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保路 张春爱 +1 位作者 傅文庆 黄可泰 《自然杂志》 1996年第6期324-327,共4页
活性氧自由基可以引起衰老和一系列严重疾病,这已经被很多实验所证实,衰老的最终结果就是死亡,细胞死亡有两种:一是细胞坏死(necrosis),常常是细胞严重和突然受伤所产生的一种死亡形式,如缺血,高氧或物理的和化学的创伤,它属于细胞事故... 活性氧自由基可以引起衰老和一系列严重疾病,这已经被很多实验所证实,衰老的最终结果就是死亡,细胞死亡有两种:一是细胞坏死(necrosis),常常是细胞严重和突然受伤所产生的一种死亡形式,如缺血,高氧或物理的和化学的创伤,它属于细胞事故死亡,与衰老关系不大;另一种是细胞凋亡或细胞程序死亡(apoptosis,program celldeath),即受基因控制的死亡,也就是老死,细胞程序死亡的研究对延长寿命和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的生存需要氧气,其细胞就存在于一个氧化环境中,它的存活需要一个适当的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最近研究表明,很多诱导细胞凋亡的试剂都是氧化剂或细胞活化刺激剂,而很多细胞凋亡的抑制剂都是抗氧化剂或者是可以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的试剂,最近—些研究提出,活性氧自由基可能就是细胞凋亡的介质或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细胞凋亡 自由基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关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屠晓芳 翁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56-57,共2页
目的 对《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关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及改进的方法测定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含量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 目的 对《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关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及改进的方法测定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的含量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对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 ,因消耗高氯酸滴定液量少 ,导致结果偏差大 ,重现性差。建议作如下改进 :取样量由约 10 mg改为约 4 0 mg;高氯酸滴定液浓度由 0 .1mol· L-1改为 0 .0 2 mol· L-1;每 1m L高氯酸滴定液 (0 .1mol· L-1)相当于 34.18mg的 C17H2 3 NO4· HCl改为每 1m L高氯酸滴定液 (0 .0 2 mol· L-1)相当于 6 .836 mg的 C17H2 3 NO4· HCl。结论 采用改进方法后 ,消耗滴定液体积大 ,平行测定结果偏差小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典》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含量测定 抗胆碱药
下载PDF
利福霉素的衍生物作为抗衰增寿药物的系列研究──5.利福定对Balb/c小鼠寿命的影响
3
作者 傅福英 黄可泰 +1 位作者 徐元 傅文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6期357-359,共3页
Horrum、Harman和Tobin假设,抗氧化剂不能延长小鼠的最高寿命,可能主要是由于该类化合物进入线粒体的浓度太低,不足以干预线粒体功能,因而未能延缓线粒体的衰老所致。利福霉素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利福定,是一种... Horrum、Harman和Tobin假设,抗氧化剂不能延长小鼠的最高寿命,可能主要是由于该类化合物进入线粒体的浓度太低,不足以干预线粒体功能,因而未能延缓线粒体的衰老所致。利福霉素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利福定,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而且能专一地进入线粒体。我们的果蝇实验显示,0.001%和0.0005%(W/V)利福定分别延长雄性和雌性果蝇平均寿命22.4%(P<0.05)和19.2%(P<0.05)。在本实验中,我们用对雄性果蝇的最适浓度0.001%的利福定,研究了该化合物对Balb/c小鼠寿命的影响,结果发现了,在此浓度下,利福定延长了短、中寿Balb/c小鼠个体的寿命,但缩短了长寿个体的寿命。这个浓度可能对Balb/c小鼠剂量过高,因而此项实验结果尚不足推翻Horrum、Harman和Tobin的建设。尚需降低利福定的浓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但就目前系统研究的结果来看,利福霉素的衍生物作为抗衰增寿药物是有其应用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霉素 利福定 寿命 小鼠 抗衰老药
下载PDF
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翁华 申屠晓芳 《海峡药学》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 )版规定方法进行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 ,因消耗高氯酸滴定液量少 ,导致结果偏差大 ,重现性差。建议作如下改进 :取样量由约 10 mg改为约 40 mg;高氯酸滴定液浓度由 0 .1mol· L- 1改为 0 .0 2 mol&... 按中国药典 (2 0 0 0年 )版规定方法进行盐酸消旋山茛菪碱注射液含量测定 ,因消耗高氯酸滴定液量少 ,导致结果偏差大 ,重现性差。建议作如下改进 :取样量由约 10 mg改为约 40 mg;高氯酸滴定液浓度由 0 .1mol· L- 1改为 0 .0 2 mol· L- 1 ;每 1m L高氯酸滴定液 (0 .1mol· L- 1 )相当于3 4.18mg的 C1 7H2 3NO4 · HCl改为每 1m L高氯酸滴定液 (0 .0 2 mol·L- 1 )相当于 6.83 6mg的 C1 7H2 3NO4 · H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 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葛根素对牛动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6
5
作者 黄兆宏 何耕兴 +2 位作者 张子久 金之瑾 李宁 《老年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6期350-351,共2页
本文探讨了葛根素对牛内皮细胞的作用。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葛根素(250μg/ml)为实验组;不加则为对照组。经37℃6h 培养后,分别测定内皮细胞内外液中羟(?)氨酸和糖胺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葛根素对牛内皮细胞有明显作用,羟脯氨酸含量由... 本文探讨了葛根素对牛内皮细胞的作用。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葛根素(250μg/ml)为实验组;不加则为对照组。经37℃6h 培养后,分别测定内皮细胞内外液中羟(?)氨酸和糖胺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葛根素对牛内皮细胞有明显作用,羟脯氨酸含量由对照组细胞内液和外液中的3.35±0.05μg/ml 和2.68±0.10μg/ml 下降至实验组的2.70±0.06μg/ml(P<0.01)和2.43±0.21μg/ml(P<0.05);糖胺多糖由对照组细胞内液和外液的1.17±0.12μg/ml 和1.57±0.08μg/ml,降至实验组的0.95±0.12μg/ml(P<0.01)和1.68±0.1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内皮细胞 羟脯氨酸
下载PDF
