形成的麻鸭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均匀致密,且保水性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鸭 肌原纤维蛋白 二级结构 热诱导凝胶 拉曼光谱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鹅肉蛋白结构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丽艳 潘道东 +3 位作者 曹锦轩 孙杨赢 曾小群 吴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63-2372,共10页
为探究超声波处理对成熟过程中鹅肉蛋白结构及品质的影响,以宰后24 h的鹅胸肉为原料,经不同时间(0、30、60 min)超声处理后,于4℃下分别贮藏成熟1、2、3、5、7 d,采用电镜、拉曼光谱、蛋白凝胶电泳等技术对蛋白质结构及品质的变化进行... 为探究超声波处理对成熟过程中鹅肉蛋白结构及品质的影响,以宰后24 h的鹅胸肉为原料,经不同时间(0、30、60 min)超声处理后,于4℃下分别贮藏成熟1、2、3、5、7 d,采用电镜、拉曼光谱、蛋白凝胶电泳等技术对蛋白质结构及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鹅肉的蛋白结构及降解变化趋势为处理Ⅱ>处理Ⅰ>CK。超声波处理时间越长,鹅肉肌纤维束、超微结构中的A带、I带、Z线和M线等破坏越严重,分子量25~35 kD之间的蛋白条带浓度在成熟第5、第7天时略有增大。同时,蛋白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超声波处理能加快α-螺旋向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方向转化的速度。成熟期间的肉品特性表明,超声波处理能使L~*值明显增大(P<0.05),但对b~*值的影响不大;各组的鹅肉在成熟过程中pH值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超声处理能够减少肉的蒸煮损失,降低肉的硬度,并使粘着性增加。本研究为应用超声波技术改善鹅肉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鹅肉 微观结构 肉品特性
下载PDF
鹅皮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膜理化性质和保鲜效果 被引量:14
14
作者 阮一凡 朱静静 +2 位作者 潘道东 孙杨赢 沈建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269,共7页
为了研发由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安全、无毒且具有抗氧化效果的可食性复合膜,以鹅皮胶原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研究了30 g/L胶原蛋白溶液与30 g/L壳聚糖溶液以体积比分别为10∶0、8∶2、6∶4、4∶6、2∶8、0∶10制备的可食性复合膜理化性质... 为了研发由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安全、无毒且具有抗氧化效果的可食性复合膜,以鹅皮胶原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研究了30 g/L胶原蛋白溶液与30 g/L壳聚糖溶液以体积比分别为10∶0、8∶2、6∶4、4∶6、2∶8、0∶10制备的可食性复合膜理化性质和其对鸭肉保鲜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V(胶原蛋白)∶V(壳聚糖)=6∶4时,复合膜抗拉强度最大(36.05 MPa),且具备良好的水蒸气透过率、透光率和断裂伸长率;而以上述比例制备的复合膜对新鲜鸭肉进行涂膜处理发现,贮藏12 d后,V(胶原蛋白)∶V(壳聚糖)=6∶4组硫氏巴比妥酸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分别为0.35 mg/kg和18.04 mg/100 g;V(胶原蛋白)∶V(壳聚糖)=4∶6组菌落总数最少,为4.75(lg(CFU/g)),且V(胶原蛋白)∶V(壳聚糖)=6∶4组次之,为5.49(lg(CFU/g))。综上所述:以V(胶原蛋白)∶V(壳聚糖)=6∶4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保鲜效果,在食品保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壳聚糖 复合膜 保鲜
下载PDF
迷迭香主要组分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蔡晓军 孙杨赢 +4 位作者 潘道东 曹锦轩 曾小群 吴振 杨雪松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40,共7页
为研究迷迭香成分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6种单体组分的抑菌圈,找出抑菌最强组分。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细菌生长曲线、碱式磷酸酶(AKP)活力、细胞膜损伤及胞内物质(K^+、核酸、蛋白质)泄漏,研究其对沙门氏菌... 为研究迷迭香成分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迷迭香6种单体组分的抑菌圈,找出抑菌最强组分。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细菌生长曲线、碱式磷酸酶(AKP)活力、细胞膜损伤及胞内物质(K^+、核酸、蛋白质)泄漏,研究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机理。结果发现,迷迭香6种组分对沙门氏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以1,8-桉叶素最强,MIC为2.5 mg/mL。1,8-桉叶素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显著,它能损伤细菌内、外膜并引起胞内物质(AKP、K^+、核酸、蛋白质)外渗。1,8-桉叶素抑制沙门氏菌的机理是通过损伤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破坏胞内环境稳定性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组分 1 8-桉叶素 沙门氏菌 抑菌机理
下载PDF
不同加热方法对盐水鹅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沈铭聪 周名洋 +3 位作者 孙杨赢 唐霄 潘道东 曹锦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69,78,共8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盐水鹅产品的加热方式,本实验以浙东盐水鹅为原料,比较了三种加热方法(微波、蒸、煮)对盐水鹅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含量、pH、剪切力、色差),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产品的脂肪酸和... 为了获得更好的盐水鹅产品的加热方式,本实验以浙东盐水鹅为原料,比较了三种加热方法(微波、蒸、煮)对盐水鹅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含量、pH、剪切力、色差),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产品的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显著(p<0.05)降低产品的水分含量,仅为44.35%,煮制的盐水鹅水分含量最高,为68.62%,蒸制的盐水鹅剪切力值最小,为14.54 N,嫩度最好。煮制和微波处理所得产品的pH没有显著差异。就L^*值而言,经煮制后均最高,高达50.39,蒸制和微波加热过程会较完整地保留鹅肉表面的光泽。同时,蒸制的盐水鹅风味最好,煮制的次之,微波的最低,蒸制的盐水鹅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达到42种,烃类和酯类含量相对较高,而经煮制的盐水鹅产品中醇类和醛类较多。经煮制处理的盐水鹅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1.02%和52.13%;微波处理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0.86%和19.93%。综合来看,煮制条件下盐水鹅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更好的营养价值,这些结果为盐水鹅产品加热方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鹅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加热方法 食用品质