五种海洋生物抗衰老相关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佘敏 何耕兴 +1 位作者 陈辉 金之瑾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对海马、海地瓜等5种海洋生物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控索对抗应激、抗自由基、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单胺氧化酶B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除少数外,大部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O.05或P<0.01),提示5种海洋生物对老年性疾病防治和老... 本文对海马、海地瓜等5种海洋生物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控索对抗应激、抗自由基、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单胺氧化酶B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除少数外,大部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O.05或P<0.01),提示5种海洋生物对老年性疾病防治和老年保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地瓜 大海马 海仙人掌 抗衰老
下载PDF
胃癌组织septin 9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意琴 胡笑蓉 +3 位作者 毛雄英 钟国平 王卫华 陈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研究septin 9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以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法分析septin 9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检测82份胃癌组织、9份匹配的癌旁组织,39份胃癌癌前病变组织和胃癌细胞系AGS及SGC7901。结... 目的研究septin 9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以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法分析septin 9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检测82份胃癌组织、9份匹配的癌旁组织,39份胃癌癌前病变组织和胃癌细胞系AGS及SGC7901。结果 2种胃癌细胞系和胃癌组织中的72.0%存在septin 9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22.2%,P<0.01)。septin 9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比例与肠型胃癌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弥漫型胃癌肿瘤的发生及临床病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3%肠上皮化生胃黏膜组织的septin 9基因出现甲基化异常,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组织(P<0.05)。结论 septin 9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肠型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NA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SEPTIN 9
原文传递
宁波地区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研究及一种新型ACT-1基因的发现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洁 王卫华 +5 位作者 毛雄英 许小敏 黄志刚 孙珺 汪丽 吕婉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AmpC酶基因型流行状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阴沟肠杆菌中AmpC酶基因,并作核苷酸序列测定,与GenBank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85株阴沟肠杆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28株,阳性率32....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AmpC酶基因型流行状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阴沟肠杆菌中AmpC酶基因,并作核苷酸序列测定,与GenBank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85株阴沟肠杆菌中,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28株,阳性率32.9%,其中DHA和ACT-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9.4%和3.5%;DHA基因与GenBank中的注册序列相同,而ACT-1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经BLAST分析无相同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结论宁波地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存在质粒AmpC酶基因流行,以DHA型为主,兼有ACT-1基因,该ACT-1基因为一种新发现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质粒 AMPC酶 基因
下载PDF
自由基与皮肤老化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保路 黄可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1年第5期32-34,共3页
覆盖体表的皮肤,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受刺激、调节体温、维持水盐平衡及参与物质代谢等多种功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也是健美的重要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暴露皮肤衰老的特征更趋明显,变得粗糙、发皱、变黑和引起老年斑。最近... 覆盖体表的皮肤,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受刺激、调节体温、维持水盐平衡及参与物质代谢等多种功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也是健美的重要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暴露皮肤衰老的特征更趋明显,变得粗糙、发皱、变黑和引起老年斑。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老化 自由基
下载PDF
联用免疫磁珠及定量RT-PCR检测胃癌外周血微转移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新军 郭俊明 +4 位作者 季峰 秦丽君 肖丙秀 金之瑾 陈健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8期13-14,19,共3页
目的 探讨联用免疫磁珠和定量RT 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方法学及意义。方法 首先将人胃癌MGC 80 3细胞以不同浓度加入到健康人外周血中 ,其次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收集单核细胞 ,然后等分成 4份分别用 4种方法处理———直接扩增... 目的 探讨联用免疫磁珠和定量RT PCR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方法学及意义。方法 首先将人胃癌MGC 80 3细胞以不同浓度加入到健康人外周血中 ,其次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收集单核细胞 ,然后等分成 4份分别用 4种方法处理———直接扩增 (A方法 )、阴性磁珠筛选 (B方法 )、阳性磁珠筛选 (C方法 )及联用阴性和阳性磁珠筛选 (D方法 ) ,最后用定量RT PCR检测β2 微球蛋白mRNA和癌胚抗原 (CEA)mRNA并计算出相对CEA .mRNA值。同法测定 41例胃癌、 10例良性胃病患者和 5例健康人外周血CEAmRNA。结果 参照模型中D方法测出的相对CEAmRNA值均小于A、B和C方法测出的 ,其检测灵敏度为每ml血含有1个癌细胞。 41例胃癌患者中用A、B、C和D方法测出的阳性例数分别为 19例 ( 4 6 3 4% )、 2 3例( 5 6 10 % )、 2 2例 ( 5 3 66% )和 2 7例 ( 65 85 % ) ;D方法与A方法比较 ,P <0 0 5。D方法检测 10例良性胃病均为阴性 ,而用其它 3种方法检测有 1例阳性 ;5例健康人均未见扩增。结论 联合使用免疫磁珠阴性、阳性筛选和定量RT PCR可提高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定量RT-PCR检测 胃癌 外周血微转移 淋巴细胞
下载PDF
63例Klinefelter综合征核型及血清激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意振 乐俊琪 +5 位作者 周惠耕 毛倩倩 张利能 童慎境 毛昭娣 许德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我们对在门诊中发现的63例克氏征患者进行了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血清激素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1.临床资料:63例均为本院男性专科门诊患者。年龄24~38岁,均具有睾丸发育不良,平均身高174.6cm,无精子者占98.4%(62/63),... 我们对在门诊中发现的63例克氏征患者进行了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血清激素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1.临床资料:63例均为本院男性专科门诊患者。年龄24~38岁,均具有睾丸发育不良,平均身高174.6cm,无精子者占98.4%(62/63),腋毛、阴毛稀少或缺如者占95.2%(60/63),男子女性型乳房发育占3.2%(2/63),皮肤纹理检查见总蜻纹数减少,TRC平均122,(正常范围:140~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综合征 核型 激素 分析
原文传递
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昀赟 叶小磊 +2 位作者 王美华 陈季志 查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高脂血症患者,均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一次/日,睡前服用。应用ARMS-PCR方法探索中国人群中SLCO1B1 521T>C的... 目的观察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高脂血症患者,均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一次/日,睡前服用。应用ARMS-PCR方法探索中国人群中SLCO1B1 521T>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分别检测用药前与用药后1 w、6 w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其变化率。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1 w后,各组TC、TG、LDL-C、HDL-C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 w后,TC组和CC组较TT组能显著降低TC、LDL-C及升高H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组和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G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O1B1 521T>C基因变异可增强瑞舒伐他汀钙降脂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SLCO1B1 基因多态性 高脂血症 ARMS-PCR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红景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6
13
作者 官喜龙 徐静 +1 位作者 陈轶尘 杨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64-1770,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红景天苷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特定且有意义的遗传靶标。方法本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得了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2001,通过R语言...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红景天苷预处理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确定用于脑卒中治疗的特定且有意义的遗传靶标。方法本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得了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2001,通过R语言筛选出经红景天苷预处理和未处理的缺血脑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分析了其富集途径。在STRING数据库中构建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子复合物检测(Molecular Complex Detection,MCODE)分析筛选得分最高的模块,最后构建了TF-DEGs-microRNA调控网络,并在Cytoscape软件中将其可视化。结果研究总共筛选了250个DEGs,下调了82个基因,上调了168个基因。筛选出的DEGs主要富集在类固醇代谢、激素代谢和炎症反应的生物学过程。通过MCODE分析筛选PPI网络得分最高的模块。最后构建了TF-DEGs-microRNA调控网络,预测出红景天苷参与脑保护相关的非编码小分子RNA mir-19a-3p和转录因子TAL1。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红景天苷可能通过TAL1/Nr4a1/mir-19a-3p轴在缺血性/再灌注模型中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脑卒中 生物信息分析 差异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TAL1 Nr4a1 mir-19a-3p
下载PDF
中国绿茶多酚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可泰 徐元 +1 位作者 洪方耀 游士奇 《浙江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中国绿茶多酚对2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的观察表明,绿茶多酚浓度在0.25mg/ml以上即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标准药敏试验浓度的变形链球菌生长,1mg/ml以上完全抑制;与变形链球菌接触2分钟即可发挥作用,5分钟完全抑制,且无耐药性。... 通过中国绿茶多酚对2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的观察表明,绿茶多酚浓度在0.25mg/ml以上即可不同程度地抑制标准药敏试验浓度的变形链球菌生长,1mg/ml以上完全抑制;与变形链球菌接触2分钟即可发挥作用,5分钟完全抑制,且无耐药性。适用于龋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多酚 变形链球菌 口腔颌面部病