下载PDF
盐水鹅与酱鹅营养成分及主体风味物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唐霄 郑兰亭 +4 位作者 孙杨赢 潘道东 曹锦轩 熊金波 沈铭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5-230,共6页
为比较盐水鹅和酱鹅的差异,以浙东盐水鹅和酱鹅为原料,测定2种样品的营养成分含量(蛋白质、脂肪、水分)与基本理化指标(灰分、pH值、色泽),并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的主体挥发... 为比较盐水鹅和酱鹅的差异,以浙东盐水鹅和酱鹅为原料,测定2种样品的营养成分含量(蛋白质、脂肪、水分)与基本理化指标(灰分、pH值、色泽),并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的主体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酱鹅的蛋白质、灰分、脂肪含量和L*值明显高于盐水鹅(P<0.05),而水分和pH值差异不显著;就感官评分而言,两者的品质都良好,但在风味方面,酱鹅感官评分显著高于盐水鹅(P<0.05)。就风味差异而言,盐水鹅共有6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醛类、酮类、醇类物质,其中,2,4-戊二烯醛是最主要的风味物质,2-甲基-3-辛酮、1-辛烯-3-醇也对其特有风味有重大贡献;酱鹅共含有7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酮类、醛类、吡嗪类,其中,酮类含量最高,吡嗪类化合物是酱鹅独有的物质。2-乙基-3-羟基-四氢吡喃酮、壬醛、四甲基吡嗪等对其烘烤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研究结果对盐水鹅和酱鹅产品加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鹅 盐水鹅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营养成分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阿拉伯胶、瓜尔豆胶复配对鸭血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雪松 孙杨赢 +4 位作者 潘道东 曹锦轩 陆茵 张志强 蔡晓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2,共7页
将阿拉伯胶、瓜尔豆胶及两者的复配胶分别添加到鸭血中,通过测定鸭血豆腐凝胶的质构特性、保水性并分析鸭血豆腐的微观结构,旨在阐述食用胶体对鸭血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食用胶均能极显著提高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回复性等... 将阿拉伯胶、瓜尔豆胶及两者的复配胶分别添加到鸭血中,通过测定鸭血豆腐凝胶的质构特性、保水性并分析鸭血豆腐的微观结构,旨在阐述食用胶体对鸭血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食用胶均能极显著提高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回复性等质构特性和保水性能(P<0.01),其中阿拉伯胶对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高于瓜尔豆胶,而瓜尔豆胶对其保水性能的提升更为突出。阿拉伯胶与瓜尔豆胶复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改善鸭血豆腐的凝胶特性,当复配质量比为7∶3,添加量为3.5 g/L时鸭血豆腐品质最佳,硬度、弹性与保水性分别达到4 217.33 g、0.88和66.97%。凝胶微观结构分析显示,食用胶的添加能够使鸭血豆腐形成连续、均一、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其凝胶性能与保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血豆腐 复配食用胶 协同增效 凝胶特性 保水性
下载PDF
酶解法制备胶原蛋白肽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静静 潘道东 +3 位作者 孙杨赢 吴振 曹锦轩 曾小群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6年第4期26-32,共7页
以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一次酶解鹅皮胶原蛋白基础上,选取4种常见蛋白酶对胶原蛋白酶解产物进行二次酶解,并优化二次酶解条件以提高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确定二次酶解中的最佳水解酶.在单... 以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一次酶解鹅皮胶原蛋白基础上,选取4种常见蛋白酶对胶原蛋白酶解产物进行二次酶解,并优化二次酶解条件以提高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确定二次酶解中的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还原力为指标,选取p 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曲面法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胶原蛋白的二次酶解中,以碱性蛋白酶酶解所得产物抗氧化活性较好,响应曲面法确定碱性蛋白酶最优酶解条件为p H 8.96、酶解温度49.3℃、酶解时间5.7 h,此时所得多肽还原力达到13.48×10-2,较优化前提高了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肽 氧化活力 碱性蛋白酶 还原力
下载PDF
热风干燥温度对重组鸭肉粒水分分布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兰亭 唐霄 +3 位作者 孙杨赢 潘道东 曹锦轩 陈海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94-2002,共9页
为探究干燥温度对重组鸭肉粒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冷冻鸭肉为原料,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对不同热风干燥温度烘烤后的重组鸭肉粒水分分布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对重组鸭肉粒感官品质、色泽、TBARS、质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为探究干燥温度对重组鸭肉粒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冷冻鸭肉为原料,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对不同热风干燥温度烘烤后的重组鸭肉粒水分分布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对重组鸭肉粒感官品质、色泽、TBARS、质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重组鸭肉粒到达干燥终点的时间明显缩短,其自由水含量下降,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含量逐渐上升;重组鸭肉粒内聚性、L~*值、a~*值和b~*值逐渐上升,而TBARS、硬度和咀嚼性值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干燥温度为60℃时,TBARS、硬度和咀嚼性值最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重组鸭肉粒三维网络结构越来越致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60℃时,重组鸭肉粒整体可接受度最高。综合各项品质指标,确定重组鸭肉粒的最佳干燥温度为60℃。本研究结果为重组鸭肉粒的加工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温度 重组鸭肉粒 品质特性 水分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