下载PDF
蜘蛛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永靖 童慎境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蜘蛛染色体常规方法的报道。作者参考国外学者的方法,经过实践,并加以补充改进,掌握了蜘蛛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并且从制取的染色体片中得知,大腹园蛛的染色体数目为32条,横纹金蛛的染色体数目为26条。
关键词 蜘蛛 染色体 制片技术
下载PDF
2010-2011年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雄英 吕婉飞 +2 位作者 张媛媛 陈辉 马红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31-1632,1727,共3页
目的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属培养鉴定药敏试剂,对2010-2011年医院门诊妇产科、皮肤科及泌尿科30 260例患者... 目的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属培养鉴定药敏试剂,对2010-2011年医院门诊妇产科、皮肤科及泌尿科30 260例患者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Uu感染的阳性率、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 260例患者送检标本检出Uu阳性14 224例,Uu总感染率为47.0%,其中女性感染率为49.0%,男性感染率为38.9%,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Uu感染率为48.9%,2011年为45.2%,两年Uu感染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性最强,敏感率均>99.1%,其次为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率高,均>44.7%;两年Uu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性稳定,对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耐药率上升。结论 Uu感染率高,女性高于男性;对Uu感染的治疗首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支原体 耐药性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乳腺癌骨转移分子机制及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亚男 李梅 赵基源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第3期433-437,共5页
乳腺癌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归纳了参与调节乳腺癌骨转移的关键分子,并分别从靶向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两个类别对重要的... 乳腺癌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归纳了参与调节乳腺癌骨转移的关键分子,并分别从靶向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两个类别对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进行介绍和疗效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恶性循环 信号分子 治疗靶点
下载PDF
bcl-3基因通过cyclin D1及Bax蛋白影响人结肠癌RKO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少敏 叶孟 +1 位作者 倪曙民 叶小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43,共5页
目的:研究bcl-3基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沉默人结肠癌RKO细胞bcl-3基因的表达后,划痕实验观察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bcl-3... 目的:研究bcl-3基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人bcl-3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沉默人结肠癌RKO细胞bcl-3基因的表达后,划痕实验观察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3基因沉默前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变化。结果:划痕实验显示,划痕后36 h,bcl-3基因沉默前后RKO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84.00%及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bcl-3基因沉默前后的RKO细胞均经5μmol/L顺铂处理24 h后,沉默前后的RK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89%及5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bcl-3基因沉默后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但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沉默bcl-3基因后,RKO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并伴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的变化。bcl-3基因可能通过改变cyclin D1及Bax蛋白的表达而影响RKO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3基因 结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下载PDF
抗老防衰口服液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佘敏 吴兰如 陈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3-25,共3页
应用血液流变学、对动物记忆力的影响、免疫功能、SOD、Lpo、LF、MAO-B及果蝇寿命试验等指标,观察我国名医施今墨的抗老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老防衰口服液能降低全血粘度和加速红细胞电泳,使血液聚集力下降,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应用血液流变学、对动物记忆力的影响、免疫功能、SOD、Lpo、LF、MAO-B及果蝇寿命试验等指标,观察我国名医施今墨的抗老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抗老防衰口服液能降低全血粘度和加速红细胞电泳,使血液聚集力下降,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并能增强SOD活力,促进自由基的消除,对Lpo、LF、MAO-B具有抑制作用,说明本品具有延缓衰老及延年益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抗老防衰 药理
下载PDF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辉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89年第2期70-74,共5页
本文对SHBG的生化性质、测定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理、病理情况下体内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SHBG又称TeBG(Testosterone-Estrogen-Binding Globulin),1966年首先被Mercier等人发现存在于人血浆中[1]。
关键词 性激素 结合球蛋白 SHBG TeB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